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瑞银预测2026年英伟达CoWoS晶圆需求将达67.8万片,同比增近40%
go
lg
...
持续上升。 数据中心投资扩张:全球大型
云
服务商
和企业数据中心扩建推动GPU出货量增加。 行业及市场影响分析 瑞银的预测显示,英伟达高性能GPU需求大幅增长可能对半导体产业链产生以下影响: 封装和测试环节受益:CoWoS晶圆需求上升,带动先进封装厂商收入增长。 上游晶圆代工厂机会增加:更多高性能GPU订单将提高代工产能利用率。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英伟达高端GPU占据更大市场份额,竞争对手面临压力。 编辑总结 总体来看,瑞银预测英伟达2026年CoWoS晶圆需求将达67.8万片,同比增长近40%,GPU总产量预计达到740万片。新一代Blackwell及Rubin产品、AI及数据中心需求增长以及封装产能扩张,是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因素。产业链各环节受益显著,同时也反映了高性能计算市场的快速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问1:CoWoS晶圆为何对英伟达重要? 答:CoWoS晶圆是高性能GPU的先进封装技术,能够提升性能和功耗效率,是英伟达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支撑。 问2:英伟达GPU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由新产品Blackwell、Blackwell Ultra和Rubin系列推动,同时AI应用及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增长。 问3:近40%的CoWoS晶圆需求增长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高性能GPU市场需求大幅上升,对半导体封装和代工产业链带来显著拉动。 问4:此预测对半导体产业链有何影响? 答:上游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厂商将受益于订单增加,同时竞争格局可能发生变化,高端市场份额集中化趋势增强。 问5:投资者应如何解读这一信息? 答:投资者可以关注英伟达及其产业链合作伙伴的业绩增长潜力,同时评估封装和代工行业的投资机会及风险。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2 00:10
CoreWeave高管第三季度套现近10亿美元:AI领域内部人士套现趋势解析
go
lg
...
ayusstock.com 报道,美国
云
服务
初创公司CoreWeave两位高管在2025年第三季度股票解禁后,通过10b5-1预先安排计划出售股票,总套现金额接近10亿美元。这一套现行为使得CoreWeave进入本季度十大套现金额最高的内部人士之列,同时也反映出AI及
云
服务
领域内部人士的财富兑现趋势正在加速。 高管套现明细与背景 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新泽西州,今年3月在美股上市,IPO造就了四位新的亿万富翁。8月中旬首次解禁后,公司内部高管及部分投资者参与套现。 内部人士 身份 套现金额 套现方式 Jack Cogen 董事 4.77亿美元 10b5-1预先安排计划 Brannin McBee 联合创始人 4.26亿美元 10b5-1预先安排计划 Magnetar Financial LLC 机构股东 18.9亿美元 公开市场出售 值得注意的是,Cogen与McBee均通过与目标价格挂钩的10b5-1计划出售股票,以避免内部交易争议。同时,机构股东Magnetar在同期出售大量股票,但仍持有CoreWeave超过20%的A类股。 AI领域内部人士套现趋势 Washington Service数据显示,本季度十大套现内部人士中,七人来自AI及相关技术公司: 排名 公司/个人 套现金额 1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 49亿美元(第三季度) 2 Arista Networks首席执行官Jayshree Ullal 8.61亿美元 3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7.43亿美元 — CoreWeave董事Jack Cogen 4.77亿美元 — CoreWeave联合创始人Brannin McBee 4.26亿美元 数据还显示,英伟达内部人士在前三季度累计套现近15亿美元,而公司市值仍突破4万亿美元,显示套现行为并未削弱投资者对其长期前景的信心。 对市场及投资者影响分析 高管与机构投资者的套现行为通常引发市场关注,尤其在AI及
