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这些知名投资者被问到他们最看好的AI股票,回答是这样的
go
lg
...
伙人,这家公司是拥有100亿美元资产的
对冲
基金
Maverick Capital的衍生机构,霍曼本人在Maverick Capital工作了二十年。Maverick Capital以早期投资英伟达而闻名。 霍曼提到了他看好的AI受益企业,韩国的存储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他表示,“每一代英伟达芯片或谷歌GPU中,内存都是物料清单中唯一持续增长的部分,因此他们获得的价值越来越多。” SK海力士在“AI模型使用的关键内存”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是一个“受制于供应基本面”的行业,产能无法快速扩大,未来将限制内存芯片的供应。 霍曼还表示,预计到2026年,SK海力士的账面价值(即总资产减去负债)将增长50%。 接着是Altimeter 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拉德·格什纳发言。据《福布斯》报道,他管理着200亿美元资产,涉及上市股票和初创企业,并长期投资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格什纳说,在过去15年里,“规模在AI时代带来了更大的优势,算力和数据成为关键资源。我认为这种规模优势会持续下去。” 他表示:“如果你让我只能选两只股票,那我会选英伟达和OpenAI,因为规模优势巨大。我认为,在消费者AI领域,ChatGPT是赢家。” 最后发言的是沃尔夫本人,他表示自己最看好的大型科技股是谷歌,这一观点他也曾在社交平台X上表达过。 他说:“谷歌会像对待微软那样对待大型基础模型”。 也就是说,谷歌会像当年推出对标微软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的产品那样,将相关产品免费推出。 他还表示,谷歌的Gemini 3将超过竞争对手,价格将压到几乎免费,“届时其他公司投入的资本支出看起来都像是疯了”。 沃尔夫还提到他们正在投资的一家下一代国防科技公司Anduril。他相信这家公司将成为行业领导者,最终进行超过500亿美元的IPO,目前公司营收已达30亿美元,并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观察)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1 22:00
经济学人:中美贸易谈判陷入“有毒境地”,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go
lg
...
立峰并非无能之辈。贝森特曾管理一家大型
对冲
基金
,何立峰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行政官员。两人都深受各自领导人信任。但他们缺乏与对方谈判的经验,也不够了解彼此的政治与经济体制。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中国时任最高经济顾问、哈佛毕业的刘鹤建立起了专业默契,现在已经没有了。 由于库什纳目前忙于中东事务,外界开始寻找其他中间人。包括特斯拉的马斯克、英伟达的黄仁勋和黑石集团的苏世民在内的一些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企业领袖,被视为潜在的中间人。 部分人或许能在两国领导人之间传话,但没有人足够贴近任一方,能在涉及台湾与贸易的谈判中充当可靠渠道。 美国的政治氛围也使扮演此类角色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在华关系改善的支持者,常常被指责为“叛徒”或“共产党人”。 中国方面的政治环境同样复杂。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加上习近平的权力集中,使得中国官员在双边谈判中愈发不愿主动,生怕被视为软弱。 最近,中国清洗了两位与华盛顿关系密切的高级外交官——秦刚与刘建超,加剧了官员的紧张情绪。秦刚在2021年接替崔天凯担任驻美大使,后任外交部长,仅七个月便被免职。目前的中国驻美大使在美国人脉远不如前任,也被认为在习近平面前缺乏影响力。 而王岐山于2023年卸任国家副主席,也关闭或大大缩小了另一条沟通渠道。王岐山出身银行业,与包括保尔森和桑顿在内的华尔街巨头有密切联系。 更让美国方面混乱的是,特朗普削弱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架构,导致白宫在中国事务方面失去了专业能力,也使得在涉及多个机构的中国政策之间难以协调。特朗普也没有意愿效仿2023至2024年期间,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中国外长王毅之间的沟通模式。 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任、现供职于咨询公司Macro Advisory Partners的莎拉·贝兰指出,美国政府“内部矛盾的本能”最近再次显现,一方面商务部对中国实施严厉新措施,另一方面白宫又游说中国购买更多大豆和客机。 她道,双方对前几轮会谈成果的理解不同,说明他们没有就公开声明的措辞和细节达成统一意见,也未为中层官员在后续谈判中提供足够基础。 特朗普阵营内部也存在严重分歧,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强硬派与科技业高层之间。