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报道,中国正进一步向私人资本开放多个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关键行业,提高私企持股上限,并取消部分投资限制。
中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一揽子共13项措施,旨在推动私人投资,试图提振在国内需求疲软、外贸摩擦加剧背景下受挫的这一领域。
国务院表示,今后在铁路、石油管道等项目报请中央政府审批时,要开展私人资本参与的可行性研究,前提是这些项目能带来合理回报。
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私人企业现在可以持有超过10%的股份。这一声明发布于周一晚间。
这是北京迄今为止支持私人企业最为明确的政策。中国的私人企业在投资方面面临比国有企业更严格的限制。与此同时,国际公司已多年减少在华投资,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新引进外资同比下降超过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公告中表示,这一系列措施的目标,是“激发私人投资活力,推动这一领域发展”。
国家发改委研究人员吴友洪在《经济参考报》周二的报道中表示,此前私人资本在相关行业的参与“相对较少”。据他介绍,直到2024年8月,政府才首次允许私人企业将所持五个核电项目的股份比例从2%提高至10%。
由于利润预期在几十年来最长的通缩时期中持续恶化,加上外国政府对中国产品设置壁垒,私人企业在投入资金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非国有经济的疲软对整体经济有着深远影响,这个领域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80%的城市就业。
根据这份文件,私人资本被鼓励参与建设和运营地方层级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规模较小、具备盈利潜力。
国务院表示,政府将允许私人企业“有序参与”所谓的低空经济,这一领域指的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空中活动。
政府承诺,在商业空域频率分配和发射许可过程中,将给予这个行业与其他投资者“平等”对待。
在卫星通信服务领域,政府也将“优化”市场准入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牵头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研究项目。
声明指出,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严禁对私人投资者附加额外条件。对私人企业提出历史业绩或资质方面的要求也应“坚决取消”。
政府还将加大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支持力度。对于预算超过400万元的合格项目,至少40%的资金应预留给这些企业。
政府采购方也被鼓励将对私人企业的预付款比例提高至合同金额的30%以上。
中国新设立了政策性融资工具,总额为5000亿元,将被用于支持私人投资者增强重点领域合格项目的资本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