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报道说,有一天佐赫兰·曼达尼以实习生身份出现在乌干达的新闻编辑部时,显得腼腆而不起眼。他的父亲安排他到《每日观察报》实习,希望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对时事产生更多兴趣。
“他亲口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必须和爸爸谈论当天的时事。”安杰洛·伊扎马回忆道,2007年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曼达尼的出生地),伊扎马负责带曼达尼。
曼达尼当时希望成为“顶尖记者”,伊扎马手机里就是以这个备注保存他的号码。虽然体育是他的热情所在,但他也“对身边的世界有着难以满足的好奇心”。
“他年轻时非常、非常好奇。”伊扎马说。在那段几个月的记者经历结束多年后,他一直与曼达尼保持联系。“这种好奇心将伴随他一生。”
    如今,34岁的曼达尼仍然保留乌干达国籍,还有望成为纽约市首位穆斯林市长,也是首位具有印度血统的市长。
星期二是纽约市长选举投票的最后一天,对手是共和党人柯蒂斯·斯利瓦,以及以独立身份参选的前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
伊扎马对曼达尼在美国政坛的崛起并不感到惊讶,并表示他不仅是乌干达人和非洲人的榜样,也是全世界年轻人的榜样。
“我认为他其实是个全球化的人,不完全是乌干达人,也不完全是美国人。”伊扎马说。
曼达尼于1991年出生在坎帕拉。他的父亲是马哈茂德·曼达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曾在乌干达最著名的公立高校马凯雷雷大学执教多年,其学术著作在后殖民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他的母亲是电影导演米拉·奈尔,作品曾获奥斯卡奖提名。曼达尼是独生子。
曼达尼一家长期在美国、印度和乌干达三地之间往返,在坎帕拉富人区的一座山坡上拥有住宅。7月,全家在这里聚会庆祝佐赫兰·曼达尼的婚礼,彰显他们的乌干达根基。
一些多年来认识曼达尼的乌干达人表示,尽管他可能使用当地的卢干达语方言不太流利,但他能听懂,也为自己的本地背景感到自豪。
“我们不仅应该为曼达尼感到自豪,”《每日观察报》的导师之一、媒体经理约瑟夫·贝扬加说,“我们应该感到非常振奋。”
贝扬加表示,曼达尼的抱负令他“受到激励”,这是对非洲年轻人的一种公民意识的启发——这些年轻人在面对一直控制政权的老人时(其中就包括自1986年起执政至今的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对政治产生了疏离感。
伊扎马说,曼达尼“带来一种榜样的力量,足以点燃非洲这片人才辈出的大陆”,并补充道,“我们有理由感到非常自豪。”
曼达尼小时候离开乌干达,但定期回国。他在2018年归化成为美国公民。2021年成为纽约州众议员之前,他是纽约皇后区的社区组织者,为面临驱逐的弱势房主提供帮助,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
他在民主党内初选中击败科莫,引发政界震动。他的竞选主张集中在降低生活成本,承诺提供免费市内公交、免费儿童看护、为租金管制公寓住户实行租金冻结,以及建立政府运营的杂货店,资金来源则是对富人征税。
他的参选吸引了特朗普的注意,特朗普毫无证据地声称曼达尼“非法”居留美国。一些共和党人甚至呼吁取消曼达尼的国籍并将其驱逐出境。
与此同时,据称奥巴马主动表示愿意为曼达尼提供建议。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和纽约州州长霍楚也表达了支持。
不过,曼达尼的迅猛成功在乌干达难以复制。
坎帕拉的独立政治分析人士尼古拉斯·森戈巴表示,他的崛起表明,“美国是属于自由与勇敢者的机遇之地。”
他说,“讽刺的是,在乌干达你得拼尽全力才能争取机会,得强行破门而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