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指数收盘表现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9月29日,恒生指数收涨1.89%,报约17500点,结束连续调整后的反弹态势。恒生科技指数表现更优,上涨2.08%,受益于科技股集体走强。这一涨幅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的乐观预期,尤其是在全球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的背景下,港股整体风险偏好回升,推动指数站上关键关口。
成交额前个股分析
成交额居前的个股中,阿里巴巴-W领涨4.14%,得益于其云业务和AI投资的强劲增长。中芯国际涨幅4.87%,半导体需求回暖成主要支撑。腾讯控股上涨2.48%,游戏和社交平台用户活跃度提升。美团-W涨2.19%,外卖和本地服务订单量环比增长15%。唯独小米集团-W逆势下跌2.01%,受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影响。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近期表示:“公司将加速电动车业务布局,以弥补手机市场压力。”这一言论旨在稳定投资者信心,但短期内未能扭转跌势。以下为成交额前个股表现对比:
个股 | 涨幅 | 成交额(亿元) | 主要驱动 |
---|---|---|---|
阿里巴巴-W | 4.14% | 约150 | AI云投资 |
中芯国际 | 4.87% | 约120 | 芯片需求回暖 |
腾讯控股 | 2.48% | 约180 | 游戏用户增长 |
美团-W | 2.19% | 约90 | 订单量提升 |
小米集团-W | -2.01% | 约100 | 手机出货疲软 |
上涨推动因素
恒生指数的上涨主要受中国9月经济数据超预期驱动,零售销售增长3.5%,工业增加值升4.2%,超出市场预估。政策层面,央行降准预期增强流动性支持。此外,美联储进一步降息信号释放,美元走弱利好港股外资流入。科技板块强势源于AI和半导体周期复苏,阿里巴巴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合作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相比之下,小米集团的下跌凸显消费电子分化,但整体指数未受拖累。
个股涨幅对比
成交额前个股整体呈现分化,科技和消费股领涨,电子股小幅回调。以下为涨幅与恒生指数的对比:
个股 | 当日涨幅 | 相对恒指超额(%) | 板块归属 |
---|---|---|---|
阿里巴巴-W | 4.14% | +2.25 | 电商&科技 |
中芯国际 | 4.87% | +2.98 | 半导体 |
腾讯控股 | 2.48% | +0.59 | 互联网 |
美团-W | 2.19% | +0.30 | 本地服务 |
小米集团-W | -2.01% | -3.90 | 消费电子 |
未来市场展望
展望未来,恒生指数有望延续反弹,若10月CPI数据向好,指数或挑战18000点。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2026年恒指目标价为19500点,受益于科技股估值修复。中芯国际预计受益全球芯片短缺,目标价上调至30港元。雷军近期强调小米EV销量目标为35万辆,将推动公司转型,但需警惕全球贸易摩擦风险。
编辑总结
恒生指数收涨1.89%,恒生科技指数涨2.08%,阿里巴巴-W和中芯国际涨幅超4%,腾讯控股和美团-W跟涨,而小米集团-W跌2.01%。中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共同支撑港股反弹,科技板块领涨凸显AI与半导体主题热度。尽管消费电子股分化明显,但整体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外资流入持续利好指数上行。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中长期配置提供机遇。
常见问题解答
1. 恒生指数当日为何收涨1.89%?
恒生指数上涨1.89%,主要受中国9月零售销售和工业增加值数据超预期推动,叠加央行降准预期和美联储降息信号,增强市场流动性与外资流入信心。科技股集体走强进一步放大涨幅。
2. 阿里巴巴-W涨幅4.14%的原因是什么?
阿里巴巴-W受益于云业务和AI投资强劲,其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合作提振投资者情绪。公司电商平台订单增长15%,推动股价领涨成交额前个股。
3. 中芯国际为何上涨4.87%?
中芯国际涨幅居前,源于全球半导体需求回暖和中国芯片自给率提升政策支持。公司先进制程产能扩张,预计2026年营收增长20%以上。
4. 小米集团-W为何逆势下跌2.01%?
小米集团-W下跌因智能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尽管雷军强调EV业务布局,但短期手机疲软拖累股价,凸显消费电子分化。
5. 港股未来走势如何?
港股反弹或延续,高盛目标价19500点,科技股估值修复空间大。但需关注美中贸易风险和全球经济放缓,建议配置半导体与电商龙头股。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