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指出,目前的基准利率已达到3.75%至4%,逐渐逼近所谓的中性利率水平——即既不刺激经济,也不拖累经济的利率区间。
他强调:“正因如此,在我们触及中性利率之前,保持缓慢推进的节奏,完全合情合理。”杰斐逊明确表示,即便上周他投票支持降息25个基点,任何进一步降息也必须“慢点,再慢点”,体现美联储对货币政策操作的谨慎态度。
美联储决策的不确定性部分源于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杰斐逊指出,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和通胀数据缺失,使得未来会议决策充满不确定性。他强调,每次是否降息,将逐次会议决定,以确保政策反应的灵活性和谨慎性。
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可能再降息25个基点,但主席鲍威尔早前已明确:“12月降息绝非定局。”这种立场显示美联储内部对劳动力市场疲软与通胀高企的权衡存在分歧。
杰斐逊表示,美联储拥有的替代信息来源包括内部经济监测、州级数据以及私人收集的指标。他认为:“过去几个月,美国整体经济格局没多大变化,劳动力市场在慢慢退烧,而通胀率大致与一年前持平。”
下表概述了当前劳动力市场与通胀数据的核心状态:
| 指标 | 近期趋势 | 政策含义 |
|---|---|---|
| 就业市场 | 逐步降温 | 支持谨慎降息,但不宜急速 |
| 通胀率 | 大致持平,高于2%目标 | 限制降息幅度,防止过度宽松 |
| 利率水平 | 3.75%-4% | 接近中性水平,进一步调整需缓慢 |
杰斐逊指出,人工智能(AI)可能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影响美联储“控物价”和“保就业”的双重目标。他分析称,AI的普及可能提升生产力,从而在未来自动缓解通胀压力,同时可能重塑传统产业格局。
然而,他也强调,AI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下定论尚为时过早:“简单来说,现在下定论,可能还太早了。”这表明美联储在评估技术变革对经济影响时,将采取观望和谨慎态度。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的表态显示,随着基准利率接近中性水平,未来降息将保持谨慎节奏。政府停摆导致关键数据缺失,增加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内部鹰派与鸽派立场分歧依然存在。虽然私营及内部监测数据提供参考,但官方数据缺口仍限制决策精准度。AI的潜在影响为经济和货币政策带来长期不确定性,但当前仍处早期阶段,需要观察和评估。整体来看,美联储将在数据不足与政策风险之间,保持稳健和循序渐进的货币政策路径。
问:美联储为什么强调降息要“慢点,再慢点”?
答:杰斐逊认为当前基准利率已逼近中性水平,意味着利率既不刺激经济,也不抑制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过快降息可能导致通胀反弹或经济过热,因此美联储强调谨慎、逐步调整,以确保政策既稳健又灵活。
问:政府停摆如何影响美联储的政策决策?
答: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包括就业和通胀统计,这使得美联储在决策时面临信息真空。政策制定者不得不依赖替代数据和内部监测,但这些数据无法完全替代官方统计,因此每次会议的降息决策都需更加谨慎和灵活。
问:目前就业市场和通胀情况如何影响降息逻辑?
答:就业市场逐渐降温,显示经济增长放缓,但通胀率仍高于2%的目标,限制了降息幅度。如果降息过快,可能加剧价格压力;反之,缓慢调整利率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通胀控制,使政策更加稳健。
问:AI对美联储政策有哪些潜在影响?
答:AI可能提升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从而自动缓解通胀压力,同时影响就业模式。若AI广泛应用,长期可能改变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和方向。但目前技术尚处早期阶段,其实际经济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政策制定者会采取观望和谨慎态度。
问: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与美联储内部立场有何差异?
答: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可能在12月降息25个基点,但鲍威尔明确表示降息并非定局,反映内部存在鹰派与鸽派分歧。一方面,部分官员关注就业市场放缓风险,倾向降息;另一方面,另一些官员关注高通胀风险,倾向保持利率不变。因此市场预期与实际决策存在不确定性。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