一位陷入其中的潜在中间人是英伟达的黄仁勋。今年他已多次与特朗普会面,并陪同出访。他在中国也关系密切,自1月以来至少三次访华,并与包括副总理何立峰在内的官员会晤。 他的游说在今年夏天似乎收到成效,特朗普解除了一部分英伟达AI芯片对华销售的限制。 但中国对白宫官员暗示“希望让中国依赖美国技术”的说法感到震惊。9月,中国禁止大型科技公司采购英伟达的AI芯片。黄仁勋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中国问题强硬派”这一标签是“耻辱标志”,此言引发特朗普支持者的强烈反弹。 特朗普前顾问班农甚至说,黄仁勋应该被关进监狱。 这使得中国官员愈发摸不清到底该和谁接触。清华大学中美关系专家达巍在一次会议上表示,“特朗普2.0团队更像是一个忠诚者俱乐部,而不像1.0时期那样拥有一些强硬且经验丰富的官僚”。 他说目前甚至很难判断,在国家安全强硬派中谁真正代表特朗普立场,一些人主张对中国更具对抗性,另一些则更关注美国本土问题。 不过,中国方面仍未放弃寻找秘密渠道。最近,中国重新启用2021年退休的崔天凯,试图与特朗普亲信或家人接触。今年以来,崔天凯至少两次访问华盛顿,与企业高层及智库进行会谈。他也试图与政府官员会晤,但成效尚不明朗。 在某些具体领域,双方仍有可能取得进展。贝森特与何立峰曾促成9月关于短视频应用TikTok转为美国控制权的协议。而让中美领导人之间直接沟通其实并不是坏事。 事实上,美国官员长期以来都推动这种方式。 问题在于,两位领导人对外交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特朗普依赖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谈判技巧,希望与习近平面对面达成协议。相比之下,习近平更强调程序,没有明确议程,他几乎不会轻易同意任何内容。 另一个可行方式,是让库什纳或其他足够亲近特朗普的人重新担任可靠的秘密沟通人选。也可以让贝森特更多地依赖财政部和其他部门的丰富专业知识。 但如果不彻底改革沟通机制,双方恐怕只能在一些零碎交易性议题上取得有限进展。即便勉强达成更广泛协议,也存在很快破裂的风险。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1 12:00
金融时报:特朗普对阿根廷提供的金融援助,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go
lg
...
美元48美分上涨至56美分,可能让部分
对冲
基金
松了一口气。对美国来说,帮助资源丰富的阿根廷(拥有锂、页岩油和铜),或许在未来能为某些交易扫清障碍。 但支撑比索,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阿根廷经济状况。 美国在国内农民面临困境、联邦政府停摆导致公务员无法领薪之际,还要向国外投入大笔资金,恐怕政治代价要远高于经济收益。 最新消息:阿根廷比索已跌破本月初美国财政部开始购入前的水平,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援助未能阻止比索在自由派总统米莱面临关键选举前继续贬值。周一,比索兑美元汇率下跌近1%,收于1美元兑1477比索,创下新低,接近4月设定的汇率区间下限。 尽管美国财政部自10月9日以来已三次购入比索,并宣布了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比索依然持续下跌。 阿根廷央行周一确认签署了这项货币互换协议,但协议条款未予披露。 分析人士指出,由财政部长贝森特牵头的美国援助,并未能平息阿根廷投资者对10月26日中期立法选举可能出现不利结果的担忧,投资者正因而持续涌向美元避险。 市场担心,选举过后,由于央行的外汇储备即将耗尽,米莱可能被迫让比索脱离汇率区间贬值。据阿根廷经济咨询公司Romano Group称,央行除去负债后的净储备不到50亿美元。 Romano研究主管萨尔瓦多·维泰利表示:“市场对美元的需求非常强烈,而且在选举结果和汇率政策明朗前,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离岸市场上关于比索未来走势的押注工具——不可交割远期合约(NDF)目前预计比索将加速贬值,跌破官方汇率区间。 贝森特本月早些时候在电视采访中表示,比索“被低估了”,他打算“低买高卖”。周一,两个月期限的远期合约定价暗示,比索可能在此期间贬至低于1美元兑1600比索。 《华尔街日报》周一则报道称,缺乏担保或抵押品的情况下,由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高盛等美国银行组成的一组金融机构,缺乏担保或抵押品的情况下,对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贷款持谨慎态度。 贝森特上周表示,财政部正与银行和投资基金合作,筹建一项200亿美元的融资机制,用于投资阿根廷的主权债务。 据报道,银行方面正在等待财政部的指导,以了解阿根廷是否能够提供抵押品,或者美国政府是否打算为这项贷款提供兜底保障。知情人士透露,如果抵押问题无法解决,这项贷款机制可能无法成形。 《华尔街日报》还报道称,这些美国援助措施可能引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财政部之间的矛盾。IMF官员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向阿根廷施压,让其优先偿还美国债务,而非IMF提供的大额贷款。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21 12:00
黄金巨震!全球最大
对冲
基金
警告
go
lg
...
