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元宇宙赛道上:Meta激进 字节保守
go
lg
...
吐槽:Horizon Worlds像是
Zoom
和Second Life的杂交产物,却并不能满足任何一个细分市场。如果只想通过互联网进行高效率的商务会议,你并不想被奇奇怪怪的头像分心。如果你想通过虚拟形象进行社交,其他平台有更炫酷的头像可用,还附带有更有趣的游戏。 字节为何放弃”派对岛“,开始做”抖音小窝“? 虽然媒体普遍都将字节的Pico比喻为”刺向Meta腹地的一柄利剑”,似乎是在全方位对标其元宇宙业务。然而,只要打开最新发布的Pico 4的产品页面,就会发现字节对于虚拟社交的设想远没有Meta那样激进,它对于VR与元宇宙之间的那道鸿沟心知肚明。 字节不仅没有像Meta一样为Pico搭建一个社交平台,在产品宣传中也并未将虚拟社交作为卖点,而是作为熟人社交的一种新载体——”支持与在线好友实时联系, 一键分享你的 VR 视角到个人抖音。“字节很清楚目前的VR设备只能胜任个人沉浸式娱乐,而非进入元宇宙的入口。 ”派对岛“的下线再次证明了字节对于元宇宙的谨慎态度。作为一款元宇宙社交应用,”派对岛“虽然主打”用户通过虚拟化身进行社交互动”,却不过是换了一层皮的陌生人社交而已,所谓的元宇宙元素仅仅只有”个性头像”而已,对于用户几乎不具备吸引力。 如同飞聊一样,”派对岛“始终未能解决社交关系链从何而来的问题,当时用户对于飞聊的质疑,也同样适用于它——”飞聊很像是为了‘聊’,硬做了个兴趣圈子;而不是有了圈子,才慢慢聊得下去。“ 或许正是看透了元宇宙社交目前的虚妄,字节才决定”去其名而求其实“,放弃”派对岛“,做起了抖音小窝。相比于初始期一片荒凉的”派对岛”,抖音小窝并非凭空而起,也不存在冷启动难题,而是依托于抖音用户自身形象及社交关系链。用户可以化身为虚拟形象”抖音仔仔”,装扮自己的小窝,拜访并点赞朋友的小窝。 字节不再试图通过目前遥不可及的元宇宙社交”弯道超车“,而是开始专注于加固抖音内部社交关系的激活、沉淀。 抖音小窝很难不给人以QQ空间的即视感,然而QQ空间的活跃是建立在同学等群体性强关系之上,是一种半公开的社交互动方式,用户之所以有装扮空间、互踩留言的动力,不过时为了在群体中展现个性,增进感情。毕业之后的QQ用户则会相继告别这种集体社交游戏。相比之下,抖音社交关系有着更强的私密性,并没有足够动力激励人们去装扮小窝、自我展现。 ”元宇宙第一股“也难逃关系链”诅咒“ 实际上,抖音小窝更像是对腾讯超级QQ秀的”QQ小窝”的一种”致敬“。在QQ向虚拟形象社交迈出的重要一步——”超级QQ秀“中,”QQ小窝“是重磅彩蛋之一,用户不仅可以随心所欲装扮自己的小窝,还能以虚拟身份走出”小窝“,进入演唱会、电影院、小游戏等各种虚拟场景之中,与其他用户互动。 对于资深QQ用户来说,”QQ小窝“并不陌生,不过是以往空间、家园的升级重生。然而,无论是”超级QQ秀“还是”QQ小窝“,目前都只能用于加固原有的用户关系,即便加入了400M的虚幻引擎,也很难给用户身临其境的元宇宙社交体验,因此仍难以阻止QQ社交关系链的自然流失。 如果盘点一下今年以来的元宇宙社交应用,会发现冷启动时的社交关系链是难以突破的永恒难题,创业者面对从零开始的”不可能任务“,巨头则受限于自身优势,难逃”创新者的窘境“。 就连引爆元宇宙概念的社交平台Roblox,也没能摆脱上述定律。在美国,Roblox更像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儿童乐园,大部分新玩家都是通过同学、家人、老师等熟人关系加入进来的,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高度活跃的社交关系网。 然而,为了降低儿童上手门槛所形成的像素画风、低门槛编辑器、小游戏生态,也成为它打入成人世界的最大障碍。目前,未成年用户在Roblox中仍然占据大多数,仅13岁以下的玩家就占到了48%。这也让”元宇宙第一股“的商业价值遭到了质疑,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下跌了超过70%。 Horizon Worlds及Roblox的困境,或许说明元宇宙社交平台会比今天的社交平台更加分散,如同平行宇宙一样彼此壁垒森严。虽然早在多年前Second Life就被形容为一座荒凉寂静,与世隔绝的孤岛,然而这里每天仍然有超过4万名用户在游荡。 因此,我们更期待随着VR设备的普及,元宇宙基础设施的成熟,有更多自成一体的元宇宙世界得以涌现,也希望Horizon Worlds的困境能够早日让Meta这样的巨头摆正自己的位置。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8
【美股收盘】美国股市周一暴涨 科技股大幅反弹 银行股表现出色
go
lg
...
斯达克的强劲表现得益于一些投机科技股,
Zoom
Video上涨 6%,中国互联网股票表现优异。 与此同时,第三季度财报季如火如荼。面对顽固的高通胀和经济放缓,投资者正在关注美国企业是否会对其前景进行重大下调。 美国银行周一公布的业绩好于预期,推动该股上涨6%。纽约梅隆银行公布了超出分析师预期的业绩,其股价上涨超过5%。周二即将公布业绩的高盛股票也上涨,此前有报道称其计划将投资银行业务与交易业务相结合。 本周,许多著名的技术公司也将公布财报,包括Netflix,特斯拉和IBM。 纽约地区的制造业数据弱于预期,增加了对美联储可能即将转向的预期。 周一市场采取行动的另一个因素是欧洲的政治动向,英国新任财政部长杰里米·亨特宣布,几乎所有计划中的减税措施都将被取消。英镑兑美元汇率上涨1%以上,接近1.135美元,英国政府债务大幅上涨。 波士顿约翰汉考克投资管理公司联席首席投资策略师Emily Roland表示:“在这样一个脆弱的市场中,任何类型的利好消息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围绕英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更好的情绪,金融收益受到多种因素的支持,更好的净息差是一个关键因素,更高的利率将对银行有利,因此第三季度的收益可能看起来不错。目前美联储政策是关键驱动力,他们正在我们这一代人所见的最短时间内实施最激进的紧缩政策,重要的是要记住,美联储的政策是滞后的。”
lg
...
