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港股午评:恒指涨0.35%、科指涨0.27%, 内房股及航空股普涨、科技股活跃,半导体芯片股走低
go
lg
...
Seek引领中国资产重估的叙事背景下,
港股市场
表现亮眼,领涨全球主要股指,但受外部扰动因素影响,市场始终震荡调整,尤其在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后,港股相对收益明显跑输A股及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广发基金则指出,短期看,港元流动性波动、互联网板块盈利预期调整等因素仍在影响市场;中期看,若美联储降息将缓解港币汇率压力,南向及外资资金持续流入,中报业绩超预期或将成为催化剂。 大成基金柏杨认为,港股结构性机会层出不穷,除近来关注度较高的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外,“AI+”、出海、智能制造甚至大金融等传统行业也不乏亮眼表现。部分个股已有不俗涨幅,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可能也有相当一部分已被市场定价。
lg
...
金融界
09-08 12:20
港股分红潮来袭!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红盘上扬,聚焦港股低估值+高股息优质资产
go
lg
...
股派息旺季带来的资金关注度提升。 2、
港股市场
2025年累计回购金额达1207.97亿港元,反映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央企通过持续回购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支撑ETF成分股盈利稳定性。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安全边际较高、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资产仍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8 11:41
ETF盘前资讯|非农数据走弱,美联储降息箭在弦上,港股补涨可期否?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单周再揽5.6亿元
go
lg
...
降息预期,利好国际资本流入港股。 ②
港股市场
资金面问题缓解。金管局停止资金净回笼,汇率波动最剧烈的阶段已经过去,套息交易平仓动量最大时刻或已结束。 ③ AH股溢价率回升至127.5%,港股估值优势重现。 ④ 中报“靴子落地”,盈利担忧利空出尽。尤其是阿里云业务业绩与资本开支远好于市场预期,外卖补贴对于AI投入的挤占逻辑被证伪。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港股科技行情显然由AI主导,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表现明显优于恒生科技指数,区间累计涨幅及最大涨幅均较恒生科技指数超额逾10个百分点,领涨弹性突出,或值得重点关注。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A类017125;C类017126)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重仓港股科技、互联网龙头。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前4大权重股分别为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美团-W,合计占比54.74%,前十大持仓股合计占比超72%,龙头优势显著。 近期,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已获得资金密集涌入,博弈补涨行情。上交所数据显示,其上周累计获资金净流入5.57亿元,近20日资金累计增仓逾21亿元。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基金规模超97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5.96亿元,支持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风险提示: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09-08 09:30
贝森特强硬表态:美联储需回归三大法定职责 重建公众信任
go
lg
...
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以及中国A股与
港股市场
。这显示财政部门正积极影响货币政策方向,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波动。 编辑总结 贝森特的公开署名文章显示,美国财政部正施压美联储回归法定使命,并首次强调“适度长期利率”作为核心职责。这一立场批评了过去十余年的超常规政策,提出重建公众信任和央行独立性的具体路径。市场普遍解读为潜在金融抑制政策的前奏,对美元、贵金属及全球资本市场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美联储能否维持独立性与法定职责,将决定美国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性走向。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贝森特为何强调“适度的长期利率”?答:贝森特首次将长期利率列为美联储核心职责,显示其希望政策兼顾市场融资成本,尤其影响住房贷款与国债收益率。这表明财政部门意图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长期融资环境。 问2:超常规政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贝森特认为QE等政策导致财富向资产拥有者集中,加剧贫富分化,同时超出美联储法定职责,威胁独立性和政策可信度。 问3:美联储独立性为何受损?答:央行职能扩张至财政领域,资产负债表操作影响资本流向,并与财政部债务管理纠缠,使公众产生货币政策被用于满足财政需求的印象,削弱独立性。 问4:贝森特提出哪些改革建议?答:建议央行专注三大法定职责,量化宽松仅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并进行独立、无党派的全面审查,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沟通及人员配置。 问5:市场可能受到哪些影响?答:如未来实施金融抑制政策或YCC,美元可能承压,而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及A股、港股可能受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方向变化。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08 00:10
昔日超级大白马,掉队了
go
lg
...
