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批准新思科技350亿美元收购ANSYS
go
lg
...
onductor Ltd.)的提议。
博
通
公司(Broadcom Inc.)以 610 亿美元收购软件制造商威睿(VMware Inc.)的交易最终得以完成,但由于外界猜测中国可能会阻挠该交易,投资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lg
...
金融界
07-15 08:08
冲上热搜!历史性超越
go
lg
...
特,黄仁勋要创造的历史似乎还要继续。
博
通
最新管理层会议释放出一个重磅信号——AI推理需求不仅正在迅速放量,而且仍处于上升通道的早期。
博
通透
露,公司在AI推理领域正迎来超预期的需求增长,甚至“超过当前产能”,而这一趋势尚未被纳入此前对市场规模的预测。 AI基建如火如荼的同时,硅谷正悄悄经历一场AI驱动的就业市场大洗牌! 今年7月,微软史上最大规模裁员(累计裁员1.5万人)与800亿美元AI基建投入的鲜明对比引发资本市场热议。 据悉,微软大裁员的背后原因正是公司内部AI自动化战略的结果。微软数据显示,2024年AI工具在微软客服中心实现超5亿美元成本节约。 对许多科技公司而言,AI带来的生产力效率跃升有巨大吸引力。谷歌和微软都表示,人工智能现在编写或辅助30%或更多的代码。 周五,高盛已开始测试由人工智能公司Cognition Labs开发的自主软件工程师Devin,是首家正式部署该系统的华尔街大型银行。相比传统AI工具,Devin能将生产效率提高3到4倍。 技术进步带来经济结构变化是合理的,但过程往往会引发公平与效率的争议。因为对资本而言,适应新技术条件变化主要通过物的变化。而对劳动力而言,技术的变化需要通过劳动技能的变化,本质是人的改变,需要付出更多是非物质性的成本。 2 险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 本周的A股也迎来历史性时刻,第四次站上3500点。 在成立35年的历史长河里,3500点就像是A股一道泾渭分明的水位线,历史上有效突破3500点唯有三次,分别是2007年、2015年和2021年,其余90%的时候是股民更司空见惯的3000点保卫战。 所以,A股本周站上3500点,市场情绪明显躁动不安,尤其是今年沪指涨幅主要靠银行贡献的情况下,沪指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尾盘杀的情况,周五上证指数更是留下一条长长的上影线,银行股尾盘跳水直接把沪指40点的涨幅骤缩为0.5点,收涨0.01%。 这盘砸得还怪有艺术的。 盘后一则关于险资的重磅消息,或许意味着这次,A股的不一样。 7月1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加大了长周期考核的力度:一是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中的长周期占比;二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指标中加入长周期考核。 具体来看,此次《通知》将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按此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长周期考核指标权重均提升至70%。 财政部称,此举是为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 自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一直在推动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以支持稳定资本市场。 2025年1月,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后,推动险资入市的政策力度更是持续加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3 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成立35年的A股,从2004年国九条迄今为止,已经有21年号召中长期资金入市。 多年来险资对权益市场投资谨慎,更偏爱债券市场,截至2024年年底,保险资金投向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占比平均约12%,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时代到来,权益类市场的投资已经成为险资不得不选的路。 过去的2024年,头部险企已经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 截至2024年未,新华保险配置到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合计18.8%,同比提高4.6%; 中国人寿配置到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为12.18%,比上年提升0.98%; 中国太保的股票和权益性基金资产占比11.2%,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中国平安投向股票和权益型基金的比例合计9.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据媒体报道,某保险大型企高管表示:“2025年会加大权益市场投资,这已经是行业共识。”、“总不能一直配置低利率债,直接形成利差损吧。权益市场的高投息公司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也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入市,截至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共批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下一步计划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从今年春节前债市的疯牛行情,再到如今银行板块指数今年33次创历史新高,年内最高涨幅超20%。 近日,弘康人寿保险举牌郑州银行H股,今年险资对上市公司(主要对象是银行)的举牌次数已达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往后险资还是继续投资银行吗? 在派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只要股价上涨,就会带来股息率下降。当股息率降至3%的水平甚至更低时,考虑到股市波动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短期损失风险,银行股在股息率的吸引力可能会相对下降。 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为4.9%,周五收盘后这一数据降为3.9%。 近期在中国人保股东大会上,公司高管透露:过去一年公司持续加大高分红股票配置,高分红资产配置比例已占二级权益投资总持仓30%左右,投资团队正在持续加大深度研究和投资科创板企业。 对险资而言,往后的配置关键依旧是高股息+科技,不过高股息的具体配置或许不完全是银行股。 本周,华夏科创50ETF是净流入第一的股票ETF,净流入规模20.56亿元。南方中证1000ETF紧随其后,净流入17.9亿元。 港股金融ETF延续近期“吸金”态势,广发港股通非银ETF、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分别净流入17.33亿元和12.5亿元。 红利策略ETF默默“吸金”,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南方红利低波50ETF分别净流入9.69亿元和6.02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越是人声鼎沸的时候,越是要沉下心来,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投资什么。
lg
...