楼喆
2022-10-18
一周IPO观察:巨子生物、蕉下控股、猪八戒递表
go
lg
...
并上市 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汽车共享平台
Zoomcar
将通过与$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 Corp(IOAC)$ 合并上市 太阳能公司 Alternus Energy Group Plc 宣布与$Clean Earth Acquisitions Corp(CLINR)$ 达成业务合并上市协议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 DiaCarta 将通过与$HH&L Acquisition Co(HHLA)$ 的合并上市
lg
...
老虎证券
2022-10-17
浙商证券:给予亿联网络买入评级
go
lg
...
疫情促使混合办公成为最优解,国外微软、
ZOOM
等办公巨头均已躬身入局。公司积极谋求“平台+终端”策略转型,推出YMS,UME以及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等多款平台型产品,未来有望通过平台拉动终端,平台融合终端提升产品竞争力,获取更多市场机会。 桌面通信终端:产品高端化有望持续引领市场份额 公司SIP话机业务连续5年市场份额世界第一,2021年高达38.2%,2022H1公司桌面通信终端业务增速达32.83%,公司一方面不断深耕稳固中、低端市场,同时持续向高端化演进,未来有望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会议产品:“云+端”策略成果显现,发力国内外市场 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73.3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246.4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坚持“云+端”设计理念,构建多款云会议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国外侧,公司深度融入微软Teams生态,有望受益于Teams用户高增长;国内侧,公司加快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有望受益于会议产品国产化替代。 云办公终端:高性价比及较强竞争力助推销量实现高增长 2022H1,公司推出首款蓝牙商务耳麦,逐步朝高端化演进。未来,公司将不断推出商务耳麦新品及其他云办公终端产品,以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当前,公司高端商务耳麦在与竞品比较时,具备强性价比,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4年收入增速32.35%/31.29%/32%,归母净利润增速29.09%/28.7%/28.86%,对应PE27.80、21.60、16.76倍。混合办公成为新的办公趋势,公司三条曲线布局有望充分受益,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汇率波动超预期;上游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信证券黄亚元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9.45%,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22.01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26.23。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9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7.83。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亿联网络(30062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总资产率、存货/营收率增幅。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2-10-16
区块链动态2022年10月16日早参考
go
lg
...
美国科技巨头以及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
Zoom
有2x长ETP和2x短ETP。 GraniteShare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Will Rhind 表示,英国投资者对 ETP 的需求正在扩大,以应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最新推出的产品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兴趣。它们包括英国首批涵盖Spotify和MicroStrategy的ETP,并为投资美国技术、中国技术和电动汽车和加密货币等其他有趣领域提供了更多机会。 8 . 金色财经报道,根据PYMNT和BitPay的“用加密货币支付”调查,近40%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拥有加密货币计划使用它进行支付。根据德勤最近的一项调查,其中约75%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开始接受加密货币或稳定币支付。许多公司已经开始欢迎使用数字货币支付,只是不是直接的。 数字支付平台Flexa与多个零售商合作,使他们能够接受使用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进行的支付。该公司的移动应用程序Spedn目前可用于ios和Android设备。用户将他们的加密货币存储在应用程序的数字钱包中,然后可以使用代码在各个参与商店中花费他们的资金。 9 . 金色财经报道,在DC金融科技周上,美国司法部加密执法小组主任Eun Young Choi表示,加密混合器是一个挑战,但并没有“让我们慢下来”。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加密货币匿名风险可能会增加不法行为者的信息。 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资深共和党成员Patrick McHenry表示,期待已久的稳定币法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出台,但围绕监管监督和资产的存储方式仍存在一些分歧。 10. 10月16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Gary Gensler周五表示,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监管稳定币上可以有更大的权力。Gensler在华盛顿的一次活动上表示,稳定币市场与货币市场非常相似,因此监管的尺度应是相当的。 他指出,虽然在欺诈和操纵问题上,CFTC对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发行者拥有监管权力,但它没有“对非证券型代币的直接监管权”。美国国会正在争取让CFTC成为比特币等非证券货币现货市场的主要监管机构,而SEC将监管那些被视为证券的加密货币。 11. 10月16日消息,作为以太坊Layer 2解决方案推出的平台,Optimism和Arbitrum平台近期交易量持续稳定走高,并在9月份达到了开放以来的最高峰。两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Arbitrum没有代币,Optimism则在今年4月底宣布推出其代币,并于5月正式发布,之后平台交易额激增。9月26日,Arbitrum单日交易额达到22.8万美元。短短一天后,Optimism单日交易额突破26.6万美元。市场占有率上,Arbitrum目前在所有Layer 2 Protocols中拥有最高的TVL,占有50%的市场份额;根据L2Beat的数据,Optimism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 相比之下,排在Optimism 和 Arbitrum之后的Metis,市场份额仅为2.71%。7月26日,Metis宣布了一项为期26周的激励计划,随后TVL也增长了60%。然而,自那以后,该指数已逐渐回落到稍高于声明发布前的水平。 12. 金色财经报道,Bitcoin Archive在社交媒体上称,奢侈手表零售商Watches World现在接受比特币支付。 13. 金色财经报道,据Chainalysis称,始于俄罗斯袭击乌克兰的致命冲突增加了两国的加密相关活动。这家区块链取证公司发现,法币通胀和制裁压力导致今年交易量出现数次飙升,而东欧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在全球加密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战争刚开始的3月,以乌克兰格里夫纳计价的贸易额猛增121% 至 3.07亿美元,而以俄罗斯卢布计价的贸易额增长 35% 至 8.05 亿美元。该研究的作者指出,在那之后,我们看到这两个国家的交易量都在下降,在8月份起起落落,但从未达到 3 月份的高点。 14. 金色财经报道,近期,Flashbots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人们认为该技术威胁到以太坊的抗审查性。这是因为Flashbots占符合政府强制规定的区块的48%。虽然以太坊因满足环保主义者的要求而受到称赞,但批评者认为,区块链网络通过增加验证者的集中化以及所谓的“更环保”区块链审查的可能性增加来进行权衡。合并后的第二天,当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 (PoW) 网络过渡到权益证明 (PoS) 区块链时,PoW 支持者批评以太坊增加了验证者审查的可能性。数据显示,超过 59% 的质押以太坊 ( ETH ) 由四家公司持有。 15. 金色财经报道,DeFi投资组合管理公司SingularityDAO宣布正式推出其加密交易工具“DynaSets”。此次发布是在成功的测试期之后推出的,其比特币和以太坊产品的基础资产持有量分别增长了61% 和111%。DynaSets 是一篮子加密代币,使用基于先进数据科学的信号、指标和内部人工智能进行动态管理,可以监控市场情绪、经济事件、政治和其他影响因素以执行交易。 16. 10月16日休息,Metamask近日宣布将集成欺诈检测及加密结算平台Sardine。该平台可为美国用户提供30余种代币的即时银行支付服务,且不会出现结算延迟。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6
元宇宙的雏形?揭秘Meta绝密的现实实验室
go
lg
...