就版权争斗近十年的奥克斯电气也终于登上
港股市场
。 而在半年报发布后,格力电器股价猛烈下挫,市值蒸发逾200亿元。 截止9月5日,格力市值仅略超2300亿元,低于海尔的2400亿元,位列白电龙头第三。 前有美的、海尔阻截,后有小米、奥克斯等追击。 作为传统白电龙头,格力尚能饭否? 01 在今年董明珠连任董事长,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之后,格力电器没能迎来预想中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在国补政策的持续刺激下,家电市场持续升温。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零售额达4537亿元,同比增长9.2%。 期内,三大白电龙头竞争最为激烈的家用空调行业,零售规模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家用空调行业实现总销量1.2亿台,同比增长8%。 然而,全行业稳步增长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只有格力的营收同比下降。 第二季度单季来看,格力更是营收、利润双双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甚至同比下滑10.07%至85.08亿元。 一向以大方分红著称的格力在此次中报后也宣布“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但去年中报发布后,格力电器曾给出“10股派10元”的大红包。 格力电器失速的主要原因,正是占主营收入近八成的、以空调为主的消费电器业务低迷,出现了5.09%的负增长。 和格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调业务却成为小米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5年上半年,小米集团营业收入约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约215.06亿元,同比增长69.8%。 在狂飙猛涨的业绩背后,科技家电收入贡献了66.2%的同比增长,其中空调产品出货量54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小米目标在2030年进入大家电行业头部阵营,空调业务力争中国市场排名前二。 随着美的在空调业务优势逐渐扩大,小米剑指第二,势必就要夺走格力的地位。 不难发现,随着空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曾经的空调霸主格力,却显著失速了。 今年上半年,空调厂商陷入激烈价格战,行业均价明显下探。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线上市场家用空调2100元以下的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 50%,中高端需求持续承压。 然而,格力对于价格战的态度是,坚决不参与。 今年7月,格力空调售出空调的均价达到3353元,比美的高出近400元,而全行业售出空调均价都仅为2631元。 不参与价格战使得格力的利润较为可观,在上半年营收下降的情况下,格力的利润仍旧达到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但这样的定价策略正导致格力的市场份额日渐下滑,目前格力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18%左右。 但这并非是格力电器业绩反常的主要原因。 从奥维云网数据可以发现,格力空调的市场份额仍旧相对稳固,且销量也在节节提升。 问题,就出现在格力的经销商体系上。 作为从传统制造行业走出来的巨头,格力电器过往在渠道上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放眼以前,无论是各级经销商,还是开创性的销售返利,使得格力在空调行业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然而,当线上渠道彻底地改变了空调行业的销售途径,格力的经销商体系反而成为限制格力发展的绊脚石。 今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调销售仍旧强劲,但是只肥了经销商。 不论是格力有意控制存货和返利,还是经销商拿货意愿降低,最终的结果都是,格力的业绩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奥维云网的终端销售和格力的销售之间,隔着一层经销商,也是因此,格力内部面临的压力或许只会更大。 曾经赖以为生的经销方式,成为了困住格力的锚。 在美的靠着线上渠道弯道超车之时,格力仍旧将线下渠道视为立足之本。 