37美元附近。 关于黄金后市,全球最大
对冲
基金
桥水最新观点来了! 1 黄金巨震,桥水最新观点来了 与国际大行们集体看涨的乐观情绪不同,桥水对黄金给出了较为独特的观点。 全球最大
对冲
基金
桥水警告,若缺乏散户参与,金价在4000美元以上水平恐面临需求不足。 桥水中国类货币资产负责人哈德森·阿塔(Hudson Attar) 在内部访谈时指出,当前金市关键在于西方高净值投资者持续增持的可持续性。 Hudson Attar认为,如果西方投资者延续9月以来的大量配置,金价仍有上行空间,但市场所存在的尾部风险(例如美国通胀失控)可能改变情绪。 他指出,如果市场不确定性下降,例如美国政府停摆结束、日本政局明朗、英国公布财政预算案等,投资人对于黄金的投资需求暂缓,黄金市场或将难以支撑当前价格水平。 Hudson Attar预估,全球央行购金需求也许能支撑金价介于3000至3500美元之间,但4000美元以上的价格水平如果缺乏散户参与,市场需求恐不足以支撑这一价格。 在他看来,本轮金价涨幅大、速度快,且发生在亚洲实物需求的淡季(如中国国庆假期),未来实体需求恐补位调节。 Hudson Attar表示,黄金上涨更多呈现出一种“独立行情”,与货币贬值驱动的资产配置转移关联不大,同时黄金价格与比特币脱节,且相对白银的超额表现也超出正常贝塔系数,这种需求增长或不可持续。 他提醒,市场判断需保持审慎,目前也可能是更大规模资产配置转变的初期。 公开资料显示,桥水基金今年首季曾大幅增持黄金ETF-SPDR,第二季末持有规模达3.37亿美元,占其美股组合的1.36%。 当下也有继续看多黄金的观点。 德意志银重要行研究分析师Michael Hsueh在最新报告中估计,随着黄金价格上涨,黄金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已从24%攀升至30%;与此同时,美元在全球“外汇+黄金”储备中的占比从43%降至40%;若要使其份额追平美元金价在现有持仓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升至每盎司5790美元。 2 最激进散户开始大举押注!新一轮多空大战来了? 随着美股估值水位的提升,全球社交媒体上关于“美股泡沫”话题正持续升温。 新一轮多空大战又来了? 被称为最激进投资者之一的韩国股民,正积极押注美股接下来可能出现剧烈波动。 在国际市场上,韩国投资者一直以大胆著称。他们对投资有多迷恋?韩国的股票交易不受年龄限制,甚至不少青少年都选择入市炒股。 当年轰动全球的美股GameStop轧空大战中,韩国散户在其中占了将近20%的成交量。 近些年韩国投资者还疯狂参与虚拟货币交易和美股科技股,一度持有特斯拉近2%的股份,相当于整个美股市场总市值的1%左右。 在参与美股科技股炒作之后,韩国投资者最近又开始把眼光转向了新领域。 韩国证券托管机构数据显示,“2倍做多VIX期货ETF”,成了韩国股民的“新宠”,今年以来吸金近1.3亿美元,占这只ETF全球资金流入的20%! 这只ETF可不是普通投资品,瞄准的是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指数VIX期货,还自带2倍杠杆。 简单说就是,把美股波动的收益直接放大两倍,赌的就是美股接下来出现一次“大波动”。韩国投资者通过这一杠杆化的VIX投资,以放大未来美股可能剧烈波动所带来的收益。 不过,杠杆化VIX投资通常涉及较为复杂的短期交易流程,长期持有或面临较大风险。 Rex Shares LLC亚洲业务发展主管Francis Oh指出,这些杠杆VIX ETF被韩国投资者用于在恐慌性抛售中获取更大利润,但韩国小型投资者可能并不了解这些证券的技术细节和风险。 更激烈的争议还在发酵。有市场人士直接泼冷水,断言这些押注波动的韩国散户“将迎来亏损”:一边是全球AI竞赛火热,一边是美联储宽松政策托底,美股短期不可能崩盘,抱着杠杆VIX死磕或面临亏损。 市场争论的发酵,折射出美股分歧开始显现。 今年4月份特朗普关税战后,美股市场恐慌情绪一度爆表,近日数据再度出现“恐慌”迹象。 此前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一度升至28.99,创4月下旬以来的最高盘中水平。 这项数据表明,美股市场情绪出现一定的转向,不仅韩国投资者,其他资金也开始动摇。 管理1.5万亿美元资产的Legal & General多资产基金主管John Roe透露,他的团队已决定降低风险敞口,并在周三转为做空股票,理由是投资者仓位与基本面之间日益脱节。 