还是 Quest Pro,以及与微软、
Zoom
、Autodesk 和埃森哲等公司建立的新的工作伙伴关系,目标是让 Meta 与微软的混合现实雄心珠联璧合。 我还得看看他们的一些实验性研究项目。虽然这些项目还没有为日常使用做好准备,但可展示 Meta 下一步计划的确切目标。这些还很遥远的项目,以及更昂贵的 Quest Pro 头戴设备,它们的出现在对于 Meta 来说是一个奇怪的时刻,这家公司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到元宇宙的未来,但其最受欢迎的 VR 头戴设备 Quest 2 的销量仍然不到 2000 万。感觉未来还没有完全到来,但像 Meta 这样的公司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我与其他几位受邀记者一起体验了若干离奇古怪的演示。那感觉就像我在探索威利·旺卡(Willy Wonka)的巧克力工厂。但我也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即虽然 Quest Pro 看似是 Meta 硬件走向新方向的开端,但它离最终目标还很遥远。 Meta Reality Labs Research ,研究人员在演示用EMG 腕带测量运动神经元 神经输入:会适配人的腕带 Meta Reality Labs 的首席科学家 Michael Abrash 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这个词:“协同适应性学习” 。他说的是 Meta 自 2019 年收购 CTRL-Labs 以来曾多次讨论过的那款腕带。这是一个很难理解透彻的概念,但在几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的展示下,我总算对此有所了解。戴着连接到电脑的笨重腕带,佩戴者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让卡通人物在无休止的游戏里面来回走动。然后,他们的动作似乎停止了。他们的动作如此轻微,以至于他们的手看起来几乎都没有动,但他们其实还在玩着游戏。这款腕带用 EMG(肌电图,对肌肉的电测量)来检测细微的肌肉冲动。 Reality Labs 神经运动接口总监, CTRL-Labs 前首席执行官 Thomas Reardon 在此次演示中发表了演讲。他表示,基于反馈的训练过程可以逐步让腕带佩戴者减小动作幅度,最终可以只用一个运动神经元。最终结果看起来有点像读心术,但其实是通过巧妙地测量展现运动意图的电脉冲来完成的。 马克·扎克伯格用电脑演示一种神经输入腕带 扎克伯格在展示腕带的时候,用了一组类似的动作,也很轻微,但更明显。腕带的控制感觉与基于触摸的触控板或空中鼠标(air mouse)有点类似,能够识别靠压感的捏合、滑动和手势。 在描述 EMG 和神经输入技术的目标时,Abrash 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像与物理世界打交道一样自然和直观的界面。” 打字如何实现还没有出来。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要达到能正常打字的速度和保真度需要更高的带宽:“现在比特率低于快速打字的频率,但首要任务是先得让技术可行。”到了一点时候,目标是让控制能做更多的事情。 Meta 认为这项技术可能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面世,感觉就太久了。但如果这个时间框架保持不变的话,它可能会与 Meta 预计的最终定型版 AR 眼镜一起面世。 EMG 腕带看起来像一块巨大的智能手表原型,那一段段的表带内置了传感器。 扎克伯格说,腕带是智能眼镜的关键,因为我们不想把控制器随时带在身边,而语音和手势跟踪还不够好。但最终他计划让这些类型的控制完全适用于任何设备,不管是 VR 还是其他设备都能识别。 这些控制看起来会牵涉到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输入语言,可能与手机或 VR 控制器上的现有控制相似,但会逐步适配人的行为。人们似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学会使用它。 Reardon 说:“大多数人都会知道很多关于控制上的事情,比方说如何在这个世界进行互动,如何移动自己的身体等。他们会理解简单的系统,比如字母。那就是我们的契合点,然后我们做这件事,这个非常深度的思想叫做共同适应,按照这个想法,人与机器将携手并进,沿着通往我们的目标之路共同学习,这个目标我们称之为纯神经界面。我们会利用神经运动接口将神经解码与运动解码融合到一起。与其说这是一种新的语言,不如说这种语言会在机器和人之间进化,但它的开端是人们今天所做的事情。” 演示反馈如何会让腕带感知到幅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扎克伯格补充道:“共同适应这个东西很有深度。你没法与物理键盘共同适应。移动键盘的话有涉及一点点共同适应,比如你出现了一点拼写错误也没问题,它会预测 [你想输入的单词],但共同适应远不止于此。” 我自己没有戴上或试过神经输入腕带,但我能看别人是怎么用的。几年前,在 CES 上,我确实略为上手过一种不同类型的腕戴式神经输入设备,对此类技术的实际工作原理算是有了一点感受。它与我一年前试过的 Nextmind (后被 Snap 收购)的头戴式设备不同,后者是用大脑信号来衡量眼球运动。 使用 Meta 腕带的人似乎很容易就能做出动作,但那些都是基本的滑动游戏控制。这种控制设备如何才能配合 AR 眼镜执行更关键的日常使用? Meta 还没做出来这种效果:根据扎克伯格的说法,目前的目标是让技术能用,并展示自适应学习如何可以逐步缩小反应的动作幅度。我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在日常设备上看到这项技术,但我想知道的是, Meta 怎么将这些原理应用到不是基于神经输入,而是靠机器学习辅助的那种控制上。在最终目标实现之前,我们能看到改进的控制器或手势跟踪组合吗?很难说。但这些腕带目前还是很遥远的赌注,不具备指日可待的可能性。 戴着一个支持空间追踪的头戴设备,我分辨不出它制造的音效与房间里的扬声器的区别。 超真实的 3D 音频 我尝试的第二组演示,展示了下一代的空间音频,其实就是 Meta 在 2020 年谈到过的研究——该公司原先计划在疫情爆发之前做现场展示的。空间音频已广泛用于 VR 头戴设备、游戏机和 PC 以及各种日常耳机,如 AirPods 的上面。 Meta 打算做的不仅仅是让音频看起来似乎来自不同方向,而是以让它看起来像是真的来自你自己房间的方式传播声音。 我们去参观了该实验室的隔音消声室,那是一个带有泡沫墙的悬挂空间,可以阻挡声波的反射。对方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的音箱,那是用来帮助研究声音是如何传播到人的耳朵,并探索声音在物理空间的运动方式的。之后,我们体验了两个展示声音的真实感的演示。 在 Meta 的消声室内,他们用了一系列的音箱帮助制造空间音频。 其中一个演示是我坐在拥挤的房间里,耳朵戴上麦克风,然后项目负责人在我周围走动,演奏乐器并在不同距离发出声音。录制了 40 秒之后,项目负责人用头戴式耳机给我回放了那段音频……里面有些地方听起来就像有人在房间里面我的周围走动一样。我认为,这种效果之所以令人信服是因为音频回声:运动在房间的空间里面产生的那种回荡的感觉。 第二个演示我是在一个放有四个音箱的房间里面。他们让我戴上一副 3D 空间追踪耳机,然后确定听到的音乐是来自音箱还是我的耳朵。我失败了。音乐的播放似乎毫无瑕疵,我在逛来逛去的时候不得不摘下耳机来确认声音的来源。 按照 Michael Abrash 在 2020 年的说法,这项技术不像神经腕那样,距离成为现实还很遥远。 