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东吴证券:给予龙净环保买入评级
go
lg
...
订15.6亿元储能系统及设备销售合同。
储
能
电池
PACK与系统集成生产线(年产2GWh)和储能电芯生产线(年产5GWh)已于2023年8与和2024年1月分别投产。 紫金矿业的绿电运营商,全产业链布局的储能新星。1)矿山绿电解决消纳核心问题,紫金自用空间广阔盈利优异。紫金矿业全面拥抱新能源,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不低于30%,对应绿电装机约7GW。高自发自用比例,与紫金结算电价盈利优异。我们测算,假设项目自发自用70%,光伏全投资IRR可达12%,单GW净利可达2.8亿元。2)储能新星升起,协同紫金全产业链布局。结合紫金上游锂资源及锂电材料布局以及龙净中游
储
能
电池
与下游销售渠道优势,储能业务快速拓展。龙净铁锂储能电芯、PACK、系统集成项目投运,贡献新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1.5/14.8/20.3亿元,同比增长126%/28%/37%,对应2024-2026年PE12/9/7x(2024/4/3)。矿山绿电项目加速投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紫金矿业可再生能源转型节奏不及预期,紫金矿业矿山扩产进度不及预期,电化学储能竞争加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泰君安于歆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61.75%,其预测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14.14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9.7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中性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6.59。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4-04-10
上海洗霸(603200.SH):生产的固态电解质粉体材料可以应用于锂离子固态电池
go
lg
...
孔碳材料等先进材料可以应用于动力电池、
储
能
电池
、高端消费类电池等领域。同时公司会尽量满足不同的潜在客户的具体要求,但相关样品的检测、匹配结果和应用前景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lg
...
格隆汇
2024-04-10
涨停揭秘 | 和胜股份首板涨停,封板资金1.1亿元
go
lg
...
应给因湃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和
储
能
电池
箱体,以及能搭载各类电池的电池托盘。公司拥有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材料研发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池托盘,包括可搭载方型、刀片、圆柱等不同形状、型号的电芯。此外,公司已成功进入华为、OPPO、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领先企业的供应链。 业绩方面,2023年1月-9月,和胜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9.89亿元,同比减少6.40%;归属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25.90%。
lg
...
金融界
2024-04-10
智己固态电池量产上车,固态电池是未来方向?
go
lg
...
池主题指数,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动力电池、
储
能
电池
、消费电子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深入布局动力电池行业龙头股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三花智控、格林美等,以反映电池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固态电池作为未来行业成长方向,长期投资价值显著,值得把握。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如下,涵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锂电设备、储能逆变器核心标的。其中超5成权重为新能源车概念。而从产业角度,CS电池指数更聚焦新能源车产业“核心部分”,更具高成长、高弹性特征。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0
保力新下跌5.08%,报1.12元/股
go
lg
...
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动力电池及
储
能
电池组
的研发和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型、新能源船舶和储能领域。公司拥有国内先进的第四代全自动化圆柱电芯生产线,并以安全、技术创新、自动化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安全性、高功率性、强环境适应性和长循环寿命的产品。 截至9月30日,保力新股东户数12.57万,人均流通股3.27万股。 2023年1月-9月,保力新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减少29.65%;归属净利润-7593.12万元,同比增长20.47%。
lg
...
金融界
2024-04-10
回调接人?德业股份跌近8%,最低费率的电池50ETF(159796)回调超2%,近20个交易日“吸金”近4700万元
go
lg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选取业务涉及动力电池、
储
能
电池
、消费电子电池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电池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29日,中证电池主题指数(93171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阳光电源(300274)、宁德时代(300750)、三花智控(002050)、亿纬锂能(300014)、格林美(002340)、先导智能(300450)、天赐材料(002709)、恩捷股份(002812)、中国宝安(000009)、国轩高科(00207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43%。 电池50ETF(159796),场外联接(A类:012862;C类:012863;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发起式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0
宁德时代发布超长寿命
储
能
电池
系统,
储
能
电池
ETF(159566)一键打包
储
能
电池
龙头
go
lg
...
各环节龙头企业将不断受益 关联产品:
储
能
电池
ETF(159566):选取50家电池制造、
储
能
电池
逆变器、
储
能
电池
系统集成、电池温控消防等相关领域相关上市公司 新能源ETF易方达(516090),场外联接(A类:019315;C类:019316) 碳中和100ETF(562990),场外联接(A类:016899;C类:016900) 绿色电力ETF(562960),场外联接(A类:019058;C类:019059)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0
“天恒储能系统”重磅上新!宁德时代引领新产品周期;机构: 钠离子电池储能行业应用前景广泛
go
lg
...
