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从“宠儿”到“落伍者”,马斯克在中国已经走投无路?
go
lg
...
制名单。 不过,北京尚未批准特斯拉的“
完全自动驾驶
(FSD)”系统,这项技术被视为特斯拉未来的重要战略,而中国车企同样在全力追赶。 此外,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决裂,也让北京不再愿意公开示好。熟悉内情的人士称,北京现在优先支持本土企业。 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对于马斯克来说,重心回归特斯拉后,中国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中国是特斯拉第二大收入来源、最大生产和出口中心,占其全球出货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美国和欧洲销售下滑,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 特斯拉已在中国降价,并计划2026年推出新款Model Y,但马斯克似乎并不打算对市场做出太多妥协,而是依赖品牌和技术来维持领先地位。 但专家普遍认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前景充满坎坷。摩托罗拉、苹果等美国企业都曾在中国辉煌一时,随后被本土企业赶超。 目前,特斯拉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1年初的11%降至今年5月的4%;同期,比亚迪占约29%,刚入局一年的小米也拿下约3%。 产品“乏味”、FSD受阻 消费者抱怨特斯拉缺乏新意、无“革命性”功能,而本地政府对特斯拉的数据安全限制也拖累了销量。一位国企员工称,由于单位禁停特斯拉,他卖掉了Model 3,换成小米SU7。他说:“特斯拉就像iPhone,现在显得有点无聊了。” 特斯拉内部曾多次建议增加本地消费者喜欢的娱乐和互联功能,但总部并未优先考虑。早先计划开发一款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新车也被搁置,取而代之的是通过降低成本、削减配置来推廉价车型。 此外,FSD在中国的推进困难重重。虽然马斯克去年4月亲赴北京,与李强会面并获得“口头同意”,但由于中国法规要求在本地训练数据,且不能将数据传出国,谈判陷入僵局。特斯拉曾考虑在中国本地扩展FSD训练,但因缺乏先进芯片而受阻。与此同时,比亚迪、XPeng等已推出类似功能的系统,甚至百度、Pony AI等也已在中国运营数千辆Robotaxi,而特斯拉在中国暂无。 特斯拉尝试通过OTA偷偷上线部分FSD功能,被监管部门叫停。此后,监管又因小米辅助驾驶致事故而收紧整个行业的监管。 “鲶鱼效应”反噬 几年前,中国政府“倾其所有”吸引特斯拉落户上海。特斯拉也不负所望,引爆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热情,加速了本土供应链建设。 但如今,中国企业用特斯拉的技术反过来挑战它。比亚迪、小米等纷纷采用特斯拉首创的“巨型压铸”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西方高管惊讶地发现:中国电动车已今非昔比。 一位行业顾问总结说:“他(马斯克)犯了所有外国车企都会犯的错误——低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 在能源储存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同样面临被中国对手赶超的风险。今年3月,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Megapack电池,但宁德时代等已积极布局。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则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而这些供应商也可能将经验转化为帮助本土竞争者。 马斯克在一次分析师电话会上坦言,他担心未来机器人领域排名“2到10名”都会是中国公司。
lg
...
风起
07-07 11:21
会员
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大幅下滑,无力扭转销售下滑趋势
go
lg
...
026年底,美国将有数十万辆特斯拉能够
完全自动驾驶
,其中很多将是私人拥有的车辆。按照他的设想,车主未来可以像Uber或Airbnb那样,把自己的车加入自动出租车网络租给其他人使用 公司计划最早明年开始生产专用的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这款金色双座车型售价约为3万美元。 特斯拉股价近几个月波动剧烈。在特朗普当选后几周内几乎翻倍,使其市值在12月中旬达到1.5万亿美元的高点。在就职后数周,股价回落到选举前水平。到春季又回升至超过1万亿美元。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7-03 00:00
音频 | 格隆汇6.30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16、马斯克:特斯拉完成首次高速公路“
完全自动驾驶
”,最高时速72英里; 17、英伟达高管套现逾10亿美元股票; 大中华区要闻: 1、央行: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2、国常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ETF总规模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4、被加拿大政府命令停止运营,海康威视:这种做法罔顾事实,希望加政府尊重法治,实事求是; 5、本周68股面临解禁 合计解禁市值816.71亿元; 6、中日轮渡航线时隔5年恢复客运; 7、海关总署: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 8、香港:稳定币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变革 将推动发行人把稳定币应用推广至不同场景; 9、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大普微首发上市申请获受理; 10、沪深交易所:拟将主板风险警示股票价格的涨跌幅限制比例调整为10%; 11、新股暗盘丨“if椰子水”母公司IFBH暗盘段收涨60.97% 一手赚3390港元; 12、今日港股泰德医药、IFBH及云知声上市; 13、南下资金大肆减仓小米超32亿港元,持续加仓建行; 14、公告精选︱长江电力:拟不超过77.39亿元投资建设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浙江东日:日常经营不涉及“脑机接口”业务; 15、公告精选(港股)︱信达生物(01801.HK):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信尔美®(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首个长期体重控制适应症; 16、A股投资避雷针︱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证监会对公司立案;大地熊:两名实控人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lg
...
