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历史重现!十年首次!
go
lg
...
关税。 同时,北美AI赛道继续爆出重磅
合作
,算力订单持续落地。 Anthropic 与谷歌
合作
部署百万枚TPU,建设超1GW 算力集群,预计2026 年上线。谷歌Ironwood 超级点在Scale-Up 架构中新增OCS 交换机柜,腾景科技获钒酸钇大额订单,印证OCS 落地提速。OpenAI发布内置ChatGPT 的Atlas 浏览器,AI 应用生态持续延伸。 正是AI“资本开支扩张、商业化落地、业绩兑现”的正向循环,为算力供应链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尤其光模块公司,业绩兑现有非常强的确定性,对于景气验证起到指引作用。已经披露的包括剑桥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在41%-71%。 本周还将迎来光模块“三剑客”,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的财报,近期海外大客户重新上调了明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1.6T产品进入量产放量期。中际旭创从10月下旬结束调整后一路狂飙,累计涨幅已接近50%。 虽然早盘突破4000,但今天盘面呈现的是高开低走,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航天军工板块上涨,贵金属、煤炭板块领跌。 也有投资者会担心,4000点作为阶段性的关键点位突破以后,兑现完预期以后将再次对市场形成一定抛压。 A股过去待在4000点以上的时间并不长,以往两轮牛市在突破4000点之后,强势格局共维持累积15个月之久,对应着步入此轮牛市的中后期。 当重要关口突破后,市场也往往需要时间消化获利盘和套牢盘。4000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技术关口,短期市场可能会出现反复震荡和整固。 但当沪指站稳4000点之后,市场情绪会更加乐观。 02 新格局开启 过去一年,A股市场的核心驱动逻辑并非单纯源于企业盈利的显著改善或无风险利率的变化,主流叙事成为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关键变量,譬如科技突破、反内卷等等。 很明显,科技突破的高度对于未来A股走势,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科技牛”亦是“转型牛”的主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下降、无风险收益下沉、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在顺利转型的基础上,A股中长期的前景逐渐乐观。 外资最近更是明确表达中长期看多中国股市的观点,高盛发布报告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主要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 全球降息周期里,A股作为估值相对全球股市存在折价的市场,主流叙事的回归让外资有进一步配置的动力。 上周市场对美联储月内和年内双重降息的预期还进一步升温。从全年维度看,截至10月24日,期货市场隐含利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次。 除了算力这类业绩兑现程度较高的科技赛道,随着沪指时隔10年重返4000点上方,市场热点也有望在科技方向上继续扩散。 上周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已经传递出了积极因素。其中关于“十五五”规划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要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同时,关于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的未来产业,这一块承载了新质生产力、重构全球产业格局的战略布局。 比较标志性的创新产品形态包括了: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新型显示、脑机接口、6G网络设备、超大规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联网、高端文旅装备、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 后续的未来产业规划也将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核聚变、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蕴含着投资未来的布局脉络。 在过去的两年里,资金丟新质生产力概念涉及到的赛道予以青睐,绝大部分细分主题都积累了正向收益。其中云计算与大数据、算力、5G6G涨幅都超过了 100%。集成电路、有色新材料、核能、核心元器件等细分主题指数也涨超50%。 另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政策反复强调下,反内卷逐渐被市场认可。截至2025年9月,PPI已连续36个月同比为负。 内卷式竞争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不仅仅包括钢铁、水泥、建筑、煤炭、有色金属、工程机械、造纸、生猪养殖等传统行业,还覆盖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物流等新兴产业。 二季度,电池、快递、工程机械、工业金属、汽车、生猪养殖的营业收入保持增长。而且工程机械、电池、生猪养殖的营收增速近三个季度均环比增长,景气度较高。 一旦营收增速拐点确立,股价拐点也会随之出现。目前可能已经出现营业收入拐点的行业主要包括,工程机械、电池、能源金属、生猪养殖。 从今年7月份开始,反内卷板块涉及的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直接驱动板块指数行情。从7月1日-10月13日,沪深300指数上涨16.71%,而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电池、光伏设备、玻璃玻纤等均涨超 30%,工程机械、钢铁、水泥也均跑赢沪深 300指数。 “十五五”或对反内卷提出更加具体的规划。短期内,随着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市场对相关板块的业绩改善预期会快速升温,资金涌入导致反内卷板块估值明显提升。 但是促进行业业绩改善,提升相关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才是反内卷的中长期看点。政策能有效遏制价格战,从而推动行业整体毛利率稳步回升。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优化资源会向优质企业集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也会随之提高,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03 4000 新起点? 10月以来,市场风格反复轮动,一会儿红利一会儿科技。 出现一定调整也没必要太惊慌。因为相比以往牛市,指数点位驱动内核已发生深刻改变,慢牛行情的主基调不会动摇。 外部资金对中国科技和反内卷主题也都是比较关注的。随着行情推进与宏观环境、产业动态的变化,新的主流叙事仍将持续涌现。 如果指数能够站稳4000点,年内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望被打开。A股市场历经了从短期政策刺激到低波动、稳增长的生态演进,我们或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lg