储能系统,采用430Wh/L 磷酸铁锂
储
能
电池
,达到6MWh 级高能量,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减少20%。 新技术催化,大小beta 共振:宁德时代开启新产品周期,麒麟、神行快充电池在动力领域大放异彩,储能领域推出天恒系列产品,“CATL inside”品牌效应深入人心。此次储能领域产品创新叠加近期固态电池等新技术进展不断,锂电行业技术进步仍在演绎高压快充、液冷超充桩、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方向或持续有催化剂。 【需求景气,排产持续提升】 随着旺季来临,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各车企推出新车型、半固态电池应用等,市场对锂电回暖预期回升。短期内,车企终端价格战正在度过消费者观望阶段,转向促进销量增长,行业库存正回归正常,龙头车企盈利有望触底反弹,进而带动锂电产业链。据SMM,本周碳酸锂、三元正极、磷酸铁锂、负极原材料针状焦及石墨化、六氟磷酸锂、铜箔加工费均有所上涨,体现行业短期景气度上行。 春节后产业链开工率稳步恢复,据高工锂电和SMM,4 月排产环比微增10%左右,5 月排产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近5%。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位于高位,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锂价见底、需求拐点、盈利周期反转等三重因素共振,阶段性底部已至,产能出清已看见一系列积极信号。 【机构观点:钠离子电池储能行业应用前景广泛】 国联证券研报指出,预计2025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到32.9GWh,对应市场空间约203.7亿元。业内机构分析表示,在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更需要可靠、高效的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因此,钠离子电池储能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低位布局产业链核心,关注电池ETF(561910)】 电池ETF(561910)跟踪的中证电池主题指数,涵盖电池制造、核心材料、锂电设备、储能逆变器核心标的。其中超5成权重为新能源车概念。而从产业角度,CS电池指数更聚焦新能源车产业“核心部分”,更具高成长、高弹性特征。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3日,CS电池指数(931719.CSI)最新估值为21.23倍PE,位于十年期5%的分位数,即比近十年的近95%的时间都便宜。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截至2024.4.3,近10年维度。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 国联证券表示,24年初锂电板块估值已跌至近十年底部,板块已经历成长赛道期、洗牌期,正处于出清末期。23年碳酸锂价格下跌82%,碳酸锂价格的企稳,锂电材料有望迎来补库周期。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或承诺。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投资推荐。中证电池主题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36.08%(2019)、140.43%(2020)、52.43%(2021)、-30.22%(2022)、-33.08%(2023)。中证电池主题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4-10
储能领域再掀波澜:宁德时代发布王炸技术
go
lg
...
能专用长寿命电芯L系列,实现了磷酸铁锂
储
能
电池
的高能量密度——430Wh/L。 使用寿命方面,天恒储能系统采用更高效的补锂技术、锂离子自修复技术并结合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等,成功地解决了“零衰减”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实现大规模量产5年零衰减系统。 更值得重视的是,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直接让同业其他的大多数只存在“PPT”概念的产品和系统原地“下架”,因为,天恒储能系统是现存行业内唯一一个经过真实数据测试,且可大规模生产落地的解决方案。“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并非广告词或者一句空话,其更像是一个长期严肃论证而得到的精准结果。 高标准、高门槛的安全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其本质是对“可信、可续”的承诺。 吴博士对于“体系安全”的论述是这样的:“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驶入发展‘高速路’。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要稳中求进。稳,就是在安全上,必须严格把关。” 可见,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完全就是宁德时代对产业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下,融合其理念与实践所诞生的最终产物。 而借助核心技术的长期累积与创新突破,天恒储能系统取得了储能行业破天荒的领先,或许是意料之外预期之内的事,其有望进一步发挥宁德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路径的长板,从而更好满足储户端和发电端、B端和C端等一系列用户核心痛点和需求。 