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中国人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保险主责主业,全面发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独特优势,充分结合“千万工程”经验,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托底民生底线:创新防贫模式织密保障网络
中国人寿用专业、创新、有温度的保险服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以下称“中国人寿财险”)为790.91万户次农户提供3305.67亿元农业风险保障,为近140万户次重点人群提供返贫致贫风险保障511.31亿元。在广西天等县实施的"防贫四保"模式,荣获2024年农业农村部"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示范。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寿财险多措并举,2025年上半年承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面积超6500万亩,提供灾毁、病害、价格、产量、收入等各类风险保障超585亿元,在20个省份开展制繁种保险服务。此外,结合各地实际需求,加快丰富产品供给,在售地方政策性产品数量1711个。
同时,中国人寿财险还承保大豆及油料作物994万亩,提供风险保障超64亿元,有效保障大豆扩种成果;承保生猪、奶牛、肉牛达3439万头,为超21万户次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375亿元;承保淡水与海水水产品种374万亩,风险保障水平达到100亿元,有效助推渔业强芯工程,全方位守护"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安全。
促进绿色转型:引领生态富民守护农业命脉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人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创新推出碳汇保险系列产品,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专业保障。中国人寿财险因地制宜研发森林、草原、海藻、贝类等不同领域碳汇保险产品,提升农业产业附加价值,2025年上半年先后在福建、安徽等9个省份开办碳汇系列保险业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1亿元。
以山西中村林场为例,中国人寿财险为其量身定制专业保障方案,将森林险风险保障从2.85亿元提升至3.43亿元,高效理赔雪灾损失65.6万元。同时,基于无人机巡检数据,与林场共同研判林区风险特征,助力林区科学种植,并为25名护林员提供超4000万元专属保障,全方位守护这片27.09万亩的绿色生态屏障。
持续深化绿色保险创新,扩大碳汇保险覆盖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完善绿色保险产品体系,为各类生态资源提供全方位风险保障,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国寿力量。
科技赋能未来:数字农险重塑乡村发展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中国人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19年中国人寿财险在广西崇左创新推出"牛脸识别"技术,开创了农业保险数字化新纪元。这项基于AI视觉深度学习的创新技术,通过为国寿i农险APP扫描牛脸,即可生成肉牛唯一生物特征数字身份,实现"三秒扫描,一秒赔付"的极速服务体验。目前,这项突破性技术已在广西、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全国29个省份推广应用,为超过365万头牛建立了专属数字档案,不仅提升了保险服务效率,更为畜牧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中国人寿财险打造星联网、气联网、视联网三网联动的数字农险新模式,卫星遥感监测作物长势、无人机精确采样,“国寿i农宝、i农飞、i农图”直达农户,提升了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从田野到山林,从防贫到富民,中国人寿以保险为笔、科技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央企担当。通过全链条保障、精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不仅为农业注入“安全基因”,更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国寿方案”。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深耕三农领域,以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沃土,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