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回顾
11月06日,A股三大股指全线飘红,各大指数表现积极。其中,上证指数收涨0.97%,深证成指收涨1.73%,创业板指收涨1.84%,为本月行情开了一个好头。主流宽基指数中,科创50指数上涨3.34%,涨幅领先。全市场共有2,880只股票上涨。港股主流指数集体收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4%,涨幅相对居前。沪深两市成交额为20552亿元人民币,相较上个交易日大幅增量,增量达1829亿。
行业板块方面,有色金属(3.05%)、电子(3.00%)和通信(2.37%)板块涨幅居前,传媒(-1.35%)、社会服务(-1.10%)和商贸零售(-1.04%)板块跌幅居前。
昨日资金流向
昨日细分ETF种类上,各净流入种类资金净流入量相对较少,无种类出现超10亿的大额资金净流入。电网及电力运营(+5.62亿)、创新药(+3.26亿)和证保(+2.52亿)资金净流入居前。资金净流出方面,半导体芯片(-35.01亿)、科创50(-26.23亿)和上证50(-19.25亿)资金净流出居前。
从日、周和月三重维度上看,创新药和港股科技延续资金青睐,三重维度上均居于前列。除创新药外,昨日同为医药板块的香港医药资金净流入达2.34亿,或显示当前医药行业再次受到关注。资金净流出方面,沪深300在三重维度上均居于前五。而上证50近一周资金净流出达70.71亿,断层领先。
热点追踪
半导体
消息面上,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收购方案具体细节仍在商讨。目前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将采用百亿资金撬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
券商研究方面,天风证券指出,综合来看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增长走势, 2025 年 AI 驱动下游增长。 同时,政策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持续升级,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三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展望四季度半导体旺季期,建议关注存储/功率/代工/ ASIC/ SoC业绩弹性, 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化替代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半导体ETF(159813)、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科创半导体ETF(589020)
AI
消息面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球发展已迈入数智化新时代,中国有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市场之一,量大面广的中小制造企业将成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的重点。
券商研究方面,有机构指出,预计到2029年,代理式AI系统将占全球AI投资的近一半,标志着从“辅助型工具”向“自主智能系统”的迅速转变。此外,业内有关人士也指出,中国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和更低的能源成本将成为中国赢得人工智能竞赛的潜在胜利原因。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科创AIETF(589090)
畜牧
消息面上,三季度以来,生猪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度调整的阵痛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行,上市猪企盈利水平普遍下滑,甚至陷入阶段性亏损,在广东新兴举行的2025年生猪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的代表认为,面对当前行业“内卷”加剧的严峻挑战,亟须通过产能调控与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走出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产能调控,头部企业代表认为是很有必要且非常支持的。有代表表示,产能过度带来的深度亏损是从业者都无法接受的,长期来看,产能调控在半年或者一年后是一定会有效果的。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畜牧ETF(159867)
新能源
消息面上,美国电力缺口问题显著,算力需求大量增加与供应不足矛盾导致北美电力资源短缺。当前,随着AIDC算力需求增加,缺口已实际显现。从容量看,规划容量与算力所需电量的剪刀差未来几年仍明显。光储因建设周期短、供应灵活,或将成为补能主要方式。同时,国内方面,11月固态电池持续催化,工信部专项中期审查、头部电池企业量产线招标、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测试等。券商研究方面,有关机构指出,当前储能行业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国内外需求共振,新型储能“一芯难求”,头部电池企业持续满产,电池价格延续上涨趋势,供应链整体具备价格传导能力。而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创业板新能源ETF(159261)、科创新能源ETF(588830)
机器人
消息面上,何小鹏视频号发布视频证实昨日发布的IRON为机器人,而非真人,提振市场对国产链的信心的同时,蓝思科技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
券商研究方面,有机构指出当前短期扰动因素或已基本消除,短期存在对前期板块超跌进行修复的可能性。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机器人ETF(159278)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组合持仓。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