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早盘,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持续高溢价成交,溢折率在0.7%附近,成份股软通动力、同程旅行、岩山科技涨超6%,拓维信息、东华软件、用友网络、人民网涨超2%,网易云音乐、阅文集团、中国软件、指南针、京东健康、快手等涨超1%。8月以来,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交投活跃,获4900万份申购。
消息面上,腾讯控股昨天斥资5.5亿港元回购,引发市场猜测其是否开启了新一轮的回购举措。具体来看,继6月之后,腾讯控股已经开始回购举措, 8月18日以5.5亿港元回购931,000股普通股。截至8月18日,今年已有218只港股获公司回购,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最大,获公司回购405.93亿港元。目前,腾讯总股本降至十年最低,大额的注销式回购,让腾讯总股本显著下降,直接增厚了每股收益,增强了股东回报。
在年度股价高位时依然持续回购,一方面体现了腾讯对回购计划的强履约,另一方面也展示出腾讯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长期信心。此前,腾讯披露半年报,营收增长14%、净利润同比增16%,超出市场预期;财报披露后,8月14日,腾讯股价一度摸到600港元/股的临界线,创下近4年新高。作为最擅长应用AI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腾讯今年二季度继续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驱动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充足的现金流也给了腾讯持续“买入自己”的底气,为腾讯实施股东回报提供了扎实的财务基础。财报显示,自去年四季度AI战略加速以来,腾讯累计资本开支已达831.6亿元,而当期自由现金流仍保持在430亿元的充裕水平。
股票回购虽是常见的事,但不同公司的回购时机和回购价格,却大相径庭。
腾讯在2025年年初提出年内回购目标800亿元,目前为止已完成400+亿元。尤其是在股价触及21年5月以来新高后,依然在这个价格上继续开始回购。除了账上现金充足以外,只能说腾讯管理层认为目前其长期价值依然处于低估状态,其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过去的几年,面对监管收紧和宏观压力,互联网板块经历了单边压缩的估值状态,板块自身的财务状况通过收缩战线、聚焦优势主业已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目前,伴随着政策拐点和AI叙事新逻辑,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的信号已然发出,部分龙头在利润恢复的驱动下,市值有了明显提升,腾讯只是一个典型代表。
总的来说,腾讯高位回购,跟着龙头加仓互联网,信号也比较明确了。
一键精准覆盖50只沪港深互联网龙头
互联网ETF沪港深(159550)跟踪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从沪港深三地市场中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互联网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覆盖各大互联网科技龙头,涵盖了to B和to C的互联网企业,一共50只成份股,截至2025/8/18,前十大权重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同花顺、京东健康、东方财富、快手、金山办公、科大讯飞。(数据来源:深交所)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沪港深互联网指数涨跌幅如下:2021年-22.81%;2022年-23.76%;2023年-9.92%;2024年28.40%;2025年1-6月15.33%。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