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快手双11购物狂欢节预售期GMV同比增长84%,大促正式期开始
go
lg
...
预售阶段销量最高的手机产品前三名分别为
iPhone15
、华为Mate 60、OPPO A1,美妆领域,溪木源、春之唤、谷雨等品牌增长明显。快手电商双11大促正式期于10月31日开始,正式期阶段快手电商将加补20亿补贴。
lg
...
金融界
2023-10-31
苹果在中国市场遭遇挫折!美媒警告:华为正在抢走苹果在中国的消费者
go
lg
...
苹果公司(Apple Inc.)最新款
iPhone
在中国的表现不如前一款,表明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遭遇挫折。 (截图来源:彭博社)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fK的数据,
iPhone
15系列在上市当月的销量同比下降6%。该数据涵盖了所有渠道的终端消费者销售情况。 移动行业追踪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估计,苹果公司第三季出货量下降4%。 GfK和IDC都认为华为(Huawei Technologies Co.)重返移动领域是第三季的一个关键事件。 GfK指出,尽管面临供应限制,华为Mate 60系列在上市当月的销量接近150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多。 GfK中国高级分析师Hayden Hou表示:“在华为强劲增长的背景下,苹果
iPhone
15系列的销量下降了6%。华为Mate 60系列将继续保持强劲的销售势头。” 在最新款
iPhone
发布前的几周,华为突然发布Mate 60和60 Pro智能手机,以其中国制造的麒麟处理器吸引买家和关注。彭博社称,这是华为在克服美国贸易制裁的斗争中取得的明显突破。 华为的净利润在第三季增长一倍以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Mate 60 Pro的强劲首发销售。 Counterpoint Research和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本月早些时候发布了中国的初步销售数据,表明随着中国经济挑战打击消费者需求,苹果的销量下滑幅度可能高达两位数。 随着
iPhone
15的推出,苹果升级了其产品线的几个关键功能,但未能在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推动增长。 苹果公司约20%的收入来自中国,仅次于美国。此外,全球几乎所有的
iPhone
都是通过富士康(Foxconn Technology Group)等合作伙伴在中国生产。 但美国和中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使苹果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彭博社9月份报道,北京正在扩大在政府支持的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某些部门使用
iPhone
的禁令。 苹果公司还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生产扩大到印度和东南亚,以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但长期影响尚不确定。 本月,中国政府对苹果最重要的
iPhone
组装商富士康的税收和土地使用问题展开调查,进一步搅乱在中国的局面。
lg
...
风枫
2023-10-31
苹果M3系列芯片究竟有和惊喜?
go
lg
...
ax都共享相同的CPU和GPU架构,与
iPhone
15 Pro的A17 Pro芯片相同,都使用 $台积电(TSM)$ 新3纳米工艺制造。 苹果表示,任何一款M3处理器中的性能核心可以比M1的性能核心快30%,而效率核心则快50%。苹果大部分直接的性能对比都是与M1代进行的,这对于M2 Mac的用户来说是有用的,因为他们不太可能选择升级到M3。 与M2相比,普通的M3没有额外的核心,最大24GB内存容量上限,对比M2没变,晶体管数量多了50亿,依旧是4+4的设计,对比M2提升20%的CPU性能。它仍然是一个8核CPU,性能和效率核心均匀分配,以及一个10核GPU(某些入门级型号中有一个部分禁用的8核GPU)。 M3 Pro是一个370亿晶体管芯片,比M2 Pro少30亿个。M2 Pro有八个性能核心和四个效率核心,以及多达19个GPU核心。M3 Pro仍然有12个核心,但是从M2 Pro的8+4升级到了6+6,并且GPU的最高配置为18个GPU核心。最大内存容量略有增加,从32GB增加到36GB。因此它将完全依靠架构改进和速度提升来增加性能。 M3 Max从M2 Max的670亿个大幅跃升920亿个晶体管。它包括12个性能核心和4个效率核心,多了四个大核,是这次提升最大的。GPU也变得更大,从最多38个核心增加到最多40个核心。最大内存容量也从96GB增加到128GB。 低端的M3仍支持两个显示器,包括内部显示器,M3 Pro支持总共三个显示器,而M3 Max可以驱动总共五个显示器。 M3系列芯片也具有相同数量的ProRes视频编码和解码引擎,供那些使用它们的人使用——M3和M3 Pro中各有一个,M3 Max中有两个。 M3系列中唯一没有在今天谈论的成员(假设没有新的成员加入)是M3 Ultra。这款顶级M3芯片很可能只是将两个M3 Max芯片绑在一起,就像之前的M1 Ultra和M2 Ultra一样。但是,苹果在6月份刚刚使用了M2 Ultra刷新了Mac Studio和Mac Pro,因此我们不希望在2024年夏季之前看到更换。 总的来说,相对 $英伟达(NVDA)$ 的升级,苹果的芯片还是稍显逊色的。 不过最重要的是,苹果芯片的发布可能会带来新一版的MacBook Pro,虽然距离上次更新不到10个月。 眼下
iPhone15
系列的销量并不像预期那么强势,同时苹果在AI上的产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商业化的地步,因此提高新品更新品类,并将投资者和用户关注重点吸引至芯片等硬件上来。
lg
...