格隆汇
06-30 07:47
特斯拉又放大招!
go
lg
...
车去跑L4/L5。 特斯拉长期宣称其“
完全自动驾驶
”(Full Self-Driving, FSD)功能最终将达到L4甚至L5级别,即车辆可在大部分场景自行安全行驶。 从2023年开始,特斯拉就逐步在北美测试FSD无人监督版本。 为了实现从L2辅助驾驶到L4无人驾驶的过渡,算法和算力必须同时下功夫。 特斯拉把硬件堆砌的重心放在了算力上,通过自研芯片迭代,增大算力上限以支撑更复杂的AI模型运算。 今年3月在特斯拉员工大会上,马斯克透露,去年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约100亿美元,其中近一半为内部投入,主要用于特斯拉自研的AI推理计算机、所有车辆传感器以及Dojo超级计算机。 目前的HW4,是FSD芯片的第二代版本。据报道HW4的总算力达到了500–700 TOPS量级,而下一代HW5,它算力据称将要超过2000TOPS。 “海量数据—超级计算—端到端大模型”的AI架构为FSD铺设了能力基础,而OTA机制又使得特斯拉形成了“数据-训练-部署-再学习”的闭环,不断在真实世界中完善算法。 与竞争对手动辄重金打造定制无人车队不同,通过OTA,特斯拉可以将数百万辆在售车型一步到位升级成L4能力。 就在昨天,科幻片变成了现实。 马斯克兴奋地在社交媒体说,在全程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第一辆自行开到客户家中的特斯拉汽车实现交付。 不仅如此,特斯拉FSD更是打通了从产线到物流出货区域,再到客户的全自动交付。 如果Robotaxi落地效果证明确实不错,那么未来很可能演变为主流量产车的全民升级,让私家车自己跑出挣电费不再是个幽默的设想。 在定价上,目前Robotaxi按每单4.2美元(约30元)的固定价格收费,这个与Waymo、萝卜快跑相比还是稍贵。 但由于特斯拉造车的成本优势,以及
完全自动驾驶
不再需要人为干预维护,借助规模化的力量,特斯拉Robotaxi的运营成本反而有潜力远低于竞争对手。 此前财报会上,马斯克一再强调,Cybercab要实现的目标成本是0.2美元每英里。 毫无疑问,单位经济成本曲线的下降取决于车队运营规模的增长速度,能够在网约车交易市场中占据多少的比例。 这也决定了,Robotaxi的发展能给特斯拉的市值能够带来多少亿美金的加成。 如今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吗? 02 规模化盈利有巨大潜力 但不是现在 特斯拉从汽车制造业延伸至一体化出行运营平台,与Waymo、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玩家共同开辟了Robotaxi市场。 接下来,特斯拉计划将服务推广至加利福尼亚州等更高监管门槛的地区。马斯克表示,希望在「几个月内」将Robotaxi 数量扩大至上千辆,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网约车网络。 2026年,没有方向盘和脚踏板的Cybercab将作为主力营运车辆登场,规模也将大幅扩充。 由汽车企业直接运营大规模Robotaxi车队,和传统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展开正面竞争的新格局已经浮出水面。 但是借助成本优势,驾驶体验,以及数据规模效应的集中发挥,数万亿美金价值的Robotaxi很可能是赢家通吃的市场。 机构也力挺特斯拉,指出其两大核心优势:定制化芯片架构使硬件成本降低35%,端到端AI训练模式可实现"推理式适应"新环境,而非依赖预设程序。 2016年,马斯克就计划要推出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路上运营,但到了2025年,真正跑在路上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数量却只有不到20辆。 比起从L2逐步迭代,其余玩家则是一开始就在L4层级深耕,进展也更加迅速。 譬如,谷歌旗下的Waymo,根据最新的订单数预测,目前Waymo规模可能接近2000辆,服务范围包括旧金山,洛杉矶、菲尼克斯等城市,未来可能计划扩展到奥斯汀和亚特兰大等新城市。 就在上个月,Waymo宣布完成了第1000万次的载客订单,而大洋彼岸的另一头,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的订单数量超过Waymo,达到了1100万。 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两家中国企业在北京、广州各地均铺设了无人驾驶车队,未来规模有望扩张至1000台以上。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公司在中东市场的开辟动作,并与运营平台Uber达成合作,也有望实现更快的规模扩张速度。 不过,全球目前上路的Rototaxi总量不到1万台,因此竞争并非当前的主题,成长和渗透才是。 高盛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将以90%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年规模达70亿美元,商用车辆数量将激增至3.5万辆。 经济性上,相比网约车,Robotaxi有着显著的优势,这使得无人出租车可以用更低的定价吸引用户乘坐。 但现阶段,因为运营范围和成本的限制,尽管无人车订单数据保持着迅速上升的势头,比起有密度优势的网约车,比例依旧微不足道。 并且,人们使用出租车并非单纯进行成本的考量,最重要的,是因为出租车随处可见,招之即来,乘坐体验也足够放心安全。 Robotaxi需要打破的偏见正是来自后者,跨越用户信任的鸿沟。 商业化跑通的前提不仅仅是比便宜,即使你特斯拉能实现更低成本,更快的扩张速度,仍然需要证明能取得至少和竞争对手一样的安全水平,本质上也是纯视觉对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技术路线之争。 这当中存在一定的监管风险,即当地市场如果要制定无人车的上路标准,会去参考行业领头羊的驾驶表现,那么特斯拉的规模化之路首先要迈过监管这层坎儿。 