可是,在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萧规曹随,正在成为格力发展的最大阻碍之一。 02 对于格力过去几年的低迷,不少人或许将其归咎于房地产。 自2020年以来,格力股价接连向下,再也没有到达过2020年的高峰。 而2020年后,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空调初装市场和房地产高度挂钩,家电市场几乎整体都遭到不小的冲击。 但若将业绩低迷和失速完全归咎于房地产,也有失偏颇。 近两年来,国补政策持续刺激,以旧换新真的如格力曾经所说成为空调市场新的增长点。 全球变暖大环境下下,东三省和海外的空调初装市场也成为空调市场巨大推动力。 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业绩仍旧维持了不小的增长,在格力曾经的强势行业,空调市场,美的也已经占据龙头地位。 更不用说,小米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已经几乎和格力并驾齐驱。 在这之中,格力自身的问题不容小觑。 翻看格力的财报,最为显著的缺点,就是单一。 主营业务单一—— 当其他两大白电巨头在其他家电行业频频发力之时,格力的空调业务,仍旧占据营收的大半壁江山。 2025年上半年,格力以空调为主的消费电器,占到了总营收的近80%。 发展地区单一—— 当几乎所有公司都在锚定出海,将海外市场视为下一个增长点之时,格力的海外业务始终低迷。 在美的和海尔的海外收入占比均达到40%以上甚至50%之时,格力的外销市场占主营业务收入仅约15%。 在海外业务上,格力认为,由于没有选择贴牌出海,因此海外业务进展缓慢实属正常。 但,除了空调品类以外的开拓呢? 格力将希望寄托在“董明珠健康家”身上。 今年2月,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格力专卖店”陆续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董明珠健康家”被格力视为帮助公司从空调向全品类家电品牌拓展的重要举措。 董明珠也曾表示,改名是想以个人名誉作保的方式,“实现从产品制造向健康服务转型的战略升级,与消费者构建更稳定的情感链接”,“做不好就完蛋了。” 半年报中,格力电器表示,截至6月,公司已完成超800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升级。 那么,董明珠健康家是否如预想的一样,增加了其他品类的曝光量呢? 就在8月,曾经的“董明珠健康家”公众号再次改名为“格力好物指南”,又在引起争议之后再次改回“董明珠健康家”。 或许,这正表现了格力在这一政策上的犹豫,那就是是否要将格力和董明珠这一个人IP再次进行强绑定呢? 不难理解格力在这一宣传策略上的犹豫。 不夸张地说,过去十几年间,格力正是靠着董明珠的个人声望走到空调霸主的地位。 但也同样,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一步步走下神坛。 与之对比的是,今日,雷军这个IP却成为了小米最有力的宣传手段。 2013年年底,在央视财经的颁奖盛典上,董明珠和雷军定下了著名的十亿赌约。 当时雷军开玩笑地表示,五年内小米营业额将超过格力,到时希望董明珠给他支付1块钱。 而董明珠直接回应,如果2018年小米营收超过格力,她董明珠愿意赔10个亿。 这样的自信背后,是彼时,格力电器的营收高达1200亿元,而小米营收只有265.83亿元。 结果正如所料,格力赢下了赌局。 但也正是在一年之后的2019年,小米营收超越了格力。 时移世易,从现在的业务生态角度来看,小米无疑比格力成功得多。 小米如今多点开花的业务,手机、新能源车、家电,都是格力曾经试图开拓的。 只是,小米成功了,格力却失败了。 在企业家IP的打造上也是如此。 过往,董明珠的铁娘子形象吸引了不少人的追捧。 如今,董明珠已经迈入古稀之年,却仍旧在格力内部有着极大的话语权,连直播带货以及广告都要亲自上阵。 然而很显然,董明珠传统、强势的形象,对于年轻人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可一旦失掉董明珠这一宣传招牌,格力则更是连曾经的基本盘都在逐渐失去。 但如果董明珠不行,那么还有谁能行呢? 这不仅是格力面临的董事长换届的难题,更是格力面临的惯有宣传路径的难题。 03 结语 目前格力估值仅7倍,股息率超过7%,且利润相当稳定,但如此低估值率,却没有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这或许已能反映出投资者对其未来的信心了。 短期来看,格力偶然的营收下滑并不代表什么,特别是目前其现金流相当充足,接下来的淡季也有返利政策可以进行调控,它依旧是当年业绩经营稳健的行业龙头。 但更长远来看呢? 曾经赖以为生的销售和营销方式,在新竞争环境中的优势逐渐减弱,格力需要早一点找到破解之道。(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9-07 16:11
又涨停!资金疯狂追捧!
go
lg
...
