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中国自然资源部近日正式确认,辽宁境内发现一个超大型金矿——“大东沟金矿”,其黄金金属量估算高达 1444 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单体金矿发现。这一发现正值全球黄金价格屡创新高、避险需求急速升温之际,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据自然资源部披露,该矿床共含有 258.6 万吨矿石资源量,平均品位约 0.56 克/吨。按当前黄金价格(约 115,000 欧元/公斤)测算,该矿价值已超过 约1660亿欧元(约1.28万亿元人民币)。
(图源:自然资源部)
官方尚未公开矿区的确切位置,仅确认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引发外界对其战略重要性的诸多猜测。
此次勘查由辽宁省地质矿产集团执行,出动约 1000 名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仅用 15 个月便完成了整个勘查流程。业内人士指出,如此大规模矿床在一年多时间内完成资源量确认,极为罕见,这表明中国近年对矿产资源的战略投入正不断加强。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的黄金勘探成果密集出现:
2024 年湖南:发现价值约 830 亿美元的金矿床,40 余条金矿脉深至 3000 米以下,最高品位达 138 克/吨
2024 年甘肃:新增 40 吨黄金资源
2024 年全国黄金产量:约 377.24 吨,同比增长 0.56%
面对全球供应紧张,中国正在加快提升黄金资源自给率。
2024 年,中国黄金消费量达到 985.31 吨,年增约 9%,其中金条和金币需求同比暴涨 24%。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寻找更稳健渠道之际,黄金正成为国内中产家庭的重要财富配置工具。
自然资源部指出,中国需求的激增,正是推动全球黄金市场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暴涨 近60%。10月20日,金价一度触及 4381.21 美元/盎司 的历史新高。过去五年黄金累计上涨超过 120%,升势持续、波动加剧。
Reliance Securities 高级分析师 Jigar Trivedi 指出:“黄金的上涨行情仍在延续,主要受美元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各国央行持续增持推动。若实际利率保持低位且货币政策维持宽松,金价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4300 美元/盎司。”
业内普遍认为,大型金矿发现虽利好长期供给,但短期并不会改变黄金紧缺的格局,原因包括:
- 重大金矿从发现到投产往往需要 5–10 年
- 当前全球黄金主产区(如非洲、西非)持续遭遇气候与政治风险
- 各国央行仍在加速增持黄金,其中中国、印度、俄罗斯为最主要买家
- 地缘政治变数持续抬升避险需求
换言之,此次超大金矿更像是对未来供给的“战略储备”,但短期不会抑制金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