云
服务
领域。套现规模巨大可能在短期内带来股价压力,但10b5-1计划和机构投资者仍持有大量股份,表明内部人士对公司长期增长仍有信心。此外,AI板块整体估值高企,套现行为也反映出企业资本管理与个人财富分配策略的成熟化。 编辑总结 CoreWeave两位高管在第三季度套现近10亿美元,结合机构投资者同时出售股票,凸显AI及
云
服务
领域内部人士财富兑现的趋势。这类套现行为虽可能短期影响股价,但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和市场认可度仍较强。投资者应关注内部人士套现节奏、市场流动性及公司基本面变化,以平衡短期交易与长期投资决策。 常见问题解答 Q1:CoreWeave高管套现的金额有多大?A1:Jack Cogen套现约4.77亿美元,联合创始人Brannin McBee套现约4.26亿美元,总计近10亿美元。 Q2:套现行为是否合规?A2:是的,Cogen和McBee均通过10b5-1预先安排计划出售股票,确保套现合法合规,避免内部交易争议。 Q3:机构股东是否也参与套现?A3:是的,Magnetar Financial LLC同期出售18.9亿美元的股票,但仍持有CoreWeave超过20%的A类股。 Q4:AI领域内部人士套现对股市有何影响?A4:短期可能增加市场流动性压力,但长期股价走势更多受公司基本面和市场需求支撑,高管套现不必然意味着公司前景恶化。 Q5:英伟达内部人士套现对公司影响如何?A5:英伟达前三季度内部人士累计套现约15亿美元,而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显示套现行为主要是财富管理策略,并未削弱市场对公司长期发展预期。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1 09:36
碾压阿波罗登月计划!3500亿美金AI基建蛋糕疯抢中,APLD重仓卡位
go
lg
...
据中心托管与高性能计算(HPC)托管(
云
服务业
务待出售),定位清晰:北美高性能计算与AI数字基础设施核心服务商,最终目标转型为AI数据中心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以“稳定租金收益”绑定AI产业长期增长。 AI基建的“硬实力”门槛下,APLD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三维度: 1)土地与电力整合能力:AI数据中心是“吞电巨兽”,据英伟达CEO黄仁勋测算,1吉瓦(GW)计算能力需500-600亿美元基建投入,低成本稳定电力是生存关键。APLD精准布局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等区域,既享低廉电价,又有每年超200天“免费自然冷却”,无需高耗能空调,降本且减耗。 2)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建设运营能力:AI数据中心需支撑数万GPU同时运行,对功率密度要求极高。APLD数据中心采用专有设计,电源使用效率(PUE)约1.18(越接近1越节能,行业平均1.5),且实现“近零水耗”,环保与效率远超同行。当前在建的PolarisForge1、PolarisForge2等园区,规划总容量超1吉瓦,可支撑数百万块GPU运算。 3)快速交付执行力:AI基建赛道“时间即金钱”,客户需“现用现扩”的基础设施。APLD将建设周期从行业普遍24个月压缩至12-14个月,比对手快近半;同时具备“并行开发多园区”能力,当前700兆瓦容量在建,“多线作战”能力是抢占份额的关键。 02 业绩与指引:5年10亿NOI目标,CoreWeave成“压舱石” 2025年以来,APLD的业绩与规划,印证了其在AI基建赛道的潜力。FY26Q1电话会议释放的信息,勾勒出“从投入到盈利”的清晰路径。 