200亿不等。可见资金在疯狂追捧。 在
港股市场
的锂电股和光伏产业链同样大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分别大涨13.33%、12.55%,比它们的A股涨幅还要大得多。 消息面来看,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实施光伏组件、锂电池产品质量管理,深入落实《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等文件,强化与投资、金融、安全等政策联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同时,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在9月5日发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尽管这一政策主要聚焦于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规范与管理,但从行业整体生态来看,光伏电站作为光伏产业链下游的重要应用场景,其政策环境的优化,对于上游的光伏电池等环节有着积极的传导效应,从而推动电池概念板块上涨。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当天盘前,一则关于“传周末发布九大行业反内卷细则”的小作文就在市场突然到处传开,内容主要涉及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钢铁水泥建材、消费电子、快递与买卖、生猪等行业。并指出,政策核心是通过法治化手段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不同行业“反内卷”侧重不同,部分领域(如新能源)更强调技术创新,而传统行业(如钢铁)则需平衡产能与需求。 叠加近日监管部门刚好发布相关政策类文件的刺激,此小作文在多方传播之后,被越来越多股民相信。 其中锂电和光伏成为被关注讨论最多的首要重点。 在消息传出后,A股和期货市场开盘后相关板块就立即遭到了大量资金的疯狂流入。 其中,在期货市场的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19亿涨停封板,价格再度强势飙涨8.99%至封板涨停,收报56735元/吨,一举超越7月底的前高。 同时,焦煤在白天午盘期间也一度大涨近8%,接近涨停。另外,还有工业硅、碳酸锂、硅铁、玻璃等多个期货合约一度跟随显著上涨。 有分析认为,关于市场传出的九大行业反内卷政策“小作文”虽未经官方证实,但契合多个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政策持续发力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大方向,从已有的政策动向和行业发展困境来看,其实一直都早有政策在落地推行,并且这些政策对行业影响重大,进而非常容易引发股民们的强烈关注。 不过,这也不能排除有资金在幕后故意散布这些真假难辨的小作文来对行情推波助澜,进而实现收割韭菜订单违规行为。 02、资金再次押注 近期,国内股市已经显著大涨的高位股,出现股价剧烈波动的迹象越发明显。 一般来说,这似乎是资金开始抱团瓦解的信号。 最明显的是CPO三巨头的“易中天”。 新易盛近三年来,股价从不到12元连续数倍式飙涨,到今年一度突破400元历史记录,3年累计涨幅高达恐怖的30多倍(前复权),市值一度高达4千亿元。不过自从9月开始,股价就开始剧烈向下震荡波动,周四当天还一度大跌15.68%,尽管周五再度大涨11.9%,但回调信号明显。 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股价走势也与新易盛如出一辙。 还有近期大热的液冷、PCB等板块,也出现了大致类似的走势。 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 主要是近期A股强势上涨一段时间后,近期市面开始传出一些关于监管对行情节奏把控举措的小作文(如再允许资金净卖出),尽管这些小道消息无法确定真伪,但对市场的清晰影响是实在的。 这种情况下,部分已经大赚特赚的资金就有移仓意图,进而产生方向分歧。 而在主要移仓对象中,多晶硅、碳酸锂、稀土有色这种在三季度迎来显著价格大涨的板块便是重要方向。 这些板块,不仅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影响,还在于行业层面开始迎来非常明显的业绩改善预期。 比如光伏行业,二季度以来,随着多晶硅、组件和其他光伏设备材料涨价的出现,行业出现积极的底部修复信号。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光伏板块核心企业营收同比虽为-9.7%,但国内抢装需求带动下,二季度开工率与营收环比改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但二季度亏损幅度减小,加回减值损失计提后,环比扭亏为盈。 