格隆汇
07-12 16:57
7月11日VPN概念上涨0.69%,板块个股云赛智联、北信源涨幅居前
go
lg
...
.5%)、ST任子行(0.41%)、安
博
通
(-0.33%)、XD宁波建(-0.36%)、盛天网络(-0.92%)、南凌科技(-1.45%)、南兴股份(-2.23%)、天融信(-2.86%) 序 代码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幅 主力资金净额 主力资金净占比 1 600602 云赛智联 21.28 5.66 2.03亿 11.05 2 300352 北信源 5.58 2.57 1524.01万 3.55 3 688158 优刻得-W 22.65 2.03 -583.87万 -1.09 4 688030 山石网科 16.15 1.83 -400.94万 -12.20 5 300768 迪普科技 17.34 1.82 -588.64万 -3.62 6 300454 深信服 89.28 1.67 1051.47万 2.64 7 002238 天威视讯 8.93 1.36 1479.23万 8.62 8 603019 中科曙光 68.81 1.22 1830.69万 1.00 9 002268 电科网安 17.97 0.9 -1826.97万 -4.07 10 002439 启明星辰 15.96 0.69 2743.42万 5.64 11 002467 二六三 6.26 0.64 -1757.36万 -3.29 12 300383 光环新网 14.15 0.5 -4875.52万 -6.15 13 300311 ST任子行 4.85 0.41 455.16万 5.56 板块跌幅居前的股票包括:天融信(-2.86%)、南兴股份(-2.23%)、南凌科技(-1.45%)、盛天网络(-0.92%)、XD宁波建(-0.36%)、安
博
通
(-0.33%)
lg
...
金融界
07-11 18:07
【一周科技动态】高盛行业首席分析师跳槽4万亿的英伟达;微软4万亿临门一脚直裁员?
go
lg
...
率(未来12个月)的表现稍稍落后于 $
博
通
(AVGO)$ ,但领先于AMD和 $迈威尔科技(MRVL)$ 。同时在历史5年的水准看也没有到平均水平。 顺便一提最近的一个八卦: $高盛(GS)$ 此前一直覆盖英伟达的明星分析师Toshiya Hari于前两月离职,直接加入了英伟达!这种双向奔赴也算是最顶级的“推荐评级”了。分析师跳槽甲方很常见,但跨界去英伟达这种巨头很少见,尤其对方是AI芯片霸主,IR团队需要极强的行业洞察。 期权观察家——大科技期权策略 本周我们关注:MSFT大裁员 相比英伟达的"二元风险",微软因业务多元化具备一定下行保护——即使AI增长不及预期,整体冲击相对可控。 微软是AI应用生态的"服务商",通过将AI技术融入现有产品矩阵(如Azure、Office)来创造价值。 其成功依赖于企业和消费者是否愿意为AI增强服务支付溢价,路径比英伟达更复杂。 但是它也有它的估值与增长挑战,其市值快速攀升至接近4万亿美元,但面临20多年来最高的预期PE,市场对其未来表现要求极高。 AI业务目前仅贡献约4%的总收入(约115亿美元),虽增长迅速但占比仍有限。 关键风险与问题:与OpenAI的合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技术获取;自研AI芯片受挫,难以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内部效率问题突出,单位员工收入低于同行,近期大规模裁员(计划再裁9000人)反映转型压力。 期权方面,尽管MSFT股价一直新高,但可能突破4万亿也是市场趋势,本周回调之后买盘力量并不弱。从未来几周的未平仓期权的数据来看,市场对其最高冲击510股价也较有信心。 再给个持仓大科技股的理由——为何"TANMAMG"组合总超大盘? 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组成一个投资组合(“TANMAMG”组合),等权重、每季度重新调整权重。回测结果从2015年以来表现是远超 $标普500(.SPX)$ 的,总回报达到了2565.62%,同期SPY回报264.90%,超额收益2300.72%。 今年以来大科技股也完全实现正收益,回报为4.14%,不及 $标普500ETF(SPY)$ 的7.42%; 过去一年组合的夏普比率下降至0.52,SPY为0.52,组合的信息比率0.34。
lg
...