老虎证券
2023-10-31
消息称明年
iPhone
16系列镜头将进一步升级 上游材料厂已启动备料
go
lg
...
引台湾经济日报报道,供应链消息称,苹果
iPhone
16系列镜头将大改版,旗舰款拟搭载更高阶的模造玻璃(Molding Glass),让手机更轻薄,并提高光学变焦倍率,大幅提升用户体验。但新镜头生产制程难度高、产能有限,供应链近期提前一年开始备料,为史上首见。为确保供应顺畅,苹果包下全球模造玻璃龙头豪雅(HOYA)产能,大立光也将加入生产模造玻璃行列,上游材料厂近期已启动备料。
lg
...
金融界
2023-10-31
史上最短苹果发布会
go
lg
...
的万圣节派对还留了个彩蛋:本次发布会是
iPhone
拍摄,Mac剪辑。 这种低光环境下,苹果算是给
iPhone
做了个广告。
lg
...
金融界
2023-10-31
中信建投:消费电子产业链业绩逐季改善 需求有望逐渐走出低谷
go
lg
...
电子产业链掀起了一波备货热潮,同时苹果
iPhone15
系列等手机新品带动下,产业链浮现出更多回暖信号。伴随经济复苏及头部品牌的拉动,整个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复苏迹象。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水平整体较低,修复空间大。基于产业链业绩逐季改善、需求有望逐渐走出低谷,看好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板块新一轮成长。
lg
...
金融界
2023-10-31
中信建投:看好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板块新一轮成长
go
lg
...
电子产业链掀起了一波备货热潮,同时苹果
iPhone15
系列等手机新品带动下,产业链浮现出更多回暖信号。伴随经济复苏及头部品牌的拉动,整个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复苏迹象。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水平整体较低,修复空间大。基于产业链业绩逐季改善、需求有望逐渐走出低谷,看好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板块新一轮成长。
lg
...
金融界
2023-10-31
中国调查富士康意在传递一信息!?美媒:对中国来说,欺凌苹果供应商可能会适得其反
go
lg
...
