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三个月暴涨60%!又火了!
go
lg
...
力吸引消费者,如天猫取消“跨店满减”、
京东
整合国家补贴与外卖补贴、抖音推出“超值购”广告投放机制等,国产美妆的优势也仍旧在不断扩大。 在美妆品牌预售排名前列,国产美妆的占比有了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借此大力推销各类产品,上架更多产品。 事实上,每次大促都是品牌上新和推广的重要节点。 5月13日,李佳琦开启美妆节,其中,国货美妆品牌在李佳琦直播间表现突出,本土品牌GMV占比提升至34%。 从花西子开始,618等大促和李佳琦直播间已经成为国货品牌打开局面和推广新产品的重要渠道。 如本次618,与锦波生物共创的同频面膜,就成为最大黑马。 2024年9月,同频才刚刚成立,然而2个月后的双十一大促,同频就拿下了天猫双11全周期的快消新商品第一。 在去年双十一的李佳琦直播间,同频次抛精华迅速售罄,胶原面膜在修护品类中仅次于欧莱雅安瓶和理肤泉。 目前,同频旗舰店仅上架5款产品,次抛精华和面膜最为热门,在今年618大促中,同频已经位列618天猫美妆预售TOP20,领先于娇兰和资生堂。 然而也是在今年618,爆火之后由于优惠定价的失误,同频又很快遭遇大面积退款,迅速翻车。 这样的经历在整个国货美妆品牌崛起的过程中并不少见。 尽管电商平台等渠道给予了国货美妆品牌突围的窗口,但最终品牌能否持久运营仍需时间考验。 从美妆行业本身来说,在经历了去年年底化妆品社零同比下降的危机之后,今年1-2月,国内化妆品社零同比增长4.4%,带来了一定的增长预期。 但难以否认,如今的美妆行业已经渐趋饱和,品牌之间进入了更为严峻的市场份额的抢夺。在今年平台竞争分流、力度加大,同时平台规则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品牌方运营的难度更高。 也是因此,观察近期国产美妆品牌接连发布的财报可以发现,面临业绩分化,国产品牌已然分出高下。 02 2023年,国货美妆的市场份额首次达到50.4%,超过国际大牌,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主力。 随着消费者渐趋对国货认可度提升,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于性价比和文化认同产品的追求,也为国货美妆品牌的长期增长奠定了用户基础。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业绩仍旧是企业唯一的试金石。 此前,珀莱雅发布2024年全年及一季度业绩,2024年,珀莱雅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7.7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0%。 财报发布次日,珀莱雅股价一度涨停。 作为近两年来收获最多线上渠道红利的国货品牌,珀莱雅几乎稳坐各次大促美妆榜单榜首。 而同样收获线上渠道红利的还有丸美生物。 在最近发布的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中,丸美生物2024年营收达29.70亿元,同比增长33.44%,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增长31.69%,均维持了高速增长。 丸美创始人兼CEO孙怀庆表示,丸美生物自线上转型以来,已连续九个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双双约30%的增长。 尽管由于线上流量成本较高导致整体利润率远低于线下经销时期,但由于丸美的大单品策略,丸美的毛利率仍旧持续提升。 目前,丸美生物拥有“丸美”“恋火”“春纪”三大主要品牌。 而从珀莱雅和丸美的成长路线可以发现,大单品战略和多品牌矩阵,已经成为国货品牌突围的重要手段,如珀莱雅的红宝石精华和旗下彩妆品牌彩棠、护发品牌OR等。 