规模化盈利是Robotaxi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行业整体仍然处于投入期,小马智行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80.77%,反映了技术研发和车队扩张的高昂代价。 无人驾驶里程规模飞轮的加速转动,将显著压低单位英里的成本投入。但想要逼近极致的成本区间,可能仍然得等上十年。 只有产业加速渗透,资本市场才能继续去定价。 03 尾声 当同行以智能驾驶作为卖点继续推销新车时,特斯拉已经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从L2辅助驾驶稳步升级到L4级无人驾驶,逐步构建出无人出行平台的蓝图。 不过,这才刚刚从起点出发。 但眼下,Robotaxi无疑是特斯拉最具商业想象力的,继续支撑万亿美元市值的新故事。 试想一下,当车主可以选择在车辆闲置时,将车辆挂入特斯拉的Robotaxi网络,AI自动接单,让车辆自动为你赚钱。 当然,马斯克编织的美好梦想,大饼一画就是10年。 监管审查、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边界,以及软硬件协同能力……每一步的跨越不容易。 而下个十年,Robotaxi的竞争将是商业化能力的硬仗——谁能在成本、安全与用户体验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谁就能占据万亿级出行市场的制高点。(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6-29 16:27
特斯拉首次实现高速公路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最高时速72英里
go
lg
...
内容导读 特斯拉首次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 技术细节与挑战 市场与投资者反应 监管与安全考量 编辑总结 2025年相关事件 X平台评论 特斯拉首次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6月2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特斯拉Model Y首次实现从工厂到客户家中的
完全自动驾驶
(FSD)交付,跨越城市和高速公路,提前一天完成原定6月28日的目标。马斯克强调,此次交付“车内无人,无远程操控”,为公共高速公路上首次完全自主驾驶。特斯拉人工智能副总裁阿肖克·埃卢斯瓦米(Ashok Elluswamy)确认,车辆最高时速达72英里/小时(116公里/小时)。此次交付在得克萨斯州南奥斯汀的地理围栏区域内进行,固定票价为4.20美元。马斯克对特斯拉AI团队(软件与AI芯片设计)表示祝贺,称其为“历史性里程碑”。 事件 日期 细节 首次FSD交付 2025年6月27日 Model Y从工厂到客户家中,最高时速72英里/小时 交付区域 南奥斯汀 地理围栏区域,固定票价4.20美元 技术细节与挑战 特斯拉的
完全自动驾驶
(FSD)系统依赖纯视觉方案,利用车载摄像头和神经网络处理复杂驾驶场景。此次交付表明FSD(Supervised)已能在高速公路上实现从入口到出口的自主导航,包括自动变道、交汇处导航和出口选择,最高时速72英里/小时,接近北美部分高速公路(如得州130号州际公路)的80-85英里/小时限速。 FSD Beta自2021年10月起扩展测试,截至2023年2月已有约36万辆车参与,2022年11月对北美所有购买FSD选项的车主开放。 然而,FSD仍需司机监督,且在复杂场景(如狭窄道路、施工区域)可能需要人工干预。2023年2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召回36.2万辆FSD Beta车辆,修复潜在安全问题,特斯拉随后发布V11.3.1更新,整合FSD与Autopilot代码。 技术 功能 限制 FSD(Supervised) 高速公路自主导航、变道、出口选择 需司机监督,复杂场景可能需干预 最高时速 72英里/小时(116公里/小时) 低于部分高速公路限速(如85英里/小时) 市场与投资者反应 特斯拉(TSLA)6月27日收盘下跌0.61%,报403.72美元,盘后微涨0.19%。X平台用户对此次FSD里程碑反应热烈,@CryptoVicent__称其为“特斯拉AI技术的重大突破”,@zenfree1999质疑是否已达L5级自动驾驶。 市场对特斯拉AI和Robotaxi前景乐观,推动其年内股价上涨约0.51%。分析师预计,FSD和Robotaxi服务可能在2025年贡献显著收入,Wedbush目标价515美元,称FSD为“游戏改变者”。然而,@xinzhi警告,若发生事故,特斯拉可能承担全责,凸显法律风险。 特斯拉需平衡技术进步与公众信任。 监管与安全考量 此次FSD交付在得州进行,得州对自动驾驶监管相对宽松,但仍要求安全保障。特斯拉在南奥斯汀的地理围栏测试表明其谨慎推进策略。NHTSA过去对FSD安全问题高度关注,2019年两起致命事故(加州和佛罗里达)引发诉讼,尽管特斯拉在加州案件中胜诉,称无制造缺陷。 FSD需应对潜在缺陷,如无法检测静止车辆(>50英里/小时)或在复杂路况下失灵。 特斯拉需通过持续测试和数据收集确保系统可靠性,同时应对监管审查和公众对无人驾驶安全的担忧。 编辑总结 特斯拉2025年6月27日实现Model Y首次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最高时速72英里/小时,标志着FSD技术的重要突破。此举展示特斯拉在AI和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但仍面临技术、监管和法律挑战。市场反应积极,投资者看好FSD和Robotaxi的长期潜力,但需警惕事故责任和公众信任风险。特斯拉需在技术迭代、监管合规和安全保障间找到平衡。投资者应关注FSD测试扩展、Robotaxi服务进展及7月9日美欧关税谈判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2025年相关事件 2025年6月27日:特斯拉Model Y首次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最高时速72英里/小时,无人无远程操控。 2024年9月14日: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AWD在70英里/小时测试中行驶370英里,超EPA预期341英里。 2023年2月:NHTSA召回36.2万辆FSD Beta车辆,特斯拉发布V11.3.1修复安全问题。 X平台评论 @elonmusk,2025年6月28日:首次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无人无远程操控,特斯拉AI团队功不可没! @wsjhdxhl,2025年6月28日:Model Y