8月29日,华润3GW光伏组件集采中标结果公示,三个标段投标单价分别为0.7215/0.731/0.731元/W,均突破0.72元/瓦,高于当前市场主流成交水平,打破了此前低价竞争的僵局,显示出价格端的企稳回升迹象。 更重要的是在三季度。 从多晶硅的期货价格走势可以看到,从6月底的3万元一度飙升至如今的5.6万元,涨幅接近翻倍,并且有市场传言称9月初多晶硅头部企业联合推出了限售政策,希望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量来稳定价格。 还有协鑫高管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有关中国多晶硅产业重组计划的更多信息将很快公布。随后协鑫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内容被转发,提及企业预判多晶硅价格将在6至8万/吨区间内运行。 以此算,起码在三季度,以多晶硅材料为代表的的光伏行业,将迎来业绩层面的巨大增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机构认为,经过近两年的调整,目前光伏行业基本面逐渐筑底,在政策调控及供需改善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建议关注盈利修复、经营稳健的硅料、一体化组件及辅材龙头公司。另一方面,建议关注产业化推进顺利,以及布局高盈利区域有望量利齐升的环节核心龙头。 锂电池产业链的估值逻辑同样如此。 电池核心材料的碳酸锂的价格也是从7月开始显著大涨,并且在“反内卷”政策指引下,随着供给端收缩,价格将很可能继续维持坚挺,为三季度的业绩带来显著回暖。 多家机构预测,如果“反内卷”执行政策超预期(如锂矿开采审批收紧),价格可能上探8万-9万元/吨。 以天齐锂业为例,简单假设三季度末价格维持在8万元/吨,同时假设天齐锂业的平均成本是6万元/吨,那么其每吨利润将有2万元。 根据公开信息,天齐锂业2024年第三季度碳酸锂产量为11937吨,假设今年三季度也能维持该水平即约1.2万吨,那么将意味着此项的利润可能有2.4亿元,这环比二季度盈利0.28亿元-0.51亿元的水平将是数倍的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上半年业绩披露巨额亏损下,近期的股价依旧迎来显著大涨的原因。 同时,从上市公司数据来看,如盐湖股份、西藏矿业等国内盐湖提锂企业,当前现金成本在2.5万-4.5万元/吨,生产成本处于第一梯队,也将显著受益于锂价格的上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碳酸锂价格飙升,必然会刺激供给端大幅增长。目前碳酸锂的供需平衡格局相对多晶硅来说健康得多,但潜在增量产能空间同样巨大。当前的碳酸锂随时可以根据需求情况进行增产调节,从而对于锂价形成潜在压制。 03、尾声 从市场整体来看,A股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虽然部分行业估值偏高,而另一些行业则估值偏低但盈利改善明显,所以后市整体继续维持稳健上涨的慢牛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 在其中,如光伏、锂电等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的反内卷板块,大概率还会有不错的业绩驱动行情,不妨继续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09-06 19:30
A股创新药反弹,昭衍新药涨停!生物药ETF(159839)大涨4.17%!机构:创新药龙头率先盈利,CXO拐点显现!
go
lg
...
新药企资金重要来源。同时随着今年上半年
港股市场
的活跃以及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再次开启,国内需求有望迎来进一步恢复,带动CXO产业链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20250817《CXO:拐点显现,估值修复》) 【A股医药主线之选——生物药ETF(159839)】 布局CXO、创新药主线行情,认准集中度更高的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行业龙头,锐度更高、弹性更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生物药ETF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国证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5 16:51
港股收评:恒指涨1.43%,科指涨1.95%,有色金属及创新药概念股飙涨,科网股及芯片股走强
go
lg
...