而中小品牌如完美日记背后的逸仙电商,则正在因产品迭代不足和渠道乏力,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在此前发布的2024年全年业绩中,逸仙电商2024年全年营收33.93亿元,同比下滑0.63%,全年净亏损达到7.08亿元,同比减亏5.3%。 然而近七年来,逸仙电商仅2019年盈利1.47亿元,上市以来累计亏损已经超过65亿,距离扭亏仍遥遥无期。 这已经是逸仙电商上市的第五年,以目前的经营情况,扭亏仍遥遥无期。 在花西子领先的新兴品牌的冲击下,完美日记正在逐渐失去市场,逸仙电商也仅能靠收购的公司维持局面。 美妆品牌竞争的下半场,原料或将成为各大品牌竞争的焦点,而伴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和科研的要求提高,美妆行业的“马太效应”获奖更加明显。 2024年的《中国美妆行业白皮书》统计也显示,已经有超60%消费者愿意购买具有创新科技或原料的国货美妆产品。 2024年12月初,丸美生物的证券简称也由“丸美股份”变更为“丸美生物”,标志着公司从传统美妆企业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的转型。 近年来,珀莱雅、贝泰妮、欧莱雅、资生堂也都曾在公开场合强调过企业对于科技研发的重视。 在重视营销的美妆行业,华熙生物、贝泰妮的研发费用率已经分别上升到了8.08%、4.97%。 在此竞争格局下,缺乏研发能力、过于依赖营销或者超头主播的品牌,可能面临长期的风险。 不仅如此,在龙头表现优异的同时,美妆行业正在面临退货率上升的风险,直播电商和大促在吸引更多客户的时候,也带来了更高的退货率,部分品牌退货率超30%。 尽管国际大牌逐渐失守,但国产美妆品牌内部,仍是具备研发实力和全渠道运营能力的品牌能够坚守阵地,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或将加速淘汰。 03 结论 现如今,618大促已经成为国货美妆品牌展示实力和运营能力的的关键节点,龙头品牌能够通过产品和营销实现销售与资本市场的双赢,新兴品牌也能借此迅速打开局面,成为逆袭黑马。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和消费复苏的不确定性仍旧要求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放眼资本市场,或许也需秉持“强者恒强”逻辑,寻找投资机会,持续观察品牌发展。(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5-23 19:48
南方传媒收盘下跌1.86%,滚动市盈率15.01倍,总市值146.74亿元
go
lg
...
我的阿勒泰》销量破150万册,位列年度
京东
图书畅销榜总榜第一。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3亿元,同比1.21%;净利润3.20亿元,同比110.25%,销售毛利率38.17%。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47 南方传媒 15.01 18.12 1.71 146.74亿 行业平均 55.12 64.14 4.07 103.81亿 行业中值 41.78 51.55 2.69 62.81亿 1 金逸影视 -1711.96 -35.03 17.38 31.65亿 2 天威视讯 -426.06 -2325.28 2.90 65.33亿 3 歌华有线 -375.20 -139.74 0.76 97.15亿 4 引力传媒 -228.11 -234.43 22.08 42.44亿 5 中国电影 -196.28 135.85 1.76 190.81亿 6 因赛集团 -140.03 -135.43 9.44 61.00亿 7 宣亚国际 -128.65 -70.40 5.08 24.70亿 8 *ST天择 -117.07 -131.78 4.58 22.45亿 9 华媒控股 -106.53 -458.85 2.43 38.16亿 10 流金科技 -83.18 -85.94 3.24 20.70亿 11 蓝色光标 -75.85 -72.41 2.73 210.48亿
lg
...
金融界
05-23 19:07
港股收评:恒指涨0.24%!药品股、核电股强势,苹果概念走弱
go
lg
...