3 10月以来,ETF吸金991.61亿,黄金、港股成主要流入方向 A股市场,10月以来ETF资金强势吸金,聚焦黄金和港股。 截至10月17日,10月以来ETF资金净流入额达991.61亿元。其中,权益类ETF贡献924.57亿元,占比超九成。 从资金具体流向看,月内净流入额超10亿元的ETF共有40只。其中,备受资金青睐的两大方向:黄金和恒生科技。 随着金价飙涨,资金对黄金的配置热情提升。截至10月17日,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的5只黄金ETF在10月内净流入额合计达199.93亿元。 港股在10月2日创下阶段新高后开启回调,ETF资金逆势抄底港股。其中,跟踪恒生科技指数的5只ETF在10月吸金114.81亿元。 此外,银行ETF、证券ETF吸金超40亿元;有色金属ETF、稀土ETF嘉实净流入超30亿元;红利低波ETF、科创50ETF、券商ETF、电池50ETF、芯片ETF、电池ETF资金流入均超10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资金积极入市的同时,指数基金发行也十分活跃,已有50余只指数基金计划月内发行。 随着行情回暖,股票型基金爆发式增长,发行规模占比创15年新高。 截至2025年10月19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总数达1163只,已超越2024年全年的1135只,显示出基金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 其中,股票型基金新成立数量达到661只,发行规模3393.9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37.45%,创下2011年以来近15年新高。
lg
...
格隆汇
10-20 15:25
李蓓再论地产:依然认为行业面临十年一遇的机会,我的入场时间可能早了一两年
go
lg
...
玉朋友圈》交流中,半夏投资创始人、宏观
对冲
基金
掌舵人李蓓再度阐述了她对房地产行业的判断。她明确表示,自己依然坚持认为“地产行业面临十年一遇的机会”这一核心观点,并未改变。 回顾2023年对地产股做出“十年一遇”判断后进行的阶段性止损,李蓓解释,这主要是入场时间“可能早了一两年”。她认为,对于这种长周期级别的机会,时间上出现一两年的偏差是正常现象。 供需双侧剖析:为何是“十年一遇”? 李蓓从供需两个维度论证了她的判断。 在需求端,她援引市场共识指出,中国房地产长期稳定的销售面积中枢应在10-12亿平米。她以黄奇帆的测算为例:全国约500亿平米的存量住房,按50年折旧计算,每年自然更替需求就达10亿平米。而当前年销售仅六七亿平米的规模,显著低于此水平,存在向均值回归的内在需求。此外,早年建设的房屋品质参差不齐,随着品质更优的新楼盘推出,改善性需求将持续存在。 然而,李蓓认为更关键的变化在于供给侧。她指出,与2021年调整前相比,行业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约90%的企业退出市场,导致竞争大幅缓和。这种格局改善带来了直接利好: 土地溢价下降:即便一线城市优质地块,溢价率也极低,地方政府甚至倾向于与产品力强的企业合作,以提升区域价值。 成本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过去接近10%的高息美元债、非标融资,降至目前优质央企约2%左右的水平;同时,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亦有下降。 行业初现曙光:新房单价已创新高,企业利润率改善 李蓓透露,根据其内部构建的指数,全国新房销售单价自去年年中以来持续上涨,并已创出新高。她分析,这背后存在结构性因素:市场中好地段、好品质房屋的占比提升,推动了整体均价上行。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盈利能力的转变。她跟踪的部分企业,新推楼盘的净利率已达到10%左右,而2021/22年之前所获项目的净利率则在零附近甚至为负。今年,新获取地块的预期净利率甚至进一步提升至11%-12%。这表明,从增量业务看,部分企业已走出困境,进入景气状态。 当然,她也提到企业仍面临挑战,即需要1-2年时间消化约三分之一在2022年前获取的、成本较高的存量土地负担。 