FY26Q1,APLD营收6420万美元,远超市场预期4610万美元,同比增长84%;调整后EPS-0.03美元,优于预期-0.13美元。营收增长核心来自两部分:HPC托管业务的租户定制装修服务(单季2630万美元)、传统数据中心业务(同比增500万美元)。虽仍处“投入期”(净亏损2780万美元、调整后净亏损760万美元),但“营收超预期、亏损收窄”凸显业务健康度。 更关键的是业绩指引与长期目标。APLD与AI超算巨头CoreWeave的租赁协议(覆盖PolarisForge1园区),预计每年贡献约5亿美元净营业收入(NOI)——NOI是REIT类企业盈利核心指标,这5亿美元为转型打下“压舱石”。在此基础上,公司重申“5年内实现10亿美元NOI年化运行率”,随PolarisForge2等项目落地,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与CoreWeave的合作远超“租赁”:2025年6月签订15年70亿美元租约(250兆瓦),FY26Q1升级至400兆瓦(覆盖PolarisForge1全园区),合同总价值达110亿美元;CoreWeave还聘请APLD为PolarisForge1首座100兆瓦建筑(2025年底投用)提供定制装修,既为APLD带来2630万美元服务收入(下季预计大增),更让双方从“房东与租户”升级为“端到端合作伙伴”。 除CoreWeave,APLD客户群持续扩容:正与一家“投资级超大规模企业”洽谈PolarisForge2租约,同时对接另两家超大规模企业新地点合作(大概率为微软、谷歌等算力需求巨头)。 此前,APLD与微软Azure合作,将GPU集群与AzureAI服务深度集成,吸引12家企业客户迁移,还承接微软部分AI训练任务(微软为碳减排优先选低能耗数据中心);AI算力公司TogetherAI订单翻倍,推动APLDAI算力租赁收入增120%;医疗影像企业CuraCloud、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robot等,也带来多元化收入。 03 行业红利:40-90吉瓦电力缺口,3500亿美金蛋糕待分 APLD的底气,不仅来自自身实力与客户资源,更源于AI基建行业的“超级红利”——电力缺口与巨额投资,为竞争力企业打开市场空间。 美国能源部估算,当前数据中心电力缺口40-50吉瓦,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等专家认为实际超90吉瓦。1吉瓦可支撑百万人口城市日常用电,而数据中心电力缺口,是AI算力爆发的直接结果:单块GPU需持续供电,OpenAI、微软等大模型训练需数万GPU连续工作数月,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电力缺口背后是庞大投资机遇。黄仁勋称1吉瓦计算能力需500-600亿美元基建投入,APLD管理层数据显示,2025年超大规模企业仅AI数据中心投资就超3500亿美元。 这一规模堪称“碾压级”:1956年美国州际公路系统(通胀调整后5000亿美元,30年周期)、阿波罗登月计划(1500亿美元,10年周期),而AI基建一年投资已超阿波罗总投入,且建设周期大幅缩短——未来3-5年行业将爆发式增长,提前卡位者先享红利。 当前客户需求从“2026年电力”转向“2027年电力”,核心诉求是“快速获200兆瓦电力,且选址可扩至1吉瓦”,部分客户需求甚至超1吉瓦(APLD已洽谈“10倍1吉瓦”选址)。这种“大规模、快交付”需求,恰好匹配APLD能力(选址可扩1吉瓦、12-14个月建设周期)。 行业专家预判,未来12个月AI基建将“分化淘汰”:大量新进入者争抢“电力与建设时间”,但部分企业会因供应链短缺(变压器、发电机)、经验不足延迟;而APLD这类“踩过坑”的企业,将凭经验拿更多订单,2027-2028年“马太效应”加剧,经验丰富者主导市场。 04 项目与融资:700兆瓦在建,50亿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AI基建是“重资产”行业,项目落地与资金实力缺一不可,APLD的布局既务实又具野心。 