控股等微涨;快手、阿里巴巴、小米集团、
京东
集团小幅下跌。 药品股爆发,恒瑞医药涨超25%,康哲药业涨超13%,中国医疗集团、天大药业、远大医药、绿叶制药、康龙化成等跟涨。 消息面上,多家创新药企业宣布将在5月30日至6月3日举办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展示创新药物研究成果。另有分析称,受益于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权益合作的消息催化,中国创新药企通过技术授权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市场对于国产创新药出海预期被放大。 核电股走强,中广核矿业涨超8%,中广核电力跟涨。 消息面上,有媒体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周五(23日)签署行政命令,旨在透过简化新反应器审批监管程序和加强燃料供应链来推动核能产业的发展。 汽车股涨幅居前,比亚迪股份涨近2%,理想汽车、广汽集团、零跑汽车、吉利汽车等跟涨。 消息面上,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数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atoDynamics的数据,比亚迪4月新增电动汽车登记销量7,231辆,同比增长169%;而特斯拉销量下降49%至7165辆,两家企业的排名首次发生逆转。另据乘联分会5月22日最新调研,预计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总量将达到约185万辆,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5.4%。 黄金股活跃,灵宝黄金涨超9%,集海资源、赤峰黄金、珠峰黄金、潼关黄金、中国黄金国际、招金矿业等跟涨。 煤炭股走强,中国神华、力量发展、中煤能源、充煤澳大利亚、首钢资源等跟涨。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展望第二季度,煤炭行业已经充分释放风险,基本探明下行风险,后续上行可期。从供给看,国内稳定,进口继续缩量:预计全年国内加进口总供给基本维持稳定;需求端,预计日耗拐点将于5月下旬出现,有望扭转当前供需失衡的局面,非电煤在4月加速进行复苏进程后,有望带动煤炭价格重回上升轨道。预计6月夏季用电高峰煤炭价格重回高位,煤炭行业在中期维度供需依然会保持平衡。 苹果概念下挫,丘钛科技、高伟电子、舜宇光学科技、伟仕佳杰、比亚迪电子等下跌。 个股方面: 新世界发展今日涨超6%,报4.72港元,总市值为118.79亿港元。 知情人士透露,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已获得约10家银行的承诺,将参与其875亿港元的贷款再融资。新世界发展力图在下月底前达成协议。中国银行、汇丰和渣打银行这三家大行,东亚银行、富邦银行(香港)、恒生银行这三家本土银行,法国的工商信贷银行,以及其他几家金融机构已经完成了内部审批程序,将加入该协议,总计承诺授信额度超过200亿港元。还有其他的银行也在进行内部审批,预计会在未来几周最终敲定。 今日,南向资金净卖出11.3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6.9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28.33亿港元。 展望后市,国泰君安国际指出,往前看,港股市场情绪及估值水平已修复,后续港股新的上涨动能仍在孕育之中。在国际局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短期内以红利风格作为底仓,耐心等待观望局势明朗化。随着局势的逐步明朗,逢低切换风格,加大配置国内政策支持的方向是投资超额收益的关键。
lg
...
格隆汇
05-23 16:47
年内最强!最惨板块终于熬出头了
go
lg
...
同时布局AI医疗新风口:持仓阿里健康、
京东
健康、晶泰控股、微创医疗、微创机器人等。 得益于标的指数优质及可T+0交易,恒生医药ETF(159892)颇受市场资金青睐,年内日均成交额高达7.58亿元,最新规模为42.52亿元,双双稳居同类产品第一。 03 结语 港股创新药板块,从2021年触顶后,经过4年的调整,利空因素计价已经较为充分,包括宏观的、政策的、市场的、行业的以及公司基本面的,而从去年开始,以上多个因素出现边际改善的信号,今年以来底部反转趋势越加明显。 有机构就指出,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易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 从产业催化剂来看,5月ASCO会议将至,多家创新药公司将在ASCO披露重磅数据,诸多国内创新药企有望继续迎来催化。 港股因为“18A规则”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汇聚了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石药集团、三生制药、再鼎医药等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这些标的在A股市场稀缺。更重要的是,目前板块的整体估值还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而恒生医药等相关ETF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便捷配置渠道,同样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5-23 16:47
阿里4Q25财报映照短期挑战,长期结构性机会未改
go
lg
...
