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Gemini发布Q3财报:营收翻倍,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大幅改善
go
lg
...
同期为2454万美元。同时,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为6.67美元,显著改善去年同期每股亏损18.33美元的表现。 营收与盈利趋势分析 从财务数据看,Gemini实现了收入翻倍增长,显示出业务扩张和客户基础持续增加的趋势。尽管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每股亏损的显著收窄表明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明显改善。 财务指标 2025Q3 2024Q3 同比变化 营收 5062万美元 2454万美元 +106% 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6.67美元 18.33美元 改善11.66美元 分析指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交易量增加以及平台服务和新客户获取的提升,而每股亏损改善体现出公司在运营成本和杠杆管理方面的优化。 市场反应及股价表现 财报公布后,Gemini股价在盘后上涨约4.08%,显示投资者对公司盈利改善和收入增长持积极态度。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业务扩张和成本控制优化,Gemini有望逐步缩小亏损并提升盈利能力。 未来展望与业务策略 展望未来,Gemini计划继续拓展交易和服务业务,优化运营效率,并重点发展高价值客户和机构业务。同时,公司将通过技术投入和平台改进提升用户体验,以巩固市场份额。分析认为,若市场环境稳定,Gemini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改善盈利表现,并逐步实现财务可持续性。 编辑总结 Gemini Q3财报显示公司收入实现翻倍增长,每股亏损明显收窄,体现出业务增长与成本控制的双重改善。市场反应积极,投资者对未来盈利能力保持乐观。公司在客户拓展、技术升级及运营效率优化方面的策略,将成为未来盈利改善的关键因素。 常见问题解答 Q1:Gemini Q3营收同比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A1: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交易量提升、新客户获取增加以及平台服务扩展,显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Q2:每股
净亏损
显著改善意味着什么? A2:每股亏损收窄表明公司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改善,尽管仍亏损,但财务健康度正逐步提升。 Q3:市场如何反应这份财报? A3:财报公布后,股价盘后上涨约4.08%,投资者对收入增长和盈利改善持积极态度。 Q4:Gemini未来盈利改善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A4:未来盈利改善依赖交易量增长、高价值客户拓展、运营效率提升以及平台技术投入。 Q5:这份财报对长期投资者的意义是什么? A5:显示公司具备增长潜力和改善盈利能力的能力,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信心,但仍需关注市场波动和整体行业环境。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1-11 10:10
C3.ai创始人因病卸任,公司考虑出售寻求出路,股价暴跌超54%
go
lg
...
20万美元降至7030万美元;同时录得
净亏损
1.168亿美元。 公司在9月宣布新CEO任命的同时,撤回了全年业绩指引,理由是战略调整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此举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信任,导致股价再度走低。分析师普遍认为,C3.ai正面临从增长到盈利的艰难转折阶段。 财务指标 最新季度数据 同比变化 季度收入 7030万美元 -19%
净亏损
1.168亿美元 扩大 市值 21.5亿美元 -54%(年内) 战略选择与潜在出售计划 消息人士称,C3.ai的战略重组已由董事会主导,其中最受关注的方案是整体出售公司。潜在收购方可能包括大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或私募基金。另一个可能方向是引入外部资本进行私募融资,以延长资金储备并推进企业转型。 分析人士指出,在AI行业估值回调的背景下,C3.ai若能找到战略投资者或买家,将为其技术资产与长期项目带来新的生命力。然而,出售谈判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尚未对外正式表态。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信心 这一系列事件对市场信心造成显著冲击。投资者担忧领导层不稳定及盈利能力下降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项目延迟。自年初以来,C3.ai股价累计下跌超54%,表现远逊于科技板块平均水平。 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公司若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展示清晰战略路径,仍有望恢复增长势头。Melius Research分析师表示,“C3.ai正处于一个决定性时刻,新的管理层必须通过行动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编辑总结 整体来看,C3.ai的困境反映出AI企业从概念炒作到商业落地的艰难转型。创始人离任、财务承压与市场预期转弱共同将公司推入关键十字路口。无论是寻求出售还是引入私募资金,C3.ai都需要在短时间内稳定组织结构、重建信任并明确长期方向。行业人士普遍认为,若能聚焦核心客户与盈利模型优化,公司仍有望走出低谷。 常见问题解答 Q1:C3.ai考虑出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1:公司财务持续恶化、股价暴跌及领导层更替共同导致不确定性上升。出售被视为快速改善股东回报与业务方向的潜在方案。 Q2:创始人Thomas Siebel的离任对公司影响有多大?A2:Siebel作为公司创始人和AI行业代表人物,其卸任象征管理重心转移。短期内会带来战略真空,但长期或为公司带来新思路。 Q3:C3.ai撤回业绩指引意味着什么?A3:撤回业绩指引反映管理层对市场环境与盈利预测缺乏信心,也可能为未来战略调整留出空间。 Q4:潜在买家可能来自哪些领域?A4:潜在买家或为云计算、企业软件、或数据分析公司,也可能包括私募基金,意图整合C3.ai的AI算法与客户资源。 Q5:C3.ai未来复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5:关键在于能否在短期内稳定领导层、优化成本结构,并重新确立可持续增长模式;若AI需求保持强劲,公司仍具反弹潜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1-11 08:10
科技大公司花样百出筹集巨额资金来建设数据中心,麻烦会出现在哪里?
go
lg
...
