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站稳4000点之际,国产芯片产业链热度不减。10月30日,聚焦半导体产业中/上游设备、材料和设计(合计占比约90%)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涨0.19%,全天获净申购4515万元。
据了解,该ETF第一大权重股中微公司于昨日晚间披露三季度业绩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1-9月),公司实现营收80.63亿元,同比增长约46.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1亿元,同比增长约32.66%。
其中,前三季度刻蚀设备收入为61.01亿元,同比增长约38.26%;LPCVD和ALD等薄膜设备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约1332.69%。目前中微公司已经有多款薄膜设备顺利进入市场,且设备性能完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覆盖率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加速推进。在新阶段锚定科技自立自强、并强调要加快关键技术攻关的大背景下,其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推进。
截至10月29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的中证半导中,前十大分别为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半导体设备、材料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龙头,集中度超过78%。数据显示,中证半导自2018年至今区间最大上涨超过570%,或在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中更具弹性。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2025.10.29
【政策顶层设计明晰,半导体全产业链迎来战略机遇期】
银河证券指出,“十五五”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核心影响在于促进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协同,形成内循环生态,从而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全链自主创新与安全可控迈进,构建更具韧性的国内供应链,赋能整个产业生态的成熟与壮大。
此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也将为国产芯片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庞大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这不仅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关键的产品验证与迭代机会,更从需求端强力拉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循环。
总而言之,新阶段中国半导体产业将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迈向以自主创新和产业链安全为标志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