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讯飞医疗(2506.HK)中报信号:营收稳健跃升,以技术壁垒抢占价值高地

2025-08-25 11:25:25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在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黄金窗口期正持续展现出其强劲的技术壁垒与生态张力。

当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进入深水区,行业正经历着从技术探索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

亿欧智库指出,2018年至2024年人工智能医学指南数量不断增高,医疗行业对AI的认知、重视与规范化需求日益提升,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更为关键的是,随着7月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审议通过,我国AI医疗已进入规模化、商业化、生态化发展的新阶段,或将带动产业迎来新一轮革新。

在此行业风口,讯飞医疗发布2025年中期财报,作为头部AI医疗企业,在AI与医疗深度融合的黄金窗口期正持续展现出其强劲的技术壁垒与生态张力。

GBC三端协同,平衡短期结构性增长与长期势能

2025年上半年,讯飞医疗延续了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主线,实现营收2.99亿元,同比增长30.26%,净亏损为7408.6万元,大幅收窄42.86%,在收入增速与业务韧性之间实现了更高阶的平衡。

讯飞医疗GBC三端业务协同发展,背后是公司基于行业政策与资金投入周期做出的主动战略适配。

财报显示,G端业务中,基层业务以52.3%的增速实现收入8381.2万元,区域解决方案业务更是以178.1%的同比大增领跑,取得收入5762.5万元,成为政策红利兑现的典型样本

基于国家对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支持,讯飞医疗通过产品迭代与服务下沉,实现规模化落地的突破性进展,其中,AI传染病防控解决方案在多省应用;而核心产品“智医助理”作为业界唯一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测试的AI系统,已覆盖全国697个区县、超7.5万个基层机构,累计完成超10.1亿次AI辅助诊断。B端则调整蓄势,医院业务10.0%的短期回落调整,但医院端需求有望在下半年集中释放,推动讯飞医疗B端业务重回高增长轨道。讯飞医疗聚焦AI升级核心赛道,在智慧医院场景的布局深度有增无减,持续积累爆发动能。目前,医院解决方案在全国500余家等级医院落地,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也在全国20余家龙头医院落地应用。

C端业务取得收入1.04亿元,稳健增长至10.1%。依托G端资源整合能力与B端场景验证基础,讯飞医疗正在C端市场完成用户教育与品牌渗透,其发展路径有望复刻教育领域从B端向C端延伸的成功经验,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引擎,酝酿爆发势能。

例如,公司在安徽省打造了中国最大的区域影像数据互联互通互认的影像云平台,并于5月推动安徽省成为全国唯一成功接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并实现异地读取数字医疗影像胶片的省份。上半年超1970家医疗机构和超3300名专家已在安徽省影像云平台上注册,开展远程会诊服务量近980万次,数据服务使用量超1.3亿次。

讯飞医疗底层G端业务筑牢数据基础、中层B端服务构建技术壁垒、顶层C端应用实现价值变现的“金字塔型”增长架构,使其在保持营收稳健增长。

从数据飞轮到商业化闭环,大模型构建技术内核壁垒

AI医疗的竞争本质上是数据飞轮的马拉松。

在完成基层和院内市场的价值验证后,讯飞医疗通过持续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将数据飞轮的势能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这正是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战略主动权的核心逻辑。

这种战略主动权的背后,是大模型技术引发的行业变革浪潮。当前,医院正加速从传统“信息化”阶段向“AI运营”新阶段跨越,这一转型不仅要求技术架构的底层重构,更需要全链条的能力支撑。讯飞医疗凭借自研底座(确保技术自主性与安全性)、数据飞轮(实现模型能力的持续进化)、全栈工具链(打通从技术到场景的落地通道的技术架构,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单从今年上半年的技术迭代节奏来看,这种护城河效应正不断强化。

3月,公司发布的星火医疗大模型X1,是当前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深度推理大模型。依托亿级权威医学知识库与高质量脱敏诊疗数据训练,该模型在诊断推荐、健康咨询等核心医学任务中的表现全面超越GPT-4o及DeepSeek R1两大国际主流AI模型,尤其在解决AI医疗领域普遍存在的“幻觉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可靠性基础。