30日的12个月里,CoreWeave
净亏损
超过10亿美元。《The Information》披露,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在今年上半年收入43亿美元,却亏损高达135亿美元。 英伟达通过股权投资及特殊采购协议(如与超威半导体达成协议,购买其6千兆瓦芯片,并获得购买1.6亿股AMD股票的权证),帮助OpenAI获得超过1万亿美元的计算能力。 继CoreWeave之后,TeraWulf和Cipher Mining也从比特币挖矿业务转型,开始建设并出租AI数据中心设施。 事实证明,运行AI计算任务比挖加密货币更能带来利润。 在过去三个月里,这两家公司分别与私人“新型云计算”公司Fluidstack签署了为期10年的托管协议。 根据FactSet的数据,截至6月30日,TeraWulf亏损1.32亿美元,Cipher亏损7100万美元,这使得两家公司为与Fluidstack的合作建设所需基础设施时面临融资困难。 但正如CoreWeave和OpenAI的例子所显示,在AI时代,企业签订金融合同不再需要盈利先决条件——只要有科技巨头愿意“担保”,就像富有的父母为孩子担保买房一样。 据证券文件披露,在一种名为“股权包裹融资”(equity wrap)的结构下,全球第四大公司谷歌,同意为Fluidstack向TeraWulf的32亿美元义务和向Cipher的14亿美元义务提供担保,并换取这些矿企的股权认股权证。 根据协议,如果Fluidstack退出数据中心租赁,谷歌将支付相应金额,减轻TeraWulf和Cipher的风险。 对谷歌而言,这些交易带来两个主要好处:通过认股权证获取潜在收益,更重要的是在未来优先获得云计算资源。这种安排让谷歌避免了承担高额资本支出,因为数据中心由TeraWulf和Cipher出资建设。 谷歌发言人对市场观察表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与数据中心托管服务商合作,将我们的云技术更接近全球客户。我们与Cipher Mining和TeraWulf的合作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目的是提升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正是借助这一担保,TeraWulf上月成为首个通过高收益公司债市场融资的加密矿企。这一做法可能开启用垃圾债券资助数据中心建设的趋势——即由信用评级过低、无法获得投资级评级的公司发行债务。 TeraWulf此次发行的债券金额高达32亿美元,用于在纽约州北部建设数据中心,这正好与谷歌的担保金额一致。这是自1989年RJR Nabisco杠杆收购以来最大规模的垃圾债券发行之一。 尽管评级机构对债券的评级级别存在争议,但谷歌的担保大幅降低了风险,使其获得惠誉的BB评级,属于垃圾债券中风险最低的等级。 Simplify的格林表示:“谷歌最终承担了这笔债务的全部风险。” 如果尚未盈利的比特币矿企能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持下发行公开债务,那么这些科技巨头自然也可以自己融资。 这个话题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类似Meta的Hyperion或亚马逊的Project Rainier等数据中心项目,造价都在数百亿美元级别。 FactSe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谷歌、Meta、亚马逊和甲骨文的自由现金流均同比下降,原因正是投资开支大幅增加。 为支持庞大的长期AI支出计划,一些公司确实已经开始发行公司债券。甲骨文在9月发行了180亿美元债券,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其中包括一笔40年期债券。这并不是首次有公司使用如此长期的债务工具,Meta去年也发行了105亿美元债券,其中亦包括40年期品种。 Meta上周再次进入信贷市场,宣布发行总额300亿美元的债券,证券文件显示,其中同样包括40年期债券。Alphabet本周一也宣布正在美国和欧洲发行数十亿美元债券,其中最长的期限为50年。 然而,公司债券并非大型科技公司的首选融资工具,这些企业一向以低债务比率建立起“蓝筹”形象。 摩根士丹利的帕特卡指出,“华丽七雄”的这些科技巨头可能希望避免利息支出侵蚀利润,从而对股价造成压力。 CoreWeave正是一个警示例子:尽管融资迅速,即便有英伟达的支持,债务也伴随着高利率。 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上月指出,CoreWeave的利息支出已经超过了营业收入,公司运营所得甚至不足以偿还贷款。他预测这种状况还会恶化,因为CoreWeave预计将继续举债扩张。 根据公司文件,截至2025年6月,CoreWeave短期债务的加权平均利率为12.3%,而六个月前还只有9.6%。 因此,摩根士丹利预计,未来2025至2028年期间,在全球AI支出的2.9万亿美元中,公司债券仅会占据约2000亿美元。 AI尚未带来稳定收入,这可能正是公司债券发行受限的原因之一。帕特卡写道,一旦科技巨头们真正获得更多AI相关收入,“投资者将能更清晰地判断是否支持这些公司发行无担保债务”。 Blue Owl和Pimco在争夺Meta私人信贷项目时,击败了Apollo和KKR等竞争对手。据悉,Blue Owl提出了一种更灵活的融资结构,允许Meta在债务安排中拥有更大控制权,从而赢得这笔交易。 如今,当主要科技公司为稀缺的GPU和计算能力展开激烈争夺时,华尔街的资产管理公司之间也在进行一场同样激烈的竞争。 