...
格隆汇
10-28 18:04
野村:中美正进入“紧张—升级—缓和”循环模式
go
lg
...
陆挺警告称,尽管由于经济相互依存,短期
合作
仍有可能,但从长期看,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战略竞争将愈加激烈。 野村的展望指出,市场对中美贸易动态高度敏感,未来波动将持续存在,尤其是在大宗商品和科技领域。随着两国在妥协与对抗之间反复切换,投资者可能会经历乐观情绪的反复升温与新的紧张周期交替出现。
lg
...
风起
10-28 17:37
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1.22%,华恒生物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
go
lg
...
个国家的超过768个客户建立稳定的长期
合作关系
,集团与部分知名跨国企业已维持超过10年的业务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预期在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在此背景下,作为深耕生物制造领域二十年的华恒生物,有望凭借丰富的技术和成熟的商业模式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研发实力雄厚,营收增长显著 作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华恒生物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内部研究团队专注于市场需求,以自主研究及
合作
开放创新为基础,开发尖端的合成生物技术。公司已建立多个高端研究平台,包括自主研发平台、战略
合作
平台、与主要研究院及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外部
合作
机构的研发团队在菌株构建、技术扩展及创新管理等领域提供全面支持,为产品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奠下巩固基础。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华恒生物的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人民币14.19亿元、19.38亿元、21.7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仅上半年营收就已超过2022年全年。 2021年4月,华恒生物已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此次赴港IPO被视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若H股发行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充分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更好地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8 17:23
金添动漫递表港交所,为国内最大IP趣玩食品企业
go
lg
...
道及抖音、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建立稳定
合作
。 财务方面,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5.96亿元增长至8.77亿元,毛利由1.59亿元增至2.96亿元,毛利率从26.6%提升至33.7%,期内利润分别为3671万元、7522万元和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4.439亿元,毛利1.541亿元,毛利率进一步升至34.7%,期内溢利为7004.1万元。 IP趣玩食品构成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占营收比重分别为96.6%、97.6%、98.8%和99.5%。公司业绩对前五大授权IP依赖度较高,同期前五大IP收入占比分别为90%、88.7%、85.9%和85.7%。其中,奥特曼系列产品收入占比在2023年达63.0%,2025年上半年降至43.9%;同期“小马宝莉”系列收入同比增长119%,占比升至22.8%。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7620万元,近年呈上升趋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9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为354亿元,预计至2029年将达8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5%。其中,IP趣玩食品市场2024年规模为115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3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股权结构方面,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蔡建淳直接持股87.80%,并通过三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100%表决权。 金添动漫本次上市所募集资金,拟用于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品牌推广、销售网络拓展、IP资源扩充以及战略投资与收购等用途。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8 17:03
决策分析:中国股市大爆发!科技牛市行情等财报,美联储鸽派预期压美元
go
lg
...