完全自动驾驶
交付提前一天完成,最高时速72英里/小时,祝贺特斯拉AI团队! @xinzhi,2025年6月28日:特斯拉实现L5级交付,但事故责任归属特斯拉,需谨慎推进。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9 00:10
特斯拉聘请亨利·匡任AI总监,加速美国自动驾驶出租车扩张
go
lg
...
拉扩张提供政策支持。尽管如此,特斯拉的
完全自动驾驶
(FSD)技术仍处于SAE二级水平,需驾驶员持续监督,与Cruise及Waymo的更高阶技术存在差距。以下为特斯拉与其他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对比: 公司 自动驾驶级别 主要传感器 运营现状 特斯拉 SAE二级 摄像头 奥斯汀试点,计划2026年扩展 Cruise SAE四级 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 2023年暂停运营,2024年并入GM Waymo SAE四级 激光雷达、摄像头、雷达 多城市运营,持续扩张 市场影响与行业竞争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战略调整对全球电动车和自动驾驶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亨利·匡的加入可能加速特斯拉FSD技术的迭代,缩小与Waymo等竞争对手的差距。然而,Cruise因2023年事故暂停运营及通用汽车2024年停止对其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资助,凸显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和监管挑战。市场预期,特斯拉若能成功扩展机器人出租车业务,其市值可能进一步突破1.5万亿美元,但高管变动及技术瓶颈可能拖累短期表现。投资者需关注9月1日得州新规实施后特斯拉的运营进展及FSD技术的安全性验证。 编辑总结 特斯拉聘请前Cruise高管亨利·匡担任人工智能总监,意在加速美国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扩张,尽管公司否认部分传闻,显示内部管理存在不确定性。奥斯汀试点及马斯克的扩张承诺提振市场信心,但高管离职和技术差距仍构成挑战。自动驾驶行业竞争加剧,特斯拉需在技术、监管和人才管理上取得突破。未来,政策环境和FSD技术进展将成为决定特斯拉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其战略执行情况。 2025年相关大事件 6月26日:特斯拉北美与欧洲运营负责人奥米德·阿夫沙尔及北美人力资源总监珍娜·费鲁亚宣布离职,引发管理层稳定性担忧。(来源:路透社) 6月22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Model Y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覆盖部分区域,标志着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初步落地。(来源:彭博社) 6月20日:埃隆·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实现首批汽车从工厂到客户的无人驾驶交付,计划2026年扩展至多城市。(来源:华尔街日报) 6月15日:通用汽车宣布停止对Cruise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资助,专注个人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来源:金融时报)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Daniel Ives,Wedbush证券分析师,6月27日:特斯拉聘请亨利·匡显示其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视,但高管频繁离职可能影响执行效率,投资者需关注FSD技术进展。(来源:Wedbush证券研究报告) Laura Hoy,哈格里夫斯·兰斯当投资分析师,6月27日:特斯拉的机器人出租车试点是重要里程碑,但与Waymo的技术差距需通过人才引进和研发投入弥补。(来源:哈格里夫斯·兰斯当市场简讯) Gene Munster,Deepwater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6月26日:亨利·匡的经验或助力特斯拉优化FSD神经网络,但管理层动荡可能拖累短期市场信心。(来源:Deepwater资产管理分析) Adam Jonas,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6月27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战略需平衡技术突破与监管合规,奥斯汀试点成功将为其扩张计划奠定基础。(来源: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Colin Langan,瑞银集团汽车分析师,6月26日:Cruise的失败为特斯拉提供了吸纳人才的机会,但FSD技术的安全性验证仍是市场关注焦点。(来源:瑞银集团市场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9 00:10
特斯拉Robotaxi奥斯汀试点上线,挑战Waymo与Zoox自动驾驶市场
go
lg
...