实际上,天恒储能系统对高性能与安全性的极致追求,或来源于宁德时代内部的“生态融合”。 这里决定一个事儿的走向——为什么这么先进的、能够带来降维打击的储能系统最初就诞生在宁德,而非别人手里。 因为,单打独斗很难解决系统性的问题,没有速成的道路。 “所以,我们希望行业能够打造一个生态共融的产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共享技术、分享数据、分享信息,让每一个伙伴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滋养,获得成长。”吴博士曾这么分享过他的想法。 宁德时代借全球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已形成研发销售的正向反馈。其电池技术积累足以赋能储能业务,让锂离子电池的两大应用场景的生态融合开始换挡加速。 从这点上看,作为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储能很可能复现其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作用——政策驱动市场初步发展的阶段结束,下一步将在技术变现及制造落地水平方面,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正向作用于相关业务与生态伙伴的现金流。 据SNE Research,宁德时代2023年
储
能
电池
全球市占率40%,连续3年居首。 公开资料亦显示,宁德时代的技术积累经过市场的长时间实践检验,已拥有广泛客户基础。 在国内,该公司不仅成功入围多个电力央企的储能系统设备框架采购,还与多家行业巨头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在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等所有主要储能市场,与众多优秀EPC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客户遍布全球。其助力Nextera实现全球最大光储单体项目并网,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和西澳电力公司Synergy交付了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均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充分展现了全球储能领域领导地位和强劲实力。 结合《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的22%行业年复合增速,即便保守假设宁德及合作伙伴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变,“全生态”模式和打法,在未来发展中的估值增长潜力都是不可估量。 可以进一步推演,透过此次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将以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积累所形成的极高门槛的安全标准和高性能标准快速的在全市场铺开。在天恒储能系统出现之前,宁德凭借原有领先的综合竞争优势,就拿到了全球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确立了无可辩驳的阶段领导者地位。 而在天恒储能系统推出之后,或意味着宁德的储能业务“破圈”机会来了——在储能产品和储能系统实现全面降维打击的推进下,宁德将有机会快速对剩余的全球五分之三的市场份额形成替代。所以,未来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要将全球储能市场确定性较高且增速较好的大趋势,以及公司领先市场地位纳入考量范围内,还要为宁德储能业务插上一双打开了增量空间和替代市场的翅膀。 据公开资料,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业务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3.17%,占总营收的14.94%。如此看来,未来公司储能业务在两至三年内将会突破千亿规模,且持续提升收入占比,是完全可期的。 04 尾声 放眼储能行业的发展之路,全行业要做的其实还很多。 行业的大趋势是材料低成本、高储能密度、高循环稳定性、长周期存储;装备也正在从关注单体设备效率、成本,转向满足差异性需求的高品质供能、储用协调,然而关于储能的产业标准设定,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加上任何储能产品的检验,都必须经历长时间跨度且足够严格的论证实践,而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给出的范例作用,为全行业即将迈入高质量新阶段,打响了头炮。 从更加长远的发展角度看,社会和行业所共同展望的是通过智能化储能解决方案,平衡生态与效率,引领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共进。 这条道路上,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先行者开始展现出别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和前瞻性布局,昭示了未来能源之路不是单纯的技术和成本竞赛,而是对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解决方案的不懈探求。 这些先行者正在持续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和落地,以优质产品填补国内乃至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在技术甚至标准上的空白,向着资源优化利用和能源结构根本性变革迈进。(全文完)
lg
...
格隆汇
2024-04-09
储能领域再掀波澜:宁德时代发布王炸技术
go
lg
...