历史上主要服务于小型高风险借款人的私人信贷基金,如今渴望分享AI带来的巨额蛋糕,并乐意按照大型科技公司的特殊需求,为其筹集庞大资金而不增加负债或侵蚀自由现金流。 PitchBook的一份报告显示,虽然私人信贷回报率已从2021年高点回落,但基础设施债务的表现依然强劲,在过去一年回报率达13.1%,远高于其他策略的中个位数水平。 Arthur D. Little的麦克德维特表示,Meta与Blue Owl的合作“可能成为新一时代融资模式的范本”,“你等于是把数据中心转化成了可投资的资产类别”。 Meta此次私人信贷协议的结构也延续了大型科技公司倾向于租赁数据中心而非自行建设的趋势。 证券文件显示,微软和甲骨文日益依赖融资租赁来构建其AI基础设施,这种租赁方式在账面上虽不计作传统债务,但本质上是一种长期债务性负债。 乔治城大学金融学教授杰弗里·福斯特表示,与一次性购买设备相比,融资租赁让公司可以通过分期付款来摊销资产成本,还能选择最终获得资产所有权,就像贷款买车一样。 虽然这种租赁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列为传统债务,但信用评级机构会将其计入风险评估。 这种以资产为担保的融资,虽然传统银行也能操作,但私人信贷的优势在于灵活性。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监管规定限制了银行对单一客户的放贷额度,导致它们在面对大型科技公司时往往已接近风险敞口上限,难以再为新数据中心融资。为避免重蹈“大而不能倒”的覆辙,这类银行监管催生出庞大的私人信贷行业,金融机构从投资者而非储户筹资。 Meta在Hyperion项目中,与合资企业签订了为期四年的初始运营租赁协议。与融资租赁不同,运营租赁更像是短期租赁,具有更大灵活性。 但Meta也承诺:若提前终止租约且数据中心价值在前16年低于预设标准,将向投资者赔付损失。 尽管这笔债务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福斯特表示,“债务规模太大,Meta仍可能需要在财报附注中披露”。 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这种资产担保型融资方式提供了良好的风险回报平衡。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帕特卡分析,租赁成本通常相当于设备前期成本的年化7%至10%,虽然高于投资级公司债利率,但对现金充裕的超大规模科技公司来说仍属“完全可承受”,尤其是能避免一次性巨额支出。 帕特卡预计,未来三年中,在总计2.9万亿美元的AI资本支出中,将有8000亿美元通过某种形式的私人信贷融资完成。 CoreWeave也是私人信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证券文件显示,在2023和2024年,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与其最大股东Magnetar Capital达成融资协议,后者曾在美国房地产危机前参与CDO市场。 他们通过特殊目的实体向CoreWeave注资,贷款以GPU和网络设备作抵押,并保留在违约时接管SPV的权利。2024年,CoreWeave完成一笔75亿美元的私人债务融资,是当时最大规模之一。 不过,CoreWeave的信用评级仍属于非投资级别,且用GPU作抵押也面临设备寿命不达预期的风险。但穆迪高级分析师肖恩·克雷指出,英伟达与CoreWeave之间密切关系,为其提供信用支持。 超大科技公司加入,使得私人信贷这一传统上服务财务状况不佳企业的行业变得更具正当性。随着AI竞争演变为科技巨头之间的“生死之战”,另类资产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麦克德维特表示,“未来三到五年,AI计算能力将持续紧缺。这并不是互联网泡沫那样由虚高收入预期支撑的市场,而是有真实需求”。 如今,大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基金正获得资金募集上的关键成功,而其他私人信贷参与者则仍在艰难募资。 今年5月,Blue Owl第三只数字基础设施基金完成70亿美元募资,远超最初40亿美元目标。Meta这笔交易,是Blue Owl过去三个月内继两笔分别为22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融资项目后的又一大单。 黑石表示,私人信贷占其今年第三季度资金流入的近三分之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回报率在所有策略中最高。 Simplify的格林指出,在私人信贷、供应商融资等多种手段支持下,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已经把项目结构设计成“当业务未能兑现预期时,由自己承担付款责任”。 比如英伟达承诺购买CoreWeave过剩的云计算资源,这种需求只有在英伟达产品不再热销时才会出现;Meta也在Hyperion项目中承诺,如提前终止租赁将赔偿投资者。 上述安排意味着,一旦基本面恶化,这些公司可能必须在自身账面上增加更多负债。 不过Wealth Enhancement的吉冈绫子指出,凭借财务实力强劲,“大型科技公司若感市场过热,随时可以削减开支。真正的问题将落在CoreWeave这类公司和私人企业身上”。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1-10 22:00
政策发力、价格飙涨!资金疯抢
go
lg
...