老虎证券
07-11 16:18
四万亿只是开始?花旗喊多英伟达,称AI霸权仍未封顶
go
lg
...
BM)也成为TAM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
通
(AVGO)作为代表厂商,推动该细分市场实现32%的年复合增长。 备受关注的Blackwell平台展现出更稳定的供应链表现。《金融时报》援引供应链消息称,辉达近期已成功与合作伙伴协同解决GB200平台在连接、热管理与冷却系统方面的早期技术缺陷,包括晶片过热与液冷漏液问题。在本月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上,英伟达亦公开证实Blackwell平台的交付节奏已步入正轨,缓解了市场对良率和产能的担忧。 此前,由于GB200采用复杂的CoWoS-L封装技术,加之初期设计缺陷,引发产能爬坡的担忧。如今,得益于从Hopper到B200的过渡经验,Blackwell后继平台GB300的部署也预期将顺利推进。 在更优化的产品结构与成本控制下,花旗预计英伟达2025财年毛利率将回升至70%中段。 “大美丽法案”利好产能提升,英伟达间接受益 本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被称为“大美丽法案”(Big Beautiful Bill)的产业激励法案,其中对芯片制造及相关设备行业极为友好。法案将半导体厂房建设的税收抵免比例从25%提升至35%,大幅提升芯片制造在美设厂的投资回报率。 尽管英伟达本身并不直接制造芯片,但在上下游产能环节中仍受益显著。该法案有望缓解供应链瓶颈、缩短供货周期,助力像GB200这样的英伟达AI服务器产品更快响应市场需求。随着美国本土先进制程产能扩张逐步落地,包括台积电、英特尔与美光等代工伙伴均加速扩厂,英伟达亦在同步加强供应配合。 中美贸易限制仍存,但研发脚本调整灵活应对 尽管近期中国有关芯片关税的风险有所缓和,但美国对高性能AI芯片对华出口的限制仍在延续。英伟达此前曾推出中国专供版本H20芯片回应出口限制,然而在最新公开场合,公司创办人兼CEO黄仁勋表示,现阶段基于Hopper架构的芯片“已无可再砍”,暗示未来若无政策调整,公司难以持续迭代适用于中国市场的高端AI芯片。 为更好应对技术与贸易限制,《金融时报》报道称,英伟达正筹建一个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专门研究中国客户的具体AI需求和合规架构挑战。该中心除针对中国市场推进产品优化外,也将承担全球项目的设计验证与自动驾驶等垂直行业方案开发任务。 AI生态稳步扩张,CoreWeave成关键部署节点 英伟达正加速构建其AI全栈生态,从芯片、平台到应用解决方案全面布局。在2025年GTC大会上,公司重点发布了DGX Spark和DGX Station等多款基于Blackwell Ultra架构的新一代计算平台,旨在推动AI算力下沉至终端,加速AI基础设施普及。同时,CUDA软件生态的不断强化,也持续提升了英伟达在AI市场的护城河。 英伟达在云服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CoreWeave,已成为首个大规模部署GB300 NVL72平台的超级云服务商。作为英伟达持股最多的云基础设施公司之一,CoreWeave 也在自研软件栈上与英伟达实现深度整合。2025年第一季度,CoreWeave营收同比增长逾420%,突破10亿美元,并与OpenAI签署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提供H100与Blackwell训练所需的主力算力资源。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10 18:29
博
通
、英伟达齐创历史新高,AI的极限在哪里?
go
lg
...