Meta 的计划是在手机摄像头的帮助下,对 3D 音频做出个性化的调整,就像苹果刚刚给最新的 AirPods 增加的特性一样,但多了一项逼真的房间映射的额外好处。 Meta 的目标是最终让出现在任何空间内 AR 投影听起来都令人信服:这个目标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由全息物体组成的世界需要给人以与现实锚定的感觉。尽管,如果未来的虚拟对象听起来感觉像我试过的演示一样令人信服的真实的话,那真实声音和虚拟声音可能就很难区分,这会引起一大堆别的存在主义的问题。 戴着 VR 头显,与电脑屏幕上的头像说话:与虚拟角色的对话太逼真了,以至于感觉就像和他们在同一个房间里面一样。 与逼真得像照片一样的头像交谈 我站在一个黑暗的空间里,戴上特制的面部追踪 VR 头显,我对面出现了一张似乎被烛光照亮的非常逼真的脸庞,但其实那人身处 Meta 位于匹兹堡的 Reality Labs Research 办公室。我正在体验 Codec Avatars 2.0,它憧憬的是一个关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如何变得逼真的未来。 究竟有多逼真?很逼真。逼真到不可思议:我站得很近,看着对方嘴唇的动作、他的眼睛、他的微笑和皱眉。感觉就像和一个超级逼真的 PlayStation 5 游戏角色交谈,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意识到这是与真人的实时对话,以虚拟形象的形式进行。 我想知道面部跟踪到底有多好或局限性有多大:毕竟,我早期试用 Quest Pro 的时候就发现了用面部跟踪的局限性。我让对面的 Jason 的虚拟角色做出各种表情,他照做了。他说我是个话痨,这让我发笑。环境的亲密性让我感觉我必须靠近一点交谈,那感觉就像在山洞或昏暗的酒吧里一样。我想就有那么逼真吧。最终,这种逼真感觉开始好到以至于我认为自己在进行真正的对话了。感觉就像我在自己的视频游戏的过场动画里面一样。 不过 Meta 并不认为这会很快应用到日常的头戴设备上。首先,独立的 VR 头显的处理能力有限,房间里面的头像越多,图形处理的负担就越重。此外,跟踪技术还不适用所有人。 尝试与与一个Instant Codec Avatar聊天,用手机扫描人脸即可创建出来的。 我尝试的第二个演示有一个更精简版,上面展示了一个头像,它是通过用名为 Instant Codec Avatars 的新技术,通过手机摄像头进行面部扫描创建出来的。这张脸看起来比我自己用过的大多数扫描都要好。但我感觉自己只是在跟一个僵硬的、只能轻微移动的头像说话。最终的结果不如 Meta 现在使用的卡通化皮克斯式的头像那么流畅。 用一系列摄像机对一位演员提前进行 3D 扫描。我看到之后渲染的化身被叠加了一层数字服装。 最后一个演示展示的是一个全身的化身(从头到脚!),但不是直播的或交互式的。得先用一系列摄像机在一个特殊的房间对演员预先进行 3D 扫描。这项演示的目的是展示如何将数字化衣服逼真地披在化身上。从近距离看结果相当不错,但效果与逼真的视频游戏类似。他们似乎是在试水有朝一日在虚拟世界里面如何出售数字资产,但当前任何一款头戴设备都还不支持这种。 我的运动鞋用 Meta 新的捕捉技术进行了 3D 扫描,只需要手机即可。 对我的鞋子进行3D 扫描(还有超逼真的仙人掌和泰迪熊) 就像魔术表演里面的志愿者一样,我被要求脱下一只鞋子进行 3D 扫描实验。我的鞋子最后被放到桌子上,只需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不需要激光雷达。大约半小时后,我就可以开始用 AR 和 VR 看自己的鞋里。与空间音频一样,3D 扫描已经很普遍,有很多专门做将 3D 资产导入 VR 和 AR的公司。 Meta 的研究目标是用一种所谓的神经辐射场(neural radiance fields)技术,从而让各种手机摄像头扫描也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另一个演示将保真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我的鞋被扫描后 AR显示的效果。 有几个东西是预先扫描好的,显然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准备好,它们捕捉到了复杂 3D 物体的光模式。在VR头显设备上看到的结果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包括一只泰迪熊,几颗仙人掌等的细节非常逼真。卷曲的皮毛似乎不像大多数 3D 扫描那样融合到一起或呈磨砂装;相反,呈现出来的效果是蓬松的,似乎没有角度。仙人掌上的刺纤毫毕现。 在我在 Reality Labs 尝试过的所有演示当中,这也许是最不能令人叫绝的。但这仅仅是之前已经在 AR 和 VR 演示中有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 3D 扫描和渲染的体验。目前还不清楚Meta 的研究示例在日常当中实现起来的实时性或容易程度如何,所以很难判断该功能的有效性。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将对象扫描成文件兼容的虚拟版变得更加容易的话,那就将成为任何公司实现统治虚拟世界这个野心的关键。大量企业已经瞄准了线上销售虚拟商品,下一步是让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对自己的东西做这件事。同样,这个也已经有在手机上使用的可能,只是看起来还没有那么好……还差点火候。 首席科学家Michael Abrash 在一堆VR 和 AR 原型头显前与我们交谈。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结束在 Meta 一天的参观,在停车场去打 Lyft 时,我脑海里面浮现的一个更大的疑问,是这一切汇总起来意味着什么呢? Meta 拥有全新的 Quest Pro 头戴设备,这是一款将 AR 和 VR 融为一体的尖端设备,它为通过面部跟踪控制头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的其余部分仍然是一系列的问号。 Meta 野心勃勃,想要在元宇宙开疆拓土,但通往那些地方的道路都还没有铺设完毕。神经输入、AR 眼镜、声音、物体和体验的虚实融合?这些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尽管去年Meta 收入出现了下降,尽管遭遇了通货膨胀和经济低迷,但该公司仍义无反顾地对元宇宙押下重注,这些项目是不是都能实现? Meta 这场实现虚拟世界愿景的持久战究竟能坚持多久? Meta 的VR 太阳镜原型,是该技术的“北极星”目标。 一天参观结束,当我们再度聚在一起时,Abrash 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同一个主题,即沉浸式计算最终会成为一场真正的革命。早些时候,我们曾在了一堵挂满了 VR 和 AR 头显的墙边驻足,这是 Meta 制作的所有实验原型的奖杯陈列柜。我们看到了有混合现实的,有的则是连着显示器,旨在展示看到的外部的样子,还有的非常小,似乎是要成为太阳镜一样的梦想 VR 设备。 这让我想到了智能手机进入主流之前走过的手机设计实验的漫长道路。显然,元宇宙的未来仍在路上。虽然现在大事物可能正在出现,但 AR 和 VR 未来真正的“智能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都不会出现。 站在头显陈列墙上,Abrash 说道:“有一点我非常确定,那就是 20 年后,这将是我们互动的方式。它将以我们以前从未做过的方式去做事情。但它的真正问题是,要做到这一点非常非常困难。”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4
对话Lifeform:视觉DID新生引领者
go
lg
...