,使得平台入和利润没有同步增长。 相比
京东
也受“国补”影响,但其收入与利润同步提升,进一步映衬出阿里当前电商业务中“成本换份额”的增长逻辑存在明显副效应。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方式很难拥有可持续性。 平台掏钱补贴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市场份额,但不是能长期作为护城河存在的策略。尤其是在用户增长逐步天花板化的阶段,用烧钱换份额,短期是“有用”,长期还有待观察。 阿里云基本盘企稳,商业化进程仍在推进中 AI 和云业务无疑再次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遥控按钮”。 根据2025财年Q1财报数据,阿里云本季度实现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7.7%,为三年来最高增速,也高于同期微软Azure(16%)与Tencent Cloud(约10%)的增长表现。从单纯的数据增长看,这当然是可圈可点的,但问题在于:这一增幅仅处于市场预期区间(17%-20%)的下限,部分更为激进的机构此前曾预期其增速可达25%-30%。换句话说,是“增长了”,但“不够惊艳”。 来源:阿里巴巴财报 而利润端的表现则更加牵动神经。本季度阿里云调整后EBITA为24.2亿元,利润率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8%,不仅低于上一季度,也低于市场预期的9.5%左右。例如,投行业内不少分析师此前预测利润率应维持在10%左右。这一降幅让投资者们对“阿里云是否正在走向盈利能力的持续压缩”产生了担忧。 自由现金流和资本开支的表现,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绪。阿里集团本季度自由现金流同比大幅下滑76%,至3.74亿美元,主要因加大对AI和云基础设施的投资。但问题在于,大笔支出的资本支出(Capex)本季度仅为240亿元,明显低于公司曾承诺的“未来三年每年平均超1200亿元”这一长期投资口径。 甚至略低于腾讯同期的270亿元投入。这引发了市场的质疑:阿里在AI上的投入是否“说得多、花得少”?此外,因为获取高性能芯片受限导致投资进度放缓?这也让部分机构开始重新评估公司能否在AI基础设施竞争中长期胜出的可能性。 事实上,阿里并非交出了一份“差”的答卷,而是“没有达到过高的预期”。即便没有完全兑现高增速,但其17.7%的云收入增速,仍超过了微软Azure同期16%的表现,更大幅跑赢了腾讯云2024年四季度的约10%增速。 虽然目前AI相关业务尚未实现高利润转化,但底层供给端正在打稳基础。阿里在核心AI服务、大模型能力与算力网络布局层面已有先发优势:通义千问(Qwen)作为阿里自研大模型代表,正在形成国内最活跃的开源技术生态,截至2024年4月底已累计开源200余个模型,衍生模型超10万个,API调用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全球下载量逾3亿次。混合云与行业SaaS产品逐步发力,当前在金融、电信等核心行业市场份额较大,展现标准云产品之外的壁垒。同时,阿里标准云产品相较AWS便宜15%-20%,形成价格优势。 管理层也在持续释放乐观信号。CEO吴泳铭在财报会上表示:云服务在更多的行业被应用,AI工作流迁移至云上并进一步触发API调用的过程需要时间,对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保持在上升通道还是抱有比较强的信心。同时,他还认为一季度并不能很好的反应用户的推理需求,可能二季度会更接近实际情况。 摩根大通随后也发声维持“增持”评级,指出“阿里云的收入增长逻辑依然符合预期”,并预计下一季度云收入同比增速有望回到22%以上水平。 国际电商“增速放缓”但基础仍扎实 阿里国际电商业务依然是集团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本季度贡献同比增长22.3%,远高于其他业务线。不过,市场原本预计该项收入增速应为27.4%,因此略低于预期。公司表示主要是汇率变动带来的一次性转换损失影响。 来源:阿里巴巴 在盈利方面,国际电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本季度净亏36亿元,环比亏损在缩窄区间内,但亏损幅度比市场预期略高。 从结构上看,这轮美方关税政策对阿里海外电商的实质性影响相对有限。以阿里巴巴的国际电商矩阵为例,包括Lazada、Trendyol在内的多个平台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高度本地化运营,商品流通路径本身并不依赖中美跨境通道。同时,当前速卖通在美国市场的GMV占比极低,因此并不直接位于此次关税加征的“击打核心”。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加税措施将显著拉升进口商品在美国本土的实际购买价格,可能间接导致一部分美国“精打细算型消费者”主动寻求平台外购物通道。这正是目前业内所说的“关税难民”效应——即关税政策本身反而倒逼美国用户海外低价平台。 从Q1海外应用数据来看,这种“反向驱动”趋势已有所体现。2025年初以来,阿里国际业务旗下的多个购物APP下载量持续攀升,速卖通一度跻身美国iOS购物类应用Top 5。这或许为阿里国际业务用户增长带来了机会。 本地生活短期承压,长期看好即时零售 本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0.3%,整体趋势仍属平稳。然而,在营收尚可的同时,利润端的压力开始显现:一季度亏损已显著扩大,超出前几个季度控制在6亿元以内的平均水平,显示除了季节性波动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成本压力。 来源:阿里巴巴财报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轮亏损放大发生于“外卖补贴大战”尚未正式爆发前。二季度
京东