京会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讨论防务
合作
、贸易及今年早些时候达成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方案。 韩国股市下跌1.2%,回吐部分周一2.6%的涨幅。数据表明,韩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消费和出口表现强劲,市场情绪总体稳健。 科技巨头财报备受瞩目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期货下跌0.2%,德国DAX期货同样下跌0.2%,英国富时期货略微走低。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和纳斯达克期货接近历史高位,变化不大。 周一华尔街主要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下收盘新高,道琼斯指数上涨近0.75%。科技股再次带领美股走高,高通公司大涨11%,此前该公司推出两款面向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芯片。 市场对“科技七巨头”本周财报寄予厚望。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苹果、亚马逊和Meta平台等公司都需要交出强劲业绩,以支撑高企的估值。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削减开支,亚马逊计划自周二起裁减多达3万个企业职位。 关注美联储决议 美国和加拿大本周可能降息的预期支撑了债券市场,同时对美元形成压力,投资者正关注美联储在政策前景上的鸽派程度。 债券市场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3.98%,投资者关注美联储周三的会议。市场普遍预计将降息25个基点,而真正的焦点在于美联储是否会确认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投资者也希望美联储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量化紧缩,QT)政策。 加拿大央行本周也预计降息,而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则可能维持政策不变。日本央行预计将讨论是否具备恢复加息的条件,随着关税引发衰退的担忧减弱,市场压力增加,但政治因素可能令央行暂时按兵不动。 外汇与大宗商品 美元指数下跌0.3%,至98.643,整体仍在近期区间内波动。受鸽派预期推动,美元兑日元下跌0.4%,至152.20,未突破此前153.29的阶段高点。欧元小幅上涨至1.1660美元,但仍低于1.1728的阻力位。 大宗商品市场方面,避险资产黄金维持在4,000美元附近。由于过去五个交易日金价累计下跌9%,杠杆资金被迫离场,市场过度拥挤的交易出现松动。 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表示:“金价上涨最初由基本面支撑,但现在似乎更多受到散户投资者的热情推动。” 他补充说:“鉴于金价在实际价值上仍处于历史高位,下一轮主要走势更可能是下跌而非上涨。事实上,我们最新预测显示,到2026年底金价可能降至3,500美元。” 油价小幅回落,布伦特原油下跌0.2%,报每桶65.51美元;美国WTI原油下跌0.2%,报每桶61.20美元。路透报道称,八个OPEC+成员国倾向于在本周日会议上决定12月再度小幅增产,沙特阿拉伯正推动夺回市场份额。
lg
...
云涌
10-28 16:52
402Bridge遭攻击回顾 还有哪些私钥泄露导致的被盗案例
go
lg
...
kr的应对措施:恢复安全并与 DEX
合作
,停止交易;为社区制定并执行了全面的赔偿计划;确定攻击起因为前员工。Ankr官方确认遭遇黑客攻击的原因为“部署密钥被盗用”。 3. Platypus Finance 2023年2月,攻击者利用管理员私钥漏洞对稳定币池实施攻击,盗走约900万美元USDC。团队随后追回部分资产,并称“开发私钥或疑似遭外部入侵”。 4. Multichain 2023年7月,Multichain核心团队成员“失联”,项目主控私钥疑被掌握于单一人员手中。后续约1.26亿美元资产被转走,成为跨链桥史上最大权限类攻击事件之一。 5. Exactly Protocol 2024年4月,攻击者利用前端服务器泄露的部署私钥进行合约替换,窃取约730万美元。事件暴露出私钥托管与DevOps流程安全薄弱的行业普遍问题。 6.UXLINK 2025年9月,安全公司 Cyvers 的系统检测到涉及 UXLINK 的 1130 万美元可疑交易,最终确认被盗。慢雾余弦指出:大概率是UXLINK有关Safe多签的几把私钥泄露了。UXLINK 被盗直接导致 UXLINK 代币价格暴跌70%以上。
lg
...