频中使用你的头像。你可以加入你的下一个
Zoom
会议或使用你的头像发布你的下一个抖音。 4.每个生命形式的化身都可以作为您的跨生态系统登录标识,使您能够快速进入新的元宇宙世界和游戏网络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的视觉图像、状态、数据和资产。 Odaily星球日报:太棒了!Lifeform似乎在Web2和Web3都可以使用,能跟我们展开说说产品有哪些应用场景吗? Brian:Lifeform主打可视化3D超写实虚拟人Avatar编辑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简单操作创建任意虚拟形象并能够轻松一键链接到Web2流媒体进行虚拟人动态操控。而且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Google Meet 、
Zoom
、Discord 、Tiktok等视频流同频映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用于商务会议,虚拟人直播,打造明星IP等;比如我需要开会,那我选择一套比较正式的衣服和简单明亮的场景参会,而我是个主播的话,我可以穿得时尚俏皮一点,根据直播内容选择对应的场景和特效。 除了Web2的应用场景,我们的用户还可以使用avatar作为自己在GameFi游戏中的角色,并且形象和资产可以一并绑定,轻松play to earn。我们已经跟去中心化开发者社区合作,正在开发一款Live to Earn Dapp, 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avatar进入该游戏,你在Web2里面的日常可以同步的到Web3的世界里,Web2的你在上班挣钱的同时,Web3的你也可以去上班赚取金钱。 现阶段的元宇宙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市面上的各类Dapp仅仅是打造了各自的独立世界,用户在一个应用上购买的虚拟形象资产无法带入另一个应用进行交互,对此Lifeform将提出全套元宇宙Web3解决范式,并提出3D模型自动化多端适配方案,同一个视觉DID将适配不同风格、精度的模型资产,进入不同风格的元宇宙,实现不同元宇宙空间互通互联。未来,同一个role既可以进入Roblox玩像素游戏,也能进入Decentraland逛街参展,实现代表你个人特色的3D超写实虚拟人畅游Web3。 Odaily星球日报:真的很期待未来Lifeform应用场景开放!有如此长远的规划,那么请问Lifeform目前发展到哪一步了? Brian:首先,想和大家同步一个好消息,Lifeform的第一阶段产品已开发完成。当前已支持用户自由创建自己的视觉身份形象,并使用该形象在Web2流媒体进行直播。在不久的将来,产品很快会和大家见面,大家可以关注discord社区,我们会在discord开展一个产品发布会,希望能和各位在Web3里面对面交流。我们近期举办的领取LifeBound Token活动受到了很多用户的支持,目前已经发出超52,014枚LBT。 Odaily星球日报:太好了,期待Lifeform正式上线。现在已进入2022年的最后一个阶段了,产品也即将问世,请问团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Brian:Lifeform会招揽来自全球各地的开发者,建立繁荣去中心化开发者中心,发展Lifeform生态。目前已有开发者团队正在研发To earn场景,To Earn场景将作为第一个元宇宙Web3解决范式应用开放给用户和各开发者,一种全新的GameFi玩法 Live to Earn会很快和大家见面,请拭目以待。同时,Lifeform未来将提供3D模型自动化多端适配方案,使同一个视觉DID将适配不同风格、精度的模型资产,进入不同风格的元宇宙,实现不同元宇宙空间互通互联。未来,同一个role既可以进入Roblox玩像素游戏,也能进入Decentraland逛街参展,实现代表你个人特色的3D超写实虚拟人畅游Web3。 Odaily星球日报:太棒了!我们想知道Lifeform这个项目总的规划,路线图是怎么样的呢? Brian:Lifeform已经公布了项目的白皮书,查阅过的伙伴应该能看到大概的一个规划,我们会在2022年结束前上线首个UE5虚拟人编辑器,Lifeform生态的第一个gamefi游戏live to earn供大家所创建的avatar参与, 以及提供Unreal Engine Web3 SDK,可方便任何Web3平台以低成本发展属于自己平台高质量的虚拟人生态。进入2023年,随着UGC的催化,Lifeform生态变得更加繁荣,我们将会开展元宇宙大秀,这将会是一场虚拟人大咖盛宴。手机端的上线会使得lifeform产品的使用度更高。到了第二季度,Lifeform致力于实现真正的visual DID,集资源,数据,资产,身份,地位于一个avatar,avatar将成为每个数字公民的去中心化身份认证, 同时达到跨引擎跨平台的身份统一性。这听起来很酷是吧? Odaily星球日报:这真的听起来很震撼,仿佛看到了真正意义上Web3元宇宙的样子。不过这应该也是一项很难突破的技术吧,毕竟几乎还没有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的项目出现,我们也想了解一下Lifeform有技术合作伙伴吗,或者背后有哪些项目机构在给予支持? Brian:Lifeform种子轮获得币安Labs独家融资,支持和帮助实现下一个十亿Web3用户去中心化数字身份。Lifeform非常感谢能得到币安Labs的认可和支持,在极短的时间内,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完成了一版让多数人都为之惊叹的产品。前种子轮获得GeekCartel的投资,早期也一直支持着Lifeform的发展,提供安全技术方面的指导。随着Lifeform被更多的用户和Ventures机构看到,相信会有更多强大的盟友加入,和我们一起buidl,实现Web3数字公民身份的重新定义。 Odaily星球日报:通过以上了解,相信大家都对Lifeform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官方披露,Lifeform近期有不少活动,请介绍一下。 Brian:我们的虚拟人编辑器即将上线,在产品上线后,用户想要获得avatar需要质押代币、消耗积分。目前,Lifeform开放了第一批限量1000枚LAP的free mint活动,LAP可以理解为一张兑换券,在产品上线后用户进入虚拟人编辑器自行捏制属于自己的Avatar,并使用LAP免费mint上链。这将是Lifeform发行的首批Avatar,可以在Live to Earn Dapp上线后直接进入游戏获取头矿!想要参加此次的free mint活动,用户需要先持有LBT。BAB,ENS或HALO的持有者可以直接去Lifeform的官网领取LBT,其他用户可以通过参加社区的buidl活动领取LBT。 除此之外,我们专门为BAB的持有者开放一个特别的活动。BAB持有者可以抽奖Lifeform与Binance联名的限量1000枚配饰NFT,该配饰NFT可用于avatar的穿搭。如果你有幸在这两场活动中同时抽中LAP和配饰NFT,那么你可以直接将这款Binance联名服装与你捏制的Avatar一起mint出一个全新的NFT。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3
那些估值10亿的头像NFT究竟什么来头 是泡沫还是价值?
