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需求井喷!瑞士对华黄金出口激增253% 华尔街
大佬
一致喊话“买黄金”
go
lg
...
,今年金价已飙升38%,多位华尔街投资
大佬
齐声看多,呼吁投资者加大黄金配置。 瑞士黄金出口版图重塑:亚洲需求爆发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精炼与转口贸易中心,其黄金流向变化常被视为全球需求风向标。8月数据表明: 对中国出口35吨,环比猛增253%; 对印度出口15.2吨,环比增长12.6%; 对美国出口仅0.3吨,环比骤降99%。 此前,美国突如其来的关税政策扰乱了市场。7月31日,美国海关致函宣布,将瑞士1公斤和100盎司金条纳入需缴关税的类别,税率高达39%,为特朗普政府施加的最高关税之一。虽然9月初黄金关税豁免才正式落实,但8月出口已遭重创。 与此同时,亚洲需求强劲上扬。尤其是中国市场,在居民财富配置多元化、央行持续增持、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下,实物黄金购买力明显提升。 金价劲升38% 有望刷新半世纪纪录 (图源:彭博社) 受供需错配与避险需求推动,2025年以来黄金价格累计上涨38%,有望创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佳年度表现。其上涨动力主要来自: 全球通胀居高不下; 美国债务水平“不可持续”; 美元长期走弱预期; 投资者对地缘政治与金融风险的避险需求。 这也意味着黄金正在重新成为投资者的核心资产配置工具。 华尔街
大佬
齐声看多黄金 在宏观不确定性背景下,多位华尔街顶级投资人近日集体唱多黄金: 瑞·达利欧(Ray Dalio):建议投资者至少将10%资产配置至黄金,认为非法定货币将在未来成为更重要的储值手段。 杰弗里·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认为黄金是当前宏观环境下的首选资产,甚至直言投资组合黄金占比高达25%也不过分,并预测金价有望突破4,000美元/盎司。 大卫·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长期重仓黄金,他认为金价升至3,800美元/盎司并不意外,并强调黄金是其基金在今年跑赢大盘的关键。 对中国投资者的启示 随着中国成为瑞士黄金出口的最大增量市场,黄金在国内投资与财富管理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央行持续买入:中国央行已连续多月增持黄金储备,增强了黄金作为国家层面“硬资产”的信心效应。 人民币汇率波动:黄金作为“去美元化”与人民币资产的对冲工具,吸引力持续增强。 资产多元化需求:在股市震荡与债市收益承压背景下,黄金成为家庭与机构配置的“硬通货”。 由此而见,瑞士黄金出口数据与华尔街
大佬
的集体看多形成共振。无论是中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还是全球对通胀与债务风险的担忧,都在指向一个共同趋势——黄金正在重新走向全球资产配置的舞台中央。 和VSTAR一起,把握全球市场脉动 黄金今年已累计上涨38%,瑞士对华出口更是环比暴增253%——但如果你想更灵活地把握黄金行情,仅仅盯着价格走势可不够。 VSTAR交易平台就像一个“全能工具箱”,不止能做黄金,还能玩外汇、加密货币、原油、股指等多种差价合约(CFD)。涨跌都能操作,灵活度远高于传统投资方式,让你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行情,把握更多机会。 仲秋佳节来临,VSTAR与你一起收获成长。邀请好友、分享体验、交流策略,节日惊喜不断。 ✨ 点击注册,开启下一代智能交易体验。 想第一时间掌握全球财经要闻、市场热点和投资机会?加入我们的交流群,每天都有专业分析师为你解读最新资讯,分享实用的操作思路和投资策略。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在这里获得灵感、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 扫码立即加入,一起把握市场脉动!
lg
...
财经风云
9小时前
悦读书 | 芒格推荐!这本 “数学 + 心理” 投资书,让普通人避开 90% 的市场陷阱
go
lg
...