APLD将项目分四类,清晰规划发展节奏: 1)运营中:当前容量0,FY26Q2100兆瓦(PolarisForge1)转入,2025下半年迎首批稳定租金,进入“营收兑现期”; 2)建设中:700兆瓦,核心为PolarisForge1(400兆瓦,租给CoreWeave)、PolarisForge2(300兆瓦,北达科他州Harwood,2026年200兆瓦投用、2027年满负荷,长期可扩1吉瓦,初始成本30亿美元); 3)活跃管线:未来6-12个月可转建设,已进入许可、电力洽谈阶段,目标“现有项目完工前启动新项目”(如PolarisForge2完工前启动下300兆瓦),确保“电力到位时建筑就绪”; 4)潜在管线:6-12个月难转建设,用于储备未来空间。 目前,APLD活跃项目管道达4吉瓦,叠加潜在管线,扩张潜力巨大。 AI基建单园区成本数十亿美元,仅靠自有资金不足,APLD的融资成果堪称“里程碑”: 1)麦格理50亿优先股权融资:2025年与麦格理资产管理合作,获50亿优先股权融资(首笔1.125亿已提取),兼具债权与股权优势,减少股权稀释;结合项目融资可释放200-250亿总资本,PolarisForge1建设资金完全覆盖,无需额外自有资金; 2)麦格理设备资本:解决PolarisForge2设备采购资金,保障项目启动; 3)项目融资推进:为PolarisForge1400兆瓦(CoreWeave租约支撑)推进项目融资,FY26Q2预计完成,贷款与成本比率(LTC)约70%,利率为SOFR+400-450个基点(市场竞争力强,还款来源稳定)。 4)充足融资不仅保障项目推进,更让APLD在竞争中占“资金优势”——对手愁融资时,它已快速启动项目抢资源、拿订单。 05 风险与挑战:执行、竞争、监管三重考验 APLD的AI基建之路并非坦途,仍面临三大核心风险: 1)执行风险:700兆瓦在建+多园区并行开发,对供应链(变压器、发电机)和人才是考验——设备短缺可能延误工期,高功率数据中心建设需专业团队,人才缺口或成瓶颈;且“电力与建设节奏匹配”需协调电力公司、施工条件,若失误可能出现“电力到位建筑未完工”或“建筑完工电力未到”,浪费成本。 2)竞争风险:AI基建高红利吸引大量参与者——传统数据中心运营商(Equinix、DigitalRealty)、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自建)、跨界玩家(能源企业转型),部分对手资金、客户、融资优势更强,可能争夺电力与订单,短期或加剧竞争,压低租金与利润率。 3)监管风险:数据中心受地方政策影响大,尤其税收与电力审批。如南达科他州项目(2026年电力到位),关键障碍是“IT设备销售税豁免”(美国41州已出台,APLD正推动该州落地,超大规模企业同步参与),政策不落地或延误项目;未来能耗、环保监管趋严,也可能增加建设运营成本。 06 结语:AI基建的“鹤嘴锄与铁铲”,APLD的长期价值 APLDCEO韦斯・卡明斯称:“我们是‘智能时代’现代版‘基础建设核心力量’,类比‘鹤嘴锄与铁铲’的关键角色。”这精准定位APLD——在AI“淘金热”中,不直接参与“淘金”(大模型、AI应用),而是提供必需“工具”(数据中心、算力基建),这种定位的优势在于:AI产业短期风口波动,但对“工具”的需求长期刚性,算力增长就有APLD业务支撑。 从长期看,APLD的价值核心在三点: 1)深度绑定AI产业:客户涵盖CoreWeave、微软、TogetherAI等产业链核心玩家,长期租约(如CoreWeave15年协议)锁定稳定收益,降低业务波动; 2)转型REIT潜力:AI数据中心REIT兼具稳定租金与增长性,受机构投资者青睐,转型成功有望获估值溢价,打开市值空间; 3)分享行业红利:40-90吉瓦缺口、3500亿美金年投资,行业红利持续数年,APLD凭电力整合、快速交付、融资优势,有望在分化中扩份额,实现业绩与估值双升。 当前APLD市值较小,短期股价或受业绩、情绪、解禁影响,但长期价值取决于能否持续将“电力、土地”转化为“超大规模企业所需数据中心”,并保持竞争优势。对AI基建赛道投资者而言,APLD是值得长期跟踪的标的——每一个项目落地、客户合约、融资进展,都在为其长期价值添砖加瓦。 在这场碾压阿波罗计划的AI基建浪潮中,APLD能否成为最终赢家?答案需时间验证,但此刻,它已站在正确赛道上,手握抓住机遇的硬实力。 随着新一轮财报季的到来,其他AI相关的公司也将公布财报及对未来的展望。接下来还有类似APLD的机会吗? 想了解更多,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专业投资策略。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
lg
...
格隆汇
10-10 17:22
微软数据中心供应紧缺或持续至2026上半年,Azure AI与传统业务承压
go
lg
...