go
lg
...
,NFT持有者可以将它们用于AR滤镜、
Zoom
视频会议以及NFT游戏中,并且也能够作为未来元宇宙中的虚拟替身。 RTFKT正在构建他们的生态系统,将数字与实体相结合,而CloneX作为虚拟化身是这个宇宙的基础。CloneX为RTFKT开辟了更多可能性,而这只是其完整生态系统的冰山一角。 Moonbirds Moonbirds是由基于NFT的会员俱乐部PROOF Collective于2022年4月推出的一组10,000枚NFT集合,构建在以太坊上,每个NFT都有一个像素风的猫头鹰角色,具有随机的特征和元素,因此没有两个NFT是完全相同的。 PROOF是一档聚焦于NFT领域的高质量播客节目,True Ventures合伙人兼创始人Kevin Rose将该播客变成了一个需要NFT通行证才能访问的私人社区,即PROOF Collective。这个社区通过免费的NFT空投、访问活动和内容以及其他福利来奖励持有者。 Moonbirds作为新贵项目,正式发售几小时就宣布“售罄”,两天内打破多项记录。4月22日,随着Moonbirds的爆火,其市值已突破10亿美元,仅次于无聊猿、变异猿以及CryptoPunks。 今年8月31日,Moonbirds母公司PROOF完成由a16z领投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Collab+Currency、Seven Seven Six、Vayner Fund和Flamingo DAO等参投。 从整个NFT板块上看,PFP头像占据了NFT市值50%以上的比例,该赛道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也正因如此,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只“猫头鹰”究竟有何魔力? 创新的激励模式是Moonbirds一飞冲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真正的价值在于NFT头像所承载的“实用性”,如上述所言,Moonbird持有者可以访问PROOF Discord,这意味着将有机会与PROOF团队成员互动,并了解更多信息甚至是建立联系。 其次,Moonbirds还提供了另一种玩法,通过筑巢(nesting)积累额外收入,为持有者带来回报。 由此可见,会员资格已经为NFT持有者带来了可观的好处。不论是价值背书还是社区基础,Moonbirds在玩法上的细微创新也许是其短时间取得成功的关键。 Doodles 色彩缤纷的线描人物系列头像Doodles已经成为了目前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NFT项目之一,它是由Evan Keast、Scott Martin和Jordan Castro于2021年10月17日联合创建的NFT项目,并计划将Doodles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Web3娱乐公司。 Doodles发行数量为10,000枚,基于Scott Martin的作品设计,从人类、猫咪到骷髅、外星人等,他为这个系列制作了数百个独特的视觉特征,通过随机混合和匹配这些特征来创造完整的Doodles系列,还包括艺术家调色板的数十种罕见的头像、服装和配色。 在创建不到一年的时间时,Doodles就完成了首轮融资,由Seven Seven Six领投,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9月13日,Doodles以7.04亿美元估值完成了5400万美元融资,由投资机构Seven Seven Six领投,Acrew Capital、10T Holdings与FTX Ventures参投。 Doodles团队在区块链领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成员甚至是早期区块链的建立者。 而Evan Keast和Jordan Castro还曾参与过NFT游戏鼻祖CryptoKitties的市场营销与开发,因此Doodles在短短几个月从竞争激烈的PFP NFT垂直市场中脱颖而出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在Doodles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实力雄厚的团队,社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Doodlebank是它的社区金库,Doodle NFT的持有者可以对社区驱动的功能、产品和事件进行投票,而Doodles的路线图也将由项目创始人和Doodle持有者通过Doodlebank共同决定。 Seven Seven Six的Holloway说,“没有强大的社区,任何Web3公司都无法生存。”一个健康、繁荣的社区足以体现项目的质量。 无论波动如何,Doodles仍将继续建设,在Doodles 2中,未来Doodles的NFT形象将支持自定义造型,以扩大用户的体验。 我们该如何看待头像NFT? 最后,在介绍完这些估值超过10亿人民币的头像NFT后,我们回到一个根本性问题来看:这些头像NFT真的值得获得这么高估值,或者取得这么多融资吗? 如何看待头像NFT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头像NFT本身也是NFT的一个分类,并且是带火NFT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那些动辄几十万的NFT头像出现,大众或许对NFT的认知还停留在2017年的“加密猫”身上,但这些头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甚至让大家不禁发出“原来NFT还可以这样玩”的感慨。 同时,因为头像NFT的特殊性,使其快速成为了身份和财力的象征。 这也是为什么头像NFT会在明星圈或者名人圈率先发力的原因,毕竟当隔壁名人都换上了一款无聊猿的头像时,这样的连锁效应必然会席卷到其他朋友圈中,于是一种“流行”效应进一步推升了这些头像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前文所说,随着名人效应的延续,一些潮玩机构和一些前卫的科技品牌陆续加入了这场“追星运动”中,使其普世化变得更加轻松。 所以,当我们去探讨头像NFT的价值时,其实需要回到故事一开始去看,毕竟后续的追捧更多是“既然XXX有了,我也需要有”的鲶鱼效应。 当然,头像NFT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从流行转变为了一种社交文化,甚至演变为了Web3概念下的社区象征,而这也是不同头像NFT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了这些文化性的象征,再好的头像NFT也是一种炒作。 但现在,我们可以肉眼可见的看到,头像NFT正从小众转变为更加主流的倾向,而这便是价值的衍生和体现。 对头像NFT未来还有什么期待? 至于未来头像NFT会去向何方,这个话题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为什么这样说,一方面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头像NFT已然从星星之火演变为了燎原之势,但另一方面NFT头像在经历过去一年的热捧后,其实已经出现了热度消退,这也是一些知名头像NFT价格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于是这带来的反馈变成了“头像NFT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从下图这张知名的“新兴技术炒作曲线(周期)”说起,该图很好地描述了一项新技术出现时的发展轨迹,从“萌芽期”到“泡沫期”,再到“泡沫幻灭期”和“恢复期”,以及最后的“成熟期”。 