动驾驶要求。 Waymo是美国唯一提供
完全自动驾驶
(L4级)付费服务的公司,每周超25万次乘车,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Zoox则在奥斯汀等地测试约20辆定制车型,计划2025年底商业化。特斯拉的试点虽规模小,但标志其从L2级FSD(
完全自动驾驶
)向L4级迈进。 市场反应与技术对比 特斯拉Robotaxi试点引发市场关注,以下是特斯拉、Waymo和Zoox的技术与市场表现对比(截至6月20日,雅虎财经及彭博社数据): 公司 股价(美元,6月20日收盘) 日变动 技术特点 运营规模 特斯拉 (TSLA) 337.88 -0.9% 纯视觉(摄像头+神经网络),测试L4,AI5硬件(2025) 奥斯汀10辆Model Y,收费4.20美元 Waymo (GOOGL) 175.86 +0.2% LiDAR+雷达+摄像头,L4级,1500辆捷豹I-Pace 4城运营,每周25万次乘车 Zoox (AMZN) 186.10 +0.05% LiDAR+雷达+摄像头,测试L4,20辆定制车型 奥斯汀等测试,2025年底商业化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系统,依赖摄像头和神经网络,号称可“计数单个光子”,预计2025年AI5硬件提升性能,成本低于Waymo的捷豹I-Pace(约10万美元/辆,含LiDAR)及Zoox的定制车型(约12万美元/辆)。Waymo的L4级服务成熟,但高成本限制盈利,2024年亏损41亿美元。Zoox的双向行驶车型创新但规模有限。X上,@AutoTechFan称特斯拉Robotaxi“性价比革命”,但@SafetyFirstX质疑其L2级FSD的安全性。 竞争格局与运营差异 特斯拉、Waymo和Zoox在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各有优劣,以下是运营与技术的详细对比: 运营范围:Waymo覆盖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奥斯汀,并计划2025年底扩展至拉斯维加斯、圣迭戈等10城;特斯拉仅在奥斯汀试点,计划2026年覆盖20-25城;Zoox在奥斯汀和旧金山测试,规模较小。 车型与技术:特斯拉用Model Y(5.5万美元/辆),纯视觉系统测试L4级;Waymo用1500辆捷豹I-Pace,2025年换Zeekr货车(13摄像头+4LiDAR),已达L4级;Zoox用20辆双向行驶定制车,测试L4级,含LiDAR+雷达。 安全与监管:特斯拉配安全监控员和远程操作员,规避德州9月1日起生效的L4级许可要求;Waymo获多地L4许可,但曾因78起交通违规被投诉;Zoox尚无商业化许可,安全记录未公开。 特斯拉的低成本策略具长期优势,但需突破L4级认证和安全瓶颈。Waymo的规模化领先,但高成本和亏损压力需解决。Zoox的创新车型具潜力,但扩张速度落后。 未来前景与行业影响 特斯拉Robotaxi的试点开启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新篇章,以下是关键展望: 市场规模: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预计2030年达2000亿美元,特斯拉若实现Cybercab量产,可占30%份额,Waymo目前占15%。 技术突破:特斯拉的AI5硬件和Cybercab若达L4级,可授权FSD技术给其他车企,颠覆出行行业;Waymo和Zoox需降低LiDAR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监管与安全:NHTSA对特斯拉FSD的审查和德州新法可能延缓扩张,Waymo的成熟合规性为其赢得时间。 Wedbush分析师Dan Ives 6月16日表示:“特斯拉Robotaxi是1万亿美元商机,Cybercab将重塑出行市场。”但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Philip Koopman警告,特斯拉的纯视觉系统需更多实测验证。 编辑总结 特斯拉在奥斯汀试点10辆Model Y Robotaxi,收费4.20美元,挑战Waymo和Zoox的自动驾驶市场霸主地位。特斯拉的纯视觉系统和低成本策略具颠覆潜力,但L2级FSD需突破L4认证和安全瓶颈。Waymo以每周25万次乘车领先,Zoox的定制车型创新但规模有限。投资者应关注特斯拉Cybercab进展、NHTSA审查及Waymo的盈利路径,短期Waymo占优,长期特斯拉或逆袭。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10辆Model Y上线,收费4.20美元,配安全监控员。 2025年6月18日:德州民主党要求特斯拉推迟Robotaxi试点,NHTSA审查其安全数据。 2025年5月20日:马斯克宣布6月底在奥斯汀试点Robotaxi,计划数月内增至1000辆。 2025年3月4日:Waymo在奥斯汀与Uber合作,2024年总订单收入超10亿美元,每周25万次乘车。 2025年2月15日:Zoox在奥斯汀测试20辆双向行驶车型,计划年底商业化。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Dan Ives,Wedbush分析师,2025年6月16日:特斯拉Robotaxi试点开启1万亿美元市场,Cybercab将推动2026年市值超2万亿美元。 John Krafcik,Waymo前CEO,2025年6月10日:Waymo的L4级服务每周25万次乘车,特斯拉的L2级FSD仍需数年追赶。 Philip Koopman,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2025年6月23日:特斯拉Robotaxi的纯视觉系统需更多实测,奥斯汀试点是起点而非终点。 Missy Cummings,NHTSA前顾问,2025年5月16日:特斯拉忽视LiDAR可能在复杂天气下引发安全问题,需加强冗余系统。 Tekedra Mawakana,Waymo联席CEO,2025年3月4日:Waymo的规模化运营和安全记录为行业标杆,2025年底将覆盖10城。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4 00:11
瑞银上调特斯拉目标价至215美元:Robotaxi 2040年收入或达2030亿,估值3500亿
go
lg
...