、阿里、美团补贴全面展开,本地生活板块的亏损水平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承压。这也成为当前机构投资人对阿里短期盈利前景的又一份担忧来源。 不过,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报预测,中国即时零售市场总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约2670亿美元),2024至2030年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这意味着尽管当前阶段面临短期亏损压力,但长期空间依旧可观。 来源: 摩根士丹利 其“淘宝闪送”产品正在探索整合天猫商品的即时配送能力,不同于部分纯外卖企业过度依赖重型骑手网络,阿里的本地生活体系建立在淘宝高频流量+前置仓能力+即时履约协同之上,具备更高的转化黏性。大摩指出,这种“流量+履约”双引擎的组合,不仅能够撬动即时零售消费新需求,还能在战略上实现“阿里电商主体盈利不受损、饿了么逐步接近收支平衡”的排布逻辑。 估值偏低,存在左侧布局机会 根据Seeking Alpha数据显示,阿里当前市盈率(GAAP Basis)约为16.6倍,明显低于其历史平均20倍+水平。 而本次财报的表现,显然为这种“筑底-修复”的估值逻辑提供了实质支撑。核心业务电商和云计算保持稳步增长,再加上国际电商与菜鸟物流呈现活跃态势,整体业务结构正在朝向盈利能力更强、增长双曲线更清晰的方向演化。 此外,阿里巴巴近两年通过持续高强度回购(年均超百亿美元)和资产优化,强化了核心业务竞争力与股东回报。当前剩余约200亿美元回购额度,预计未来两年将继续通过回购稳定市场信心并提升估值弹性。 总结 阿里这份财报,虽然未能全面击中市场期待,但也远非“难看的成绩单”。 电商主业盈利稳固,国际电商和阿里云正在双轮驱动未来增长曲线。AI赋能转型成效正在释放,尤其体现在电商广告、会员运营与云端工具中。 短期看,补贴与折扣确实对利润率造成不小压力,但从长期角度来看,阿里仍手握“两大结构性红利”——左手AI,右手出海。只要这两条赛道不断推进,阿里的长期价值仍值得关注。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5-23 16:06
港股午评:恒指涨0.58%、科指涨0.61%,生物医药板块狂飙,科技股、影视股走高
go
lg
...
巴涨0.25%,腾讯控股涨0.39%,
京东
集团涨0.15%,小米集团涨0.28%,网易涨1.88%,美团涨1.54%,哔哩哔哩涨5.42%;生物医药板块狂飙,新股恒瑞医药、MIRXES分别涨超30%、28%;影视股齐涨,阿里影业涨超11%。 企业新闻 加科思(01167):公司自主研发的抑制剂艾瑞凯正式获批上市。此次获批触发里程碑付款条件,加科思将收到来自合作伙伴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0万元里程碑付款。 小米集团(01810):发布小米15S Pro、平板7 Ultra、手表S4,全部搭载自主研发设计的玄戒芯片;小米YU 7今日正式发布,定位 “豪华高性能SUV”。 新华保险(01336):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丽珠医药(01513):拟斥资约15.87亿元收购一家越南制药公司64.81%股权。目标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包括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等。 联想集团(00992):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年业绩,收入690.7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净利润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BOSS直聘(02076):一季度总收入19.23亿元,同比增加12.88%;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加111.53%。 比亚迪股份(01211):4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主要受马斯克政治行为引发的消费者反感及中国汽车品牌认可度提升影响。 上海实业控股(00363):拟溢价约0.4%出售4.75亿股粤丰股份,总代价为23.29亿港元。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年初以来,内需边际修复、产能出清进入“冲刺期”,宏观增长变化好于2024年底预期。4月贸易风险上升又进一步测试了在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下的市场底部区间。虽然未来关税问题不排除依然有反复,美债利率高企、美股压力等都可能扰动市场短期表现。但港股风险溢价和经济的尾部风险都明显减缓,震荡中枢理应上行。此外,宏观增长韧性好于预期,人民币汇率及人民币资产都有一定补涨空间。港股有望在今年继续获得相对表现。 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A+H”两地上市的公司数量激增,是市场流动性改善以及政策环境优化协同带来的成果。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推动AH股价差大幅收窄,显著缩小了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定价分歧,也让A股龙头公司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考虑赴港上市。“近期港股市场基石投资者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机构对基石投资的兴趣明显增强,海外长线资金参与热情高涨。”谌戈表示,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企业均为细分领域领军者,其高质量的运营状况叠加AH股价差收窄,对全球长线资金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港股情绪修复至去年10月高点,短期内缺乏情绪、利率和基本面的催化剂。基本面上,虽然关税谈判进展超预期,但政策发力的紧迫性下降,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外部不确定性仍存,短期或难以提供强有力支撑。
lg
...