昨夜,
博
通
、英伟达股价齐创历史新高,后者市值更是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创造了人类历史记录! $
博
通
(AVGO)$ $英伟达(NVDA)$ 从4月低点算,
博
通
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涨了101%,英伟达涨了88%,台积电涨了73%,又是一场财富盛宴! $台积电(TSM)$ 目前,英伟达一家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股市总市值,逼近印度的5.4万亿: 这或许还不是英伟达的极限,近日,美国投行Loop Capital分析师Ananda Baruah将英伟达目标价从175美元上调至250美元——这一水平相当于约6万亿美元的市值。 英伟达能完成这一壮举吗?AI概念股的极限在哪里? 先来看
博
通
。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
博
通
管理层团队,包括CEO陈福阳和首席财务官Kirsten Spears在内,与摩根大通领导团队进行了会面,讨论的焦点聚焦在AI强劲需求上。 会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AI的带动下,
博
通
的定制化芯片业务强劲增长,并推动了其高性能网络产品组合的需求; 二是除AI外,
博
通
的非AI业务也呈现复苏态势,收购而来的VMware业务也持续增长; 三是
博
通
在产品开发方面取得进展,其2纳米3.5D AI XPU产品流片计划今年按期进行,同时为两家领先潜在客户(据信是Arm/软银和OpenAI)开发第一代AI XPU产品; 四是管理层计划在未来1-2年内专注于业务再投资以把握AI增长机会,而非追求并购。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称,
博
通
此前预计其面向AI芯片(XPU + 网络组件)的 Serviceable Addressable Market(SAM),也就是可服务的目标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财年将达到600 亿至 900 亿美元,该预测未考虑推理工作负载可能带来的上行空间。 因此,摩根大通重申了
博
通
的"增持"评级和325美元的目标价(现价277.9)。
博
通
管理层跟摩根大通的会面其实没有新消息,在6月5日披露的2025财年二季报中,
博
通
预计三季度AI半导体营收预计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60%,增速较二季度加速! 在业绩电话会上,管理层预计2025财年的AI半导体收入增长率将持续到2026财年,并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加速增长,主要是推理需求增长。 由此来看,AI的需求依然旺盛,此前因DeepSeek引发的AI资本开支下滑隐忧彻底烟消云散。 从今年一季度各大科技巨头的资本开支规划来看,多数巨头维持了此前的计划,MEAT甚至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从600亿至650亿美元上调至640亿至720亿美元、甲骨文更是将2026财年(截止2026年5月)资本开支提升至250亿美元以上,以满足积压订单。 根据美国知名投行伯恩斯坦的数据,今年超大规模云厂商和新兴云服务商的资本支出有望同比增长46%,人工智能领域的风险投资在今年一季度飙升了3倍多: 同时,伯恩斯坦的分析师预计人工智能服务器出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预计高端GPU服务器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50%以上,2026年增长20%左右: 由此来看,AI需求今年大概率将保持强劲,明年可能在高基数影响下,增速有所下降。 成长隐忧消退,我们再来看AI概念股的估值情况,拿英伟达来说,目前的市销率为27倍,位于近年来中值附近: 台积电市净率估值为6.2倍,大幅低于2021年半导体牛市高点时9倍的水平: 遥想2021年半导体大牛市,驱动因素主要是疫情带动居家办公和游戏需求,手机和PC出货量提升,叠加全球央行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半导体行业迎来戴维斯双击。 反观今年,AI需求带动半导体公司迎来高速增长,成长性丝毫不弱于2021年,而且持续性更强。 与此同时,美国通胀下行,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股指数迭创历史新高! 因此,半导体估值有望重回2021年高位! 在估值泡沫化,或科技巨头缩减AI资本开支之前,AI半导体大牛市恐怕不会轻易熄火。 如果英伟达估值达到历史高位,按照今年的收入水平计算,市值达到6万亿美元并非不可想象!
lg
...
老虎证券
07-10 15:48
7月9日WiFi下跌0.37%,板块个股创远信科、神宇股份跌幅居前
go
lg
...