争力。瑞银强调,特斯拉独家整合FSD(
完全自动驾驶
)系统、整车制造与运营平台,区别于Waymo(仅软件)与Mobileye(仅芯片)。FSD v12.5于6月15日更新,显著提升复杂路况应对能力。特斯拉2025年Q1交付58万辆车,电池成本降至80美元/kWh,生产效率领先。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6月22日表示,“特斯拉不仅是车企,更是AI与机器人公司,Robotaxi将重塑出行生态。”瑞银预测,特斯拉可通过整车销售、FSD订阅(月费199美元)与平台抽成三重获利,动态调节供需,降低资源闲置风险。 业务环节 特斯拉优势 竞争对手 软件 FSD自主研发 Waymo(依赖谷歌) 制造 电池成本低 Mobileye(无制造) 平台 Tesla Network Uber(无自营车队) Robotaxi运营成本与盈利能力 瑞银基于纽约出租车行业数据测算,2040年Robotaxi每英里运营成本约0.86美元,包括保险(0.30美元)、折旧(0.10美元)、维护与清洁(0.18美元)、充电(0.12美元)及其他(0.16美元)。收费3美元/英里,单位毛利率超70%。自营车队2027年亏损,2030年盈亏平衡,2040年EBIT利润率55%。贡献车队因无车辆成本,利润率高达92%。瑞银分析师表示,“成本结构优化与高收费能力使Robotaxi经济模型极具吸引力,但需突破技术与监管瓶颈。”相比之下,Waymo每英里成本1.2美元,凸显特斯拉成本优势。 成本项 每英里成本(美元) 占比 保险 0.30 35% 折旧 0.10 12% 维护与清洁 0.18 21% 估值与投资风险提示 瑞银为Tesla Network估值3500亿美元(每股99美元),占当前股价31%,但维持“卖出”评级,认为短期估值过高。特斯拉2025年Q1市盈率(P/E)达68,远超汽车行业均值15,反映市场对Robotaxi的高预期。风险包括:FSD技术需达L5级(当前为L2+)、监管审批周期长、用户接受度低及地缘政治影响。X平台用户@EVRealist警告,“Robotaxi需10年兑现,短期炒作风险高。”瑞银建议投资者关注2026年FSD v13与Cybercab投产进展,短期宜谨慎配置,长期看好其颠覆潜力。 编辑总结 特斯拉Robotaxi展现2030亿美元的巨大潜力,垂直整合与成本优势使其在自动驾驶赛道独领风骚。瑞银上调目标价至215美元,认可Tesla Network的长期价值,但“卖出”评级提示当前估值已透支预期。奥斯汀试点为市场注入信心,但技术、监管与规模化瓶颈仍需突破。投资者应平衡远期增长与短期风险,关注FSD迭代与政策进展,灵活调整仓位以应对市场波动。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6月22日:特斯拉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10辆车投入运营,股价盘前涨3%,市场热议规模化前景。 2025年5月15日:FSD v12.5更新发布,复杂路况性能提升,特斯拉股价单日涨5%。 2025年4月10日:特斯拉Q1交付58万辆车,同比增长15%,电池成本降至80美元/kWh,市值重回1万亿美元。 2025年3月20日:加州DMV批准特斯拉L4级测试许可,Robotaxi试点计划提速,股价涨7%。 2025年1月25日:特斯拉公布Cybercab原型车,计划2027年投产,市场预期Robotaxi收入2028年达50亿美元。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特斯拉Robotaxi的垂直整合模式领先行业,但2040年目标需技术与监管双突破,短期估值偏高。” ——瑞银汽车分析师Patrick Hummel,2025年6月23日,来源于其在彭博社的报告。 “Robotaxi市场潜力巨大,特斯拉FSD与生产能力使其占据先机,但需警惕政策不确定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2025年6月20日,来源于其在CNBC的采访。 “特斯拉的成本优势与平台抽成模式为Robotaxi盈利提供保障,2030年或成关键拐点。” ——高盛科技分析师Mark Delaney,2025年6月18日,来源于其在路透社的分析。 “奥斯汀试点虽规模有限,但验证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长期投资者可关注FSD进展。” ——巴克莱汽车分析师Dan Levy,2025年6月15日,来源于其在智通财经的报告。 “Robotaxi需10-15年兑现,特斯拉当前股价已计入乐观预期,短期宜谨慎。” ——ARK Invest首席分析师Cathie Wood,2025年6月10日,来源于其在Yahoo Finance的采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4 00:10
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奥斯汀首秀:谨慎起步与监管挑战并存
go
lg
...