市场进入分化阶段,机会已然开启 李蓓坦言,她在2022年上半年过早入场时,市场仍处于贝塔向下的阶段。但如今,市场已进入分化阶段:并非所有房产都在下跌,部分优质新房出现抢购,而二手房价格仍承压。 她认为,自2024年下半年市场出现分化起,“十年一遇的机会就已经开始了”。当前仍处于底部震荡分化期,未来若二手房价格环比企稳,市场将进入右侧阶段。她观察到,一些具备强大产品力的优秀头部企业股价已有显著上涨,部分甚至实现翻倍。 未来格局重塑:产品力为王 李蓓特别强调,行业头部企业的定义正在发生变化。未来能够屹立潮头的,不再是单纯追求规模和高周转的企业,而是那些具备卓越产品力、能够为土地创造溢价的开发商。传统意义上的巨头格局或将改变。 重申“十年机遇”:空间与时间兼备 她再次强调这是一个“十年一遇”的机会,理由在于: 时间维度:本轮房地产调整已持续4年多,参照国际经验,后续有望迎来长达10年的上升周期。 空间维度:存活下来的优质企业,其新推盘净利率已达10%以上,而当前报表结算的净利率仅约1%(因结算的是前期销售)。随着高利润率项目在未来2-3年陆续结算,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数倍提升。加之当前估值水平不高,具备可观的上涨空间。 投资策略:当下精选个股,静待贝塔时机 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上,李蓓指出,当前阶段仍是布局阿尔法(个股)的时候,应回避行业ETF(因其可能包含仍面临挑战的传统巨头)。她建议,投资者可等待一个明确的信号来切换至贝塔策略:即观察到二手房价格出现环比企稳。至于这个时间点,她表示可能是半年或更久之后,难以精准预测。
lg
...
金融界
10-20 11:55
Virtuals推出全新打新机制Unicorn,财富效益如何?
go
lg
...
前高调推出的 ACP 框架下的 AI
对冲
基金
Axelrod 表现却在吊足了胃口后未及预期,因此 Virtuals 的 ACP 业务也并未引起太大的水花。但也不必为之沮丧,毕竟多 Agent 系统这条路就算传统 AI 巨头们也并未真正的跑通和成熟。因此 Virtuals 也只好一边在用户端推出了 Bulter,为 ACP 提供更多面向大众的教育和沟通窗口,另一边携生态内的各种 AI Agent 继续探索。 目前看,ACP 所代表的多 AI Agent 协作配合的方向还是当下公认的未来潜力,一旦突破,堪比 ChatGPT 时刻。但想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网络本身的设计继续优化,还需要更多 Agent 能力上的提升与突破。因此,Virtuals 正是想要凭借 Launchpad 的优势,为自己的网络网罗优秀 AI Agent 项目。 04 对散户来说,财富效益如何? 再宏伟的皇图霸业也离不开群众基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Unicorn 这次升级还是有不少利好的: 1. 官方种种政策刺激下,平台内的项目质量会有一定提升。 2. 积分制度终于取消了,不用再卷了。 3. 提供杠杆多空,有了更多工具放大收益和止损。 当然另一方面,基于 FDV 的动态价格曲线和税率机制也增大了入场时机的难度。 最不巧的是恰逢当下这个风雨飘摇的宏观背景,Unicorn 上线后的发射几个项目目前看还未能成功复制 Genesis 时期明显的财富效应。不过流水不争,长期看一旦行情扭转,Unicore 上的打新潜力还是巨大的。 最重要的是,Virtuals 这次 Unicorn 升级在眼下这个相对低迷的时期给 Builder 注入了难得的密码赛博信仰,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期待更多的 AIXBT 时刻,也期待 ACP 迎来 ChatGPT 时刻。 推荐阅读: 彭博社特稿:币安劲敌,一文读懂 Hyperliquid 如何成功抢占市场份额 史诗级崩盘!BTC 险守 10 万美元关口,山寨币市场为何惨遭血洗? 币安 Memecoin 狂欢的另一面:1.4% 的毕业率,巨鲸浮亏超 350 万美元 点击了解ChainCatcher在招岗位
lg
...
ChainCatcher链捕手
10-18 22:45
监控,揭发,批斗,PUA —— 你所不了解的
对冲
基金
之王:瑞·达利欧 | Bill It Up Memo
go
lg
...