9月5日消息,周五,
港股市场
高开高走,全天维持震荡走高态势,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1.43%报25417.9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95%报5687.45点,国企指数涨1.34%报9057.22点,红筹指数涨1.6%报4268.27点;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涨,阿里巴巴涨1.54%,腾讯控股涨2.19%,京东集团涨1.92%,小米集团涨0.37%,网易涨1.06%,美团涨1.58%,快手涨4.36%,哔哩哔哩涨0.74%;有色金属板块涨幅居前,天齐锂业涨超13%,赣锋锂业涨超12%;芯片股走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涨超4%;医药股普涨,三生制药涨超18%,康希诺生物涨超7%,歌礼制药涨6%;光伏太阳能股全线上涨,卡姆丹克太阳能涨超52%; 企业新闻 中烟香港(06055.HK):与湖北中烟签订“黄鹤楼”雪茄全球市场独家经销协议。 复星国际(00656.HK):旗下公司Fidelidade作价3.1亿欧元出售40%股权。 信利国际(00732.HK):前8月营业净额约110.11亿港元,同比减少5.5%。 新鸿基地产(00016.HK):2025财年收入为797.21亿港元,同比增加11.5%;净利润192.77亿港元,同比增加1.2%。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前8月合约销售额1503.31亿元,同比下跌16.5%。 建设银行(00939.HK):建信金租拟向建信航运航空增资30亿元。 恒瑞医药(01276.HK):RSS0393软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可缓解组织损伤和炎症。针对特应性皮炎。 恒瑞医药(01276.HK):HRS-4729注射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GLP-1R)/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GIP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三激动剂。 兴证国际(06058.HK):附属认购总额为1.74亿港元的基金参与份额。 机构观点 招商国际指出,港股近期波动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美国降息预期反复导致国际资金流动加剧市场震荡;二是南向资金获利了结。不过,制约港股的因素正边际改善: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大,有望吸引国际资金回流;香港金管局已停止资金净回笼,汇率剧烈波动阶段已过。此外,AH溢价率回升也使港股估值优势再度凸显。 浙商国际表示,回顾8月
港股市场走势
,市场振荡向上再度收涨,是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第四个月收涨。8月初
港股市场
延续了上月末的快速回调,随后市场迅速企稳反弹,并在南向资金、市场情绪、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多种利好因素不断催化下震荡上行,成功延续了中长期向上的良好趋势。该机构认为,目前内部南向资金保持强势净流入,外部资金面环境有所改善,且资金面强势驱动市场情绪,但市场对于基本面的担忧仍在。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互联网整体中报业绩释放较稳健,AI主线的公司收入利润释放较强,AI已呈现对互联网巨头广告业务场景、云计算场景和企业效率方面的明显作用,典型体现在本季度腾讯广告持续保持在20%增长、阿里云增速环比提速至26%,同时利润端腾讯、腾讯音乐、快手公司等经营效率提升明显。伴随近期美股科技和A股科技的继续上涨,该行认为恒生科技指数已处于全球估值洼地,AI驱动各公司中报业绩释放。 浙商国际指出,
港股市场
基本面仍偏弱,资金面环境进一步改善,政策面聚焦产业“反内卷”,情绪面被强劲的市场表现带动。当下
港股市场
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对于后续走势,即使短期行情有波折,仍不建议过度悲观。该行对于中短期市场走势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lg
...
金融界
09-05 16:30
于震荡中寻转机!万亿南向过香江,港股ETF“铁三角”值得关注
go
lg
...
