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小幅回调,沪指失守4000点大关。截至收盘,沪指跌0.25%,深证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5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不足2万亿元,较昨日缩量562亿元。
盘面上,电解液价格大涨带动锂电板块狂飙,反映化工板块整体走势的化工ETF(516020)、一键布局“反内卷”核心获益行业的新材料ETF(516360)、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绿色能源指数的绿色能源ETF(562010)场内价格分别大涨3.49%、2.39%、1.64%。高股息红利风格亦表现强势,A500红利低波ETF(159296)、标普红利ETF(562060)小幅收红。下跌方面,港股行情转弱,全天走势低迷,重仓互联网龙头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跌逾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尤其是三季度以来,市场持续强势。展望2026年,多家机构判断,2026年A股市场有望延续“慢牛”格局,市场逻辑将从情绪推动转向基本面验证。行业配置方面,科技自主与安全仍是关键主线,内需修复(大众消费)与企业出海同样值得关注。
从估值层面来看,华泰证券认为A股仍具提升空间。据华泰证券模型预测,2026年末上证前向滚动市盈率约14.5x;中证800相对发达市场折价约22%、相对其他新兴市场溢价约12%,均较历史高点仍有修复空间。华泰证券表示,中国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显著,增量资金或不会对行情形成实质性约束。
就年末行情,申万宏源指出,9月初以来,上证综指总体处于窄幅震荡市中。能够触发A股向上突破的因素还需要等待,短期窄幅震荡波段仍在延续。四季度提前反映2026年改善的行情已经在演绎。短期需求侧率先走出亮点的(比如储能),成为了短期有弹性的机会。
【ETF全知道热点收评】重点聊聊化工和港股互联网等两个行业主题板块的交易和基本面情况。
一、电解液价格大涨!锂电黑马狂奔,化工ETF(516020)盘中上探4.26%!
化工板块今日猛攻,反映化工板块整体走势的化工ETF(516020)开盘后持续拉升,盘中场内价格最高涨幅达到4.26%,尾盘略有回落,最终收涨3.49%。
成份股方面,氟化工、锂电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截至收盘,多氟多涨停,天赐材料飙涨9.3%,新宙邦大涨8.31%,恩捷股份涨7.79%,博源化工、云天化、万华化学等多股跟涨超5%。
资金面上,化工板块今日吸金额断层居首。数据显示,截至收盘,基础化工板块单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额高达253.57亿元,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高居首位,比第二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高出一百余亿元。
今日化工板块大涨或受益于以下两则消息。
【电解液价格大幅上涨】
8月以来,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反弹,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Wind数据显示,电解液(三元圆柱)11月7日价格为2.06万元/吨,较8月初的年内低点上涨19.08%,六氟磷酸锂11月7日价格为11.9万元/吨,较7月的4.93万元/吨涨幅达到141.38%,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的关键原料,其价格上涨对电解液涨价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原证券认为,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本轮涨价,一方面,主要由于部分六氟磷酸锂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导致部分六氟磷酸锂企业因产线检修等原因供给减少;另一方面,储能与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长带动锂电池及锂电关键材料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短期错配导致六氟磷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从而带动电解液价格上涨。展望未来,短期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价格或仍将上涨。
【天赐材料签下总量近160万吨订单】
11月6日晚间,天赐材料发布两则订单公告。子公司九江天赐与国轩高科签订了《年度采购合同》,协议约定,国轩高科2026—2028年度向九江天赐采购预计总量为87万吨的电解液产品。另外,公司与中创新航签订了《2026—2028年保供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承诺2026—2028年度向中创新航供应预计总量为72.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公司表示,协议如果充分履行,将对公司2026至2028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表示,2025年以来,宏观价格指数持续好转,伴随着高基数影响的消退,CPI指数有望于2025Q4内回正,PPI指数同比降幅有望逐步收窄。化工品价格指数有望止跌企稳,化工行业整体进入底部蓄势阶段。在库存低位叠加需求逐步修复的背景下,下游企业处于逐步补库阶段,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有望触底回升。
二、港股科技急跌,513770重挫3%!南向资金低位抢筹,近10亿抄底小米集团,阿里重磅宣布
受海外避险情绪扰动,港股行情转弱,全天走势低迷。截至收盘,恒指、恒科指分别下跌0.92%、1.8%。科网龙头集体下行,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跌近3%,腾讯控股、美团-W跌超1%,哔哩哔哩-W跌超3%,快手-W重挫近6%。南向资金逢低积极抢筹,全天净买入75.23亿港元,小米集团-W获增仓9.87亿港元。
重仓互联网龙头的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低开低走,场内价格一度跌逾3%,收跌2.89%,下探半年线,盘中再现高频溢价,显示买盘资金逢低积极进场。
上交所数据显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昨日再获资金净流入1.37亿元,近10日资金累计净流入9.76亿元。
消息面上,美联储官员“鸽派”发声透露内部对后续降息节奏仍存分歧,打压市场情绪。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0.6%。
分析认为,外部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港股短期的震荡表现;但中长期看,美国降息周期已经开启,随着美联储缩表进程结束,中美宽松政策有望共振。南向资金和外资都将在低利率环境下流入港股市场。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估值修复空间很大。
产业消息方面,在今日开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级AI云,以全栈技术积累向全球开发者提供领先的AI服务。
在AI浪潮下,互联网龙头的核心叙事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过去市场关注的重点是用户增长和商业模式,如今则转向“AI赋能”带来的全新增长曲线。
与此同时,经过前期调整,港股互联网板块的估值或已进入极具吸引力的区间。截至11月6日,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最新市盈率PE仅24.68倍,位于近10年24%分位点的中低位水平,远低于纳指100(36.25倍)、创业板指(41.43倍)估值水平,且比同期恒生科技市盈率历史分位(30.91%)还要低。
中信证券表示,全球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攀升,港股作为国产AI核心资产的聚集地,拥有互联网等优质稀缺资产,有望直接受益于这一产业发展趋势。
国投证券表示,当前创业板指相对于恒生科技的超额收益已见顶回落,港股四季度可能发生重大风格切换,恒生科技等低位成长板块或成为相对占优的方向,而互联网有望成为补涨方向。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7125;C类017126)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重仓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是其前3大权重股,权重占比分别为19.22%、16.46%、10.41%,前10大持仓汇聚AI大模型+各领域应用的龙头公司,合计占比超73%,龙头优势显著,是港股AI核心资产。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规模超118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
来源:沪深交易所等,截至2025.11.7。
风险提示:化工ETF被动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2.4.11;新材料ETF被动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8.12.31,发布于2015.2.13;绿色能源ETF被动跟踪绿色能源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于2021.8.19;标普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标普A股红利指数(CSPSADRP),该指数基日为2004.6.18,发布日期为2008.9.11;A500红利低波ETF标的指数为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于2025.4.9;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化工ETF、绿色能源ETF、新材料ETF、A500红利低波ETF、标普红利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港股互联网ETF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