仅三个月后,6月推出的“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同步升级的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APP”(含香港版),则展现出公司技术迭代的加速度。

该版本实现医疗海量知识问答、复杂语言理解等六大核心能力的跨越式突破,其独创的“快慢思考”融合机制,在确保高效实时响应(快思考)的同时,深度整合循证医学所需的长思维链与严谨论证能力(慢思考)。这既拓宽了AI在复杂医疗决策中的能力边界,更贴合临床诊疗中快速初步判断、深度精准论证的实际需求。

与此同时,8月21日,在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平台MedBench榜单上,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以100.2的高分登顶,持续领跑,复杂医学推理、医学语言理解、医疗安全和伦理等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技术能力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已获AI医疗业内专业机构的背书。

技术领先的最终价值,在于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场景应用能力,这也是讯飞医疗与同行形成差异化的关键所在。

讯飞晓医APP也从“被动咨询”升级为“主动干预”,其中的慢性病主动管理功能,能为高血压、高血糖等患者自动跟踪关键指标、评估心肾风险并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实现疾病风险的精准前置防控。

这些具体场景的价值提升,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实用性,更形成了商业化的良性循环。客户粘性因价值提升而增强,进而贡献更多真实世界数据反哺模型迭代,推动数据飞轮加速转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讯飞医疗的技术能力已从市场认可迈向标准制定。

此前5月,讯飞医疗就参与编写《医疗场景下大模型应用效果评测专家共识》,并在7月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再一次作为核心参编单位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研制,主导健康咨询智能体、病历生成与质控智能体等10项子标准的制定。

一方面,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大模型及智能体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了框架,有助于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技术碎片化、应用不统一等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标准的主导者,讯飞医疗将深度影响行业发展方向,其技术路径与产品理念有望成为行业基准,这不仅巩固现有竞争优势,更为未来的商业化拓展铺设快车道。

从数据飞轮的持续转动,到商业化闭环的形成,再到行业标准的制定引领,讯飞医疗正通过技术内核的不断强化,将AI医疗的竞争壁垒筑得更高、更深,为其在行业黄金发展期的持续领跑注入强劲动力。

行业风口与资本青睐齐聚,AI医疗进入价值兑现期

长期来看,凭借医疗机构对AI技术接纳程度的根本性提升,以及行业生态的积极反馈,讯飞医疗也将进一步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

从应用场景来看,AI技术正全面渗透医疗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从医疗影像的智能识别助力精准诊断,到健康管理领域个性化方案的生成满足差异化需求,再到数据决策的科学支撑提升管理效率。这种全链条的渗透不仅重塑着医疗行业的运行模式,更为讯飞医疗在产业链中挖掘新的价值增长点创造了有利条件。

资本市场对行业趋势的嗅觉往往更为灵敏,总能提前察觉到潜在机遇,而AI医疗领域的变化已在股票市场上逐步显现。

今年6月底,多只医疗行业基金和明星基金都加快了对创新药股票的兑现速度,转而将资金投入到AI医疗相关标的上,华夏基金、招商基金等头部公募基金纷纷锁定相关筹码。

以万家健康产业基金为例,截至6月底,讯飞医疗已跃升成为该基金的第六大重仓股。此类操作背后,体现的是基金经理们对AI医疗板块估值预期的显著提升。

华安医药生物基金经理桑翔宇就明确表示,AI 医疗有望成为今年的年度投资主题,核心逻辑在于,AI 医疗能够通过诊疗数据实现商业变现,在为医疗行业各环节赋能的同时,切实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并进一步优化商业逻辑。

事实上,早在今年以来,讯飞医疗就持续获得多家投行的一致看好。例如,近期招银国际维持讯飞医疗“买入”评级,给予143.59港元目标价;招商证券国际重申公司“增持”评级,首次给予141.5港元目标价;国泰海通则维持公司“增持”评级,将目标价上调至154.48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给出的目标价,均对应着超30%的潜在上涨空间,可见专业机构对讯飞医疗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及成长潜力的高度认可,也为市场传递了强烈的积极信号。

可以预想,讯飞医疗作为AI医疗领头企业,无疑有望在AI医疗这一轮行业发展浪潮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