外调查,可能意在传递一个信息。富士康是
iPhone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苹果及其供应商实际收到的信息可能对中国弊大于利。 (截图自华尔街日报) 富士康上周证实,中国有关部门已对其子公司展开税务和土地使用调查。富士康的正式名称是鸿海精密。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制造商,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着友好关系,也是中国最大的雇主之一。 目前公开的细节很少。但一些分析人士猜测,这些调查可能是北京方面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即对富士康在印度和其他制造业中心(而非中国)大举多元化的做法表示不满。 另一种可能是,这是针对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警告,他已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了定于明年1月举行的台湾选举。台湾的亲中民进党目前执掌着台湾的领导人职位,而包括郭台铭在内的对中国更友好的独立候选人有分裂反对派选票的风险。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此举很可能会加快而不是减缓代工制造商及其客户(如苹果)在中国以外的多元化努力。这表明,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至少对企业而言)标志的政策可预测性,已经受到严重侵蚀。苹果和中国或多或少是一起成长起来的,它们的关系成为美中经济伙伴关系的基石,一度被称为“Chimerica”。如果苹果及其供应商在中国都不安全,那么很少有人会感到安全。 中国仍然是全球电子制造业无可争议的领导者。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的一年中,美国约四分之三的智能手机是从中国进口的。但这一比例在2021年几乎达到了85%。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降低风险”的呼吁,促使苹果等跨国公司积极将其在中国的投资分散到印度和越南。关键的转折点似乎是2018年开始的特朗普时代对中国的关税和技术限制,2022年中国严厉的疫情封锁措施,以及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这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台湾周围发生类似冲突的担忧。 高盛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富士康在中国的投资在2010年代初大幅增长后,自2018年以来已大幅放缓。富士康计划到明年将其在印度的
iPhone
产量提高到每年2000万部左右,这将相当于2022年全球出货量的10%左右。在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中,美国进口的智能手机中约有5.3%来自印度,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0.8%。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印度销售的智能手机中,约98%是印度本土制造的。 需要明确的是,最终组装只是整个电子制造设备的一小部分,而中国公司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向价值链的上游移动,以制造更先进的部件。这是中国对印度和东南亚的电子产品出口迅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原因。 但是,对中国一些最大的外国制造商采取强硬措施仍可能产生影响——部分原因是这些公司放慢多元化步伐的动机会受到影响。在越南和印度建设新工厂并不便宜:FactSet的数据显示,富士康在2021年和2022年的总资本支出超过1000亿新台币,相当于31亿美元,比2015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约60%。 根据高盛的数据,全球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平均投资资本回报率已从2018年的12%降至9%,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新地点的工厂回报率较低,这些工厂需要时间才能达到规模和盈利能力。 因此,电子产品制造商有明确的经济动机,只要在中国的投资回报在此期间不会受到重大打击,他们就不会为了维持利润而过快地离开中国。但如果富士康等公司最终被处以巨额罚款,或者陷入代价高昂的政治或安全困境,它们可能会加速撤离中国。 文章最后总结道,无论如何,随着2023年初进入中国的外国投资自由落体式下滑,中国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进一步削弱信心。
lg
...
财经风云
2023-10-31
消费电子板块机会来了?
go
lg
...
的拉货;同时9月苹果也发布了最新高性能
IPhone
15系列(芯片性能和摄像功能均有大幅提升),由此带动了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景气度。上述行业变化整体提高了市场对明年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的预期。 如何看待消费电子板块行情的可持续性?中长期看,利好和利空因素各是什么? 艾定飞:行情整体还是短期数据好转带来的行业反弹。中长期来看,消费电子行业利好主要还是在于终端的创新和AI功能提升带动需求和缩短终端替换周期方面。利空可能来自于创新不及预期。 从行业周期来看,消费电子行业是否已出现拐点? 艾定飞:从行业周期来看消费电子行业或已经到达周期底部,真正拐点的出现时间还需更多的需求数据验证。 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消费电子板块的估值水平?未来是否还有成长空间? 艾定飞:当前时点消费电子板块的估值水平处于相对较低位置,性价比可能较高。未来的成长空间或许主要在于创新产品(MR-Mixed Reality,智能手表功能提升,汽车智能化等)和终端与AI的结合,随着科技发展和AI产业升级,估计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的成长空间很大。 随着智能手机、汽车需求回暖,消费电子板块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关注?后续消费电子行情会如何演绎? 艾定飞:随着行业复苏,消费电子板块可以关注MR、智能AI手机和智能汽车方向的组装、零部件和设备赛道等方向。后续消费电子行业大概率会随着行业复苏、产品创新和终端AI落地逐步向好。 如果普通投资者希望通过基金参与电子板块投资机会,应如何筛选?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注意? 艾定飞:如普通投资者看好电子板块投资机会,并希望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参与进来,投资者可以考虑选择消费电子和电子类的主题基金,通过筛选消费电子持仓占比高,历史收益与消费电子指数相关性高且超额收益稳定的基金。此外,进行投资时,行业拐点未确认时过早参与是需要注意的风险点之一。
lg
...
