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老李:黄金高位整理难突破,以大震荡对待布局,黄金分析
go
lg
...
危机,又或者是“美元信誉危机”,还是说
战争
的影响和冲突,暂时都未能推动金价持续上升;所以,我们只能一边等待,一边观察趋势,伺机而动; 下周盘面展望: 1:周末会发生什么基本面,我们暂时不清楚,因此,周一是低开,高开,我们暂时都不清楚; 2:技术面之中: A:4小时,随机指标死叉向下,偏空信号;MACD贴合0轴附近运行;4小时偏向持续性的整理,且偏向震荡向下;BOLL收缩,呈现震荡向下,4小时暂时是偏空信号;压力位置在3302以及3338附近位置; B:日K中,随机指标初步粘合死叉向下,偏空信号;形态上暂时在日K中轴位置上下穿刺,主打震荡;如果无外力基本面刺激,不排除日K震荡向下运行; C:周K,这个是趋势的重点,目前周K是典型的时间换空间的模式;随机指标死叉向下,但是形态抗跌,周K的分水岭位置已经逐步上移2950附近;从当前的周K的表现来看,后续这个位置还要上移;也就是分水岭的位置会改变; 综合起来:下周技术面先看4小时和日K是否形成共振,走日K的BOLL区间震荡向下运行,如果走势成立,下周我们一方面按照日K震荡区间处理,一方面按照区间中震荡向下运行处理;如果周末的消息面发生变化,届时周一再重新定位;短线上压力位置3302和3338的两个压力位置; 免责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控,不做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方位指导时间:早7:00┄次日凌晨2:00(周末也从不停歇,可供随时咨询)
lg
...
金油控盘大师
06-01 18:55
哈佛别无选择
go
lg
...
“这一裁决使哈佛大学在与美国政府的持续
战争
中赢得了一场最重要的胜利。” 川普总统一直在从多方面试图解体美国民主和法治。他第一任期间因为身边人的抵制,这类企图成效甚微,大多被扼杀在摇篮中。但他第二任上确保身边都是唯命是从的人,所以他要做的绝大多数事情,包括违法、违宪的举动,都没有人试图阻止。 其中最引入注目,也最考验民主机制的,大概就是川普对媒体、大学和律师界的打压了。 川普本月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冻结了政府对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和公共广播公司(PBS)每年大约 5 亿多美元的资助。对此,NPR 和其他公共广播组织已经对川普提起法律诉讼,称该命令违反了宪法和第一修正案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诉讼还称:“根据宪法,总统无权采取此类行动。恰恰相反,钱袋子的权力属于国会。” 川普对律师行业的打压更早,在 3 月,通过一系列总统行政令,点名剥夺个别律师或某些律师事务所所有律师的安全许可,并限制这些律师、律所接触政府大楼和官员。川普这招很毒,是彻底砸饭碗的行为。所有人都明白,川普的行政令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要在法庭上打败川普不难,不确定的是,律所能不能存活到赢得官司的那一天。因此,大部分大律所跪了。好在还是有敢于抗争的大律所。(详情请阅读:在川普攻击律师业时) 目前,所有已经发生的判决都是律所胜,法官宣布川普行政令违宪。最新的胜利来自于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方法院,本周二(5 月 27 日)法官理查德·莱昂(Richard J. Leon)裁定,川普对 WilmerHale 律所的行政令违宪,“必须全部推翻”,并补充说,川普似乎有意通过实施让人无处可逃或求助无门的严厉制裁,将公司逼到谈判桌前。 3 月初,川普政府突然撤销了对哥伦比亚大学的 4 亿美元联邦资助,政府同时分发了一份名单,其中包括另外九所大学,指责它们未能解决反犹太主义问题。这给整个高等教育界蒙上了一层阴影,都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哥大反复权衡后决定跪了,而这还只是换来有望恢复 4 亿美元联邦资助的可能! 继哥大之后,川普又瞄准了哈佛,不仅条件更苛刻,而且因为哈佛选择不跪,川普就层层加码,可以看出川普要杀一儆百。川普政府不仅已冻结了哈佛约 32 亿美元的拨款和合同,威胁取消其免税资格,还试图阻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府最新的行为是,于本周二(5 月 27 日)致函包括 NIH (National Institure of Healt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内的各联邦机构,指示它们终止总额约为 1 亿美元的与哈佛的合同——这等于切断政府与哈佛大学最后的一点联系。所有这些都是釜底抽薪,旨在不让哈佛生存。 上述这些还只限于经济层面。川普政府对哈佛的胁迫还包括很多涉及如何办学等方面的内容,比如政府要干预如何招生,如何审查教学内容,甚至包括审查师生的政治意识形态等,还要学校向政府提供超出法律要求范围的学生数据。这些都是哈佛认为不可能妥协的东西。 哈佛将这场斗争归结于维护其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并指责川普政府试图控制其人事、课程和招生。哈佛分别对川普政府提起了两项诉讼,一项是要求恢复 30 多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另一项要求联邦法院恢复其招收国际学生的权利。上周,巴勒斯法官暂时恢复了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权利,今天的判决保证了临时限制令继续有效。 哈佛官司的前景不容乐观 美国的主流媒体大多为私人拥有,所以政府对媒体的报复范围比较有限。惩罚律所的行政令在法律上没有任何立脚点,所以就打赢官司来说不是太难。也许最困难的是大学。 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博(Alan Garber)就哈佛告政府案接受 NBC 新闻的独家专访时说:“他们想直接审查我们的教职员工。