金融界
05-23 12:16
下周中国科技行业大看点:小米与美团财报!
go
lg
...
张战略的一部分。在国内,美团正面临来自
京东
的日益激烈的竞争,后者在这个高度竞争的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与此同时,彭博行业研究指出,快手科技的人工智能业务仍可能难以实现盈利,其直播电商业务的增长也可能继续落后于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集团。 下周亚洲地区重点关注财报包括: 周一: 美团(港股代码:3690)一季度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7%,为自2022年中期以来最慢增速。彭博行业研究表示,其本地生活业务的营业收入可能因增加骑手福利支出而低于预期。为应对激烈竞争而提高对外卖用户的补贴,也可能拖累盈利能力。 马来西亚最大银行马来亚银行(股票代码:MAY MK)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增长4.1%。据称,该行已促成多达23.5亿林吉特(约合5.45亿美元)的客户投资进入柔佛—新加坡特别经济区,该区域面积几乎是中国深圳的两倍。 周二: 小米(港股代码:1810)一季度营收预计激增44%。彭博行业研究表示,其智能电动车及新业务的销售预计增长14%,得益于产能提升以及SU7 Ultra运动型轿车交付带来的售价上涨。物联网板块持续增长,受到家电政府补贴和市场份额提升的支持。 快手科技(港股代码:1024)一季度营收预计增长9.8%,市场关注其AI业务发展。彭博分析师对其盈利能力持谨慎态度,指出在中国“白热化竞争”的AI赛道中,AI成本上升可能侵蚀其利润率,影响至少延续至2025年。 周三: Axiata集团(股票代码:AXIATA MK)失去对主要盈利来源的控制,意味着其更容易受到边缘市场波动影响,并更加依赖股息收入。Apex证券在三月份指出,该公司可能受到XL Axiata与Smartfren合并带来的高整合成本影响。 周四: 理想汽车(美股代码:LI)一季度营收预计下降2%。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该公司已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其2月和3月的交付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27%,从1月的4%跌幅中恢复。 Bajaj Auto(股票代码:BJAUT IN)季度利润预计增长3.9%,得益于出口量增长,尽管国内两轮车销量表现平淡。Axis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入门级车型和电动车比重上升,利润率可能下降,平均售价也将降低。 周五: 阿波罗医院(股票代码:APHS IN)预计其床位使用率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原因是包括斋月提前在内的宗教节日使患者推迟择期医疗程序。预计季度利润同比增长47%,其中药房业务增长快于医院主业。PL Capital分析师表示,Apollo 24x7的亏损应仍将持续,其床位使用率提升和利润率扩张将成为关键。
lg
...
风起
05-23 11:59
AI人工智能ETF(512930)早盘反弹翻红,消费电子ETF(561600)近2周规模、份额增长显著,小米自研芯片正式亮相!
go
lg
...