金融界
2023-10-30
重返万亿成交!电子ETF(515260)放量怒涨4.60%,医疗底部三连阳!“市场底”逐步夯实,大盘反转有望?
go
lg
...
,3C端复苏迹象明显。 华为新机及苹果
iPhone15
系列等手机新品带动下,产业链浮现出更多回暖信号。近期台积电业绩会指出,手机/PC出现早期复苏迹象,新AI功能加持下明年单台手机半导体用量有望提升5%;大立光也看到苹果高端加单需求,指引10-11月收入逐月上升。 3、业绩方面,从电子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各行业三季度经营都出现了一定回暖。 其中,消费电子相关的核心标的Q3收入环比改善最为明显,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收入环比均有明显改善。半导体龙头三季度业绩也十分亮眼,卓胜微公告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94.29%。韦尔股份公告第三季度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279.61%。 国信证券指出,据产业链跟踪,消费电子备货旺季已拉开序幕,手机面板、存储、被动件等细分行业数据全面升温,考虑到2022年Q3以三星牵头的砍单所造成的低基数影响,未来两个季度财报数据表现将加速改善。 该机构还表示,尽管目前复苏信号仍集中体现在供给侧备货层面,但后续多个促销旺季的销售数据,以及明年AI笔电、苹果MR等产品所体现的创新及成长性将成为电子行情延续的关键,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龙头公司。 资料显示,电子ETF(515260)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持仓A股50只电子龙头股,全面覆盖AI芯片、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G、云计算等热门产业龙头公司,一键布局A股电子核心资产。附前十大权重股一览: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二、【多重利好加持,“吃药”行情再起!医疗ETF(512170)续涨3.19%!反转开始启动?】 继上周五领涨两市后,周一医疗继续飙!279亿体量顶流医疗ETF(512170)场内价格强势续涨3.19%,近2日涨幅超7%!截至收盘,日线斩获三连阳,一举站上20日及60日线!全天成交11亿元,继续放量。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成份股表现来看,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50只成份股中44股收红!CXO概念再度领衔涨势,康龙化成飙涨12.6%,九洲药业涨停,泰格医药涨超9%!部分器械股同步上攻,健帆生物涨12.73%,3400亿市值迈瑞医疗涨6.48%。 图:医疗ETF(512170)标的指数成份股涨幅TOP15(10月30日)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医疗连续走强,这一波是短期反弹,还是反转的开端呢?市场不可预测,对于调整已久的医疗板块来说,反转的判断或为时过早,有待持续跟进后续行情来辅助验证。不过近期医疗板块积极信号频发,或值得重点关注。 1、主力资金连续重金买入 今日主力资金继续买进医药医疗,单日净买入额56.74亿元,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高居第二位。最近5个交易日内,医药生物行业有4日获主力增仓,区间净流入额合计超154亿元,同样高居全行业第二。主力豪掷重金加仓,反映资金对于医药医疗后市充满信心。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2、行业业绩转好验证板块基本面 三季报披露进入高峰期,根据个股公告统计显示,医药医疗行业业绩增长较为明显,仅上周就有322 家医药企业披露三季报,153 家公司单季净利润增速为正值,其中增速超过100%有39 家,100%~50%区间的有25家。 3、基金持仓自2022年Q3开始持续回暖 根据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统计,全部基金重仓持股中,医药持仓占比为12.18%,环比提升1.06个百分点,医药持仓比自2022年Q3开始持续提升(2022Q3~2023Q2分别为9.36%,10.92%,10.90%,11.12%)。 4、行业时隔多周再登机构调研热度TOP1 上周(10月23日-29日)机构调研热度显著回升,周内273家A股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分行业(申万一级行业)看,医药生物时隔多周重回调研热度最高的行业,近一周有41家板块内公司收获调研,其细分医疗器械行业也是周内最受机构关注的申万二级行业。 后市策略上,天风证券最新研报表示,“相对确定性”或将是反弹思路下首选变量。东吴证券认为,四季度乃至2024年医药医疗板块边际趋好,三季报后或是布局2024年医药医疗板块的重点窗口期。 数据显示,医疗ETF(512170)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成份股全面覆盖了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细分龙头,其中医疗器械权重约4成,直接受益于后续医疗新基建;医疗服务+医美权重约5成,覆盖10只CXO概念股,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消费升级和医美等时代大趋势。医疗ETF(512170)是投资者“一键布局国民健康刚需板块”的高效投资工具。 三、【基本面逐季改善,化工行情暖意频释,化工ETF(516020)大涨1.71%强势五连阳!机构建议优先关注化工龙头!】 四连阳基础上,今日化工板块继续高歌猛进,细分化工指数收涨1.55%,近8成成份股上行,恩捷股份、亚钾国际、润丰股份3股涨逾6%,鲁西化工、胜华新材、天赐材料、恒力石化等股涨逾4%。