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三省”新方案,平安产险助力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29 10:50:34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8月28日,“面向未来:保险业服务文物交流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在河南洛阳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博物馆头条共同主办、洛阳博物馆承办。本次活动聚焦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

8月28日,“面向未来:保险业服务文物交流事业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在河南洛阳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产险”)、博物馆头条共同主办、洛阳博物馆承办。

本次活动聚焦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指导意见,围绕文物保险在文物保护修复传承中的功能研讨、市场挑战分析与创新机遇研判,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及服务模式创新交流,汇聚文博及保险业共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合力,为构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供风险保障支撑。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赵古山,洛阳市文物部门相关领导,故宫博物馆研究馆员刘恩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晴等出席活动。

群策承文脉,共力绘新章

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策文件,将强化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列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研讨活动上,来自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文物保护及文物保险创新之路。

赵古山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文物交流是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保险作为专业风险管理工具,是解决文物运输、展览风险的关键支撑,行业应协同创新。

李晴表示,平安产险不仅是保险提供方,更是客户提升文物安全管理水平的专业伙伴。平安产险提出的“以‘修复成本’为价值锚点,以‘防治结合’为风险管理核心”的文物保障方案,将被动赔付调整为主动管理。任何一件委托平安承保的文物,平安产险都将联合全球优秀的文物修复专家、科学家以及实验室,对文物进行“预诊断”,深入现场为文物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通过《风险改善建议书》帮助客户将潜在风险隐患降至最低。一旦损失不幸发生,平安提供的不仅是一笔赔款,还有一套完整的、立即可启动的“紧急修复解决方案”,通过平安搭建的覆盖全球的优质修复资源网络,立即为客户匹配和对接最合适的修复专家与机构,确保文物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科学、最有效的救治。

在主旨报告环节,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首都博物馆副馆长谭晓玲、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黄海妍、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贵州省博物馆保管部副主任袁炜、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杜树志、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文物旅游处文保修复项目负责人吕蕊、达信保险经纪代表围绕实践经验,为文物保护与文物保险协同发展振兴建言献策。

“三省”护古韵,文博焕新辉

文物保护不是一时之功,文化传承不是一隅之责。提升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

会上,平安产险发布“博物馆综合保障计划”,保障涵盖馆藏、常年展、临时展全类型,覆盖文物、藏品仓储、展览、外借全流程,为“无价之宝”送上“三省”守护。省心,本次承保平安突破传统财产险承保限制,以第一损失方式进行承保,解决了保险价值难以确定的难题;省时,平安将成立7×24小时的专项服务小组,如果发生约定范围内的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将会第一时间对客户诉求进行响应;省钱,事故发生前平安将通过企业宝风控服务、卫星遥感检测沉降等技术手段进行风险预测,防止出险,减少事故发生,节约修复费用,事故发生后保单可提供超千万的赔偿额度。

文物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其价值深植于文化认同、民族记忆与人类精神的共同遗产之中,平安产险转变承保模式,将评估“文物价值多少”调整为评估“哪些风险不可承受”“修复与传承的成本几何”,为文化遗产定制了一套融合了金融保障与文化守护使命的风险应对保障方案。

“要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一直以来,平安产险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年4 月,平安产险与三星堆博物馆展开合作,创新开发了三星堆文物财产损失保险,为博物馆中的1100件珍贵文物藏品提供1亿元的风险保障。

未来,平安产险将持续深化金融企业使命担当,在平安集团战略引领下,持续完善与创新文物保护服务体系,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转化为守护中华文明瑰宝的实践成果,为文化遗产守护提供“平安方案”。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