通威股份25Q3营收240.91亿元,
净亏损
3.15亿元。不过,其亏损额同比收窄了62.69%; 正泰电器25Q3营收167.77亿元,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3.12%。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41.79亿元,同比增长19.49%,在行业波动中保持了难得的持续盈利能力。 这些业绩增长数据,印证了光伏行业已触底反弹,进入修复期。 另外,根据最新披露的持仓数据,各类机构资金正在重新配置光伏板块。 北向资金2025年三季度,北向资金净流入光伏板块达到85亿元,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净流出。其中,隆基绿能获净买入28亿元,阳光电源获净买入15亿元,通威股份获净买入12亿元。 公募基金主动偏股型基金对光伏板块的配置比例从一季度的1.2%上升至三季度的2.1%,虽然仍低于历史高点的5%,但回升趋势明确。其中,技术领先型企业和逆变器环节最受青睐。 ETF资金流入光伏板块延续强势,wind数据显示,光伏ETF(159857)上一交易日(11月7日)单日“吸金”1.5亿元,居全市场同类产品第一。今日再现1.23亿份大额申购。 当然了,业绩反应的已经是过去式,而投资更加关注的,是未来。 光伏行业未来的增长驱动力又在哪呢? 03、未来驱动力 长期来看,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依然很大。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发电量43%,光伏发电将超越水电成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AI革命对于电力的需求,相当巨大,单靠传统能源(煤电、水电),显然是无法满足的,这也是各种新型能源,甚至核电等技术加快发展的底层逻辑。 而作为全球能源转型主力的太阳能,预计未来5-10年,仍将维持主力地位。 不过,要说最直接的驱动力,依然离不开“反内卷”三个字。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反内卷”政策,给光伏行业带来的是根本性的变化,其核心影响在于引导行业从恶性价格竞争转向高质量价值竞争。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光伏产品的价格的逐渐回归。 通过治理低价倾销等无序竞争行为,多晶硅、硅片等主要环节的产品价格已逐步脱离“白菜价”的困境,开始回归到覆盖成本并体现合理利润的区间。 根据市场数据,多晶硅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已回升至综合成本线之上,这一变化为整个产业链的盈利修复奠定了基础。 在政策引导下,头部企业也展现出更强的自律性,主动放缓扩产节奏,甚至关停部分低效产能,显著改善了市场的供需格局。 如1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接近12万吨,环比10月较大幅减少,川滇地区停产产能较多;11月组件排产预计下降,上周已有部分组件企业下调开工,本月组件产量预计将减少接近2GW;上周国内高纯石英砂企业已开始适当减产,国内近期冷修产线增多,11月国内玻璃产量较预期有所下降,等等。 更重要的是,“反内卷”政策正在重塑行业的创新发展生态。 随着价格战的降温,企业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中。目前,行业资源正加速向BC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等前沿技术领域集中,推动着"去银化"等降本技术的突破。 这种转变使得行业的竞争焦点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了技术、产品和全球布局的综合实力竞争。 “反内卷”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影响远未结束,它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接下来,整个行业可能会朝着更健康、也更残酷的方向发展:劣质产能会被加速出清,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迎来新的黄金期,这些改善最终会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资本市场的估值上。 目前,主要光伏龙头公司市盈率大多维持在20-30倍,算不上特别低,不过低于2021年行业高峰期的50-60倍,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尚未扭亏。 与其他热门科技成长板块过高估值(40-60倍)相比,光伏板块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04、结语 综合来看,光伏行业在2025年正处于周期底部反转的关键时点。 在估值回归理性、业绩拐点显现、政策环境友好、技术迭代加速、资金重新流入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光伏行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当前,光伏板块整体的估值,以及成长性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也是吸引资金流入的核心原因。 从投资的角度看,市场的焦点,依然是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各项经营数据、财务数据健康的优质公司,有能力跟进并适当布局新技术方向的潜力公司,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竞争力强劲的公司。 在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成分股中,可以找得到这些公司的身影。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覆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权重股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特变电工、TCL科技、通威股份、正泰电器、TCL中环、晶澳科技、德业股份、天合光能等公司。 光伏ETF(159857),是深市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ETF,截至2025年11月7日,最新规模为26.87亿元,最新份额达29.36亿份,均位居深市同类标的第一。 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011102;C:011103),为场外投资者投资光伏产业提供工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数据来源:wind;规模、资金流截止时间:2025年11月7日,涨跌幅截止日期:2025年11月10日。
lg
...