可以说,任何一项技术似乎都大约完成了下面的走势,尤其是近20年的各类新科技,不管是互联网还是VR/AR,都贴合这条曲线在发展着。 回到头像NFT或者NFT本身来看,我们认可它是一项新技术或者新概念,所以,过去一年的剧烈炒作必然是需要经历的一个环节,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而在Gartner发布的“2022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这个描述得到了验证(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NFT已经从巅峰的泡沫期逐渐向幻灭期靠拢。 所以,故事的最后演变为了,这些头像NFT能否经受住“幻灭期”的考验,以及谁能在低谷爬上来,反而成为了头像NFT在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观察点。 当然,还有另一个逻辑:“假如头像NFT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 这大概又是另一个结局的故事了,但NFT作为Web3,甚至元宇宙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个逻辑目前看来有待检验。不过面对当下的境况,我们只能说,“起风了,请裹紧外套,别让无聊猿飞走了。”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3
那些估值10亿的头像NFT究竟什么来头, 是泡沫还是价值?
go
lg
...
,NFT持有者可以将它们用于AR滤镜、
Zoom
视频会议以及NFT游戏中,并且也能够作为未来元宇宙中的虚拟替身。 RTFKT正在构建他们的生态系统,将数字与实体相结合,而CloneX作为虚拟化身是这个宇宙的基础。CloneX为RTFKT开辟了更多可能性,而这只是其完整生态系统的冰山一角。 Moonbirds Moonbirds是由基于NFT的会员俱乐部PROOF Collective于2022年4月推出的一组10,000枚NFT集合,构建在以太坊上,每个NFT都有一个像素风的猫头鹰角色,具有随机的特征和元素,因此没有两个NFT是完全相同的。 PROOF是一档聚焦于NFT领域的高质量播客节目,True Ventures合伙人兼创始人Kevin Rose将该播客变成了一个需要NFT通行证才能访问的私人社区,即PROOF Collective。这个社区通过免费的NFT空投、访问活动和内容以及其他福利来奖励持有者。 Moonbirds作为新贵项目,正式发售几小时就宣布“售罄”,两天内打破多项记录。4月22日,随着Moonbirds的爆火,其市值已突破10亿美元,仅次于无聊猿、变异猿以及CryptoPunks。 今年8月31日,Moonbirds母公司PROOF完成由a16z领投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Collab+Currency、Seven Seven Six、Vayner Fund和Flamingo DAO等参投。 从整个NFT板块上看,PFP头像占据了NFT市值50%以上的比例,该赛道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也正因如此,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只“猫头鹰”究竟有何魔力? 创新的激励模式是Moonbirds一飞冲天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真正的价值在于NFT头像所承载的“实用性”,如上述所言,Moonbird持有者可以访问PROOF Discord,这意味着将有机会与PROOF团队成员互动,并了解更多信息甚至是建立联系。 其次,Moonbirds还提供了另一种玩法,通过筑巢(nesting)积累额外收入,为持有者带来回报。 由此可见,会员资格已经为NFT持有者带来了可观的好处。不论是价值背书还是社区基础,Moonbirds在玩法上的细微创新也许是其短时间取得成功的关键。 Doodles 色彩缤纷的线描人物系列头像Doodles已经成为了目前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NFT项目之一,它是由Evan Keast、Scott Martin和Jordan Castro于2021年10月17日联合创建的NFT项目,并计划将Doodles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Web3娱乐公司。 Doodles发行数量为10,000枚,基于Scott Martin的作品设计,从人类、猫咪到骷髅、外星人等,他为这个系列制作了数百个独特的视觉特征,通过随机混合和匹配这些特征来创造完整的Doodles系列,还包括艺术家调色板的数十种罕见的头像、服装和配色。 在创建不到一年的时间时,Doodles就完成了首轮融资,由Seven Seven Six领投,具体融资金额尚未披露。9月13日,Doodles以7.04亿美元估值完成了5400万美元融资,由投资机构Seven Seven Six领投,Acrew Capital、10T Holdings与FTX Ventures参投。 Doodles团队在区块链领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一些成员甚至是早期区块链的建立者。 而Evan Keast和Jordan Castro还曾参与过NFT游戏鼻祖CryptoKitties的市场营销与开发,因此Doodles在短短几个月从竞争激烈的PFP NFT垂直市场中脱颖而出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在Doodles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实力雄厚的团队,社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Doodlebank是它的社区金库,Doodle NFT的持有者可以对社区驱动的功能、产品和事件进行投票,而Doodles的路线图也将由项目创始人和Doodle持有者通过Doodlebank共同决定。 Seven Seven Six的Holloway说,“没有强大的社区,任何Web3公司都无法生存。”一个健康、繁荣的社区足以体现项目的质量。 无论波动如何,Doodles仍将继续建设,在Doodles 2中,未来Doodles的NFT形象将支持自定义造型,以扩大用户的体验。 我们该如何看待头像NFT? 最后,在介绍完这些估值超过10亿人民币的头像NFT后,我们回到一个根本性问题来看:这些头像NFT真的值得获得这么高估值,或者取得这么多融资吗? 如何看待头像NFT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头像NFT本身也是NFT的一个分类,并且是带火NFT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那些动辄几十万的NFT头像出现,大众或许对NFT的认知还停留在2017年的“加密猫”身上,但这些头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甚至让大家不禁发出“原来NFT还可以这样玩”的感慨。 同时,因为头像NFT的特殊性,使其快速成为了身份和财力的象征。 