看金融、医药、科技整体流入量居前,成为
港股市场
的“铁三角”。作为投资者相信也都关注过这些行业,今天就来分析一下相关指数和ETF如何筛选。 三季度南向买入居前的行业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9.04 1、市场最靓的仔—港股科技 提到港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科技板块。港股科技作为港股行情引领者、风向标,一直是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很多人买港股都是奔着科技去的 之所以今年港股的科技板块能领涨
港股市场
,最重要的就是几个原因:一方面,因为政策端的红利持续释放,给了港股科技板块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就是AI行情的共振,让港股的科技板块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 一提到投资港股科技的指数,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恒生科技指数,但有一个指数可能比恒生科技更合适,它就是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不同于恒生科技指数的行业广泛性,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剔除了汽车,家电,医药这些行业,在行业配置上完全聚焦于科技创新领域,六个恒生二级行业全属于科技范畴,纯度很高。 因此凭借高纯度的优势,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在这波科技行情中,对比恒生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等老牌指数,其整体的表现也更加的优异吗,近一年收益接近90% 恒生港股通科技表现相对优异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9.04 相关产品方面,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这支基金规模超35亿,是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的ETF,在流动性和规模上有一些优势。而嘉实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 (520670)这支管理费仅需0.3%(其他ETF为0.5%),整体费用上优势明显。 2、触底回升的代表—创新药 如果说今年年初,科技是
港股市场
最靓的仔,那么今年到现在,创新药是无可争议的港股“一哥”!医药行业沉寂了4年,今年这一波直接让它“扬眉吐气”了。 甚至截至目前,场内有十只翻倍基,除了排名最后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外,其余这些基金的无一例外都是和港股创新药相关的! 年初至今场内翻倍ETF一览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9.04 而从业绩端看,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捷报频传,多家上市公司前期研发进入收获期,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也带动相关概念指数持续走高。 Wind数据显示,约110家港股生物医药公司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其中,近70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10家公司营收增速超100%;近80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向好,近40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家公司扭亏为盈,近30家公司同比减亏。 无论从规模端还是盈利端来看,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整体的表现都要更为强势。在今年8月12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后,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指数去除了医药外包服务公司!刚才提到过当行情起来的时候,纯度越高,反应到指数的涨幅身上就越强烈。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或将因此取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相关产品方面,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570)、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217)都有不错规模,而工银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217)这支在费用上更是跟踪相同指数的ETF产品中最便宜的。 3、后起之秀—非银金融 非银金融作为港股的“后起之秀”,在大家将目光都放在了其他四个资产身上的时候,悄悄地走出了“慢牛”。 以投资港股非银金融板块的港股通非银指数为例,截至目前,这个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是超过40%,虽然没有创新药那么炸裂,但是这个收益放在整个市场看已经很强了! 再看业绩端,在42家上市券商中,有37家券商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呈现出“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中信证券 、 国泰海通 、 华泰证券 、 广发证券 、 中国银河 、 中金公司 、 申万宏源 、 国信证券 、 中信建投 、 招商证券 十大头部券商的营业收入全部超百亿元,业绩面的改善也让其价格有了强劲的支撑。 目前跟踪港股通非银指数的指数基金全都来自广发基金,场内的ETF是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场外的产品是港股通非银ETF联接基金(A:020500,C:020501)。 作为该指数的ETF独苗,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可不得了!这只ETF的最新规模接近200亿元,也就是说年初至今规模增长超过了24倍,这说明今年的非银金融,以及这只ETF真正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5 15:50
降息将至,创新药探底回升!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涨超3.9%
go
lg
...
融资活动有望迎来进一步把复苏,尤其是在
港股市场
和CXO领域,投资机会尤为显著。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一键布局50只头部沪港深创新药企业,4成港股,6成A股。截至2025/9/4,前十大成份股为:恒瑞医药、百济神州H股、信达生物、药明生物、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药明康德H股、药明康德、科伦药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9-05 14:42
上一页
1
•••
9
10
11
12
13
•••
49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说了什么?!现货黄金较高位回落近60美元、跌破3650美元
lg
...
鲍威尔引发市场巨震!美元大跌后惊人反弹 金价自历史高位暴跌逾60美元
lg
...
【美股收评】 美联储年内首次降息引发市场波动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小盘股结束低迷期
lg
...
美联储批准降息25个基点,并预计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
lg
...
【直击亚市】中国限制英伟达恐反噬自身!美联储终于扣动扳机,美元走强或是短暂喘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