.17%)、信维通信(-1.08%)、
博
通
集成(-1.03%)、康希通信(-0.91%)、紫光股份(-0.75%)、卓胜微(-0.63%)、共进股份(-0.52%)、兴瑞科技(-0.43%)、平治信息(-0.37%)、海特高新(-0.28%)、乐鑫科技(-0.24%)、剑桥科技(-0.23%)、安联锐视(-0.22%) 序 代码 股票名称 现价 涨跌幅 主力资金净额 主力资金净占比 1 831961 创远信科 22.17 -2.33 -1780.72万 -14.56 2 300563 神宇股份 40.35 -1.99 -4536.72万 -7.38 3 002369 卓翼科技 8.89 -1.77 -5071.19万 -17.99 4 002396 星网锐捷 22.64 -1.57 -1152.44万 -4.70 5 300793 佳禾智能 17.15 -1.55 -2422.23万 -13.63 6 300458 全志科技 37.92 -1.48 -11153.46万 -17.67 7 300099 尤洛卡 7.08 -1.39 -1083.52万 -8.37 8 601231 环旭电子 14.38 -1.17 -1072.00万 -5.59 9 300136 信维通信 22.06 -1.08 -508.54万 -1.86 10 603068
博
通
集成 33.5 -1.03 -187.45万 -1.65 11 688653 康希通信 11.99 -0.91 -1002.22万 -17.13 12 000938 紫光股份 23.98 -0.75 -8081.67万 -9.18 13 300782 卓胜微 70.85 -0.63 -3557.74万 -10.36 14 603118 共进股份 11.59 -0.52 -2552.46万 -3.51 15 002937 兴瑞科技 16.27 -0.43 30.75万 0.40 16 300571 平治信息 32.02 -0.37 -535.72万 -3.61 17 002023 海特高新 10.52 -0.28 -1508.11万 -9.23 18 688018 乐鑫科技 147.95 -0.24 -8489.31万 -14.39 19 603083 剑桥科技 47.55 -0.23 -11421.43万 -8.72 20 301042 安联锐视 41.58 -0.22 -313.12万 -5.00 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包括:科瑞思(5.4%)、中颖电子(1.84%)、唯捷创芯(1.61%)、中国联通(0.93%)、万隆光电(0.1%)、天邑股份(0.06%)
lg
...
金融界
07-09 19:47
戴尔:AI 浪起,老厂要来个回马枪?
go
lg
...
集成和制造能力(L1-L10)的同时,
博
通
和 Marvell 将对网络、高速互联等方面(L11+)形成良好的补充,大型云服务商将进一步走向ODM Direct 模式。 虽然戴尔、惠普等品牌厂商在技术、运维、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 ODM 厂商的价格优势直接影响了大型云服务商的决策走向。 因此,当前戴尔公司在头部云服务商中的份额较小,而公司核心客户主要是二线云服务商,包括特斯拉、甲骨文、CoreWeave、Lambda Labs 等。 在当前本轮头部云服务商资本开支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戴尔的受益程度并不如 ODM 厂商明显。对于戴尔而言,服务器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二线及新兴云服务商和其他政企类客户。 2.3 戴尔服务器产品性能及目标客户 由于大型云服务商具备定制化需求和相对完整的团队,在资本开支大量投入的情况下,ODM 厂商价格优势更为明显。而戴尔凭借与英伟达的深度合作以及完善的运维体系,主要受到企业和政府领域客户的青睐。那么,戴尔服务器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何呢? 我们将各家公司服务器产品的核心性能进行对比: a)GPU 密度:戴尔>超微>ODM 厂商,惠普 HPE(8GPU/节点,需多节点堆叠); b)网络:戴尔和超微都支持 400G InfiniBand,ODM 厂商专注定制化高速互联; c)液冷成熟度:戴尔、超微>惠普>ODM 厂商; d)运维及响应:戴尔、惠普>超微>ODM 厂商; e)同配置价格:戴尔、惠普>超微>ODM 厂商; 从对比内容来看,戴尔的性能、配置、运维等方面都相对优于竞争对手,因而相应的产品价格也会高于同配置的竞品。对比各家的毛利率情况,戴尔、惠普的毛利率维持在 20-30% 左右,超微的毛利率在 10% 左右,而 ODM 厂商的毛利率一般在 5-6%。 