能专用长寿命电芯L系列,实现了磷酸铁锂
储
能
电池
的高能量密度——430Wh/L。 使用寿命方面,天恒储能系统采用更高效的补锂技术、锂离子自修复技术并结合仿生SEI和自组装电解液等,成功地解决了“零衰减”电池中锂金属高度活性的难题,有效遏制了氧化反应引发的热失控现象,实现大规模量产5年零衰减系统。 更值得重视的是,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直接让同业其他的大多数只存在“PPT”概念的产品和系统原地“下架”,因为,天恒储能系统是现存行业内唯一一个经过真实数据测试,且可大规模生产落地的解决方案。“5年零衰减、6.25兆瓦时”并非广告词或者一句空话,其更像是一个长期严肃论证而得到的精准结果。 高标准、高门槛的安全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其本质是对“可信、可续”的承诺。 吴博士对于“体系安全”的论述是这样的:“系牢安全带,储能才能真正驶入发展‘高速路’。储能的高质量发展,要稳中求进。稳,就是在安全上,必须严格把关。” 可见,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完全就是宁德时代对产业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下,融合其理念与实践所诞生的最终产物。 而借助核心技术的长期累积与创新突破,天恒储能系统取得了储能行业破天荒的领先,或许是意料之外预期之内的事,其有望进一步发挥宁德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路径的长板,从而更好满足储户端和发电端、B端和C端等一系列用户核心痛点和需求。 实际上,天恒储能系统对高性能与安全性的极致追求,或来源于宁德时代内部的“生态融合”。 这里决定一个事儿的走向——为什么这么先进的、能够带来降维打击的储能系统最初就诞生在宁德,而非别人手里。 因为,单打独斗很难解决系统性的问题,没有速成的道路。 “所以,我们希望行业能够打造一个生态共融的产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共享技术、分享数据、分享信息,让每一个伙伴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滋养,获得成长。”吴博士曾这么分享过他的想法。 宁德时代借全球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已形成研发销售的正向反馈。其电池技术积累足以赋能储能业务,让锂离子电池的两大应用场景的生态融合开始换挡加速。 从这点上看,作为宁德时代第二增长曲线,储能很可能复现其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作用——政策驱动市场初步发展的阶段结束,下一步将在技术变现及制造落地水平方面,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正向作用于相关业务与生态伙伴的现金流。 据SNE Research,宁德时代2023年
储
能
电池
全球市占率40%,连续3年居首。 公开资料亦显示,宁德时代的技术积累经过市场的长时间实践检验,已拥有广泛客户基础。 在国内,该公司不仅成功入围多个电力央企的储能系统设备框架采购,还与多家行业巨头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储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在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等所有主要储能市场,与众多优秀EPC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客户遍布全球。其助力Nextera实现全球最大光储单体项目并网,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和西澳电力公司Synergy交付了大规模的储能项目,均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充分展现了全球储能领域领导地位和强劲实力。 结合《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的22%行业年复合增速,即便保守假设宁德及合作伙伴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变,“全生态”模式和打法,在未来发展中的估值增长潜力都是不可估量。 可以进一步推演,透过此次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宁德时代将以一系列产品和技术积累所形成的极高门槛的安全标准和高性能标准快速的在全市场铺开。在天恒储能系统出现之前,宁德凭借原有领先的综合竞争优势,就拿到了全球五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确立了无可辩驳的阶段领导者地位。 而在天恒储能系统推出之后,或意味着宁德的储能业务“破圈”机会来了——在储能产品和储能系统实现全面降维打击的推进下,宁德将有机会快速对剩余的全球五分之三的市场份额形成替代。所以,未来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要将全球储能市场确定性较高且增速较好的大趋势,以及公司领先市场地位纳入考量范围内,还要为宁德储能业务插上一双打开了增量空间和替代市场的翅膀。 据公开资料,宁德时代2023年储能业务营收599亿元,同比增长33.17%,占总营收的14.94%。如此看来,未来公司储能业务在两至三年内将会突破千亿规模,且持续提升收入占比,是完全可期的。 04 尾声 放眼储能行业的发展之路,全行业要做的其实还很多。 行业的大趋势是材料低成本、高储能密度、高循环稳定性、长周期存储;装备也正在从关注单体设备效率、成本,转向满足差异性需求的高品质供能、储用协调,然而关于储能的产业标准设定,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加上任何储能产品的检验,都必须经历长时间跨度且足够严格的论证实践,而宁德时代天恒储能系统的出现给出的范例作用,为全行业即将迈入高质量新阶段,打响了头炮。 从更加长远的发展角度看,社会和行业所共同展望的是通过智能化储能解决方案,平衡生态与效率,引领科技与经济可持续共进。 这条道路上,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先行者开始展现出别树一帜的创新精神和前瞻性布局,昭示了未来能源之路不是单纯的技术和成本竞赛,而是对安全、可靠和环境友好解决方案的不懈探求。 这些先行者正在持续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方面的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储能技术不断进步和落地,以优质产品填补国内乃至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在技术甚至标准上的空白,向着资源优化利用和能源结构根本性变革迈进。
lg
...
格隆汇
2024-04-09
上一页
1
•••
55
56
57
58
59
•••
16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像极了2015年的疯狂!中国A股延续牛市行情,泡沫正在酝酿?
lg
...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中国突发重磅!鲍威尔讲话后 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幅度创1月份来最大
lg
...
中国房市重大突发!金融中心上海放宽购房限制 中国房地产股应声跳涨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