才是普通人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 有哪些
大佬
推荐过这本书 ● 查理·芒格(密歇根大学数学专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副主席) 投资的本质是认知变现,而数学与心理学是穿透市场迷雾的利器。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数理统计学家、《黑天鹅》作者) 保罗斯用这本小书把概率思维、心理学错觉与市场真相拧成一股绳,读完后你会明白为什么大多数“投资高手”只是运气好的幸存者。 ● 罗伯特·席勒(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 保罗斯把复杂的行为金融学写成了侦探小说,我常在《金融市场》课堂上把他的书作为必读材料。 谁该读这本书?这三类人,读完能少走 5 年弯路 ● 新手股民:避开 “听消息炒股” 的坑,建立自己的 “判断框架” 如果你刚入市,总想着 “跟着大神买”“听消息炒股”,这本书会帮你建立一个 “安全护栏”。它不会让你马上变成 “股神”,但会教你用芒格的 “跨学科思维” 和塔勒布的 “概率智慧”,判断哪些消息可信、哪些策略靠谱。比如有人说 “这只股票肯定涨”,你会先想:“他的判断有数学逻辑支撑吗?有没有幸存者偏差?”—— 这种思维,能帮你避开 90% 的新手坑。 ● 被套老股民:搞懂 “为什么亏钱”,下次不再重蹈覆辙 如果你炒股多年,却总在 “追涨杀跌”“套在山顶”,这本书会像一面镜子,让你看清自己的 “认知陷阱”。比如你曾因为 “锚定 52 周高点” 不肯割肉,书里会告诉你:这不是 “坚持”,而是 “锚定效应” 在作祟;比如你曾因为 “相信好公司不会跌” 而踩雷,书里会用世通的案例告诉你:“好公司” 的前提是 “数字真实”,忽略数学逻辑的 “信任”,只会让你亏得更惨。读懂这些,你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 理性投资者:用 “跨学科视角”,看穿市场本质 如果你已经有自己的投资逻辑,但想进一步提升,这本书会给你一个 “新视角”。它不像传统金融书那样只讲 “估值模型”“技术指标”,而是从数学、心理学的底层逻辑出发,帮你看透市场的本质 —— 比如为什么 “市场有效” 是个谎言(因为人性的认知偏差会让股价偏离价值),为什么 “分散投资” 不是买越多越好(而是买 “负相关” 的资产)。这些视角,能帮你打破传统分析的局限,像芒格和塔勒布一样,在复杂的市场中保持理性。
lg
...
金融界
昨天18:40
英特尔:抱上英伟达 “大肉腿”,谁是真赢家?
go
lg
...
会。 政府自己带资入局,同时还拉来行业
大佬
入局,说明英特尔确实是一个再烂都不能动的存在,有确定性的底部价值,而政府入局的 20 美元/股,一定程度上已从政府态度的角度给了一个隐形的估值底。 五、英伟达:直观不大,胜在想象空间? 对英伟达而言,一方面可以践行对美国政府做出来的投资美国半导体的承诺,即使投资最终打了水漂,50 亿美元的投资体量对于一个超 4 万亿美金市值而言,也只是小钱而已。 单纯业务直观的角度,没啥特别的大的影响: 因为无论是数据中心的 CPU、还是 AI PC 的 CPU,更多是给了客户更全更好的体验和方案,以目前公司的业务体量来说,CPU 收入很难构成有效的收入提振。 直接对比:英特尔最新单季全部数据中心收入 40 亿 vs 同季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 411 亿美金,即使英特尔把全部的数据中心收入都给到英伟达,也不过是撒牙缝的体量,并不算大。 在海豚君看来,对英伟达的影响不是在明面上,或许更多是留给大家做畅想的。比如说,会不会以后特朗普会在国别贸易谈判中,要求这些国家(中东、欧洲等等)采购更多美国先进的半导体设备,甚至在与中国的贸易中,会不会也能给英伟达开更大的口子,而不是目前卖的 H20、RTX PRO 6000D 这种严重阉割、弱竞争力的版本? 五、衍生冲击波:AMD 最惨、Capex 股受益 ①AMD:明显负面影响。在被博通抢走了 AI 芯片 “老二” 位置后,又被英特尔和英伟达的本次合作踩了一脚。两家公司合作提供数据中心 x86 方案的同时,也将携手进军 AI PC 市场,对 AMD PC 市场也将产生危险。 ②半导体设备(ASML、AMAT、Synopsys 等):潜在正面影响。虽然本次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合作主要集中于 x86 架构和 AI PC 集成 SoC,但未来仍可能往代工领域延伸。 尤其是从政府的角度,救助英特尔的核心还是在于晶圆制造的稀缺性,终究还是希望英特尔最终能够修复晶圆代工的能力 而当下的英特尔此前受 “三线溃败” 的影响,大幅缩减了今年的资本开支。如果后续业务好转或代工突破,提升资本开支有潜在可能性,相对利好于上游设备厂商,尤其是 Synopsys、AMAT、ASML 等。 这几家公司或多或少,都因为英特尔减少资本开支,影响到了自身的业绩表现,股价原地踏步,甚至 2025 年到现在还是在下跌中,英特尔能够重启资本开支的想象打开,在这些公司的股价本身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带来有效提振。 ③台积电:目前影响不大。本次合作主要集中于 x86 结构和集成 SoC,并未涉及明显的代工业务,因而对台积电当前的代工业务影响不大。而随着合作进行,如果英特尔获得大额代工订单或代工实现突破,才可能对台积电带来冲击。 六、综述:几家欢喜几家愁 综合以上内容,英特尔和英伟达的本次合作,英特尔将是最大受益方。在美国政府、英伟达、软银成为公司股东后,英特尔难以再现 “破产估值” 的情况。而公司后续回暖至何种程度,主要看本次合作产品的具体表现以及代工业务的突破情况。 英伟达的话,虽然是主参与方,但对它本身业绩不会有很大提振,更多是未来更广市场业务开展的想象力。 AMD 应该是最明显的负面影响,因为英特尔和英伟达联手重塑 CPU+GPU 市场,这样 AMD 几乎是腹背受敌,前有联手的英特尔和英伟达,后有 ASIC 龙头博通,压力变大。 而一直趴着的半导体 Capex 股,在英特尔得到美国政府等方面支持后,有可能重新增加资本开支,无论代工最终成不成功,都是需要先买 “铲子”的,从而有利于半导体设备公司。而至于台积电,本次合作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要关注于代工及制程的突破情况。
lg
...