金色财经
10-28 16:47
QCOM的盘面异动、利好以及争议(与AMD、AVGO对比)
go
lg
...
博通(AVGO)$ 与OpenAI宣布
合作
时的股价表现也不同,AVGO甚至是在5分钟内将行情完全走完。 从事后的观察中了解到,QCOM昨日的行情出现了大量的Short Squeeze。我推测原因有以下几个: AMD、AVGO与OpenAI
合作
的确定性更强,且市场对OpenAI更买账;QCOM仅仅吃到一些中东的订单且还仅仅是概念,出货要2026年; QCOM的空头比例要大于AMD和AVGO,且对冲基金在本轮AI行情中,将QCOM作为弱势的一方而持有净空头,因此盘面上会出现更多的Short Squeeze; 相比AMD、AVGO的5-10分钟内将“新闻”消化完更多由量化基金推动(甚至有长期持有资金的算法部分),QCOM的20多分钟传统对冲基金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空头平仓”,以及短期内的量化交易和投机情绪为主的交易(个人投资者),因此出现在20%之后回吐掉一半涨幅,也并不奇怪。 仔细来看QCOM的这个消息是否能有AMD和AVGO这么大的影响力? 利好的因素:切入GPU赛道,与HUMAIN达成200mw订单,预计该业务可新增10亿美元营收、25美分 EPS,增厚2-3%业绩。 争议的部分:美银指出,AI200是“低端AI芯片”—— 无HBM(AI芯片核心组件),也才2026年才出货,目前仅披露中东客户,营收增量的潜力10-20亿美元,而这一涨幅明显高估。同时,关于这款芯片的 “关键参数”(FLOPS算力、价格、每机架芯片数、基准测试数据)均未披露,仅靠 “概念炒作”(如 “液冷”“768GB 内存”)推升股价,市场有可能会退烧。 当然,但从PE(TTM和Forward)来看,QCOM的确比AMD和AVGO要便宜不少
lg
...
老虎证券
10-28 16:43
小马智行港股招股:L4自动驾驶的领军者
go
lg
...
、广汽集团、中国外运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
合作
,其核心
合作伙伴
的战略协同为其业务扩张与市场认可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公司概况: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领先者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公司,是实现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的领先者。小马智行通过自研的“虚拟司机”技术,推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Robotruck及技术授权与应用三大业务的大规模商业化。截至最后可行日期(2025年10月10日),公司已构建起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的全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形成“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协同”的完整业务闭环,且运营主体遍布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核心城市,同时积极探索新加坡、卢森堡等海外市场,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布局。 在行业资质与运营成果上,小马智行创下多项“行业第一”: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小马智行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运营着超720辆自有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5500万公里,其中全无人驾驶路测超1000万公里;2024年12月,公司成为中国首家获准在跨省高速公路开展L4级无人驾驶卡车编队测试的企业,自动驾驶卡车车队规模超170辆(含自有及租赁),在商业运营中,自动驾驶卡车货运量超10.7亿吨公里,自动驾驶里程约为680万公里,在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落地速度上显著领先同业。 二、业务模式:三驾马车驱动,商业化路径清晰 小马智行的主营业务围绕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多场景应用展开,形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Robotruck、技术授权与应用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从收入构成来看,2024年公司总营收达7502.5万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卡车服务贡献53.8%的收入(4036.5万美元),技术授权与应用占比36.5%(2739.4万美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占比9.7%(726.6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这一结构进一步调整,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收入占比48.8%(17.30万美元),技术授权与应用占比42.0%(1487.8万美元),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占比提升至9.2%(325.6万美元),反映出公司在巩固卡车货运业务优势的同时,技术授权与应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逐步发力。 在具体业务运营上,三大板块各有明确的商业化路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通过“技术输出+车辆运营”双模式推进:一方面为OEM及出行平台提供AV工程解决方案,包括软件部署、车辆集成与道路测试;另一方面通过自有车队提供收费出行服务,目前在四大一线城市提供服务,未来还将扩张到更多的城市,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平台注册用户数超53.2万人。