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场内代表ETF方面,化工ETF(516020)早盘快速拉涨,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尾盘场内价格涨幅收于1.71%,底部强势五连阳,全天成交额超3000万元。 图片来源:Wind,截至2023年10月30日 1、龙头业绩改善明显 最近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龙头公司业绩变动成为短期左右市场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化工板块看,部分龙头底部盈利修复迹象较为明显。 以荣盛石化为例,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98.03%;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2.34亿元,同比+1367%,环比+261.75%,盈利修复迹象明显。 恒力石化近期财报数据也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7亿元,同比-6.3%;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5亿元,环比增长30.5%。 华鲁恒升前三季度则实现归母净利润29.27亿元,同比下降47.11%;Q3则实现归母净利润12.18亿元,同比增长18.84%。 而上述三股均为化工ETF(516020)标的指数前十权重股,对化工板块风向意义较大。 图片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截至2023年10月30日 2、机构建议关注化工龙头 化工龙头具有成本优势以及确定性的产能优势,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有望率先受益。近期随着财报业绩披露,机构也一致看好化工龙头。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历史底部,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宏观数据逐步好转,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修复。在宏观需求逐步好转的预期下,建议关注资源优势、产业链优势、规模优势更为显著的各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 首创证券研报指出,化工龙头企业所具有的不仅是单纯的成本优势亦或是技术优势,而是在多年的发展和竞争进程中,围绕化工这一系统工程所做的全方位积累与提升,我们称之为系统竞争优势,正是这种持续增高和迭代的系统竞争优势造就了强者恒强的局面。叠加双碳背景下供应端的约束、技术和产品升级带来的化工品价格中枢的抬升,持续看好各化工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10月以来增发国债、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等稳增长政策接连发力,未来化工品需求或向好,优先配置有量有优势的龙头企业。 据了解,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个细分领域。其中近5成仓位集中于大市值龙头股,包括万华化学、盐湖股份、恩捷股份、华鲁恒升、天赐材料、荣盛石化等,分享强者恒强投资机遇;其余5成仓位兼顾布局磷肥及磷化工、氟化工、氮肥、煤化工、钛白粉等细分领域龙头股,全面把握化工板块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于沪深交易所,截至2023.10.30。 风险提示:电子ETF被动跟踪中证电子50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09.07.22;科技ETF被动跟踪中证科技龙头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2.6.29,发布于2019.3.20;医疗ETF(512170)被动跟踪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4.10.31;化工ETF被动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期为2012.4.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电子ETF、科技ETF、医疗ETF、化工ETF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医疗ETF联接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10-30
上一页
1
•••
296
297
298
299
300
•••
44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黄金突然惊人暴涨的原因在这!美国传大消息 金价狂飙114美元
lg
...
美国传来重大利好!全球市场“涨"声欢迎:美股大涨、黄金突破4100美元、比特币冲刺11万美元
lg
...
中国经济突发重磅信号!彭博:习近平容忍最富裕省份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lg
...
特朗普突发重大警告!若出现这一幕 美国将面临“经济和国家安全灾难”
lg
...
中美脆弱贸易休战又添新动荡!软银突然清仓英伟达,警惕美国“数据洪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6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