海豚投研
昨天16:01
龙虎榜 | 多路游资
大佬
抢筹20CM苏奥传感,北京光华路3.6亿净买入2只10CM热股,今日71只股票登上龙虎榜
go
lg
...
9月18日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15%,报3831.66点。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有71只股票上榜。上榜的游资席位中,北京光华路净买3.63亿,佛山系净买2.03亿,屠文斌净买1.78亿,思明南路净买1.20亿,孙哥净买1.14亿。今日游资龙虎榜:游资个股涨幅游资净买入龙虎榜成交金额北京光
lg
...
金融界
09-18 21:10
送礼送到总统心坎上 硅谷科技
大佬
的特朗普攻略手册
go
lg
...
决策拥有表决权。今年9月初,美国科技业
大佬
齐聚白宫晚宴,纷纷对特朗普在AI问题上的放手态度表示赞赏。 政府选择支持特定行业或企业本身并无不妥,而且国际上有不少先例,比如,法国政府大力资助核电行业。但哈佛商学院教授Rebecca Henderson指出,成功的国家投资有赖于清晰的目标与缜密的规划,“但我认为(特朗普达成的)这些投资不太可能为美国经济或人民带来实质性好处,因为这些决策太随机了。” 特朗普与企业CEO们达成的交易往往是在匆忙中完成,支持哪家公司似乎更多取决于他那一周对谁生气、又与谁和解。白宫发言人Taylor Rogers在一份电邮声明中表示,特朗普“代表美国工人达成了很多好交易”,并“欢迎私人和外国投资进入美国”。 有些CEO把“惹恼特朗普”这种倒霉事变成与总统私聊的机会,最终结果是:特朗普宣布胜利,降低攻击调门。8月,英特尔CEO陈立武就摊上了这种事。 陈立武是一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美国公民,今年3月接掌英特尔,目标是重振这家在行业中曾长期领先、近年来却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的芯片巨头。复兴英特尔也是美国前总统政府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政府原计划向英特尔提供超过80亿美元资金用于帮助该公司在美建厂。但特朗普对英特尔并不像美国前总统这么热情,尤其在陈立武计划削减成本、放缓美国本土制造扩张后。 当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致信英特尔董事会,特朗普开始对陈立武“出手”。陈立武在致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我始终遵守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标准”。虽然这些投资不算违法,但还是引起特朗普的不满。他在Truth Social 上发帖称,“英特尔CEO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显然,还是有别的解决办法的……陈立武没有辞职,而是火速前往白宫,向总统“献上大礼”:英特尔将把价值89亿美元的10%股份转让给美国政府。这正是特朗普向来钟爱且津津乐道的非传统式交易。“我认为这对他们是笔好买卖,”他后来说,“他来是为了保住工作,结果给了我们100亿美元。”(特朗普有“上舍入”的习惯。) 这些钱究竟是否为纳税人带来回报目前尚不可知。行业研究首席半导体分析师Kunjan Sobhani认为,这笔交易在短期内对英特尔而言很划算。政府不会进入董事会,因此也不会直接参与公司决策,而“有了政府参股意味着获得一个隐形背书:即便公司失败,政府也有可能会出手救助”,他还指出另一个“隐性红利”,及特朗普公开力挺英特尔可能会刺激甚至“逼迫”其他企业把芯片制造业务从台积电等海外供应商转回英特尔在美国的工厂。 这笔交易对陈立武个人而言无疑是成功的。短短几天内就让美国总统从要求他下台变成对他赞不绝口。特朗普与陈立武会谈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的成功和崛起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 当然,向特朗普“朝贡”并不意味着就能永享太平。韩国现代汽车曾许诺要在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建厂,并由此获得特朗普的大加赞扬,但美国政府的移民执法部门照样突袭一处由现代与LG新能源共同建设的电动车电池厂,还逮捕了数百名从事该厂建设和运营的外籍工程师与承包商。 英特尔的交易让特朗普尝到用纳税人资金持股科技或军工企业的“甜头”。而在不久前,共和党人还曾一致反对2008–2009年对美国汽车行业的政府救助,称政府不应干预自由市场。如今这种声音在共和党内部已十分稀少。仅有少数极右翼播客对政府入股英特尔表示担忧,另有四名共和党国会议员表达了保留意见。其中最激烈的批评来自肯塔基州参议员Rand Paul,他称此举“是通往社会主义的一步”。国会山上其他268位共和党人即使真的对特朗普伸向市场的“看得见的手”感到不满,他们也大多保持了沉默。
lg
...