格隆汇
11-10 18:46
早报|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Q3亏损5480万美元;Re7Labs发布xUSD脱锚事件报告;MichaelSaylor再次发布比特币Tracker信息
go
lg
...
25 年第三季度营收跌破100万美元,
净亏损
高达 5480 万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该公司目前持有超过 11,500 枚比特币,价值超过 13 亿美元;持有约 7.56 亿枚 Cronos (CRO) 代币,价值约 1.1 亿美元。 据悉,TMTG (股票代码:DJT)股价今年迄今已下跌超过 62%,在财报发布后再次下跌,目前收于 13.10 美元,总市值约 36.3 亿美元。 赵长鹏:上周两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将加密货币称为“硬通货” ChainCatcher 消息,赵长鹏在 X 平台发文表示,上周其在担任政府顾问期间,已听到有两个不同国家的两名高级官员将加密货币称为“硬通货”。 Re7 Labs 发布 xUSD 脱锚事件报告:正与外部合作伙伴和法律顾问沟通,以制定应对策略 ChainCatcher 消息,Re7 Labs 在 X 平台发文表示,已采取措施解决和减轻 xUSD、deUSD、sdeUSD、sUSDX 和 USDX 等多个市场的问题。并发布事件回顾: 1. Stream (xUSD):10 月初,Re7 Labs 发现 Stream 使用其代币 xUSD 作为抵押品借入 USDT0。尽管 Stream 首席执行官保证头寸稳定,但其未偿头寸随后开始产生高额借贷利率。10 月 29 日,Re7 Labs 再次与 Stream 接触,随后 Stream 偿还了部分借款。为防止风险扩大,Re7 Labs 已将所有资金从 xUSD 市场中移出,并停止了该市场的新存款。 2. Elixir (deUSD 和 sdeUSD): 10 月 21 日,Elixir 请求在 Re7 Labs Euler Earn USDT0 金库中获得 600 万至 700 万美元的分配额度,随后资金被借出,导致所有 sdeUSD 和 deUSD 市场利用率达到 100%。10 月 27 日,Re7 Labs 发现借款人与 Stream 有关联,随即开始减少对 Stream 和 Elixir 的风险敞口。11 月 6 日,Plume 上使用 sdeUSD 作为抵押品的借款头寸已全部偿还。Elixir 造成的总影响约为 1397.4 万美元。 3. Stable Labs (USDx 和 SUSDx):11 月 4 日,Re7 Labs 监测到与 sUSDX 和 USDX 最大持有者相关的账户向币安转账,同时借贷利率飙升。在与 Stable Labs 首席执行官 Flex 沟通无果后,Re7 Labs 采取了降低供应上限、调整风险参数等保护措施。11 月 6 日,Lista 通过 DAO 提案清算了恶意头寸,避免了约 300 万至 400 万美元的坏账。Stable Labs 造成的总影响约为 1311.4 万美元。 Re7 Labs 表示,目前正与外部合作伙伴和法律顾问沟通,并寻求详细的法律建议以制定应对策略。 Michael Saylor 再次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下周或将披露增持数据 ChainCatcher 消息,Strategy 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在 X 平台再次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并表示,“₿est Continue”。 根据此前情况,通常 Strategy 会在他发布比特币 Tracker 信息后的第二天披露比特币增持数据。 美 CFTC 或将允许在衍生品市场中使用稳定币作为代币化抵押品 ChainCatcher 消息,据 CoinDesk 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正在制定一项代币化抵押品政策,预计将于明年初出台。 该政策或将允许在衍生品市场中使用稳定币作为可接受的代币化抵押品,可能首先在美国清算所进行试点,并实施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披露更多信息,例如持仓规模、大额交易者和交易量,以及更详细地报告运营事件。 赵长鹏回应销毁 Meme 币:只是清理一下钱包,捐赠地址只保留 BNB ChainCatcher 消息,赵长鹏在 X 平台发文回应销毁 Meme 币:只是清理一下钱包,捐赠地址只保留 BNB,下次可能会选择把它们放到市场上出售,如果捐赠者们不希望代币在市场上出售,请不要将代币发送到该地址。 易理华:ETH 开始反弹,继续看好后续行情和逢低抄底策略 ChainCatcher 消息,Liquid Capital 创始人易理华在 X 平台发文表示:“ETH 开始反弹中,虽然美国政府开门未定,但作为加密最友好政府,各种行业政策利好不断,比如 CFTC 拟允许稳定币作为代币化抵押品,继续看好后续行情和逢低抄底策略。” 数据:多个代币出现冲高回落,FET 跌超 18% ChainCatcher 消息,据币安现货数据显示,市场出现多个代币的冲高回落状态。FET 24 小时跌幅达 18.15%,AUDIO 跌幅 11.31%,DOT 跌幅 9.22%。 其余代币中,ADX 跌幅 8.67%,ICP 跌幅 8.1%,NEAR 跌幅 9.96%,PHA 跌幅 11.6%。 