综合以上信息来看,海豚君整理了服务器需求的决策树流程图(下图): 具体来看,各家的服务器产品主要面向的不同客户群体: ①戴尔服务器:适合金融医疗政府等不容有失的业务,为可靠性付费; ②惠普服务器:适合教育政府等场景,相对节省电费(液冷节能设计); ③超微服务器:适合 AI 训练集群追求配置和性价比,接受较弱的运维服务; ④ODM 服务器:谷歌、亚马逊等大型云服务商,有降成本的需求和自研自建的能力。 2.4 服务器的市场空间 结合 IDC 及 Trend Force 等市场预期,服务器市场总空间有望从 2024 年的 3067 亿美元成长至 2029 年的 6080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3.5%,其中主要得益于 AI 服务器市场的带动。 将服务器市场具体量价拆分来看: a)传统服务器:由于整体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保持平稳,基本都维持在全年 1300-1400 万台左右,其中传统服务器维持在 1100-1300 万台左右。在假定传统服务器均价 0.5 万美元/台的情况下,传统服务器市场大致对应 550-600 亿美元的市场空间,难有增长; b)AI 服务器: ①量的方面:参考 Trend Force 的数据,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过去 5 年的复合增速为 27%,这个增速基本接近于四大云服务商合计资本开支的复合增速(27.7%),这是因为大型云服务商是本轮服务器市场增长的主要买家。 在此基础上,海豚君预期 AI 服务器出货增速将有所回落,未来 5 年将维持 15.6% 的复合增速。当前 AI 服务器在市场总量中的占比在 14% 左右,至 2029 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 25%。 ②价的方面:结合市场数据,海豚君推测市场中 AI 服务器的平均价格约为 15-16 万美元左右,均价远高于传统服务器。当前高端的 AI 服务器价格已经达到百万美元以上,带动了整体 AI 服务器均价的提升。随着服务器性能及集成度的提高,高端产品的价格有望继续提升,与此同时市场中仍有很多中低端 AI 服务器的需求,海豚君假定 AI 服务器的整体均价在较窄区间内波动。 ③AI 服务器市场空间:结合量和价的考虑,2029 年 AI 服务器市场有望成长至 5518 亿美元,2025-2029 年的复合增速达到 15.8%。 综合(a+b),海豚君预期整体服务器市场空间有望成长至 6000 亿美元以上,复合增速为 13.5%。AI 服务器的需求增长,把服务器市场从此前的 500-600 亿美元(传统服务器对应部分),扩大了 10 倍。届时,虽然 AI 服务器仅有 25% 的出货占比,但能贡献将近 9 成市场规模。 2.5 AI 服务器及戴尔的优势 服务器品牌商 OEM(戴尔、惠普、超微)主要是从 2022 年后陆续进入 AI 服务器市场,其中三家品牌商各有特点: a)戴尔:2023 年开始布局,深度绑定英伟达;b)惠普:2024 年加速投入,与英伟达和 AMD 建立合作,但液冷技术相对落后;c)超微:是三家公司中最早明确全面转向 AI 服务器领域的,与英伟达和 AMD 都有合作,液冷技术相对较好。 如果将三家厂商的 AI 服务器旗舰产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戴尔的旗舰产品相对领先于超微和惠普。凭借公司与英伟达的深度合作,戴尔向 CoreWeave 交付的 PowerEdge XE9712,也是全球首个基于 GB300 的 AI 服务器系统,戴尔在整体进度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 戴尔公司自从 2023 年开始对 AI 服务器进行规模化布局以来,公司的 AI 服务器收入迎来快速提升,2024 年戴尔的 AI 服务器全年收入已经接近 100 亿美元。 由于公司的 AI 服务器与英伟达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两个季度收入的环比回落主要受 GB 系列芯片调整过渡的影响。 随着 GB300 的量产爬坡,受益于 CoreWeave 等二线及新兴云服务商需求的带动,公司 AI 服务器的收入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快速提升,全年的维度会呈现 “前低后高” 的情况。 本篇关于戴尔服务器业务的分析基本结束,下篇重点分析 PC 业务,尤其是 AI PC 的机会,以及整体公司的价值判断,敬请关注。
lg
...
海豚投研
07-09 19:08
7月9日上海自贸概念下跌0.12%,板块个股芯原股份、海立股份跌幅居前
go
lg
...