这也是为什么头像NFT会在明星圈或者名人圈率先发力的原因,毕竟当隔壁名人都换上了一款无聊猿的头像时,这样的连锁效应必然会席卷到其他朋友圈中,于是一种“流行”效应进一步推升了这些头像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正如我们前文所说,随着名人效应的延续,一些潮玩机构和一些前卫的科技品牌陆续加入了这场“追星运动”中,使其普世化变得更加轻松。 所以,当我们去探讨头像NFT的价值时,其实需要回到故事一开始去看,毕竟后续的追捧更多是“既然XXX有了,我也需要有”的鲶鱼效应。 当然,头像NFT发展到现在,已经逐渐从流行转变为了一种社交文化,甚至演变为了Web3概念下的社区象征,而这也是不同头像NFT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了这些文化性的象征,再好的头像NFT也是一种炒作。 但现在,我们可以肉眼可见的看到,头像NFT正从小众转变为更加主流的倾向,而这便是价值的衍生和体现。 对头像NFT未来还有什么期待? 至于未来头像NFT会去向何方,这个话题总是充满了戏剧性。 为什么这样说,一方面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头像NFT已然从星星之火演变为了燎原之势,但另一方面NFT头像在经历过去一年的热捧后,其实已经出现了热度消退,这也是一些知名头像NFT价格出现下滑的重要原因,于是这带来的反馈变成了“头像NFT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从下图这张知名的“新兴技术炒作曲线(周期)”说起,该图很好地描述了一项新技术出现时的发展轨迹,从“萌芽期”到“泡沫期”,再到“泡沫幻灭期”和“恢复期”,以及最后的“成熟期”。 可以说,任何一项技术似乎都大约完成了下面的走势,尤其是近20年的各类新科技,不管是互联网还是VR/AR,都贴合这条曲线在发展着。 回到头像NFT或者NFT本身来看,我们认可它是一项新技术或者新概念,所以,过去一年的剧烈炒作必然是需要经历的一个环节,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而在Gartner发布的“2022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中,这个描述得到了验证(见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NFT已经从巅峰的泡沫期逐渐向幻灭期靠拢。 所以,故事的最后演变为了,这些头像NFT能否经受住“幻灭期”的考验,以及谁能在低谷爬上来,反而成为了头像NFT在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观察点。 当然,还有另一个逻辑:“假如头像NFT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呢?” 这大概又是另一个结局的故事了,但NFT作为Web3,甚至元宇宙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个逻辑目前看来有待检验。不过面对当下的境况,我们只能说,“起风了,请裹紧外套,别让无聊猿飞走了。” 【声明】:本文为元宇宙之心运营团队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文章版权和最终解释权归元宇宙之心所有。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2-10-12
Meta在元宇宙中举行Connect开发者 更多的商业性工具将被纳入
go
lg
...
微软、Adobe、Accenture和
Zoom
等企业的基本产品。看起来长得像真人卡通版的数字化身,除了没有腿(稍后会详细解释),将可以访问PDF、Word文档、分组讨论室和会议室。 参加这次活动并不是拉个视频链接那么简单。参会者必须进入公司的 Horizon Worlds应用程序,并从活动队列中启动Connect会议。一个带有闪烁“警告”标志的亮蓝色加载屏幕将真人的化身拖入通往广阔虚拟庭院的走廊,那里有一些多层建筑、绿色植物和带有缓慢旋转的Meta标志的水景。 对于那些熟悉电子游戏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更接近Roblox或模拟人生。基本、简洁的设计使其易于导航。大自然的声音、冒泡的水声和我周围少数其他用户的微弱对话让参会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黑暗的天空没有显示时间或天气。 一个标志引导大家穿过庭院,等待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主题演讲,参会者可以自行选择线路进入Horizon版本的 Metaverse圆形剧场。很多人没想到必须“步行”参加活动,有些人因为步行迟到了大约一分钟,有一个标志牌会显示已有1,200人在会场里。 参会者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收听演示文稿的各个部分。部分人担心戴着设备的普通商务与会者可能会在会议中途打字后找不到找到他们的控制器。 还有人担心不能同时戴着VR设备并打字。显然,Meta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设置VR设备通过小型摄像头“看到”你周围的世界。 起初,很多人认为在这种媒介上观看演讲是没有必要的。Meta高管们通过预先录制的视频出现,以他们的真人形象宣布各种产品。 VR活动中的礼仪似乎也在开发中。很多人不得不挪动身子,以免听到房间里的十几个人在演示过程中的谈话,、以及其他噪音。 最后,全新的扎克伯格Avatar出现在舞台上,穿着他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的灰色毛衣、紧身蓝色牛仔裤和运动鞋。他告诉虚拟观众,很快大家就会有腿了。这个公告很受欢迎。所有的化身都飘到舞台上庆祝,就像在模拟人生音乐会中一样,但即使在虚拟世界中,扎克伯格也得到了保护,他的被一个虚拟的栏杆拦住。有些人将五彩纸屑或竖起大拇指的表情符号抛向空中。 会议结束后,参会者推出的速度很快,院子马上就变得空无一人了。 PC Mag显示Quest 2耳机重达17.7 盎司(1.1 磅)。即使在调整和重新调整肩带之后,这个重量还是会全部拖在使用者的脸上,对皮肤的拉扯也很明显,这对需要化妆的女性工作者来说非常不友好。 周二,该公司表示即将推出更多逼真的头像。根据Verge报道的两份Meta内部备忘录,Meta本身一直在努力让自己的员工每周至少使用一次Horizons。即将进入其元宇宙的大量工具将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则显然是在试图给人们一个使用它存在的理由。
lg
...
楼喆
2022-10-12
上一页
1
•••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给鲍威尔“送大礼”?!美联储降息暂停已成定局,6月再观望?
lg
...
中美都没说瑞士会晤是“正式谈判”!中国暴露政策局限性,鲍威尔要和特朗普对着干?
lg
...
中美突发重磅表态!特朗普称不会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以启动中美贸易谈判
lg
...
黑天鹅不会发生!美联储决议展望:鲍威尔将维持利率不变 关键原因是……
lg
...
特朗普刚刚传出重大“关税”信号!中美贸易谈判前,美国总统罕见提起TA……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2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