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我们先来看看在4月7日掀起史无前例的联合救市后,国家队二季度究竟买了多少!
1
中央汇金投资二季度按兵不动
谈及“国家队”的代表,主要是以中央汇金系为代表,有4个具体的投资主体,由于其中两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比较分散且持有金额不大,ETF进化论君今日主要统计中央汇金系的两个公司主体(中央汇金投资和中央汇金资产)。
同时季报只公布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20%的情况,因此笔者以2024年第一大持有人是中央汇金投资为基点,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持有份额情况,来探寻二季度的投资变化。
下表情况清晰显现出,中金汇金投资2024年现身12只ETF的第一大持有人,且持有份额在2025年连续两个季度保持不变,但不一样的是中央汇金投资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和南方中证1000ETF的第一大持有人变成第二大持有人。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一升一降的背后玄机就是中央汇金资产。
2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狂买2000亿
事实上,中央汇金资产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就荣升为“国家队”发力的主担当,ETF进化论《大动作!机构、国家队最新持仓来了!》就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汇金资产持有ETF的数量为15只,持仓规模为3821.84亿元,去年下半年新进成为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指数、易方达科创板50ETF和富国1000ETF这6只ETF前十大持有人,下半年合计增持1074.77亿份。
今年一季度同样延续此操作路径,中央汇金资产增持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4只沪深300ETF超11亿份,另一主体中央汇金投资继续按兵不动。
今年二季度,中央汇金资产更是祭出史诗级救市大动作,仅二季度就净申购10只ETF,预估净买入规模超2000亿元!
具体来看,以中央汇金资产现身12只ETF的2024年第一大、第二大持有人为基础数据,结合今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持有比例超20%的数据来看,该主体在二季度申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10只ETF。
按照二季度区间成交均价计算,中央汇金资产申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份额108.74亿份,预估斥资422.12亿元,合计持有378.58亿份,晋升为该ETF的第一大持有人。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申购沪深300ETF华夏92.88亿份,预估斥资357.54亿元,同样跻身为该ETF的第一大持有人。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申购沪深300ETF易方达84.29亿份,预估斥资312.04亿元,同样跃迁为该ETF的第一大持有人。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申购华夏上证50ETF份额81.83亿份,预估斥资222.23亿元。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申购南方中证1000ETF份额56.55亿份,预估斥资134.24亿元,再次荣膺第一大持有人。
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申购嘉实沪深300ETF份额55.40亿份,预估斥资215.83亿元,再次斩获第一大持有人。
此外,中央汇金资产二季度还申购了华夏中证1000ETF、南方中证500ETF、广发中证1000ETF指数和富国1000ETF,合计预估增持360.75亿元。
总体而言,中央汇金资产在今年二季度出手申购10只ETF,合计净申购份额585.14亿份,预估增持规模高达2014.75亿元。
3
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
这2000亿元主要是在4月7日和4月8日增持的,即市场千钧一发之际,中央汇金资产雷厉风行、挥斥千金,强力稳市!
4月7日,全球股市上演腥风血雨的抛售潮,A股更是遭遇历史性重挫,上证指数单日狂泻7%,创业板指单日跌幅更是创下12.5%的历史纪录,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下跌,跌停个股近3000只,恐慌情绪达到顶点。
风声鹤唳之际,中央汇金尾盘喊话:“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当日四只沪深300ETF当日爆发天量成交额,合计成交达到505亿元。
就此开始,从4月7日-4月8日短短20多个小时,A股祭出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
继中央汇金出手增持后,4月8日早上8:30,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直接官宣:“中央汇金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
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后,央行、社保基金、国资委以及地方国资也纷纷表态将维护市场稳定,国家队、社保、险资、银行理财子、公私募、上市公司等相继宣布增持计划。
纵向对比来看,中央汇金资产去年下半年合计增持股票ETF为1000亿元,今年二季度就已经耗资2000亿,可谓是史诗级救市!
正是国家队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A股才能迅速从4月7日的抛售潮恐慌中稳定下来。
不过短短3个月时间,谈起4月7日竟然有种恍若时过境迁的感叹。如今的A股已经站稳3500点,这个独属A股的牛熊分界线,奔着3600点进攻了。
今日A股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全市场连续第二日超百股涨停,成交额直接放量2000亿元,站上1.9万亿上方。
由此可见,中长期资金入市对A股生态的重要性。
一直被股民诟病十年3000点的A股,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户占比偏高、投机性较强。在这种市场,呼吁价值投资的结果就是“长线难钓大鱼”,让人无所适从。
而中长期资金(如养老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的核心特征是 “投资周期长、风险承受能力强”,其投资决策基于企业长期价值和经济基本面,而非短期价格波动。
这类资金的持续流入能平滑市场短期非理性波动,减少极端行情,为市场提供 “压舱石” 作用。
从2024年三季度被动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首次超越主动基金以来,A股的内部生态结构已经开始慢慢改变。
虽然成立不过30余年的A股,已经喊了20年的中长期资金入市,但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也打破刚兑,房地产还在磨底,股票受政策重视程度同样是史无前例,此时再用过去的惯性思维看待当下事情的变化,就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