也波及以中央处理器(CPU)为主的传统
云
服务
。Azure是微软核心增长引擎,2025财年创收超750亿美元,扩张速度领先亚马逊和谷歌。延长的供应紧缺意味着Azure新客户增长可能受到限制,并影响微软整体
云
服务收入
增速。 AI与传统业务双重挤压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的强劲计算需求成为新增容量压力的主要驱动。微软首席技术官Kevin Scott表示: 自ChatGPT和GPT-4发布以来,几乎不可能以足够快的速度建设产能。即使是我们最雄心勃勃的预测也经常被证明是不够的。 AI工作负载并非唯一因素,传统云业务及微软自身内部业务(如Office套件)也占用大量计算资源。此外,OpenAI是CPU工作负载的主要客户。部分微软员工已被告知,在受影响的区域关闭内部项目以节约产能。 客户应对与微软补救措施 面对容量限制,客户采取多种策略:部分将业务迁移至其他
云
服务商
,部分在不同Azure区域分配关键工作负载。微软方面采取平衡供需措施: 大多数Azure区域仍有可用容量,现有客户可继续扩展。 在意外需求高峰时采取“容量保存方法”,引导客户选择可用区域。 对因延迟或成本增加的客户,提供额外费用补偿。 海外区域(尤其欧洲)可不受限制处理新客户订阅。 历史性建设热潮与供应链瓶颈分析 为应对需求,微软过去一年增加超过2吉瓦的数据中心容量,其发电量约等于胡佛水坝。然而,从规划到服务器上线周期可能长达数年。供应链瓶颈也限制了扩张,包括半导体芯片和变压器等关键部件交付周期长。Amy Hood在7月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我曾在1月说过,我以为到6月我们的供需状况会更好。而现在,我希望到12月情况能好转。 编辑总结 微软数据中心供应紧缺预计延长至2026上半年,既受到AI计算需求推动,也受到传统业务消耗压力。Azure作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其扩张受限可能影响收入增长和客户拓展。微软正通过容量调配、区域分散及补偿措施应对压力,同时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以缓解长期紧缺。然而,供应链瓶颈和建设周期长期存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投资者和客户需关注潜在影响及业务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Q1:微软数据中心供应紧缺将持续多久? A1:内部预测显示问题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超过此前预计的2025年底。 Q2:供应紧缺主要影响哪些业务? A2:主要影响AI工作负载(GPU相关)和传统
云
服务
(CPU为主),包括Azure新订阅和内部业务消耗。 Q3:微软如何应对客户需求受限? A3:微软采取容量调配、引导客户至可用区域、海外区域扩容以及对延迟或额外成本提供补偿等措施。 Q4:AI需求如何影响数据中心容量? A4:ChatGPT及GPT-4等AI应用带来巨量计算需求,几乎难以按计划快速建设足够产能,推动GPU工作负载成为主要压力源。 Q5:微软增加数据中心容量是否能缓解紧缺? A5:微软已增加超过2吉瓦容量,但建设周期长、供应链瓶颈持续,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紧缺问题。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0 15:42
英特尔Panther Lake芯片亮相:18A制程开拓美国先进PC与AI市场
go
lg
...
前代提升17%,专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云
服务商
及电信运营商定制。该处理器计划2026上半年推出,并与Panther Lake同在Fab 52生产。该芯片帮助组织扩展工作负载、降低能源成本、提升智能服务能力。 英特尔面临的市场挑战与竞争压力 Panther Lake肩负着验证英特尔在PC及AI市场的竞争力。面对苹果M系列、高通PC芯片及AMD竞争,18A制程芯片的量产与良率成为关键。消息显示,当前18A良率不足10%,而台积电2nm芯片良率已达30%。 行业分析师Ben Bajarin指出: 公司终将面临一个必须抉择的时刻——判断自己到底能不能成功。 英特尔14A技术原计划2028年投产,但若无法赢得客户支持,可能放弃该工艺。Fab 52短期窗口对于证明18A制程可行性至关重要。 编辑总结 英特尔通过Panther Lake及18A制程在美国本土取得技术突破,兼顾PC与服务器市场的AI及边缘计算需求。Fab 52投产和RibbonFET/PowerVia创新增强了生产能力和效率。然而,芯片良率及竞争压力仍是制约因素。短期内,Panther Lake将成为英特尔重塑市场信心、应对苹果、高通及AMD挑战的关键试金石。 常见问题解答 Q1:Panther Lake芯片何时上市? A1:酷睿Ultra第三代预计今年底开始出货,2026年1月广泛供应。 Q2:18A制程有哪些技术创新? A2:包括RibbonFET全环绕栅极晶体管和PowerVia背面供电系统,提升功率效率和信号传输。 Q3:Panther Lake AI性能如何? A3:XPU设计支持180 Platform TOPS,CPU和GPU性能均提升超过50%,支持边缘及机器人AI应用。 Q4:至强6+处理器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A4: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云
服务商
和电信运营商,提高工作负载处理效率并降低能源成本。 Q5:英特尔面临哪些竞争压力? A5:主要来自苹果M系列、高通PC芯片和AMD,18A制程量产良率和客户预订决定能否抢占市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0 15:42
ETF盘中资讯|英特尔重磅!芯片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科创人工智能ETF实时成交额超9300万元,或有资金逢跌抢筹!