金融界
09-17 08:11
龙虎榜 | 多路游资
大佬
狂扫10CM立讯精密, 方新侠净买3.26亿,今日64只股票登上龙虎榜
go
lg
...
9月11日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65%,深证成指张3.36%,4029只个股上涨,全天共96只个股涨停,两市涨跌中位数0.96%。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共有64只股票上榜。上榜的游资席位中,中山东路净买5.69亿,北京光华路净买5.64亿,量化基金净买4.96亿,方新侠净买3.26亿,量化打板净买
lg
...
金融界
09-11 21:20
龙虎榜 | 爆了!多路游资
大佬
狂扫立讯精密,章盟主抢筹沃尔核材2.17亿元
go
lg
...
龙虎榜单日净买入额前三为立讯精密、沃尔核材、香农芯创
lg
...
格隆汇
09-11 19:51
松绑后,楼市迅速被点燃?
go
lg
...
就是单日热销十多套,不是揽金过亿,就是
大佬
进场扫货。 似乎,市场正在被迅速点燃。 真的热起来了吗 曾经的929新政之夜,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有钱人连夜冲进售楼部,卖家迅速反价不卖,业主撤牌调价,外地买家蠢蠢欲动求推荐靠谱中介,开发商凌晨不打烊通宵接待客户,买家线上隔空转定金…… 当时市场观望的群体置评——深圳不全面放开还是没戏。 时隔几个月,政策的效力,都一一刻在了每个月的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数据中。 那么,905新政效果能否复刻929的新政之夜? 理论上应该是要复制的,毕竟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更多的交易量。 但今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从市场对这次政策的反应就可以看出,分歧明显,相比去年市场的信心更低,并且如今的市场还有一个更强烈的预期——迟早会全面放开限购。 如果全面放开,那么还有必要这个时候选择出手吗? 非限购区原本就已经不怎么需要社保和名额了,那么还有必要这个时候踏着政策进场吗? 要知道,不少新房本身就处于龙华、龙岗、光明这些部分条件限购的区域,并且早早就已经开盘销售,有的卖了三四年都还未卖完。 这些新房,难道是真的因为市场购买力缺乏名额或者社保而未能售罄吗? 比如位于龙华民治的中海明德里,如今新政10小时就有
大佬
扫货10+套。但项目2021年9月开盘,这个时候还是深圳楼市新房市场火热的阶段。 665套82-115平住宅备案均价约7.1万/平,总价区间约551万-870万/如今还剩余162套,也就是说经过1446天,才成交503套。 再比如位于龙华观澜的合正观澜汇云境,去年深圳放松限购后,本身就处于深圳放松限购区域,但如今新政短短一个周末就成交10+套。 2024年12月项目开盘,617套71-128平住备案均价约4.97万/平,总价区间约317万—741万/至今还剩余318套未售。开盘264天,成交299套,平均每天成交才约1.13套。 如果成交旺盛是因为限购松绑了,且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盐田区、大鹏新区不限套数了逻辑上还说得通,那么限购区域的新房,迅速成交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南山区、福田区如今依旧是深户限购2套,非深户1年社保/个税限购1套,但仅一个周末这些核心区的新房有的就成交了十几套。 比如位于南山科技园的翰熙典居,334套104~141平住宅,备案均价约112400元/㎡,总价区间约993万~1758万,起步总价就接近千万,但项目还剩余144套住宅,换句话说,将近3个月成交190套,平均每天成交2套左右,而新政首个周末就成交16套,吸金1.8亿。 再比如位于南山区中海云启源境,最便宜的一套住宅备案748万,最贵的一套备案2908万,价格门槛并不低。 如果是符合条件的企业下场扫货,那么这些公司,至少能做到营收达千万级别。 所以,市场是否真的热起来了? 你们怎么看? 作者 | 骑猪英雄
lg
...