美财政部未经立法向私募股权、加密货币等公司提供税收减免 ChainCatcher 消息,据金十援引《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财政部通过拟议的法规,向私募股权公司、加密货币公司、外国房地产投资者和其他大公司提供了税收减免。 例如,今年 10 月,美国国税局(IRS)发布了新的拟议法规,将为投资美国房地产的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今年 8 月,美国国税局(IRS)提议放宽防止跨国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申报重复损失来避税的规定。这些公告尚未登上媒体头条,但已被会计和咨询公司关注到。 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Kyle Pomerleau 表示:“美国财政部显然一直在实施未经立法的减税措施。国会决定税法。财政部在税法结构上主张比国会赋予的权力更大的权力,破坏了这一宪法原则。” 贝森特:通胀问题正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物价将下降 ChainCatcher 消息,据金十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通胀问题正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未来几个月物价将下降。 特朗普: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将很快开始能偿还巨额美债 ChainCatcher 消息,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发文表示:“反对关税的人都是傻瓜!我们现在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敬的国家,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股市也创下历史新高。401k 退休金账户余额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每年收入数万亿美元,很快就能开始偿还高达 37 万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美国的投资额创下历史新高,工厂和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人都将获得至少 2000 美元的股息(高收入人群除外!)” Meme 热门榜 根据 Meme 代币追踪和分析平台 GMGN 行情数据显示,截止 11 月 9 日 09:00, 过去 24h ETH 热门代币前五依次为:SHIB、LINK、PEPE、UNI、ONDO 过去 24h Solana 热门代币前五依次为:TRUMP、PENGU、Fartcoin、DOOD、CHILLGUY 过去 24h Base 热门代币前五依次为:ZORA、B3、VIRTUAL、USI、DEGEN 过去 24 小时有哪些值得阅读的精彩文章? 宏观解读:鲍威尔的“浓雾驾驶”与金融“饥饿游戏” 大幅回调与量化宽松(QE)周期相吻合—,当美联储有意延长其持有资产的到期日,以压低长期收益率(这项操作被称为“扭转操作”(Operation Twist)以及 QE2/QE3 )。 鲍威尔的“在雾中驾驶”隐喻,已不再局限于美联储本身,而是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写照。无论是政策制定者、企业,还是投资者,都在缺乏清晰视野的环境中摸索前行,只能依赖流动性反射与短期激励机制。 新的政策体制呈现出三个特征:能见度有限、信心脆弱、流动性驱动的扭曲。 为什么加密市场情绪突然变得如此悲观? 编者按:在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仅四天后,加密市场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10/10 闪崩」,不仅主流币种暴跌,多个山寨币归零,连交易所也陷入清算危机。与此同时,Stream Finance 等高杠杆收益基金接连爆雷,揭开了「信我就行」式泡沫的脆弱本质。社交平台上的乐观情绪迅速转为恐慌,市场信心遭遇重创。 本文回顾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始末,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加密市场情绪突然变得如此悲观?在泡沫破裂与信任危机交织的当下,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新的周期拐点。 LuBian 矿池遭黑客攻击被窃取巨额比特币事件技术溯源分析报告 2020年12月29日,LuBian矿池发生一起重大黑客攻击事件,总计127272.06953176枚比特币(当时市值约35亿美元,现市值已达150亿美元)被攻击者窃取。这批巨额比特币的持有者正是柬埔寨太子集团主席陈志。 本报告从技术视角出发,通过技术溯源,深度解析该事件关键技术细节,重点分析这批比特币被盗的来龙去脉,还原当时完整的攻击时间线,评估比特币的安全机制,希望为加密货币行业和用户提供宝贵的安全启示。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1-10 09:39
涨疯了!电解液赛道终于翻身
go
lg
...