本很juicy的书,讲的是全球最大规模
对冲
基金
的创始人——那个在全世界布道自己“成功学《原则》”的瑞·达利欧。读完之后,我有几点收获: 第一,不疯魔不成活。达利欧和马斯克,都属于西方企业世界里的“du裁者”和“暴君”,自恋和信息茧房的症状不轻,虽然这促成了他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也让其疯魔。 第二,法家是一种普世的方法论。韩非子的法家,是上不了台面的孙子兵法,东西方都在用,但没有人会提。在数字化和AI赋能的帮助下,达利欧已经把“法家治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上辈子可能是华人,怪不得他特别爱中华文化,还把儿子送到史家胡同小学(有关系,估计没买学区房就进了这所名牌小学)。商鞅有“驭民五术” —— 弱民、贫民、疲民、辱民、yu民,让人感觉似曾相识。 第三,达利欧每天都练习冥想。但我们可以发现,清醒地活着,挺难的。 以下是一些好玩的故事,讲述他如何将自己和员工成功迭代成神与仆人的关系,并通过数字化监控,大数据分析,群众斗群众,花式PUA,成为了他公司的伟大舵手,以及全球商业界的伟大导师。关于他的牛x的地方,各位自己去看他的各类著作。这里主要描述一个你所不知道的瑞·达利欧,让我想起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胡宗宪说,圣人的书是拿给人看的, 不是用来做事的。 1. 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化、AI化 桥水早在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之前,就搞出了“算法威权主义”。 员工必须使用“积分卡”,每二十分钟就要打开 App,看看自己在荣辱榜上的动态排名。荣辱积分不只是数据,而是桥水的文化武器。 点数系统 + 痛苦日志(Pain Button):员工必须把自己的错误、同事的表现量化,形成 “痛苦积分” 。很多前员工说这是高压文化,甚至造成心理创伤。 所有会议必须录像,哪怕是高管争吵、员工被训斥,也要留档,有时还会公开给全员观看。羞辱式反馈:当众被点名“不合格”,所谓的“透明反馈”就变成了批斗。达利欧还公开自豪地说:“Pain Button 是我发明的。”然而,所谓“极端透明”,其实是双标。普通员工必须裸奔,达利欧和他的小圈子却免于透明,还要求当事人签署苛刻的保密协议。这种管理方式甚至让员工出现“后遗症”。前高管 Paul McDowell 的妻子形容,丈夫离开多年,仍像家暴受害者一样难以恢复,她创造了一个新词:“Ray-diation”,意思是被 Ray 辐射后的后遗症。 2. 从 KOL 到 KOL 从 1975 年创业起,达利欧就明白“内容为王”,KOL是他的童子功。 他最早写Daily Observations,本来只是客户简报,后来直接变成付费客户专享的智库服务。某种意义上,他是最早的财经 KOL。在前互联网时代,他就已经靠输出观点、建立思想影响力,把自己包装成帝师式的人物。等到基金业绩加持,他在主权基金、央行和政策圈中的话语权,比投资回报更值钱。很多人以为他做 KOL 是近十年的爱好,其实他打小就把这件事当战略优先级。 3. 发动群众斗群众,将批斗内容数字化 这可能是桥水最荒诞的“产品化”创新。 员工被要求互相监督、互相揭发(打分/评论),这些原本属于管理层的责任被下放到底层,还要被数字化存档。最荒诞的案例就是生日批斗会:一位从苹果挖来的高管,60 岁生日当天,本以为会有庆祝,结果被拉进会议室,当众接受所谓“成长仪式”。大家轮流揭露他的缺陷,他几乎崩溃,当场怒吼:“这就是宗教!”就在气氛紧绷时,秘书端着蛋糕和香槟冲进来喊“Happy Birthday!”。当然,公司也会设立“标兵”,把某些员工雷锋化,作为学习榜样。批斗内容常常会被录音录像,做成多媒体文件,全员点赞、评论,像公司版的“朋友圈”。 4. 意识形态无小事,灵魂深处闹革命 桥水不是一家公司,更像一个带有仪式化色彩的组织。 达利欧在会议中发现白板擦不干净,亲自发动“追责”,几周内整个设施团队被折腾到极限,甚至拍成教学录像《How many facilities people does it take to put up a whiteboard?》,成为桥水内部的讽刺笑话。40 周年庆典,达利欧在园区竖起一根图腾柱,新员工必须对着它忏悔自己的弱点。派对上,每个人座椅下都藏着预调酒,一声令下,全员干杯。邪教化的氛围扑面而来。 5. 立储和废储 Greg Jensen: 达利欧曾长期把 Jensen 当成“接班人”,在公司里称他为“代子”(surrogate son) 。但随着 Jensen 权力扩大,达利欧多次在公开场合羞辱、削权,甚至强迫他“认错”和“反省”。Jensen 一度被边缘化,过着漫长的“赎罪期”,虽然仍挂着 CIO(首席投资官)的头衔,但实权大幅削弱 。 Eileen Murray(联席 CEO): 她被扶上高位,成为公司历史上少有的女性高管,也是潜在的接班梯队。但最后她因与达利欧和其他合伙人的矛盾,被排挤出局,还引发过 性别歧视诉讼(桥水后来与她达成和解)。她离职时对外界表示“遭受不公平待遇”,情绪极为低落。David McCormick: 作为另一位联席 CEO,本来被看作“稳妥的储君候选”。但也逐渐在内部斗争中被架空,最后选择离开,转向政坛(2022 年竞选美国参议员)。 达利欧一再重复“扶一个人上去—把他打压下去”的循环。 他会在初期公开称赞、赋予权力,但当对方真的获得独立号召力,就开始削权,直到逼得对方妥协或离职。这种模式导致桥水内部长期弥漫“不安全感”,高管抑郁、士气低落的情况屡见不鲜。 6. 通过贷款和强制投资股权,经济上制约和绑定管理层 桥水不仅在文化上控制员工,还在经济上把他们套牢绑定。 员工奖金必须强制再投资桥水基金。公司还帮员工找贷款,用未来的劳动去偿还投资本金。结果就是员工变成“股份奴隶”,不得不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依附于公司。 读完《The Fund》,你会发现桥水更像是一场乌托邦社会实验:它既是资本主义最极致的样板房,也是法家术治在西方的数字化版本,更像一个公司版的《1984》。也许达利欧的命格里,就是财运极强,但他也可能因此觉得自己全知全能,最后打造了一个