格隆汇
09-10 16:21
禾赛科技二次上市,散户该不该冲?
go
lg
...
RA、太康人寿等基石投资者占近30%,
大佬
背书能给散户点信心。 作为美股二次上市标的,禾赛港股定价与美股高度联动,这为散户提供了独特的套利机会。港股最终定价以招股结束当日的美股价格为基准,通常折价3%-5%(否则投资者可直接买美股)。例如: 9月5日美股收盘价26.49美元,折合港股约206.58港元,较发行价上限溢价9.4%。 若招股期间美股大涨超228港元(如9月6日美股报28.5美元,折222港元),则港股上市后可能套利;反之,若美股低迷,破发风险上升。 假设超购100倍,公开发售510万股,甲乙组各4.25万手。按10万人申购估算,一手中签率约30%,认购50手可稳中1手。 那么,值不值得参与?对风险偏好低的散户,这是个低门槛的套利游戏。建议:如果美股在申购末日超228港元5%以上,就考虑加码;否则,小额试水或直接pass。最优策略还是现金申购为主,避免融资利息侵蚀薄利。乙组门槛较高,中签约5-10手,适合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
lg
...
老虎证券
09-09 11:32
日本首相石破茂终于宣布辞职,谁有可能接替?
go
lg
...
在决选中被石破反超。她当时获得了自民党
大佬
、前首相麻生太郎的支持——麻生是党内唯一剩余派阀的领导人。 选举结束后,她拒绝出任自民党实力强大的总务会长一职,与石破内阁保持距离。 小泉在2024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中担任党内选举对策负责人,但自民党未能守住多数,他随后辞职。这位44岁政治家在上一任农业大臣因失言辞职后接任农业大臣,任内致力于通过改革流通体系降低大米价格。他在2024年总裁选举中排名第三。 林芳正排名第四,目前担任内阁官房长官,是石破内阁的首席发言人,职位关键。 小林鹰之在党内普通议员中有一定支持,他在2024年总裁选举中排名第五。 “我想和同僚们仔细商量,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小林在周日表示。 茂木敏充是这批候选人中年纪最大的,现年69岁,在前茂木派成员中有一定影响力。他在上一次选举中排名第六。 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每位自民党国会议员有一票,同时,原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自民党党员和支持者也将投票,票数与国会议员票数相同。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通过召开两院议员联席会议来代替党大会进行投票。 在2024年首轮投票中,高市获得72张议员票和109张党员票,小泉分别获得75票和61票。 不过,这次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为首相。如果在野党能够联合推举出一个共同候选人,自民党人选就无法在国会获得胜选所需的多数。 未来首相若想通过预算案和法律,也必须与在野党合作。要在权力更大的日本众议院中获得多数席位,新任首相需要获得中左翼立宪民主党、保守派日本维新会或中右翼国民民主党的支持。 新任首相面临的首个考验是与在野党就2025财年补充预算、2026财年预算及相关税制改革法案达成一致。 共同社周日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近5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必要举行提前大选。 Pepperstone金融市场经纪公司资深研究策略师迈克尔·布朗表示,预计周一日元和长期国债将继续承压。 “市场如今不得不重新评估更高程度的政治风险,这不仅包括自民党党首争夺战,还包括新领导人是否会寻求提前大选来获得自己的执政授权,”布朗说。 日本最大商业团体经团联会长筒井义信表示,在当前国内外挑战加剧的背景下,“刻不容缓”。 “我们希望新任领导人能够在党内凝聚共识,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并迅速推进必要的政策,”筒井说。 一些选民也希望能有一位在这动荡时期能掌控局势的领导人。 “在当前关税问题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我希望下一任首相能妥善处理关税问题,并在外交上更加得力,”48岁的化学研究人员内野真纪周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在东京市中心一座繁忙车站外表示。 以上内容整合自日经新闻和路透。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09 00:02
上一页
1
2
3
4
5
•••
206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习近平通话倒计时!“三巫日”超5万亿美元到期,美联储打响降息第一枪
lg
...
中美双方在TikTok协议上取得进展,但仍有工作待完成
lg
...
令人震惊的数字!美股基金单周遭遇431.9亿美元资金撤离,创九个月最大净流出
lg
...
【美股收评】美联储降息支撑市场信心 美国股市延续涨势 科技股分化明显
lg
...
中国需求井喷!瑞士对华黄金出口激增253% 华尔街大佬一致喊话“买黄金”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