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尹会伟,孔厚融,赵博轩近期对中国卫星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年年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受益于航天产业发展》,本报告对中国卫星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29.61元。
中国卫星(600118)
事件:公司2023年3月30日发布了2022年报,全年实现营收82.4亿元,YoY+15.3%;归母净利润2.9亿元,YoY+21.9%;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YoY-4.8%。公司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业绩增长主要是宇航制造类业务按计划推进,且报告期内项目履约进度较为集中导致。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单季度收入持续增长;竞争性采购影响利润率水平。单季度看,公司:1)1Q22~4Q22分别实现营收14.0亿元(YoY+0.5%)、18.4亿元(YoY+5.7%)、20.4亿元(YoY+66.4%)、29.6亿元(YoY+6.1%);归母净利润0.49亿元(YoY-14.2%)、1.79亿元(YoY+82.3%)、0.56亿元(YoY-7.6%)、0.02亿元(YoY-87.8%)。单季度收入持续增长,但利润有所波动。2)2022年综合毛利率为10.6%,同比下降2.24ppt;净利率4.4%,同比下降0.18ppt,主要是受竞争性采购常态化影响,宇航制造类业务毛利率降低,营业成本增加。
费用管控能力有所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7.2%,同比减少1.14ppt。其中:1)销售费用率1.1%,同比减少0.28ppt;2)管理费用率4.3%,同比减少0.19ppt;3)研发费用率2.4%,同比减少0.31ppt,研发费用2.0亿元,同比增长3.2%,主要是报告期内卫星应用类子公司持续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研发投入。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和产品迭代创新,主要投向民航北斗机载设备研制及推广、基于高强度商用密码的工业互联网认证网关等项目。“十四五”以来,我国低轨宽带星座加速部署,高通量卫星性能再上新台阶,卫星发射模式及制造模式也正发生深刻变化,规模化采购、大量组批生产成为趋势,未来或可有效降低卫星研制成本,公司有望受益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应收规模持续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较多。截至4Q22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22.4亿元,较年初增加18.6%;2)预付款项5.3亿元,较年初增加36.7%,主要原因是预付的研制外协费增加;3)存货20.1亿元,较年初减少22.2%;4)合同负债10.9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6.2%,主要是子公司航天恒星科技上年同期预收新签合同款金额较大,本期收款不及上年同期;同时宇航制造类业务研制进度较为集中,支付的研制外协费增加等因素共同导致。
投资建议: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兼具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业务的上市企业,或将受益于“十四五”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改示范企业”相关改革对公司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亿元、4.12亿元、4.9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98x/82x/68x。我们考虑到公司在国内小卫星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和稀缺性,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航证券张超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34.23%,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23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05.44。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中国卫星(600118)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