97万 -5.55 8 603068
博
通
集成 33.5 -1.03 -187.45万 -1.65 9 603009 北特科技 38.56 -0.92 -492.12万 -1.47 10 600822 上海物贸 9.85 -0.91 -1748.78万 -20.34 11 600650 锦江在线 15.27 -0.78 -630.81万 -5.02 12 603189 网达软件 17.59 -0.73 -1150.41万 -11.93 13 600651 飞乐音响 4.41 -0.68 -392.48万 -6.36 14 600689 上海三毛 11.97 -0.66 204.99万 6.40 15 300999 金龙鱼 29.52 -0.4 -2206.64万 -10.85 16 300899 *ST凯鑫 23.03 -0.39 146.42万 13.02 17 600018 上港集团 5.76 -0.35 -1506.79万 -7.17 18 600278 东方创业 7.28 -0.27 -1818.73万 -27.71 板块涨幅居前的股票包括:美迪西(13.36%)、兰生股份(1.12%)、派能科技(0.73%)、申达股份(0.54%)、华贸物流(0.48%)、外高桥(0.46%)、交运股份(0.42%)、浦东金桥(0.38%)、上海机场(0.32%)、东方明珠(0.27%)、陆家嘴(0.22%)、龙头股份(0.12%)、上海临港(0.11%)
lg
...
金融界
07-09 18:47
思佳讯(SWKS):业务增长遇阻,客户集中化风险如何破局?
go
lg
...
e 17将减少对思佳讯的依赖,转而采用
博
通作
为第二供应商。此举预计将从2025年底开始,使思佳讯来自iPhone的业务收入减少20%至25%,考虑到苹果贡献了思佳讯约72%的营收,这一冲击可谓致命。 消息公布后思佳讯股价暴跌近25%,表明大部分风险可能已被市场消化。目前公司正积极争取未来iPhone机型的订单,同时拓展汽车互联、Wi-Fi 7等新业务以弥补损失。我们的现金流折现估值显示公允价值区间为132-148美元,若思佳讯能妥善应对客户集中风险并把握新机遇,股价仍有上涨空间。 来源:TradingKey 财务数据——2025财年第二季度亮点 · 营收:9.53亿美元,略超预期但同比下滑8.9%,反映移动终端市场需求疲软 · 每股收益(EPS):1.24美元(非GAAP),超出市场预期的1.20美元 · 毛利率:46.7%,在行业承压背景下展现强劲运营效率。 · 营业利润:2.22亿美元(非GAAP),GAAP准则下为9700万美元。 · 自由现金流:3.71亿美元,占营收比重达39%,凸显卓越现金流创造能力。 · 股东回报:通过分红与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公司概况 思佳讯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加州尔湾,专注于设计和生产模拟及混合信号半导体,尤其在实现无线连接的射频芯片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信息娱乐系统、Wi-Fi路由器和物联网设备。 与众多中小型科技公司类似,思佳讯高度依赖少数大客户和特定产品组合来创造主要收入。这种商业模式虽能带来可观的利润,但也伴随着显著风险,客户需求或供应商关系的任何变动都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目前,苹果贡献了思佳讯约72%的营收,随着苹果决定引入第二供应商,客户集中度已成为关键隐患。公司正积极通过拓展广泛市场业务(包括汽车互联、Wi-Fi 7和消费类音频设备)来实现多元化,但进展较为缓慢。 竞争对手分析 思佳讯作为全球射频半导体市场的领军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手机、汽车和Wi-Fi路由器等无线设备中的核心元件(如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和开关)的研发与生产。凭借其专业技术及深厚的客户关系,公司在细分领域保持竞争优势,但面临着来自高通和
博
通
等业务布局更广、规模更大的综合型半导体企业的挑战。 来源:KHAVEEN Investment 思佳讯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专注于模拟射频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采用砷化镓(GaAs)和氮化镓(GaN)等先进材料制造的功率放大器与滤波器方面具备独特专长。这些材料使思佳讯能够生产高性能、高能效的芯片,这对实现快速稳定的无线信号传输至关重要。目前公司已成功获得苹果、三星、谷歌等高端智能手机厂商的设计订单,并正积极拓展汽车互联和Wi-Fi 7市场,以降低对手机业务的单一依赖。 相比之下,高通与
博
通同
样实力强劲:高通凭借包括移动处理器和集成射频解决方案在内的更全面产品组合,在垂直整合方面占据优势;而
博
通则
