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早盘,受DeepSeek新一代大模型发布利好提振,算力芯片板块高开高走,科创50ETF东财(589850)、芯片ETF基金(159599)场内价格均涨超4%,海光信息、寒武纪涨超10%,芯原股份涨超7%,景嘉微、龙芯中科涨超4%,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涨超3%,688打头的科创板芯片股由于涨跌幅限制在20%,因此上冲动能更强,投资者可关注聚焦硬科技的科创50ETF东财(589850),半导体权重占比超60%。
消息面上,8月21日,DeepSeek官宣正式发布新一代大模型DeepSeek-V3.1,并首次公开提及采用“UE8M0FP8Scale”参数精度,划重点,UE8M0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也就是说,此次新模型的发布不仅涉及算法与硬件的适配,更可能影响到整个国产AI计算生态的构建,有望对国产算力全栈技术和产业链各环节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一石激起千层浪,新一代国产大模型的应用机遇可以说是国产算力芯片的实质性利好,尤其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回顾今年年初的科技股拔估值行情,催化因子就是Deepseek-R1的发布,其以低成本和开源策略实现AI模型性能跃升,打破海外科技叙事垄断,在这一催化下国内科技股拉了一波主升浪。
而AI芯片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AI芯片作为算力的核心硬件支撑,在推动AI的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技术架构来看,Al芯片主要分为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ASIC(专用集成电路)三大类。
GPU:是AI服务器中加速芯片的首选,海外厂商英伟达、AMD、英特尔、高通、ARM等厂商是GPU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国产替代方面,寒武纪、华为、景嘉微、海光信息、龙芯中科等高端AI芯片厂商全面提速。例如,寒武纪思元系列AI芯片包含CPU、NPU和GPU,其AI芯片产品布局对标英伟达的GPU业务,通过全栈产品满足不同场景的AI计算需求
FPGA:是一种可灵活编程的半定制芯片,可以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预制和编程,具有开发时间短、不需要流片、高度灵活性和通用性的“万能”的优点。全球FPGA市场由赛灵思(现AMD旗下)和Altera(现英特尔旗下)垄断。国产替代方面,复旦微电、安路科技、紫光同创(紫光国微子公司)引领FPGA国产替代,相关布局厂商还包括京微齐力、成都华微电子、智多晶、高云半导体等。
ASIC芯片:主要应用于深度学习加速,在大模理推理侧相较其他AI芯片在效率和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推理常用精度下,ASIC芯片展现出更高的性价比。国内典型的ASIC芯片例如:阿里平头哥推出含光800AI芯片;百度昆仑系列AI芯片;腾讯在AI推理、视频转码、智能网卡均自研专用芯片等。相关布局厂商还包括澜起科技、全志科技、国科微、淳中科技、山石网科等。
一直以来,国产算力芯片能否放量目前看取决于两个因素:1)良率(这点主要看中芯国际产业链);2)产品性价比。目前,虽然从国内大厂的采购意愿看,似乎还是倾向于采购英伟达的H20(最近市场传闻有40%的上限),但是国产算力对标H20是一个中长期趋势,这一点其实从4月H20禁令传出,寒武纪、昆仑芯等迅速凭借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抢占了一部分H20的市场就可见一斑。
市场观点指出,本次Deepseek虽然没有发布预期中的R2,但重点提及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对于国产芯片来说,后续不仅仅是政策强制下的配置,而是因为国产算力芯片已经足够好用的自发采购,国产算力芯片的放量逻辑就更顺了。
综合来看,2025年以来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展望三季度半导体旺季期,关注存储/功率/代工/ ASIC/ SoC业绩弹性。在当前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加速的背景下,三条主线值得关注:1)中芯国际产业链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领域的持续增长机会;2)国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企业的配套发展机遇;3)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供应链本土化带来的产业链协同效应。
芯片板块具有高弹性的特征,中证芯片产业指数自2016以来涨147%,表现优于同期申万电子行业指数、创业板、沪深300指数,并且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超额收益。截至到2025/8/15,中证芯片产业指数的估值89倍(PE-TTM),距离历史峰值还有31%的空间,性价比值得关注(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16/1/1-2025/8/15)。
以下基金与AI芯片行情高度相关:
科创50ETF东财(589850)跟踪科创50指数,行业分布体现出鲜明的“硬科技”特色,汇聚专精特新,从二级行业分类来看,半导体行业权重占比超60%,医疗器械占比7%,软件开发占比5%,具有高弹性的特征,进攻能力突出,在上涨行情中有望获得更高的相对大盘的超额收益。
芯片ETF基金(159599)跟踪中证芯片产业指数,选取业务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等领域,以及为芯片提供半导体材料、晶圆生产设备、封装测试设备等物料或设备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一共50只成份股,截至2025/8/15,前十大权重股为:寒武纪、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澜起科技、豪威集团、中微公司、兆易创新、紫光国微、长电科技。(数据来源:深交所)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芯片产业指数涨跌幅如下:2016年(-16.15%);2017年(20.21%);2018年(-41.75%);2019年(140.85%),2020年(52.99%);2021年(32.15%);2022年(-37.41%);2023年(-2.18%);2024年(26.38%);2025年1-6月(2.63%)。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