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这张“王牌”,中国还能打多久?稀土作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海外国家正在致力于重建稀土产业链,目前海外稀土产业链进展如何,瓶颈又有哪些?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联合发布四则稀土管制相关公告,分别公布了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及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把“设备+原辅料”与“新增5种中重稀土物项”纳入出口管制,且已于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并同步更新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这一轮调控不仅延续了以往对稀土产品出口的严格管理,更显著加强了对技术出口的管控,精准针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核心技术环节。
表:10月商务部四项关于稀土管制的重要公告的内容要点
数据来源:商务部,华创证券
稀土作为国际经贸斗争中我国的反制利器,其显著的战略价值成为了当前产业价值重估的有力支撑,是当前外部风险冲击之下资产配置的重要选项之一:若外部冲击短期内强化,稀土产业或出现情绪发酵,交易战略价值的行情;若外部冲击弱化,则稀土产业出口预期趋于稳定,长期基本面有望从中受益。把握稀土在国际经贸斗争中的估值重塑行情机遇,稀土ETF易方达(159715)管理+托管费率0.15%+0.05%/年,显著低于挂钩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同类产品,投资者朋友们不妨关注起来!
1. 稀土本不稀有,但我国完备稀土产业链独一无二,重稀土/精深加工环节优势突出
“稀土本不稀有”,从绝对量上来说,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总储量其实相当可观。虽然中国以约4400万吨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的探明稀土储量的40%-50%,而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也拥有相当规模的稀土资源。
图:23及24年全球范围内稀土矿开采量及中国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Wind,华源证券,中信证券,USGC, 弗若斯特沙利文
而我国稀土产业真正的优势在于冶炼分离以及精深加工产能。2024年我国稀土矿开采产量高达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9%。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 全球稀土永磁产量31.02万吨,其中烧结钕铁硼产量29.67万吨(占比95.65%);中国稀土永磁产量28.42万吨(占全球产量的 91.62%),其中烧结钕铁硼产量27.18万吨(占比95.64%)。中国对全球稀土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表:全球稀土产业链冶炼分离、材料制备等领域的中国产能占比
数据来源:USGS,中国工信部,东海证券研究所
2. 海外致力重建稀土产能,我国稀土产业“护城河”在哪里?
由于稀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等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的领域,以及稀土价格多次剧烈波动,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家一直在支持开发全球除中国外的其他稀土供应链体系。那么海外稀土产能重建进展如何,我国稀土产业是否具备海外难以复制的优势呢?
表:海外稀土产能在建项目情况
数据来源:招商证券、MPMO 公告、中冶有色技术网、中国稀土学会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90%以上处理能力的核心在于领先的冶炼分离工艺优势 + 低电价与冶金副产资源协同利用形成的成本优势 + 绿色技术破解污染难题的环保优势 + 政策集中控制能力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
(1)技术优势
中国稀土产业的强大,首先建立在技术领先的基础上。2025年全球新增稀土专利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82%,而美国仅占7%。中国稀土技术的核心在于串级萃取技术,联动萃取分离流程法需从大量符合产品纯度设计要求的计算结果中择优确定工艺参数, 工作量大, 且无法判定所选结果是否已最优化。在中国稀土技术、设备出口管制严格化的背景下,海外技术领域的追赶需要大量的投资与时间。
表:中国在稀土产业关键环节已构建一系列技术壁垒
数据来源:USGS,中国工信部,中国稀土公司年报
(2)成本优势
稀土冶炼特别是金属电解环节耗电量极高(如还原金属钕、镝),同类项目若在欧美建设,电价往往是中国的数倍以上。中国尤其是内蒙古、四川等地拥有低成本水电/火电资源(<0.3–0.4元/kWh)。同时,中国稀土产业链与钢铁、有色冶金等重工业体系高度耦合,部分企业通过与钢厂、电解铝厂共建共享酸洗、电解、热处理设施,实现副产物协同处理与综合利用,从而进一步地压缩了生成成本。
图:全球主要国家2024年末用电价格
数据来源:GlobalPetrolPrices,东海证券
(3)环保优势
稀土开采与冶炼是典型的高污染行业,矿石中常伴生放射性元素钍和铀,分离过程需使用大量强酸强碱,会产生大量富含重金属和放射性的废水、废渣。环保难题,是海外实现稀土产能突破的又一大瓶颈。Lynas正在建设第一家位于美国的稀土冶炼厂,废水处理问题导致延误与超支。
面对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挑战,中国通过环保技术突破,正将传统的环境负担转化为绿色竞争优势。针对稀土矿区废水处理这一行业难题,研究人员采用 “物化-生化-膜分离”协同工艺,特别设计了两级反渗透+两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组合工艺。这一工艺使出水水质氨氮和总氮分别稳定达到15 mg/L和30 mg/L以下,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4)政策优势
最后,我国稀土产业的集中控制能力优势也在助力产业资源整合、供给优化。国内稀土行业在历经几轮治理整合后,供给集中度和国家把控力明显提升。2025 年 8 月,《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按照稀土管理新规,把进口矿、独居石精矿逐步纳入到冶炼分离配额体系当中,在极大提升国内对稀土矿的把控力度的同时,也将提升对进口矿的掌控力。这意味着后续冶炼分离产能将更加集中于龙头,中小企业利用进口矿物进行冶炼分离不再可行,将助推稀土产业产能加快整合。
综合以上,尽管近年来,为保障资源安全其他国家也在加大稀土开发力度,但海外新稀土矿在未来 2-3 年内较难形成超预期规模的实物量供应增量,中国稀土产业链基于技术、成本、政策等多维优势,在全球稀土供给格局中的优势地位中期内不易撼动。
当前,稀土产业投资端短期与长期逻辑彼此呼应,构成共振利好:短期具备(1)价格端同比维持高位,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稀土精矿提价,与(2)2025Q3稀土产业有望延续景气扩张,而长期则处于(3)稀土配额趋紧且国家队稀土总量管控严格化+(4)先进制造产业贡献需求增量+(5)国际经贸斗争环境下海外高定价催化,战略价值彰显的行业叙事之中。而正是这种短期与长期逻辑的齐备,分别对应着稀土产业的盈利增长与估值扩张,有望成为稀土产业双击行情机遇的有利条件。布局稀土产业双击行情机遇,稀土ETF易方达(159715)管理+托管费率0.15%+0.05%/年,显著低于挂钩中证稀土产业指数的同类产品来!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