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国内电工照明及电源连接龙头企业公牛集团(603195.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之一阮学平计划在2025年10月31日至2026年1月30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617.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按照10月14日收盘价44.95元/股计算,此次减持股份市值约16.26亿元。公司表示,本次减持源于阮学平个人资金安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年,公牛集团股价经历持续波动下滑,从最高点63.68元/股(前复权)降至目前的44.95元/股。事实上,两年前阮学平就曾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总金额超16亿元。
公牛集团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主营产品涵盖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转换器及数码配件等电源延伸产品。同时,公司正在布局智能门锁、断路器、嵌入式产品和浴霸等新业务,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截至公告日,阮学平持有公司股份约2.56亿股,占总股本14.13%,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约15.33亿股,占总股本84.76%。
公告显示,本次拟减持股份来源为阮学平在公司上市前持有的股份,以及通过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股东非交易过户等方式取得的股份。若减持期间公司发生派发红利、送股、增发或配股等事项,减持数量将进行相应调整。此外,公司强调减持具体时间、价格和数量存在不确定性,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执行。
从业绩来看,公牛集团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1.68亿元,同比下降2.60%;归母净利润24.89亿元,同比下降6.93%。细分业务中,电连接业务收入36.62亿元,同比下降5.37%;智能电工照明业务收入40.94亿元,同比下降2.78%;新能源业务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33.52%。
成本方面,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为47.11亿元,同比下降1.55%,主要受大宗材料价格波动及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公牛集团在公告中指出,公司集中采购铜、银、铝、锡、塑料粒子、纸浆等大宗原材料,并通过期货套期保值锁定价格,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公告中,公牛集团提醒投资者注意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尤其是铜材和塑料价格上涨,可能对主营业务成本控制产生影响。同时,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家庭充储电场景及智能家居设备,但市场竞争、消费偏好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新业务发展低于预期。
此次减持公告显示,阮学平减持意图主要出于个人资金需求,并未对公司控股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但从股价走势和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公牛集团正面临一定压力,尤其是传统电连接及照明业务收入下降,而新能源及智能家居业务尚在培育阶段。未来,公司如何平衡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发展,以及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