自动驾驶卡车服务则聚焦“仓至仓”货运场景,与中国外运成立合资公司青騅集团运营车队,按里程或吨数向物流平台收取服务费,2024年来自该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61.3%,自动驾驶卡车数量增加至2024年年底的167辆。技术授权与应用业务则通过智能出行解决方案(含软件授权、域控制器硬件销售)、增值技术服务及V2X产品,赋能OEM、传感器供应商等,2024年域控制器销量达2940台,2025年年初至最后可行日期,销量激增至12914台,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三、财务分析:规模稳步增长,保持高研发投入 从收入与盈利表现来看,小马智行近年营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6838.6万美元、7189.9万美元、7502.5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7%;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543.4万美元,同比增长43.3%,增速显著加快,主要受益于技术授权业务的爆发与卡车服务的稳健扩张。不过,自动驾驶行业尚处于商业化初期,早期需要高研发投入,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9064万美元,主要是由于第七代自动驾驶出租车研发与量产投入增加,但这属于商业化前期的战略性投入。 公司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54亿美元、1.23亿美元、2.40亿美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224.6%、170.7%、320.1%,2025年上半年达到272.4%,主要用于“虚拟司机”技术迭代与新车研发,为长期商业化奠定技术基础。长期来看,随着自动驾驶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会持续改善。 四、竞争优势:核心技术领先,领跑商业化路线 小马智行的核心竞争优势首先体现在技术领先性上。公司自研的“虚拟司机”技术融合世界模型(PonyWorld)、端到端(E2E)系统,可实现中雨、大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的稳定自动驾驶,且通过仿真测试大幅降低真实道路测试成本。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全球552项专利(中国338项、海外214项)、185项中国软件著作权及1122个全球商标,技术壁垒显著。同时,公司研发团队实力雄厚,720名工程师与科学家占员工总数50%,且大部分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为技术持续迭代提供人才支撑。 在生态协同与监管资质上,公司构建了覆盖OEM、物流平台、出行网络的动态协作生态:与丰田、北汽、广汽等
合作
研发量产车型,与中国外运、Uber等拓展货运与出行场景,与腾讯、支付宝等打通用户触达渠道,形成“技术-车辆-场景-用户”的完整生态链。监管层面,公司是中国唯一获得四座一线城市全类型自动驾驶出租车许可的企业,且在卡车领域率先获得跨省测试与商业化许可,监管先发优势为业务扩张提供合规保障。此外,公司商业化路劲清晰,根据规划,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与卡车服务将在2025-2026年逐步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技术授权业务则随域控制器量产持续放量,三重业务的协同效应将逐步释放。 五、行业前景:行业空间广阔,头部企业有望抢占先机 中国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L4及L5级自动驾驶作为终极目标,在出行与货运两大场景的市场潜力尤为突出。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中国乘客出行市场规模达14490亿美元,预计2035年将增至19243亿美元,其中自动驾驶出租车作为共享出行的升级形态,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网约车与出租车,抢占增量市场。目前行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小马智行等头部企业已通过收费运营验证用户需求,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市场渗透率将加速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中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0.7亿美元,并呈指数级增长,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394亿美元及2035年的1830亿美元。 在自动驾驶卡车服务领域,中国长途陆运市场规模2024年达5477亿美元(以GTV计),预计2035年将达8609亿美元,而2023年自动驾驶卡车在长途陆运市场的占比仅0.01%,存在巨大替代空间。相较于传统货运,自动驾驶卡车可降低30%以上的人力成本,且通过编队行驶提升运输效率,在物流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商业化动力强劲。 从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中国上市的L4自动驾驶企业仅小马智行与公司W,2024年小马智行以7500万美元营收领先公司W(4930万美元),且在技术落地速度与监管资质上更具优势,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凭借技术与生态壁垒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六、投资价值分析:商业化放量可期,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从行业层面看,随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推进,小马智行作为行业领军者,其市场份额和规模将会随着行业规模增长实现快速增长。