对冲
基金
版的PUA教会。 原文链接
lg
...
Bill It Up
10-18 13:29
赛力斯叩响港股大门,A+H架构能否再造一个“问界速度”?
go
lg
...
,港股市场汇聚了大量主权基金、养老金、
对冲
基金
等全球长期机构投资者,赛力斯上市后,将有机会吸引这些资金入驻,优化股东结构,将为赛力斯带来更稳定的资本支持,减少短期市场波动对企业战略的干扰。 同时,港股融资渠道的打开,还将降低赛力斯的资金成本。目前,国内车企的融资方式主要依赖银行贷款与A股股权融资,而港股市场的融资利率与估值水平更具优势——对于赛力斯这样具备盈利能力与增长潜力的企业,港股市场可能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从而降低股权融资的稀释成本。 从行业层面来看,赛力斯的港股上市还具有示范意义。长期以来,全球高端汽车市场由欧美品牌主导,中国车企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难以突破“价格天花板”。赛力斯通过港股上市,将向国际资本市场展示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变全球用户对“高端汽车”的固有认知,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高端市场的新选择。与此同时,这还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关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中国汽车品牌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届时,赛力斯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估值都有望得到重新审视。 04 结语 赛力斯的成功不是“偶然爆品”,而是“技术协同+爆品思维”的必然结果。对其他中国新能源车企而言,赛力斯的路径提供了新思路:与其在全品类赛道内卷,不如聚焦以点破面,通过差异化优势建立品牌认知。 着眼全球市场,赛力斯的港股上市与出海布局,正打破“高端=欧美品牌”的固有认知。随着港股募资落地,赛力斯有望成为首个真正意义上“全球化的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赛力斯的成功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重要里程碑。
lg
...
格隆汇
10-17 18:15
又见黑天鹅?美国区域银行拉响警报
go
lg
...
糟糕的单月表现。 杰富瑞表示,其管理的
对冲
基金
对与First Brands关联公司有7.15亿美元的债权;瑞银(UBS)则称其敞口约5亿美元。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本周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First Brands和Tricolor的风险时说:“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往往意味着还有更多。” 摩根大通并未涉及First Brands的风险敞口,但上季度因Tricolor计提了1.7亿美元的坏账。 富国银行高级银行业分析师Mike Mayo表示:“我问了杰米·戴蒙有关这些问题的看法,你也听到了那句话——‘看到一只蟑螂,可能还有更多’。投资者现在正在到处找‘蟑螂’,这就是市场正在发生的事。” 连锁反应蔓延 富国银行分析师Mike Mayo指出,整个银行业的信贷质量总体仍被认为是良好的。然而,近期事件表明,在信贷市场出现波动时,容错空间极为有限。 此外,由于私人信贷市场过于“不透明”,Pave Finance的Peter Corey表示,这种情况下“即便问题尚未真正存在,也可能引发巨大恐慌”。 本周披露的贷款事件,成为近年来区域性银行面临的又一次挑战。此前在2023年,硅谷银行(SVB)的倒闭曾引发整个行业危机。 除银行股外,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投资机构股价周四也集体下跌。 Blue Owl Capital下跌逾7%;Ares Management与黑石集团(Blackstone)分别下跌逾6%和3%。相较之下,主要大型银行的跌幅较小。摩根大通下跌逾2%,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下跌约3.5%。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本轮回调主要集中于中小型银行,但若信贷链条继续传导,私人信贷基金及非银金融机构可能成为下一波市场焦点。
lg
...