下,天际股份的业绩也得到改善,前三季度
净亏损
1.01亿元,同比收窄46.18%。 然而,到了电解液成品这一环,涨价并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原因一个在于产业链话语权不高,议价实力较弱,另一个在于固态电池未来的量产趋势会逐渐挤压电解液的需求。 根据鑫椤锂电,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解液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从产量上看,天赐材料市场份额超三成,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比亚迪和新宙邦市场份额分别位居第二、三。三家企业的合计市场份额高达62.4%。 自产六氟磷酸锂的天赐材料凭借液体六氟磷酸锂浓缩液的独家工艺,生产成本较行业低15%,且电解液自供率超95%,抗成本波动能力强。 再加上产能大交付快,对于寻求长单的电池企业而言合作更靠谱。去年天赐卖了50万吨电解液,前5大客户吃掉公司近6成订单,订单越集中,哪还有什么议价空间。 此前电解液环节产能也是整体过剩,全行业被动降价内卷,天赐依靠自产锂盐把盈亏平衡点拉低。但即便如此,公司电解液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38%跌到2024年的17%,说明话语权仍在下游手里。 再往上游看,一些做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公司也在往下游探头,它们手里握着盐,一旦把电解液环节跑通,随时可以靠原料成本掀桌子。 所以目前的涨价趋势,很有可能接连导致电解液竞争格局的骤变。部分二线电解液企业坦言:“六氟涨太快,部分订单已经亏钱,但不敢停,怕丢客户”,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03 尾声 总的来说,六氟磷酸锂的此轮涨价,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周期反弹,更是新能源产业链从规模竞争向质量升级的缩影——储能市场化需求爆发、供给侧洗牌提升集中度,推动行业从过剩走向紧俏平衡。 机构指出,2026年上半年前六氟磷酸锂新产能仍然难以大规模释放,而储能需求增速或达5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突破40%,供需缺口或扩大至0.7万吨,价格中枢有望维持在8-12万元/吨,显著高于5-6万元/吨的行业成本线。 短期内,六氟磷酸锂价格紧平衡的局面依然有望延续,而往后需求能否有效支撑,是对长期价格中枢的考验。(全文完)
lg
...
格隆汇
11-09 16:45
损失惨重!特朗普20亿美元比特币押注“爆雷”,从“信徒”到“受害者”只用了半年
go
lg
...
30日的季度报告中录得约5500万美元
净亏损
,较去年同期的1900万美元亏损扩大逾一倍。自上市以来,公司尚未实现任何盈利。 尽管TMTG曾尝试涉足ETF、预测市场合约等多元业务,但最新季度净销售额仍不足1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截至9月底,公司报告的总资产约31亿美元,其中包括约15亿美元的数字资产(主要为13亿美元比特币与1.47亿美元Cronos币)。 受业绩不振影响,TMTG股价本周五(11月7日)盘中一度下跌4.7%至12.70美元,创下自2024年9月以来最低收盘价。自今年1月创下42.91美元 的高点以来,股价已累计暴跌约70%。 (图源:彭博社) “账面增长”与“市场现实”的错位 特朗普传媒发言人近日再度抨击媒体报道“失实”,声称:“只有像《福布斯》这样的假新闻媒体,才会将我们从上市时的2.74亿美元资产增长到最新财报披露的30亿美元,却说我们的比特币策略失败。”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资产规模增长并不等同于创造利润。 特朗普传媒的账面资产因比特币购入而膨胀,但公司核心业务——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仍在亏损,其市值已缩水至峰值的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这场“比特币豪赌”或许短暂地让特朗普的资产负债表更“好看”,却未能改变企业盈利困局。 若比特币价格反弹,特朗普的财富曲线可能再度上扬;但若加密市场持续下行,这位“加密信徒总统”可能再一次成为波动周期的受害者。
lg
...
财经风云
11-08 10:20
年营收复合增长超50%,芯德半导体拟冲刺港股IPO
go
lg
...
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
净亏损
分别为3.60亿元、3.59亿元、3.77亿元和2.19亿元,累计亏损达13.15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损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79.8%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研发投入保持稳定,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0.59亿元、0.77亿元、0.94亿元和0.44亿元。 业务结构方面,2025年上半年QFN、BGA、LGA和WLP四大技术平台分别贡献收入的31.0%、31.8%、20.1%和16.9%。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维持在50%以上。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0%。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3124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52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9%。中国市场的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将从2024年的967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8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3%。 成立五年来,芯德半导体已完成超2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深创投、晨壹基金、联发科等知名机构。2025年7月完成近4亿元新一轮融资,将用于SiP、FOWLP、Chiplet等高端封测技术研发及生产。 本次赴港上市所募资金,芯德半导体将主要用于南京人工智能先进封测生产基地建设(一期投资10亿元,总投资55亿元)、高端封装产线搭建、先进设备采购以及CAPiC平台技术研发。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1-07 16:05
Opendoor 2025财年Q3营收下滑至9.15亿美元 每股
净亏损
0.12美元
go
lg
...
