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被基金经理反复提及的“哑铃型配置”,究竟是何方神圣?

2025-11-07 16:06:00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由于近期A股市场震荡幅度加大,风格再平衡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多位知名均衡型基金经理三季度在持仓上已经未雨绸缪。

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提示,近期市场轮动预期有所增强,周期板块走强背后是市场基于业绩表现和估值性价比权衡的结果,因此哑铃型配置仍是当前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

那许多投资者可能好奇,这“哑铃型配置”如此流行,以至于被基金经理反复提及,究竟其内核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读懂这一策略的核心。

什么是“哑铃型配置”

简单来说,“哑铃策略”是一种分散化的多资产配置策略,核心特点是在投资组合中同时纳入低风险资产与高风险资产,以此平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想象你手中握着一副健身用的哑铃:两头重,中间轻,虽然哑铃本身很承重,但是其良好的平衡性让你握起来并没有那么吃力。这就和挑重物的扁担是一个道理,很重的物品只要平均分布在两头,那抬起来也很轻松。

如果我们这里把重物改为金融资产的话,那就形成了一端是低风险稳定类资产,另一端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状结构。

具体来看,“哑铃策略”的一端聚焦高成长性资产,例如科技股、新兴市场资产等,这类资产虽可能带来高收益率,但伴随的风险也更高;另一端则侧重防守型资产,例如高分红股票、债券等,这类资产能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率,风险更低。

这样投资结构,通过牺牲中间风险资产的潜在收益,换取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反脆弱性,能够在极端行情下对应黑天鹅事件,也能在平稳市场中争取收益。

image

来源:根据哑铃策略含义制作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该如何把握?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的风格往往会出现漂移,而A股市场经常在成长与价值风格之间切换,投资者往往面临“追高还是守低”的两难选择,这时候如何进行标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在哑铃的左端也就是保守端可以尽量选择高股息、低波动的“压舱石”。如公用事业、能源;

其中季节轮转明显的电力和煤炭可以作为的投资选项。

而在右端进攻端,则以高成长、高弹性的“冲锋号”为主。如创新科技,新能源等;其中市场大热的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可以作为右端的选择。

而中间端投资者是需要回避的,尽量规避缺乏亮点的平庸行业,如传统消费电子、同质化制造业等。

我们以中证银行指数与科创50两个宽基为例,就能组成一个最基础的哑铃策略,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到,这两个指数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在2020-2022年科技爆发的元年,进攻端可以攻城拔寨,而在2023-2025年初的这段时间,市场主线缺乏,那防守端同样固若金汤。

中证银行指数与科创50呈现负相关关系

image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截至:2025.11.06

实际操作中,哑铃策略并非要求两端权重始终相等,而应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偏好动态调整:

当市场乐观、风险偏好高时:可适度提高进攻端比例,如70%进攻端+30%防御端;

而市场悲观、不确定性高时:可增加防御端权重,如60%防御端+40%进攻端;

在平衡市:可保持50%进攻端+50%防御端的均衡配置。

历史数据显示,哑铃策略在不同市场周期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例如,在2020-2023年的通胀与加息周期,股票市场大幅下跌,而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表现出色,采用哑铃策略的投资者成功平衡了风险。

如何通过ETF配置“哑铃策略”?

其实ETF市场的选择是很多,目前涵盖行业、宽基、债券、海外等多个领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股票ETF+债券ETF”的搭配实现——这背后依托的是“股债跷跷板”效应:股市与债市往往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即债市上涨时股市多下跌,股市上涨时债市多下跌,二者低相关性可有效平衡组合风险。

如果要做精细化搭配,在高风险资产的选择上,需结合不同阶段的市场行情,挑选适配的产品,才能实现更理想的收益率。例如近期市场中,若选择科技主题股票型ETF,收益率表现会优于其他类型产品。

如: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515880)、华泰柏瑞中韩半导体ETF513310)等近一年均取得80%以上收益。

在“防御端”的工具选择上,红利ETF与债券型ETF均可作为核心标的:红利ETF主要跟踪各红利指数,属于股票型基金中“风险较低、收益中等”的类型,能提供相对稳定的股息收益;债券型ETF收益稳定性更强,波动幅度更小,是组合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选择时可优先关注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波动小、回撤控制能力强的产品。

如:易方达中证红利ETF(515180)规模超85亿,在2024年“资产荒”时期,整体的表现与回撤都控制在较为优秀的区间。

最后有些风险还是不得不说,尽管哑铃策略能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市场整体下行带来的损失。此外,如果投资者对低风险和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分配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投资组合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收益目标。

例如,如果过度集中在高风险资产上,可能会在市场下跌时遭受重大损失;反之,如果过于保守,可能会错过市场上涨的机会。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