而从业务层面看,公司三大业务均具备明确的增长驱动因素。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方面,随着第七代车型量产(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单车载荷成本大幅下降,叠加四座一线城市运营区域扩张以及向更多城市扩张,预计2025-2026年车队规模将实现大幅增长,带动出行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以上。自动驾驶卡车服务方面,公司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货运线路,随着跨省编队测试常态化,2025年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其车队规模也将实现大幅增长,并且凭借监管审批领先其他竞争者而率先抢占市场份额。技术授权业务则受益于域控制器量产与OEM
合作
深化,2025年域控制器销量高速增长,也成为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长期投资价值来看,小马智行所处的L4自动驾驶赛道具备“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大、政策支持强”的特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在商业化进程中享受先发优势。随着规模的扩大,其估值也将跟随提升。综合来看,小马智行在技术、生态与商业化进度上的优势显著,长期有望成长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具备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 $小马智行(PONY)$ $小马智行-W(02026)$
lg
...
老虎证券
10-28 16:43
8家企业同日上市!中国资产重估下迎来IPO黄金时代
go
lg
...
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
合作
,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他还表示,在风险再定价、资产再平衡过程中,稳健性和均衡性日益成为资产配置的优先选项。在此过程中,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持续重估,配置价值更加显现。 总而言之,202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正以一场酣畅淋漓的盛宴,向世界宣告:这里不仅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更是创新经济的孵化器。未来,随着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A股及 港市场有望进一步释放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lg
...
格隆汇
10-28 16:34
影石创新第三季报营收同比大增93%,全景无人机四季度试售在即
go
lg
...
景无人机市场的空白。同时,影石深化生态
合作
,与苹果Vision Pro实现360°沉浸观看适配,成为华为智能穿戴生态全品类
合作伙伴
,持续拓宽用户边界。 营收高增得益于产品矩阵持续扩容与市场渠道深耕。消费端,Ace Pro 2限量版、拇指相机GO Ultra等新品快速迭代,精准响应创作者需求;To B领域推出AI录音全向麦克风Wave,补全音频生态。渠道方面,10月25日香港首家旗舰店开业人气爆棚,开业首日店外即排起长队;天猫双十一期间,更在运动相机、全景相机双榜夺魁,力压大疆、GoPro等竞品。 研发投入的大幅度增长成为财报的最大亮点。三季度研发费用达5.24亿元,同比激增164.81%,占营收比重17.81%;前三季度研发总额突破10亿元,重点投向定制芯片、AI算法等核心领域。截至上半年,公司累计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近千项,技术储备正加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其全景图像拼接技术近期斩获艾美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智能影像品牌。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影像设备CR3(前三大企业集中度)达78.9%,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影石凭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市场份额从2023年28.4%跃升至35.6%,成为增长最快的头部企业。随着无人机赛道开启及双十一大促热销,公司全年业绩有望再创新高。
lg
...
金融界
10-28 16:33
上一页
1
•••
78
79
80
81
8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究竟怎么回事!?黄金突发劲爆行情 金价暴涨近52美元 银价飙升近2%
lg
...
美国突传重磅消息!彭博:美国政府停摆接近结束 特朗普刚刚发声
lg
...
周末突发!美国传出重大消息 事关美国结束政府停摆 美股期货应声跳涨
lg
...
分析:特朗普想忽略自己在选举失败中的责任,但选民不同意
lg
...
【直击亚市】特朗普政府终于要结束停摆?!全球市场大反攻,美联储降息信号不明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5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