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实施“满月”以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整个租赁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10月22日举行的“重构居住关系-新租住时代”城市共生计划主题沙龙上,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享观点称,未来的租赁市场竞争中,唯有更快、更敏锐地响应用户需求变化,才能在行业重构中抢占先机。
新租住时代的来临,既源于居住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也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韦谢在现场发表《新租住时代的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主题分享时强调,供需关系的转变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
从政策层面看,保障性租赁住房在“质”与“量”上均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更多参与主体获得金融支持,房源供给增加,品质要求提升,客户覆盖面扩大。与此同时,《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为市场化租赁领域带来了系统化合规要求,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运营转变。
市场规模的历史账本揭示了被忽视的需求缺口。韦谢提到,“十四五”之前,流动人口数量被严重低估,由于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升级,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3.76亿,比2019年的官方数据多出1.4亿人。这一群体成为租赁市场的“隐形需求”,在过去的政策安排中未被充分关注。此外,供需错配问题依然突出。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建设2400万套,但实际入住仅700万户;品牌长租公寓在管规模约300万套,一线城市出租率超85%,供需相对平衡;而个人房源市场却呈现“供不应求”与“租金下降”并存的矛盾现象。韦谢分析道:“随着居住观念转变,租赁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发展机遇,这种转变不仅重构了住房消费逻辑,更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运营’跃迁。”
需求端的变化同样显著。家庭小型化趋势使得对居住空间的要求降低;生活配套亟待改善,全国尚有数千万户家庭面临住房面积不足、设施老旧等问题;人口结构升级则带来了长期改善性需求。韦谢强调:“产业工人、服务人员等群体若转化为专业技术人员,将释放巨大租赁需求。2030年城镇化率预计提升至70%,还将带动四千万人进城。”
市场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2023年以来,租房需求占比上升,买房需求占比下降,租赁市场正在补位。租金水平梯度下降,二线城市需求企稳,租售比突破国债收益率,为行业提供了利润空间。韦谢总结道:“面对这些变化,行业需更敏锐地捕捉用户需求,推动供给端优化与升级。”
新租住时代的核心在于“人”,用户需求的变化正驱动行业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面重构。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从平台视角提出,合规与效率是行业重构的基石。随着《住房租赁条例》实施,企业需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房源实勘、信息真实性等要求。“法规落地后,淘汰的是不规范的企业,留下的是真正关注用户需求的企业,” 张波说,“条例倒逼企业合规升级,房源真实性管理、资金安全监管未来行业将更趋规范,政策支持也会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