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正式文件发布,规则进一步优化,强调“反内卷、防围标、稳临床、保质量”。中泰证券认为,此次集采通过设置异常低价熔断机制、提高入选门槛、允许医疗机构双轨报量等方式,推动市场竞争更趋理性,有利于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政策导向下,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的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行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行业动态方面,日前歌礼制药在港交所公告,ASC47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肥胖受试者中较司美格鲁肽单药减重效果相对提升高达56.2%。此外,迈威生物、英矽智能、皓元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协力打造覆盖数百靶点的新型ADC化合物库,筛选并推进下一代ADC候选分子,加速创新ADC药物的产业化落地。
国际方面,美元降息周期开启,有望推动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改善,进而利好创新药产业链复苏。东吴证券指出,在美元降息背景下,国内外投融资有望回暖,创新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提升,CXO板块作为早期研发需求的晴雨表,业绩拐点向上趋势明确,尤其早期研发供应商将率先受益于工业端需求复苏。同时,制药企业对早研项目重视程度提升,叠加资金面回暖推动管线进展,整体生物医疗板块创新药研发热情激增。
华福证券指出,当前医药板块虽短期承压,但创新主线逻辑未变,中期仍具配置价值。随着美联储降息落地,出口相关板块有望受益,而第十一批国采规则延续“反内卷”导向,标志着国内医药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展望后续,创新药调整接近尾声,三季报窗口期及ESMO等重磅会议临近,或将催化新一轮行情。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9月22日 09:34,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1.68%,港股创新药ETF(513120)高开高走上涨2.02%。成分股药明合联上涨4.76%,康诺亚-B上涨4.4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0.79%,其中第一大权重股信达生物上涨3.04%,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等个股跟涨。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19日,港股创新药ETF近3月累计上涨35.46%。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权重占比达92.5%,这也是当下ETF跟踪的指数中,较为“纯血”的创新药行业指数之一。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247.32亿元,居全市场港股医药类ETF第一。份额方面,港股创新药ETF最新份额达165.42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创新药ETF近11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2.97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41.59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019670,联接C:019671):场内唯一跟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的ETF,投资港股创新药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支持T+0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卖,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