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德国希望利用回收关键矿物来降低对华依赖,但发现这样也很难和中国竞争

2025-11-13 16:00:13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日经亚洲报道说,德国正努力推动关键矿物和稀土的回收,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即便在这个领域,依然难以匹敌中国的竞争。

 

自从中国今年早些时候宣布限制关键金属和稀土出口,以回应特朗普关税后,德国库存的减少就成了新闻。

业内警告说,德国有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依赖这个领域。

弗赖贝格化合物材料公司是生产微电子和光电子用化合物半导体衬底的企业。这个公司的回收试点项目可能会让行业稍微缓一口气。

专家说,如果政府和国内产业能提供足够支持,就有希望。

弗赖贝格化合物材料公司最近建立试点工厂。这个工厂每天会处理五百升废水,用类似病毒的有机分子,高效提取并浓缩极微量的镓。

镓是中国严格出口管制的金属之一,在先进电子设备和国防工业中不可替代。

这个技术由隶属于政府的弗赖贝格亥姆霍兹资源技术研究所研发。但这个研究所告诉《日经亚洲》,现在谈行业的实际成果还太早。

弗赖贝格亥姆霍兹资源技术研究所所长延斯·古茨默说,长期合作和技术开发对原材料行业的创新至关重要。就像这个试点工厂技术一样,从研发到现在花了大约五年时间。

研究所希望把这个试点工厂的技术扩展到其他关键材料,比如铱和锗。这些材料用于电脑处理器、航空航天零部件和雷达系统,也受到中国出口管制。

研究所过去几年还开发了激光技术,用来检测废金属中的稀土,以及从LED和日光灯中回收稀土荧光粉的技术。

这些努力符合欧盟《关键原材料法》的要求。欧洲到2030年必须让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四分之一来自回收来源。但在落地过程中仍然有巨大障碍。

其中一个障碍是废料价格过高。今年以来,富废料的价格到十一月十日上涨了11.8%,达到每吨七千九百四十欧元。

这是数据提供商Metaloop公布的数据。

古茨默说,欧洲的废料价格现在太高。因为中国竞争者会以最高价格购买废料,然后合法出口到中国冶炼。

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尽管欧洲的回收产能和试点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利用率依然没有发挥出来。

德国科技集团赫拉eus在回收稀土磁体方面的利用率也很低。这个公司建立新工厂才一年。

今年八月,这家公司告诉当地媒体,工厂在成本覆盖方面很吃力,尽管这个工厂具有重要战略潜力。

这个工厂原本计划每年生产大约六百吨稀土磁性粉,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同类设施。

这个公司公共事务经理大卫·欣克尔十月中旬在LinkedIn上写道,他对德国和欧洲感到担忧。

欣克尔写道,人们在睁着眼失败,只在谈价格,好像只有价格才重要。

德国两家主要稀土实物进口商之一的Tradium告诉《日经》,欧洲的回收企业在初级稀土材料的价格上根本无法与中国竞争。

除了优质废料的采购成本高之外,回收的关键问题还在于,每台设备中稀土的使用量往往非常少,而且磁体深埋在系统内部,拆解过程十分复杂。

欧洲入局也太晚。Tradium负责小金属和稀土的高级经理扬·吉泽说,时间仍然是核心问题,因为多数项目最快也要几年后才能提供有意义的供应量。

美国、日本和韩国早就开始在采矿和价值链上投资,而欧洲很多地方仍停留在规划阶段。审批和投资周期很长,决策还很分散。

弗赖贝格亥姆霍兹资源技术研究所所长古茨默,呼吁德国政府设立一个专门负责关键原材料的机构,他举了日本金属与能源安全组织为例。

二〇一一年,中国因钓鱼岛争端限制稀土出口,日本当时面临短缺。古茨默说,日本有日本金属与能源安全组织负责保障供应、推动创新。

美国最近也向本土精炼企业提供价格下限和政府采购支持。但在欧洲,原材料对决策者而言依然是陌生领域,空谈多,行动少。

日本金属与能源安全组织和日本液化石油气公司岩谷,今年早些时候向法国南部稀土加工企业Caremag的回收和精炼项目投资一亿一千万欧元。

这个项目预计在二〇二六年底前投产。法国政府也在这个项目中投资了一亿零六百万欧元,并包含向日本长期供应重稀土氧化物的协议。

Caremag公司说,多年期的多元化采购协议来自废料收集商和工业合作伙伴,这能缓和废料价格的波动。原料将来自磁体制造商的切屑、汽车电机装配企业的废料以及被丢弃的消费品材料。

Caremag母公司Carester的总裁弗雷德里克·卡伦科特说,这让他们能维持工厂满负荷运行,把重点放在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生产高纯度氧化物上,即使废料价格出现飙升也能做到。

他还说,就算中国明天放松出口管制,电动车和风电对磁体的需求也会继续增长。欧洲仍然需要本地的精炼产能来保持韧性。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