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一财经消息,10月30日,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启动,一项被称为“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新机制首次引入,为高价创新药开辟了新通路。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次日A股及港股市场的创新药概念股集体走高。10月31日早盘,三生国健“20cm”涨停,舒泰神涨超14%,迈威生物-U、泽璟制药-U涨超11%。
港股市场上,三生制药涨11.42%,信达生物涨8.12%,科伦博泰生物-B、康诺亚-B等个股跟涨。创新药板块的集体狂欢显示资本市场对医保政策创新的热烈回应。
01 政策突破:医保谈判首设商保目录
今年国家医保谈判的最大亮点在于引入了“基本医保+商保创新药”的双轨制机制。
商保创新药目录专门针对那些超出基本医保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
这一机制为高价创新药提供了新的准入通道。
据国家医保局8月28日公告,2025年基本药品目录调整有535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311个、目录内224个。
而商保创新药目录有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形式审查,其中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有79个。
这种双轨并行模式既保障了基本医保的“保基本”原则,又为高价值创新药通过商业保险渠道纳入保障体系创造了条件,显著拓展了创新药的市场准入空间。
02 资本反应:创新药板块逆势大涨
医保谈判启动的消息在资本市场引发立竿见影的反应。
10月31日,在A股整体表现疲软的背景下,创新药板块逆势走强。重组蛋白板块涨幅近6%,单抗概念等细分领域同样表现亮眼。
个股方面,除三生国健的“20cm”涨停外,舒泰神、迈威生物-U、泽璟制药-U等个股涨幅均超过11%,海特生物、苑东生物等跟涨超过8%。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上涨4.13%,单日“吸金”6.47亿元,份额创成立以来新高。
该ETF近半年累计上涨40.4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78%,其中三生制药上涨10.55%,信达生物上涨7.00%。
创新药概念股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同样抢眼。数据显示,年内创新药概念股股价平均上涨49.01%,其中9只概念股股价翻倍,舒泰神、广生堂、荣昌生物涨幅居前。
03 资金动向:融资客加仓绩优创新药股
在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的背后,融资客的布局尤为积极。
10月以来,多只绩优创新药概念股获得融资客加仓。截至10月30日,药明康德、丽珠集团、皓元医药、艾力斯等多只绩优创新药概念股获融资客加仓。
融资客的行为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投资者寄望能从中捕捉到投资机会。
10月28日共有3732只个股获融资资金买入,其中买入金额居前的个股有胜宏科技,买入额为63.46亿元;中际旭创买入额为37.42亿元;新易盛买入额为34.90亿元。
机构调研方面,10月以来,15只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华东医药累计获132家机构调研,公司表示2025年1—9月医药工业创新产品销售及代理服务收入合计达16.75亿元,同比增长62%。
九洲药业月内获99家机构调研,公司新工厂产线产能利用率超预期,第三季度关键临床批和NDA项目数量上升较快。
04 业绩支撑:药企业绩亮眼,出海进程加速
创新药板块的强势表现有着坚实的业绩支撑。
药明康德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净利润规模居首。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加24.5%;信达生物三季度共取得总产品收入超33亿元,同比保持约40%的强劲增长。
此外,通化东宝、双鹭药业、南模生物、微芯生物等7股前三季度业绩扭亏。科兴制药、成都先导、步长制药等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100%。
更引人注目的是,10月份以来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明显提速。
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截至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今年对外许可共发生115起,金额总计达1012.4亿美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519亿美元。
近期,普瑞金与Kite达成最高15.2亿美元交易,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最高10亿美元交易等多起BD交易落地。
05 投资逻辑:政策变革重塑行业估值体系
创新药板块近期备受资本市场青睐,背后是投资逻辑的深刻变化。
政策层面,今年医保谈判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打破了以往高价创新药难以获得医保覆盖的困境。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机制,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企业层面,创新药企业绩普遍改善,多家公司三季度业绩亮眼。随着后续新获批产品如顺利纳入医保或商保目录,相关产品放量可期。
资金层面,主动医药主题基金持仓中创新药占比达40%,位居首位,显示机构资金持续加码创新药赛道。
天风证券分析指出,全基对医药行业的配置比例虽环比下降,但剔除医药基金后仍具备明显配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