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纽约时报观点:美国正在放弃一项伟大的医学研究突破

2025-08-19 00:00:12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纽约时报观点版,作者里克·布莱特是光明全球健康(Bright Global Health)的首席执行官。光明全球健康是一家全球战略咨询机构,致力于提升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他为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和全球“百日行动”提供咨询。

Photo by Spencer Davis on Unsplash

2020年初,当新冠病毒的首个基因序列被上传到网上时,科学家们已经准备就绪。仅数小时内,他们就开始设计疫苗。数周后,临床试验也已启动。

这个前所未有的速度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之所以能够实现,正是因为美国在多年以前就已投资研发一种名为mRNA的疫苗技术。

如今,这项工作正被搁置,而我们快速应对下一个威胁的最佳机会也正随之流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近期宣布,将逐步终止22个由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BARDA)负责的mRNA疫苗研发项目,停止近5亿美元的投资。

这削弱了几十年来最重大的医学进展之一,这项技术原本有可能在未来保护数百万民众免受新威胁的侵害。

我非常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因为在美国决定大力投资mRNA技术时,我正是BARDA的负责人。而这项投资并非始于新冠疫情,而是始于2016年,当时我们正面临寨卡病毒的暴发。我们需要在几天之内,而不是几年,研发出疫苗,以保护孕妇和她们的婴儿免受严重出生缺陷的伤害。

传统的疫苗方法太过缓慢,mRNA成为解决之道——这是一种灵活的、可快速响应的技术,只要掌握了病原体的基因序列,就能重新编程研发疫苗。正是那次早期投资,为四年后的新冠疫情快速应对打下了基础。

BARDA并不是唯一一个早期投资mRNA研究的政府机构。美国国防部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早已认识到mRNA在应对新发生的生物威胁,甚至潜在的生物武器方面的应用潜力。

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也投入了大量资源,推动这项技术在具备大流行潜力的病毒上的应用,合力打造了科学和生产的基础,使全球在新冠疫情来临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作出反应。

在疫情期间,从病毒的基因序列发布到疫苗进入人体试验,仅用了不到70天。mRNA疫苗经历了大规模、严格的临床试验,达到了其他疫苗相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到2021年底,mRNA疫苗预计在全球拯救了约2000万人生命,其中包括美国的一百多万人,并显著降低了住院率和死亡率,减少了长期新冠的风险,也让经济和社区更早得以重新开放。

mRNA技术不是单一疫苗,而是科学家所称的平台技术。它能够快速适配新病毒或变异病毒,可以组合针对多个变种,生产过程也更加简化,减少了对脆弱的全球供应链的依赖。

目前,mRNA还在用于个性化癌症疫苗、自身免疫治疗以及罕见病治疗的研究。科学家也正在研究利用mRNA技术预防尼帕病毒、拉沙热、基孔肯雅热等潜在引发下一场全球危机的病原体。

像所有技术一样,mRNA也有局限性。针对呼吸道感染的疫苗,不论是mRNA还是传统技术,一般更擅长防止重症,而非完全阻止感染。这是我们可以通过下一代疫苗技术来解决的科学难题。应对局限性的方式是改进,而不是放弃。

围绕mRNA的政治叙事制造了混乱,引发了公众的不信任。然而,科学证据始终明确表明,这项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具备开发未来疫苗和治疗方案的巨大潜力。

有些人声称mRNA会促使病毒变异或延长疫情。研究却显示相反的结果。病毒变异是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的,而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病毒复制的机会,从而减少变异的可能性。

还有人指出安全问题,但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其中包括数亿剂mRNA疫苗,数据显示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发生率与其他疫苗相当。大多数副作用都是轻微且短暂的。

如果美国放弃mRNA,不只是放弃了公共卫生的优势,还等于丧失了一项战略资产。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mRNA就像是生物领域的导弹防御系统。快速设计、生产并部署医疗应对手段的能力,与任何军事能力一样关键。那些投资这项技术的国家,能够更快应对疫情,更早保护本国民众。

美国目前在mRNA科学、生产能力和监管专业知识方面拥有决定性优势。但在一个生物威胁可以被人为制造的时代,失去这一竞争优势将使美国变得脆弱,并依赖他国提供救命工具。

终止mRNA相关合同带来的后果,不只影响美国。很多国家正在建设区域性的mRNA生产能力。如果像美国这样的领导者此时撤出,将破坏全球的努力,削弱我们共同应对下一次疫情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他国提升速度与力量之际,美国选择以更少的防御手段和更慢的工具来面对下一场生物危机。

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可以与科学家、公共卫生专家和安全官员合作,在保留关键项目和产能的同时,改进mRNA技术。只要重新调整支持力度,而不是彻底切断,就能在最关键时刻保留这项强大工具的可用性。

下一场危机,不会给我们重新建立已放弃能力的时间。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