格隆汇
10-17 10:21
“信贷黑天鹅”再现?两家美国地区性银行出事 美股瞬间上演倒V反转
go
lg
...
差单月表现。杰富瑞在文件中称,其管理的
对冲
基金
对相关公司敞口高达7.15亿美元,而瑞银(UBS)则披露约 5亿美元 风险敞口。 (图源:CNBC)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 本周早些时候警示道: “当你看到一只蟑螂,往往意味着还有更多。” 富国银行资深银行业分析师 Mike Mayo 亦评论称:“现在的投资者正在四处寻找‘蟑螂’,这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写照。” 连锁效应:美债收益率大幅下滑 金融股拖累标普 市场恐慌情绪蔓延至债券市场。随着投资者涌入避险资产,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 9个基点,至 3.41%,为自2022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据Tradeweb的数据,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975%的低点,这是自9月中旬以来首次跌破4%,也是自4月初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后不久以来的最低盘中水平。随着债券价格上涨,美国国债收益率自然会下降。由于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加剧,美国国债收益率最近有所下降,这加大了人们对美联储将在未来几个月降息的押注。周四,在两家地区性银行报告其贷款账目出现问题后,对经济的信心受到了进一步的小幅冲击。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收益率暴跌并非单一触发事件,而是地区银行风险上升、中美贸易紧张及融资市场压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金融板块拖累,美市尾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470点,跌幅1%,此前盘中一度上涨170点;标普500指数下挫1.1%,从盘中最高时的0.6%涨幅转为下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下跌1.2%。 巴克莱美国通胀策略主管 Jonathan Hill 指出:“目前的市场波动并无单一导火索,而是多重不确定性交织的结果。银行业信贷忧虑、贸易摩擦以及融资市场紧张情绪共同推动了资金流向避险资产。” (图源:彭博社,金融时报) 分析师:行业风险或被过度放大,但信贷压力不容忽视 KBW小型与中型银行研究主管 Catherine Mealor 表示:“整个行业被一概而论地看待是正常反应。我们正处于信贷周期正常化阶段,局部风险的出现不可避免,但关键是要评估这些风险对整体估值的影响。”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尽管大型银行(如摩根大通、美银)第三季度信贷质量依然稳健,但私人信贷市场的不透明性以及部分借贷行为的高杠杆特征,使得“个案风险”更容易被市场放大。 Pave Finance 分析师 Peter Corey 指出:“私人信贷市场的结构极其不透明,这意味着即使没有明确问题,也可能因传言引发市场恐慌。” 延伸影响:另类资产管理巨头亦受波及 除银行股外,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也未能幸免。Blue Owl Capital 下跌近 4%,Ares Management 与 Blackstone 各跌逾 3%,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下滑约 3%,Carlyle Group 跌幅超过 2%。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本轮回调主要集中于中小型银行,但若信贷链条继续传导,私人信贷基金及非银金融机构可能成为下一波市场焦点。 结语:市场情绪紧绷,投资者警惕“信贷黑天鹅” 总体而言,分析师普遍认为此次事件尚属个别,但也反映出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点正在逐步暴露。 在经历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后,市场对“坏账连锁”已格外敏感。 正如Janney Montgomery Scott副总监 Timothy Coffey 所言: “目前地区银行的风险更多是个别性的,但私人信贷市场的不确定性与经济放缓,可能使信用质量风险在未来演变为系统性问题。
lg
...
夏洛特
10-17 02:56
上一页
1
2
3
4
5
6
•••
54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突发重磅!在与特朗普达成贸易休战协议后 习近平在APEC峰会发出这一警告
lg
...
【直击亚市】习近平在会后首次讲话中发出警告!苹果亚马逊延后AI泡沫,黄金又跌了
lg
...
中国最新数据出炉!10月制造业PMI降至六个月最低水平,中美全面贸易战缓解
lg
...
习特会后中美新闻热度下降!新一轮财报推迟AI泡沫,鲍威尔鹰声支持美元
lg
...
长达5个月的牛市即将结束!中国股市面临两大风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9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