程操作员以应对问题,显示其技术尚未达到
完全自动驾驶
(L4级)水平。 相比之下,Alphabet旗下Waymo已在四个美国城市运营约1500辆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周提供25万次付费服务。 特斯拉的谨慎首秀面临技术验证、监管压力和公众信任的多重挑战,但其低成本硬件、现有车队潜力与数据优势为其扩张提供了可能性。 奥斯汀试点:谨慎起步与地理围栏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将于6月22日在奥斯汀启动,首批10-20辆Model Y将运行于特定区域,避开复杂路况如繁忙十字路口,并通过远程操作员监控以确保安全。马斯克强调“安全第一”,表示将逐步扩大规模,若无事故,数月内可增至1000辆。 服务初期可能仅限特斯拉员工或特邀用户,公众开放时间或推迟数月。 彭博社报道,6月12日为内部讨论的启动日期,但可能因准备不足而调整。 奥斯汀因2017年通过的州法成为自动驾驶测试的理想地点,该法律禁止地方政府监管自动驾驶汽车,仅要求车辆注册和保险。 然而,奥斯汀警方报告显示,Waymo和Cruise的自动驾驶车辆曾因无法识别手势或绕过路障而引发混乱,凸显技术局限性。 特斯拉选择奥斯汀,既因其总部所在地,也因得州宽松的监管环境,但公众安全担忧依然存在。 硬件优势:摄像头系统与成本控制 特斯拉依赖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驱动其全自动驾驶(FSD)系统,摒弃昂贵的激光雷达和雷达传感器。马斯克称,2024年发布的Cybercab专用车型售价将低于3万美元,而Waymo改装的捷豹I-PACE成本超10万美元。 特斯拉Model Y基础款加FSD软件价格约5.5万美元,显著低于Waymo的硬件成本,为高规模生产和低价服务提供了潜力。 然而,特斯拉的摄像头系统尚未证明能达到Waymo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调查FSD在低能见度条件下的安全问题,2023年亚利桑那州一起致命事故凸显其局限性。 专家Missy Cummings指出,激光雷达在复杂环境中更可靠,马斯克对成本的取舍可能牺牲安全性。 特斯拉需进一步披露测试数据,如驾驶员干预频率,以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车队潜力:利用现有车辆的轻资产模式 特斯拉计划利用数百万已售车辆,允许车主将闲置车辆加入Robotaxi网络,生成额外收入,同时每月向特斯拉支付99美元费用。 这一“轻资产”模式无需自建车队,理论上可快速扩展服务规模。相比之下,Waymo需自建充电和维护中心,运营成本高昂。 然而,特斯拉未明确现有车辆的FSD软件是否能升级至无人驾驶水平,且车主参与意愿受清洁、维护和保险成本影响。 Waymo近期与丰田合作,探索以软件为核心的模式,显示其也在向轻资产方向靠拢。 特斯拉的模式若成功,可能颠覆传统网约车行业,但需解决车主信任、车辆磨损和法律责任等实际问题。 数据驱动与快速扩张的愿景 马斯克声称,特斯拉从全球车队收集的海量驾驶数据使其无需像Waymo那样逐城测绘地图,FSD系统可直接适应新环境。 他预测Robotaxi服务将在数月内扩展至洛杉矶和旧金山,并计划向其他车企授权FSD软件。 然而,这些数据的实际价值存疑,因其主要来自人类驾驶模式,而非自动驾驶下的“边缘案例”数据,可能无法有效解决复杂场景。 马斯克6月11日在X平台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将在2-3年内全球普及,特斯拉将占据主导地位。 但技术专家Jack Stilgoe警告,特斯拉需完善远程操作、客户服务和停车管理等环节,快速扩张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特斯拉的扩张速度还需匹配监管审批和公众接受度,尤其在欧洲等地面临严格审查。 监管与安全:得州宽松政策与新法案压力 得克萨斯州宽松的监管环境为特斯拉提供了便利,州法仅要求车辆注册和保险,无需特定许可。 然而,2025年5月通过的新法案将要求自动驾驶公司申请运营授权,并提交应急处理信息,若车辆“危害公众”,州政府可吊销许可。 该法案预计9月生效,奥斯汀民主党议员已致信特斯拉,要求推迟6月22日发布,待新法规生效以确保公共安全。 NHTSA于5月12日向特斯拉发出询问函,要求说明Robotaxi的传感器配置、安全措施和低能见度应对方案,威胁若未回复将面临最高1.39亿美元罚款。 奥斯汀消防部门表示,特斯拉承诺提供急救培训和指南,但尚未交付。 安全倡导者Dan O’Dowd批评特斯拉缺乏透明度,称其FSD软件存在安全缺陷,可能导致事故。 编辑总结 特斯拉的奥斯汀Robotaxi试点是其自动驾驶战略的关键一步,依托摄像头系统、现有车队和数据优势,试图挑战Waymo等竞争对手。然而,技术未达L4级、监管压力和公众安全担忧构成重大障碍。得州宽松政策为特斯拉提供了先发优势,但新法案和NHTSA调查可能延缓扩张。投资者应关注特斯拉的技术验证进展、监管合规性和公众接受度,同时警惕其高估值背后的安全与执行风险。 2025年相关大事件 6月12日:特斯拉计划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首批10-20辆Model Y,内部讨论日期为6月12日。 