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160亿美元税务炸弹令股价暴跌7%。Zuckerberg在人工智能领域豪掷千金。此刻对Meta而言已是背水一战。他们能否卷土重来?请继续关注接下来的报道,解读Meta最新财报及其称霸人工智能世界的战略布局。
Meta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广告业务韧性强劲、估值倍数具吸引力及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近25%。当前估值仍显偏低,主因市场视其为人工智能竞赛中的弱势方,但这恰恰构筑了有利的风险回报格局:一旦Meta执行得当且其大型语言模型开始从GPT手中抢占市场份额,股价将迎来爆发。
Meta股价盘后下跌7%。投资者对159.3亿美元一次性税务支出感到震惊,该支出导致每股收益大幅低于预期。此项非现金支出源于特朗普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预计将降低未来税费支出。不过公司营收超出预期。
若剔除该项支出,实际盈利表现并不算糟。
日活跃用户(DAP)——2025年9月平均达35.4亿,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1.5%。这彰显了Meta社交媒体生态系统的韧性,尽管面临其他应用的竞争。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上一季度进一步提升。26%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AI工具优化推动广告展示量增长14%,以及广告均价上涨10%。
从地域分布看,贡献近半营收的北美市场增长18%。欧洲和亚太地区增速更快,均突破20%,主要得益于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影响消退以及亚洲地区Threads和Reels功能的普及。拉丁美洲仅增长6%,主要受汇率不利因素影响。
运营利润率为40.1%,低于去年同期(42.7%),主要源于人工智能业务扩张及雷朋AI眼镜研发支出的增加。
Reality Labs部门持续烧钱,本季度耗资44亿美元,但这一现金消耗得到了现金牛广告业务的有力支撑。
资产负债表未见剧烈变动。现金及有价证券总额近440亿美元,远超290亿美元的长期债务总额。
自由现金流约为110亿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为150亿美元)。但本季度公司仅斥资33亿美元回购股票,而去年同期回购金额近90亿美元。
Meta表示截至9月30日员工总数达78,450人,同比增长8%,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其过度支出的担忧。
2025年第四季度总营收预计将达到560亿至590亿美元区间,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约20%——这基本符合多数分析师预期。
2025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700亿至720亿美元(同比增约300亿美元),据Zuckerberg透露,2026财年增幅将更为显著。
在告别广告业务后,我们希望深入剖析Meta的人工智能战略——即Meta巨额资本支出的实际用途。
Meta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模型的开源属性。模型架构与训练代码均通过许可协议公开发布,用户可免费下载模型,仅需支付计算成本。开发者可对模型进行无限次微调、定制与修改。
Meta公开共享所有数据集、工具及资源,以此对抗GPT等封闭模型——后者本质是黑箱系统,仅能通过API接口访问。
开放模型与封闭模型孰优孰劣尚难定论。就原始性能和速度而言,封闭模型目前表现更佳。但开放模型成本更低且更易定制。
需注意的是,Llama这类开源模型并非慈善项目。Meta力图吸引尽可能多的开发者/企业加入其平台,以此构建数据飞轮效应。若全行业采用Meta平台,便无需再为OpenAI API付费。
基于开源特性,Meta的布局重心并非消费端,而是企业级AI市场。Llama开源模型的灵活性,可能助力Meta在金融、医疗等对数据需求更精准的行业抢占企业客户。
尽管当前模型质量尚未达到OpenAI的水平,但随着更多供应商加入数据飞轮,其性能将逐步提升。此外,新收购的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也将助力Llama模型的质量改进。
Meta同时开发了与GPT同级别的聊天机器人MetaAI。该AI已嵌入Facebook、WhatsApp和Messenger三大平台,月活跃用户达6亿,构筑了强大的分发渠道。
在广告领域,Meta正运用Advantage+实现AI驱动的转化率优化与竞价策略。
内容审核方面,众多广告主反馈Meta广告产品能提升投资回报率,这本身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动力(我们已观察到Meta广告增长率高于Alphabet)。
最后是硬件领域,Meta正全力推进雷朋智能眼镜项目。
类别 |
核心案例 |
主要功能 |
影响/规模 |
模型 |
Llama 4 (Scout, Maverick, Behemoth) |
文本/代码生成/多模态推理 |
开源;按令牌计费 |
助手 |
Meta AI聊天机器人 |
对话交互,图像/语音工具 |
日活跃用户4000万(环比增长300%) |
广告/内容审核 |
Advantage+, Detectron2 |
定向投放、内容过滤 |
已成主要收入来源 |
硬件 |
雷朋智能眼镜、Quest |
物体识别、AR交互 |
开发者新工具包;现已上市 |
研究 |
超级智能实验室、PyTorch |
通用人工智能探索、基础设施 |
2025年资本支出70-720亿美元 |
用户参与度下降是Meta核心业务——社交媒体面临的风险。尽管Instagram和Facebook占据主导市场份额,但仍面临多线竞争。根据尼尔森最新数据,YouTube短视频正迅速崛起;同时TikTok将继续在美国运营(可能由甲骨文接管)。这两大平台正与Meta直接争夺用户注意力。就连新兴的Threads也需与老牌X平台竞争。鉴于Meta用户基数已达相当成熟阶段,用户参与度下滑的可能性远高于激增的可能性。
另一风险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角逐。Meta的AI模型虽在开发者端具备应用价值,但在用户参与度方面仍落后于OpenAI的GPT和谷歌的Gemini。巨额资本支出与AI人才投入的成效尚待验证。核心风险在于Meta可能过度投入却未能收获预期成果。当前竞争格局尤为激烈:ChatGPT作为AI领域的领头羊,正与Shopify、沃尔玛、Etsy、Spotify及Figma等企业建立合作;而Alphabet凭借其AI云业务及成熟生态系统同样不容小觑。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同样采用开源模式,可能对Llama构成市场蚕食效应。
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的增加是另一项重大风险。事实上,Alphabet、微软和亚马逊也面临同样问题,但相比之下,Meta的营收和利润规模最小,使其对过度支出更为敏感。目前该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将达700亿至720亿美元,而2026年该数字将显著攀升,达到上述大型同行企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情绪同样构成风险,尤其当其导致广告支出放缓时。事实上,Meta比谷歌或亚马逊更易受此影响,原因在于Meta高度依赖广告收入,而Alphabet拥有云业务,亚马逊则兼具电商与云服务。
最后是老生常谈的监管风险。作为处理海量数据的全球性企业,Meta始终面临数据泄露风险。几年前我们已目睹过类似情形。
Meta当前约24倍市盈率的估值仍具吸引力——低于其他Mag 7同行。原因之一在于尽管投入巨资,Meta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仍被视为落后者。
这反而是利好因素:低估值形成支撑位,而任何AI领域的积极进展都将推动估值重估。若市盈率重估至30倍,结合10%的谨慎每股收益增长预期,公司目标价可较当前水平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