在射频领域之外还拥有网络和存储芯片等丰富的半导体产品线,这种业务多元化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和收入平衡优势。 营收构成 2025财年第二季度,思佳讯实现营收9.53亿美元,同比下降约8.9%,主要受移动业务疲软及整体市场环境影响。移动业务约占营收的67%,对苹果依赖严重。得益于新产品发布,移动业务收入环比增长6%,但随着智能手机需求减弱和库存调整,预计第三季度将出现季节性下滑。随着5G普及趋于成熟,移动市场增长正在放缓。 广泛市场业务约占营收的33%,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同比恢复正增长。该业务受益于汽车互联、Wi-Fi 7、无线游戏和物联网设备需求上升,并获得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Wi-Fi产品厂商的重要设计订单支持。 直销大客户(如苹果和三星)营收约占总营收的12.6%,保持相对稳定;分销商约占87.4%,但由于库存调整和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分销商收入有所下降。 来源:Skyworks, TradingKey 从地区分布来看,思佳讯大部分收入来自美国(约占75%)和亚洲市场,主要受智能手机和汽车制造商的推动。然而,由于市场疲软和库存调整,这些地区的收入近期持续下滑。相比之下,虽然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占比较小(约占总收入的5%),但同比增长高达61%,表现亮眼。EMEA地区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汽车互联和企业网络领域的业务扩展。这表明,尽管北美和亚洲市场面临短期挑战,但如果公司能持续把握这些新兴市场的机遇,EMEA的增长将有助于部分抵消其他地区的下滑。 来源:Skyworks, TradingKey 展望未来,思佳讯预计移动业务收入在第三季度将出现温和的季节性下滑,但广泛市场业务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当前,公司正积极应对移动市场趋于成熟带来的挑战,同时把握汽车电子、Wi-Fi和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机遇,通过业务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长潜力 最新季度,思佳讯在高端安卓智能手机领域斩获多项5G设计订单,包括三星Galaxy S系列、谷歌Pixel和Oppo高端设备的旗舰机型。汽车业务同样表现强劲,获得日本和欧洲主要整车厂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关键设计订单,这反映出现代软件定义汽车对无线连接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思佳讯正抓住Wi-Fi 7加速普及的机遇,在路由器、网状网络和企业级接入点市场赢得更多业务,同时Wi-Fi 8的早期研发工作彰显了其保持在下一代无线技术前沿的决心。随着客户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产品获得更广泛的市场采用,这些设计订单预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至数年内转化为可观的收入。 估值 根据贴现现金流(DCF)分析,思佳讯的合理估值区间为每股132.48至147.77美元。这一估值综合考虑了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审慎预测,以及反映市场风险和思佳讯业务特性的贴现率。该模型纳入了以下关键因素:汽车互联、Wi-Fi 7普及和高端5G智能手机领域设计订单增加带来的预期收入增长,同时平衡了移动业务趋于成熟和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风险因素 思佳讯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对苹果公司的严重依赖使其易受苹果需求波动影响;资本回报率持续下滑显示其投资转化效率面临挑战;供应链中断、部分市场库存积压以及半导体行业周期性特征可能对短期业绩构成压力;此外,在激烈竞争和技术标准快速演进的环境下,公司必须持续创新才能保持领先优势。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7-09 10:58
上一页
1
•••
36
37
38
39
40
•••
21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卖出美国”才刚刚开始?!“特朗普冲击波”余震未平 美元、国债与美股齐遭抛售
lg
...
5000美元倒计时?“贬值交易”重燃或引爆黄金下一轮涨势
lg
...
泡沫破裂倒计时?“新兴市场教父”:股市或暴跌40%,聪明钱正转向这里!
lg
...
8000亿美元蒸发!华尔街遭遇”黑暗一周“ “数据密集轰炸期”前市场”摸黑“前行
lg
...
损失惨重!特朗普20亿美元比特币押注“爆雷”,从“信徒”到“受害者”只用了半年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