5月29日:马斯克在X平台确认特斯拉在奥斯汀测试无人驾驶Model Y,无事故记录。 5月20日:马斯克宣布6月底在奥斯汀启动Robotaxi服务,初期10辆,计划扩展至1000辆。 5月12日:NHTSA要求特斯拉提供Robotaxi安全数据,威胁1.39亿美元罚款。 1月29日: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宣布2025年6月在奥斯汀推出Robotaxi服务。 国际投行与专家点评 “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是其自动驾驶愿景的起点,但技术成熟度和监管合规性仍需验证。”——Wedbush分析师Dan Ives,2025年5月24日,摘自Fortune报道。 “特斯拉的摄像头系统在复杂环境中可能不敌激光雷达,安全隐患不容忽视。”——NHTSA前顾问Missy Cummings,2025年5月16日,摘自Forbes报道。 “特斯拉的轻资产模式具颠覆潜力,但车主参与度和运营成本是关键挑战。”——Stanford学者Bryant Walker Smith,2025年6月12日,摘自CNN报道。 “特斯拉需提升透明度,公众信任和监管支持是Robotaxi成功的关键。”——UCL教授Jack Stilgoe,2025年5月31日,摘自Newsweek报道。 “奥斯汀的宽松监管为特斯拉提供了机会,但新法案可能改变游戏规则。”——Center for Auto Safety主任Michael Brooks,2025年6月4日,摘自Bloomberg报道。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21 00:10
特斯拉马斯克力推纯视觉方案:Robotaxi启动挑战自动驾驶行业
go
lg
...
2025年5月20日:特斯拉FSD(
完全自动驾驶
)软件升级V12.5发布,优化了复杂路况下的决策能力,市场反馈积极。 2025年4月15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宣布新增自动驾驶硬件产线,产能提升20%,以支持Robotaxi全球推广。 2025年3月10日:马斯克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预测,Robotaxi业务将在2026年贡献特斯拉总收入的30%,股价应声上涨5%。 专家点评 2025年6月15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在成本和迭代速度上具有优势,但极端环境下的表现需通过Robotaxi的实际运营来验证。成功将重塑行业格局。——引自摩根士丹利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614日,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马斯克对激光雷达的批评有一定道理,但单一视觉方案的风险不容忽视。Robotaxi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特斯拉的估值预期。——引自高盛技术投资简讯 2025年6月13日,瑞银分析师Joseph Spak:特斯拉利用现有车型启动Robotaxi展现了其硬件优势,但软件可靠性和监管合规性仍是关键挑战。——引自瑞银市场评论 2025年6月12日,ARK Invest分析师Tasha Keeney:纯视觉方案契合长期技术趋势,特斯拉的AI算法领先行业,Robotaxi有望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盈利。——引自ARK Invest自动驾驶报告 2025年6月11日,自动驾驶专家Brad Templeton:马斯克的观点过于激进,激光雷达在复杂场景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特斯拉需更多实路测试来证明纯视觉的安全性。——引自科技媒体专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6-17 00:10
上一页
1
2
3
4
5
•••
2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美媒:在与特朗普的贸易战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握多张王牌
lg
...
中国经济惊现极罕见一幕!中国关键银行贷款指标20年来首次萎缩 释放何信号
lg
...
【直击亚市】罕见公开批评!贝森特称日本将加息、美联储应降息150点 比特币创新高
lg
...
究竟发生了什么?黄金突然飙升 金价大涨逾18美元 美联储降息前景释重大信号
lg
...
中美贸易最新消息!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正在失利,TA填补了市场空缺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