go
lg
...
orest),它专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云
服务
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打造,帮助企业扩展工作负载、降低能源成本,并驱动更智能的服务。 此前,黄仁勋强调,AI芯片的重要性。过去六个月AI计算需求大幅上升,英伟达新一代架构Blackwell的芯片需求“非常非常高”。他认为这标志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开始。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国产大模型与国产芯片正朝着软硬协同的统一生态演进,国内AI产业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华鑫证券表示,国产AI芯片大时代已经来临,国产AI产业链从上游先进制程到先进封装,到下游字节、阿里、腾讯的模型加速迭代升级,已经实现全产业链打通,坚定看好国产AI算力设施的加速突破。 平安证券指出,在美国限制先进芯片出口中国,以及打压国产算力芯片、国产大模型的行业大背景下,国产算力替代的紧迫性持续提升。申港证券认为,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算力芯片方面或将持续突破,有望维持较好景气度,展望中期,国产算力有望获得领先于海外算力的增长弹性。 盘面上,今日(10月10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随市盘整回调,场内价格现跌5.93%,实时成交额超9300万元,环比大幅放量!场内频现溢价区间,显示买盘资金更为强势,或有资金逢跌进场抢筹! 成份股方面,恒玄科技、芯原股份领跌,跌超9%,虹软科技、云天励飞跌逾8%,星环科技、海天瑞声、乐鑫科技、金山办公等个股跌幅居前。 【国产替代之光,科创自立自强】 站在当前时点,关注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及其联接基金(联接A:024560,联接C:024561)的三大亮点: 1、政策点火,AI腾飞:顶层文件引爆,AI或成为贯穿本轮行情的引领板块。端云融合是AI发展的核心趋势,成份股均为细分环节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受益于端侧芯片/软件AI化进程提速。 2、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科技摩擦背景下,信息安全、产业安全重要性凸显。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至关重要。标的指数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具备较强国产替代特点。 3、20CM高弹性,进攻性强:相较直接投资科创板个股,ETF能够低门槛布局,并且20%涨跌幅限制,在行情爆发时效率更高。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七成,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占比超一半,集中度高,具备较强进攻性。 图: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数据截至2025.9.30) 注:截至2025年9月底,科创人工智能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71.90%;按照申万二级行业口径,半导体是第一大重仓行业,行业权重占比52.6%。 风险提示: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及其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22.12.30,发布于2024.7.25,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文中提及的个股、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10 15:11
Applied Digital营收暴增84%!盘后股价飙升16%,AI数据中心需求引爆增长引擎
go
lg
...
laris Forge 2引入超大规模
云
服务
提供商的潜力。 根据TradingKey股票评分工具,Applied Digital当前综合评分为7.48,在65家金融科技与基础设施公司中排名第8位,处于行业前列。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10-10 13:01
【TradingKey财经早餐】美联储分歧凸显,美股新高后回落,英伟达续创历史新高,稀土股USAR大涨15%,阿里巴巴跌超4%,白银新高后巨震
go
lg
...
临物理空间或服务器短缺,使得Azure
云
服务
新订阅服务受限。相较于今年7月微软CFO预计供应限制持续到2025年底,消息人士称最新的紧缺情况或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 今日关注(9日) 美联储戴利、古尔斯比、穆萨莱姆讲话 美国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通胀预期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10-10 11:01
OpenAI与英伟达、AMD巨额投资交易揭秘 AI基础设施循环效应引发市场关注
go
lg
...