1024)、科大讯飞(002230)、
京东
健康(06618)、哔哩哔哩-W(09626)、金山软件(03888)、拓维信息(002261)、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94%。 消费电子ETF紧密跟踪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消费电子相关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消费电子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芯国际(688981)、立讯精密(002475)、寒武纪(688256)、
京东方
A(000725)、韦尔股份(603501)、澜起科技(688008)、兆易创新(603986)、工业富联(601138)、歌尔股份(002241)、亿纬锂能(30001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78%。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15894;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15895)。 AI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韦尔股份(603501)、海康威视(002415)、中科曙光(603019)、澜起科技(688008)、科大讯飞(002230)、中际旭创(300308)、金山办公(688111)、新易盛(300502)、紫光股份(00093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64%。 AI人工智能ETF(512930),场外联接(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3384;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02338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3 11:56
突发重磅信号!香港稳定币立法三读通过 议员:人民币稳定币有望纳入体系
go
lg
...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京东
等科技公司蓄势待发,香港监管机构已经就稳定币沙盒中的3家发行人运行计划展开监管和测试。该法案委员会主席邱达根议员表示,支持推动建立锚定港元、人民币稳定币,强化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与其他国家的数字桥梁。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进一步确立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香港特区政府预计,该条例将于今年内生效。 尽管美元、港元稳定币的讨论度广泛,但市场更为关注的是,究竟人民币稳定币是否会被引入采用。 《稳定币条例法案》委员会主席邱达根议员表示,支持推动建立锚定港币、人民币的稳定币,强化香港成为连接内地以及其他国家的数字桥梁,同时倡导政府灵活性发牌,加快审批进程。 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明确,以下三类活动需申请牌照: 1、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 2、在香港或香港以外发行港元稳定币; 3、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其法币稳定币的发行。 草案向发行人列出四个重要要求:一是储备方面,持牌人必须维持稳健的稳定币机制,确保稳定币的储备资产是由优质及具高流动性的资产(如资产可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政府债券、回购协议、逆回购协议,和投资于上述资产的货币市场基金)组成,且任何时候都和流通的法币稳定币的面额相等,并妥善分隔和保管。 二是稳定币持有人有权向发行人按面额赎回稳定币,赎回要求必须不附带费用,且要在合理时间内处理。三是符合一系列有关打击洗钱、风险管理、披露以及审计适当人选的要求。四是必须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草案显示,在发行人资质方面,规定持牌人须有足够财政资源及流动资产,其中要求持牌人的股本至少有2500万港元。牌照不设固定期限的有效期,也就是说,除非遭撤销,或者持牌人被清盘、撤销于香港公司登记处的注册资格,否则牌照持续有效。 为保障公众和投资者,草案规定,只容许指定的持牌机构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而只有由持牌发行人所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才可销售给零售投资者。上述可以在香港销售稳定币的指定持牌机构包括:获金融管理专员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银行、获香港证监会发出1号牌(证券交易)的机构,以及在香港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为起到有效震慑作用,《稳定币条例草案》对违规行为设定了明确的惩罚规则。无牌进行受规管的稳定币活动:可处罚款5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非指定持牌机构销售稳定币:可处罚款500万港元及监禁七年等。
lg
...
链动精灵
05-23 11:55
香港医药ETF(513700)涨超2%,创新药二哥信达生物单季度业绩创新高
go
lg
...
物(1801)、康方生物(9926)、
京东
健康(6618)、石药集团(1093)、中国生物制药(1177)、三生制药(1530)、翰森制药(3692)、阿里健康(024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23 10:27
上一页
1
•••
158
159
160
161
16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9月降息稳了?!PCE数据实锤美国通胀再抬头,金价短线拉升
lg
...
黄金上破3450、逼近历史新高!美联储独立性存疑“叠加”降息预期点燃避险买盘
lg
...
“比特币必到100万美元!”特朗普之子掀起亚洲加密热潮
lg
...
【美股收评】美股冲高后回调!标普创纪录后遇抛压,通胀阴影或笼罩9月行情
lg
...
美国7月商品贸易逆差激增,或拖累三季度经济增长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