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尔街“流动性警报”拉响!12万亿美元融资市场压力上升,机构敦促美联储紧急出手“放水”

2025-11-14 00:00:23
Peng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周四(11月13日),彭博社报道称,在支撑华尔街日常融资运转、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 的短期资金市场中,紧张迹象正持续发酵。多家华尔街机构呼吁美联储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以缓解资金短缺压力并稳定短端利率。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四(11月13日),彭博社报道称,在支撑华尔街日常融资运转、规模高达12万亿美元 的短期资金市场中,紧张迹象正持续发酵。多家华尔街机构呼吁美联储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以缓解资金短缺压力并稳定短端利率。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三菱日联日兴证券(SMBC Nikko Securities Inc.) 以及巴克莱银行(Barclays Plc) 均警告称,美联储可能需要通过 加大短期流动性投放或直接购买证券 等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资金,以应对持续走高的隔夜利率。

TD证券(TD Securities) 利率策略主管 Gennadiy Goldberg(根纳季·戈德堡) 指出:“美联储在应对近期压力时,似乎仅在逐步调整资产负债表政策。一些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行动太慢,可能导致银行准备金过度紧缩。”

短端利率顽固走高,隔夜回购市场再现紧张信号

近期,从隔夜回购(Repo)利率到美联储政策利率目标区间内的交易利率,多个短端基准均持续处于高位。其中,用以衡量短期资金紧张程度的 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 出现自2020年3月疫情高峰以来 最大单日波动。

驱动这一压力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国库券(T-bill)发行量激增,吸走市场现金;联邦政府关门(现已于周三晚结束)导致财政支出延迟,流动性未能及时回流;以及美联储缩表(Quantitative Tightening) 持续收紧系统准备金。

尽管美联储已宣布自 12月1日起 停止减持国债,但市场担忧仍未消散。最新数据显示,Repo利率指标继续高于银行准备金利率(IORB),显示银行体系准备金可能不再“充裕”。

美联储暗示或将“重新出手”

纽约联储负责证券投资组合的官员 Roberto Perli(罗伯托·佩尔利) 周三表示,融资成本上升意味着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已不再过剩,美联储“很快就需要重新购债”。他此番表态呼应了其他官员近期类似的暗示。

美联储理事会发言人对此拒绝置评。

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一信号可谓“久旱逢甘霖”。短期融资市场被视为全球金融体系的“管道核心”——货币市场基金等富余资金机构在此放贷,对冲基金等则以 美国国债等高质量资产抵押借入资金,用于基差交易(basis trade) 等杠杆策略。

若流动性持续短缺,可能引发剧烈波动,不仅削弱美联储对利率走廊的控制力,甚至可能迫使交易头寸被动平仓,冲击更广泛的美国国债市场 ——全球借贷成本的定价基准。

回忆2019:当Repo利率飙至10%

市场老手对 2019年9月 的“Repo危机”仍记忆犹新——当时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 10%,迫使美联储紧急投放 逾5000亿美元流动性才稳定局面。

目前市场尚未出现失序迹象,美联储设立的多项流动性工具(如 常设回购便利机制 Standing Repo Facility)在近几周得到频繁启用,帮助控制利率波动。

CreditSights Inc. 美国投资级与宏观策略主管 Zachary Griffiths(扎卡里·格里菲斯) 表示:“可以说,2019年的状况堪称灾难。而当前的回购市场压力更像是一个受控信号——说明准备金已下降到应当暂停缩表的合理区间。”

年末再临波动风险

虽然市场预计,随着财政部缩减国库券发行规模、联邦支出恢复,短端紧张情绪将在数周内缓解,但 年末波动风险 仍在累积。往年此时,银行往往为监管报表“瘦身”,减少回购市场敞口,进一步压缩资金供给。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 Beth Hammack(贝丝·哈马克) 上周表示,官员正评估何种波动程度仍属可接受范围。

“我认为短端利率出现约25个基点波动是健康的,只要仍处于政策区间内。”

但达拉斯联储主席 Lorie Logan(洛莉·洛根)——曾长期在纽约联储交易台任职——上月则警告称,若Repo利率持续高企,美联储将必须重新买入资产,且购债规模与时点“不应机械设定”。

美国银行利率策略主管 Mark Cabana(马克·卡巴纳) 表示:“问题在于,美联储到底希望货币市场利率在哪个水平?什么才算对短端利率的有效控制?单靠市场自我修复,恐怕无法达成美联储期望的结果。”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