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中美经贸会谈背景与进展
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新一轮会谈,重点围绕TikTok以及双边经贸合作议题展开深入沟通。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会后表示,双方在积极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机制化沟通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合作意向。
此次会谈不仅涉及热门科技企业,也涵盖了更广泛的投资障碍和经贸合作议题,显示出双方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的趋势。
TikTok问题与框架共识
关于TikTok的未来安排,中美双方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根据介绍,该共识包括美国用户数据安全、内容监管机制、算法和知识产权授权等关键要素。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京涛指出,此举尊重企业意愿,符合市场规律,有助于降低摩擦。
对比如下:
议题 | 共识内容 | 影响 |
---|---|---|
用户数据 | 委托美国第三方运营 | 缓解安全担忧 |
算法与知识产权 | 授权方式明确 | 保持核心技术自主 |
企业运营 | 保障在美持续发展 | 促进市场信心 |
中方立场与政策表态
李成钢重申,中国坚决反对科技与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强调不会以牺牲原则和企业合法权益换取协议。中方将依法依规进行技术出口审批,同时尊重企业在市场化原则下的商业选择。
王京涛进一步补充,中国政府始终坚定支持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呼吁美方为TikTok等企业提供公平、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以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
挑战与分歧:制裁与安全关切
尽管在TikTok议题上取得共识,但李成钢指出,美方仍在扩大对中国实体的制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推行单边制裁与长臂管辖,这被中方视为霸凌行为。他明确表示,美方不能一边要求中方让步,一边持续打压中国企业。
在会谈中,中方已提出严正关切,并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取消不合理限制,以维护磋商成果并为双边关系创造积极条件。
编辑总结
此次中美经贸会谈表明,双方在关键议题上展现合作意愿,特别是围绕TikTok问题的框架共识,成为缓解紧张的重要信号。然而,制裁与安全关切仍是双边关系中的主要障碍。整体来看,中美经贸关系正处于缓和与摩擦并存的阶段,未来能否进一步落实成果,取决于双方在互信与公平基础上的实际行动。
常见问题解答
问1:TikTok问题的核心分歧是什么?答:核心在于数据安全与技术主权。美方担忧用户数据可能被滥用,中方则强调企业自主和知识产权保护。此次框架共识尝试通过第三方托管和授权使用来平衡分歧。
问2:中方为何强调反对政治化?答:中方认为将科技与经贸问题政治化会破坏国际合作的公平性,并损害企业合法权益,因此强调维护市场化和法律框架下的正常经贸交流。
问3:这一共识对中概股有何影响?答:有望缓解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担忧,提振市场信心。尤其是TikTok相关及互联网类中概股,可能受益于政策缓和信号。
问4:制裁问题会影响共识落实吗?答:会。若美方继续扩大制裁,中方可能认为其缺乏诚意,从而影响双方信任基础,使TikTok框架难以完全落实。
问5: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势如何?答:短期内仍将保持审慎缓和态势,合作与摩擦并存。中长期则取决于双方能否在规则、互信和公平环境下找到稳定的合作模式。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