境对公司业务造成一定压力。 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分析 该季度公司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为0.12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0.11美元。尽管亏损幅度略有增加,但整体保持在相对可控范围内,显示公司在成本管理及运营效率方面仍有一定稳定性。 同比变化对比分析 指标 2025 Q3 2024 Q3 变化 营收 9.15亿美元 13.77亿美元 -33.5% 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0.12美元 0.11美元 +0.01美元 股价及市场反应分析 受业绩下滑影响,Opendoor股价大幅下跌9.27%。投资者担忧公司营收下降及持续亏损可能对短期现金流和市场信心产生压力。此外,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利率变化亦加剧了投资者谨慎情绪。 业务因素与未来展望 营收下滑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房地产交易量下降:房市整体放缓导致交易数量减少。 市场竞争加剧:其他房产科技平台竞争加大,公司面临价格压力。 运营成本:尽管公司优化运营,但固定成本和人员支出仍影响净利润。 未来,公司需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扩大服务范围和创新业务模式来恢复增长,同时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势和利率变化。 编辑总结 Opendoor Q3财报显示营收明显下滑,每股
净亏损
略有增加,反映房地产市场放缓对公司业绩的冲击。短期股价受压,但长期仍需关注公司在运营优化和业务创新方面的潜力,以及房地产市场和利率环境对业绩的持续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Q1:Opendoor Q3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主要原因包括房地产交易量减少、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整体市场环境放缓。 Q2:每股
净亏损
增加是否意味着公司财务状况恶化?A:亏损略有增加,但整体仍在可控范围内,公司通过运营优化维持财务稳定。 Q3:股价下跌9.27%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A:反映市场对营收下滑和亏损的短期担忧,投资者需关注公司长期增长潜力和市场环境。 Q4:未来公司增长的关键因素有哪些?A:包括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服务范围、创新业务模式及房地产市场和利率走势。 Q5: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如何?A:营收下降33.5%,每股
净亏损
略增加0.01美元,显示盈利能力有所承压,但整体亏损水平相对稳定。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1-07 10:10
MPMaterials第三季度营收下降15% 钕产量创新高
go
lg
...
5%。尽管整体收入下滑,公司调整后每股
净亏损
0.1美元,略好于去年同期每股亏损0.12美元。这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部分高利润产品销售推动下,亏损有所收窄。 营收与EBITDA变化分析 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140万美元至1260万美元,主要由于稀土精矿收入下降,但部分被磁性前驱体产品销售抵消。整体营收下滑与稀土精矿市场价格及销量波动密切相关,而新兴产品对盈利贡献逐渐显现。 财务指标 本季度 去年同期 变化 营收(万美元) 5355 6300 -15% 调整后EBITDA(万美元) 1260 1400 -140 每股
净亏损
(美元) -0.10 -0.12 改善0.02 业务部门表现解析 磁性部门的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310万美元,主要受磁性前驱体产品销售推动。材料部门EBITDA同比下降1200万美元,因稀土精矿收入下滑。可以看出,新产品线对公司盈利的支撑作用正在增强,而传统稀土精矿受市场价格影响波动较大。 部门 EBITDA变化(万美元) 磁性部门 +1310 材料部门 -1200 产量与未来盈利展望 公司表示,钕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21公吨,同比增长51%,季度REO产量第二高,为13254公吨。陶氏价格保护协议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预计将支持公司在2025年第四季度及以后恢复盈利。分析人士认为,稀土产品产量提升结合价格保护协议,有望在未来改善盈利表现。 编辑总结 MP Materials本季度营收下滑反映了稀土精矿收入承压,但磁性前驱体产品增长抵消部分下行压力,亏损略有收窄。公司产量创新高以及陶氏价格保护协议的实施为未来盈利提供支撑。投资者需关注稀土市场价格、下游需求以及新产品销售对整体盈利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问1:MP Materials本季度营收下降15%,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由于稀土精矿收入下降,传统材料部门受到价格和销量波动影响,同时部分新产品收入抵消了部分下滑。 问2:磁性前驱体产品对公司盈利有何影响? 答:磁性部门EBITDA同比增长1310万美元,显示新产品销售成为盈利增长亮点,有助于抵消稀土精矿收入下降带来的压力。 问3:钕产量创历史新高意味着什么? 答:钕产量达到721公吨,同比增长51%,说明公司产能提升及供应链效率优化,将增强未来收入和盈利潜力。 问4:陶氏价格保护协议对盈利有何作用? 答:协议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有助于锁定部分稀土价格,减轻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从而改善公司未来盈利状况。 问5:投资者应如何看待MP Materials未来表现? 答:需要关注稀土市场需求、下游应用发展、新产品销售以及价格保护协议实施效果,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公司盈利改善和股价表现。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1-07 10:10
上一页
1
2
3
4
5
•••
89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纽约联储紧急召见华尔街:美国货币市场拉响警报,回购利率再度失控
lg
...
突发!阿里巴巴被指助中国军方锁定美国目标 阿里股价闻讯跳水
lg
...
重磅官宣!美国“停摆后”关键数据时间表确定:9月非农下周四重磅回归
lg
...
下周前瞻:暴跌86美元后黄金多头告急!非农呼啸来袭,劲爆行情一触即发
lg
...
特斯拉 AI 副总裁警告:2026 年将是“你们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