元,并参与CoreWeave的IPO及
云
服务
合作。这些交易形成类似循环关系:投资、购买芯片、提供
云
服务
,OpenAI亦参与投资并扩大合作规模,总金额可达数百亿美元。这种模式加强了OpenAI与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绑定。 分析师与学者对循环交易的观点 一些科技行业分析师和学者将当前AI投资循环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较。哈佛肯尼迪学院研究员Paulo Carvao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循环交易多以广告和交叉销售为中心。如今AI公司有实际产品和客户,但支出仍在变现之前。” 英伟达发言人表示,公司“不要求任何投资公司使用英伟达技术”,而OpenAI未回应置评请求。这显示循环模式存在潜在风险,但企业高管认为其是满足海量AI算力需求的关键手段。 编辑总结 OpenAI近期与英伟达、AMD及甲骨文的一系列交易显示出AI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与复杂性。这种循环投资模式在短期内可能推动市场热度,但也带来泡沫风险。企业高管强调其对算力供应的重要性,而分析师则警示潜在的估值虚高和系统性风险。总体来看,这些交易不仅反映了AI行业资本热情,也提醒市场关注长期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问1:什么是OpenAI与英伟达的投资循环模式? 答:投资循环模式是指英伟达投资OpenAI,同时OpenAI购买英伟达芯片和数据中心服务,形成资金和资源的闭环循环。这种模式可能抬高市场估值,但也存在泡沫风险。 问2:OpenAI与AMD的合作有何特点? 答:OpenAI与AMD的合作涉及数百亿美元芯片部署,同时OpenAI可能成为AMD大股东。这种模式与英伟达投资循环类似,但强调是“良性、积极的循环”,有助于满足海量算力需求。 问3:甲骨文在AI基础设施投资中面临哪些问题? 答:甲骨文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并购买英伟达芯片,但内部利润率低于分析师预期(约14美分/美元),显示盈利能力存在压力。 问4:xAI与CoreWeave的投资模式有何特点? 答:xAI与CoreWeave交易形成循环关系,包括投资、购买芯片、提供
云
服务
,同时OpenAI参与投资并扩大合作。这种模式增强了AI产业链绑定和资金流动的复杂性。 问5:分析师如何看待这种AI投资循环风险? 答:分析师和学者警告,这种循环投资类似互联网泡沫时期,可能抬高估值且延迟现金流变现。尽管高管强调其对算力供应的重要性,但长期风险仍需关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0 00:12
软银集团日股上涨5%,将推出甲骨文Alloy支持的云与AI服务
go
lg
...
生以下影响: 影响领域 可能结果 企业
云
服务
增强软银在云计算和企业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AI应用场景 推动企业快速部署AI解决方案,提升业务效率 行业竞争 对AWS、微软Azure、Google Cloud等形成一定市场压力 专家观点引用 分析师王明表示:“软银与甲骨文Alloy合作,表明公司在企业云和AI服务领域加速布局,这将有助于增强企业客户基础并提升收入潜力。” 技术顾问李婷补充:“该服务结合高性能计算和AI能力,为企业提供可扩展、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软银在竞争激烈的
云
服务
市场脱颖而出。” 编辑总结 综合分析,软银集团推出甲骨文Alloy支持的云与AI服务,是公司在企业级科技服务市场的重要战略举措。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上涨反映了市场对该战略的积极预期。预计该服务将提升软银在云计算和AI领域的竞争力,同时推动企业客户采用其解决方案,加速公司收入增长和市场影响力扩展。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软银推出的云与AI服务有哪些技术特点? 答:该服务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企业级云架构以及支持多种AI应用场景,包括数据分析、模型部署和智能决策,具有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问2:股价上涨反映了什么市场预期? 答:消息发布后,软银股价上涨4.59%,反映投资者对公司在企业云和AI服务市场扩展的乐观预期。 问3:甲骨文Alloy在服务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甲骨文Alloy提供技术支持,包括高性能计算和数据管理能力,帮助软银快速部署可靠的AI解决方案。 问4:这一服务对行业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答:可能对AWS、微软Azure和Google Cloud形成一定市场压力,推动企业云和AI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问5:企业客户能从中获得哪些价值? 答:企业可利用该服务快速部署AI解决方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效率,同时享受高可靠性的
云
服务
,降低IT管理成本。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0 00:11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39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最新重磅表态!特朗普称将与习近平讨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问题
lg
...
美中贸易对峙恐重大升级!路透:美国考虑限制对华出口使用美软件制造的产品
lg
...
【黄金收评】一则大消息突袭点燃避险!金价巨震157美元 接下来如何交易?
lg
...
特朗普即将与习近平会晤,这对中国股市意味着什么?
lg
...
黄金连续两日暴跌、险失守4000美元关口!瑞银:仍难改“多头格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35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