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全固态黑马,海目星实现设备整线全覆盖!

2025-09-24 14:00:56
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固态电池商业化全面提速当下,设备供应商的技术领先性和全产线覆盖布局优势,无疑决定着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广景和高度。

9月23日晚,激光及自动化智造龙头海目星(股票代码:688559)披露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宣布公司已获得多家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企业的固态电池中试线订单,同时还完成从全固态电极制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设备,到裸电芯组装及高压化成分容和等静压等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的覆盖,并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海目星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前瞻性、技术领先性和大客户背景,使其成为设备行业里少有的同时具备技术和订单交付实力的固态电池设备公司。

固态电池设备“先发+全栈”,超百家机构扎堆调研

作为行业首家在氧化物和硫化物两条技术路线均实现实质性突破的设备企业,海目星在固态电池领域优势显著,半年报披露后吸引超百家机构密集调研,包括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东吴证券等头部券商及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等海内外大型公募私募机构。

目前,海目星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建立起“先发+全栈”的双重优势。公司是最早实现“氧化物+锂金属负极”技术路线商业闭环并成功应用于低空飞行器领域的设备供应商。

同时,海目星已完成硫化物路线全流程核心设备覆盖,从全固态电极制备(涵盖混料及干法、湿法极片复合设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设备,到裸电芯组装(包括新一代固态叠片机、胶框印刷设备)及高压化成分容和等静压等关键设备均已突破。

凭借全固态电池产线全栈能力,海目星与海内外多家头部电池厂商深度联动,2024年交付全球首条锂金属氧化物固态电池量产设备,2025年持续推进全固态、半固态产线合作,同时与国内C公司、B公司等头部企业积极对接。

海目星表示,固态电池目前处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加速的阶段,其节奏受关键技术瓶颈的突破节奏、规模化成本的可控性、规模化的应用场景的爆发速度以及新的技术和设备与现有的锂电产线适配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从目前产业趋势来看,半固态或者类固态电池预计会率先放量,全固态电池也将会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规模化成本的下降随后放量。海目星作为全球首家签订氧化物+锂金属固态电池整线装备量产订单的公司,已经具备了先发优势和相关技术实力。

剑指高端智造核心市场,海目星全球化竞争优势显著

除固态电池之外,海外市场也成为海目星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传统高端装备制造强势区域——如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取得显著突破。

据投关记录表,今年上半年,海目星海外新签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约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具体来看:在欧洲,公司成功获取头部客户P公司的首条量产线订单及后续增值服务订单,并参与其国内实验线项目;在亚洲,成功实现对韩国两大头部客户的关键设备批量交付,更成为其中一家动力项目的唯一海外设备供应商;在日本市场,实现对中国设备首次进入日本供应链的突破。

公司指出,在韩国市场,其涂膜、模切、装配线等拳头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当前订单体量约1–2亿元,未来有望实现三至四倍增长。

市场分析认为,高端新能源装备的全球竞争已进入“技术+环保+本土化”多维比拼阶段。海目星凭借技术壁垒、全球化团队与规模优势,已在海外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随着海外订单持续放量,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业绩增长通道。

当前,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与全球新能源市场扩张为海目星提供双重机遇。凭借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壁垒与海外市场的高速增长,公司有望在全球高端智能装备竞争中持续突围。

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横向对比同行业装备公司:截止9月23日收盘,今年以来利元亨涨幅超过2倍,先导智能涨幅超过170%,后续随着业务利好持续释放,海目星或有望迎来价值回归。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