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场内价格涨超5.7%,成份股先导智能、杭可科技20cm涨停,国轩高科、璞泰来10cm涨停,贝特瑞涨超18%,中科电气涨超15%,宁德时代涨超12%。盟固利、赢合科技涨超11%,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涨超7%,亿纬锂能、厦钨新能、新宙邦等涨超6%。
消息面上,今天涨停的先导智能迎来业绩反转,锂电设备龙头复苏超预期。8月28日晚间,锂电设备全球龙头先导智能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营业收入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长61.19%。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5.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85%,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6.29%。先导智能业绩迎来反转,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锂电头部企业复苏超出市场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先导智能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实现了从整线解决方案到各工段的关键设备覆盖,先导智能今年上半年全固态电池设备新签订单实现大幅增长,已与多家行业龙头合作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这也标志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活跃期。
此外,另一家涨停的璞泰来也发布了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70.88亿元、归母净利1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95%、23.03%。固态电池方面,据2025年8月28日半年报及2025年6月16日机构调研,公司已形成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复合集流体等固态/半固态电池材料与设备一体化布局,过去三年相关设备订单累计超2亿元,复合铜箔有望量产。
市场情绪高涨,又到了押宝市场主线的时刻。今年以来,国产算力、端侧AI、固态电池、创新药这几个方向是资金密集布局的方向,也不断迎来阶段性机会。如果我们拉一下估值,会发现目前这几个方面中,科技估值已经位于近年高位,创新药的估值则在中段,固态电池产业链则还是在历史估值洼地(锂电已经回调三四年了),所以从性价比来说,固态电池还是一条蛮值得关注的主线。
固态电池上一波行情设备端表现不错,产业链实质性落地要明后年了,短期内公司层面的小催化不断,而下一波大催化可能就是9-10月工信部固态电池验收的催化了。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释放多重利好:全球首条车规级固态电池产线正式投产,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工信部将全固态电池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攻关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进展,部分企业已通过头部车企产品验证,产业化进程较市场预期提前1-2年。技术突破叠加政策红利,推动行业进入爆发前夜。
市场规模方面,EV 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到5.3GWh,同比大幅增长4.3倍,全部为半固态电池。EV Tank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将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其中全固态比例将接近30%。
因此,锂电板块应该迎来更合理的定价,每一次的显著回调都是关注板块的机会点,而固态电池,也是牛市的资金的主线选择之一。
截至2025/8/28,新能源车板块估值25倍,距离2020年以来的均值还有52%的修复空间。布局工具上,看好产业链回暖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新能源车龙头ETF(159637),跟踪标的为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不会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成份股囊括A股市场50只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个股,是跟踪新能源板块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截至2025/8/28,前十大成份股为:汇川技术、宁德时代、比亚迪、三花智控、亿纬锂能、华友钴业、长安汽车、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格林美。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融资融券业务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属于中高风险业务,投资者可能承担由于投资规模放大、对市场及个股走势判断错误等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扩大风险。投资者在从事融资融券交易期间,如果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清偿债务,或上市证券价格波动导致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低于维持担保比例,且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数量追加担保物时,将面临担保物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涨跌幅如下:2014年(-7.64%);2015年(74.53%);2016年(-19.78%);2017年(4.30%);2018年(-38.16%);2019年(45.51%);2020年(101.83%);2021年(42.02%);2022年(-29.07%);2023年(-29.40%);2024年(-1.17%);2025年1-6月(5.16%)。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发布时间:2014-11-28)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