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将步入全面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迎来“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战略机遇期。光伏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支柱板块,其技术迭代与材料突破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焦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高效率、低成本和易加工等优势,被视作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而作为钙钛矿电池的核心辅料,TCO(透明导电氧化物)导电膜玻璃约占总成本的34%,它既需保证极高的透光率,又要具备优异的导电性能,技术壁垒极高,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成为制约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
在这一关键领域,金晶科技凭借十余年技术深耕,攻克了大面积玻璃基板微米级控制、在线化学气相沉积(CVD)镀膜均匀性及纳米级膜层控制等技术,于2022年推出自主研发的TCO玻璃,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将我国钙钛矿核心材料国产化率提升至90%。
目前,金晶科技在淄博、滕州各布局了一条TCO玻璃产线,产品已成功配套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纤纳光电等国内外钙钛矿电池龙头企业,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今年七月,宁夏金晶启动了4.95亿元的技改计划,对生产线进行TCO镀膜工艺升级,改造完成后将具备年产2000万平方TCO导电膜玻璃的能力。
在应用场景上,金晶科技的TCO玻璃已有多个标杆项目落地。今年8月投入使用的全球首座“超阶零碳大楼”——青岛特来电总部基地,其一体化光伏幕墙所用的TCO玻璃全部来自金晶科技。该栋大楼通过一体化光伏幕墙、梯次电池储能和新能源汽车放电协同等技术,实现了100%绿电自给自足,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500吨。
此外,金晶科技的TCO玻璃还成功应用于全球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兆瓦级钙钛矿地面光伏项目(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钙钛矿电站)、全球首个钙钛矿渔光互补电站(衢州衢江渔光互补项目),以及广州白云火车站碲化镉发电系统、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BIPV发电组件、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东馆)BIPV光伏发电玻璃等项目,覆盖建筑光伏一体化、地面电站、渔光互补等多元场景。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量将超过4000GW,这将直接带动对光伏组件的需求。而TCO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部件,市场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同时,N型TOPCon、HJT异质结电池等新型高效电池技术的发展,对TCO玻璃的透光率和方阻要求持续提升,将带来TCO玻璃更新换代的需求。
除光伏行业外,TCO玻璃在建筑、汽车等行业也展现出应用潜力。未来,该材料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至光电幕墙显示、智能变色玻璃、加热防雾玻璃、电磁屏蔽视窗以及气敏元件等多个领域。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TCO玻璃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TCO玻璃中国市场规模达120亿元,2025年预计将增至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2025年全球TCO玻璃市场规模将达到6.76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到20.82亿美元,2025-203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43%。
在此背景下,金晶科技凭借先发优势与技术积累,有望在这一新兴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更持续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硬核材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