这会直接影响到在校园里可以表达什么样的观点。他们还想告诉我们需要解雇谁,干预我们的招生程序。这正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在捍卫我认为是美国经济和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我们的大学。” 加博校长还特别指出,尽管他认为学校在反犹太主义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但研究经费和反犹太主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就是说,政府以反犹太主义为理由取消学校经费,这里面没有逻辑联系。 采访中的几个问答特别能让人感受到气氛的凝重: 问:在提起诉讼之前,你做了个深呼吸吧?这是重要的一步。 答:这是很大的一步。好多个深呼吸。这很艰难。 问:哈佛能承受多大的痛苦? 答:我们不知道我们到底能承受多少。但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在基本原则上妥协,比如捍卫我们的第一修正案权利。 问:事到如今,这已经超出了哈佛的范围吗? 答:这当然是比哈佛更大的事情,因为如果我们看看这里的风险是什么,岌岌可危的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卓越性,尤其是许多大学的研究任务,这对美国经济、美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你们能赢得这场斗争吗? 答:我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事关重大,我们别无选择。 可以说,哈佛的选择既是无奈,也是决绝。这让我想起几乎是整整 54 年前,《纽约时报》以同样的决绝发表了《五角大楼文件》的事情。 《纽约时报》豁出一切揭露美国越战的丑陋秘密 在美国,媒体透露政府机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 1971 年《纽约时报》系统性大规模发表《五角大楼文件》这个重头绝密文件,是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份文件总共 47 卷,其中 3000 多页历史分析资料,4000 多页政府原始资料,揭露了美国政府在越战初期就采取蒙蔽、欺骗公众的行径以获取人们对越战的支持,随着
战争
的继续,这些手段更是成了美国政府的家常便饭。 为《纽约时报》提供这份文件的是曾在国防部工作,后来成了反战人物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他走出这一步时已经做好了坐牢的准备。时报知道,如果发表,出版人很可能会坐牢。时报也警告所有参与这个报道的人,他们都有坐牢的可能。就是这样,所有人都选择参与。所有人的核心理念都是美国民众有知情权。 时报同时还面临一个如何发的问题。是仅仅写报道呢,还是在报道的同时也登部分文件原件?单单讲故事,风险小很多,但新闻的力度也大减。最后编辑同仁达成共识:发此新闻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但不发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这份文件早晚是会见天日的。等哪一天别家报纸登了,时报如何向自己的读者交代!要发,就必须报道加原件,为避风险降低新闻的质量是对读者不负责任。 1971 年 6 月 13 日,星期天,《纽约时报》开始刊登五角大楼文件,连载将持续十天。 其实当时的白宫是乐见媒体批评前面两任总统的。尼克松的第一反应是,“这都是关于民主党人所做的可怕事情。我为什么要在意?”但是基辛格说服他必须动作,允许一个泄露,以后就什么都泄漏了。而尼克松也想利用这个机会惩罚媒体。结果就是,连载两日,白宫没动静。在第三日发稿前的最后一刻,司法部长来了电报,蛮横要求报社立即停止这个连载,并设法收回已经发出的报纸。 时报原来的打算是,如果政府以法律手段阻止发表,时报必须服从,然后打官司。但现在是一份来自司法部长的电报,该不该服从呢?时报内部律师詹姆斯·C·古德尔(James C. Goodale)了解了所有信息后对出版人说:“你不能服从一份电报。如果你服从这个,你知道新闻业在这个国家的命运将是什么吗?你不能这样做。”出版人最后说:“好吧,发一份电报回去,告诉政府我们不打算这么做。” 白宫暴怒了,采取了最强硬的动作:不仅以《间谍罪》一状告到法院,而且通过法院传令,命令报社在诉讼期间不能继续连载。这是美国新闻史上第一次新闻在报社发文之前被强行阻止发行。 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惊心动魄、关系新闻自由的官司。内行人都知道,不同于以往只需要担心罚款的官司,这次时报是把所有家当都押上了,如果输了,就是出版商坐牢,报纸声誉尽毁。而声誉是报纸的生命线! 时报的胜诉为整个新闻界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时报不仅赢了这场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的官司,而且美国法律尊重先例,有了这个高院判决,后人轻易不敢再来挑战。纽约时报和许多别家媒体后来多次刊登过美国政府的“机密”资料、文件,白宫官员只是在幕后与报社合作,争取同情,希望能够删除某部分内容,却再也没有走法律程序这条路。 我特别想为时报的内部律师古德尔点个赞。我曾听过古德尔的一本自传体录音书,印象最深的是,他说时报的律师从来不对记者或编辑说你不能发表。他说,时报的律师就是为记者和编辑服务的,为他们发表的权利辩护。 古德尔事后说,在这个案子的整个过程中,他心里一直认为,他们不只是代表时报。他们是代表所有的记者,代表所有的媒体。他说:“而且我们必须在此案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第一修正案标准。这将是一列政府无法阻止的火车。” 我曾作文介绍过整个《五角大楼文件》事件前前后后的各种惊心动魄(见长文“50年前的那一夜,《纽约时报》差点被毁灭”)。写到时报赢下最高法院判决时,我忍不住感慨:“这是一个《纽约时报》以惊人的决绝将自己置死地而后生的官司;这是一个自由派律师以天才般的大智大勇为新闻自由擎起一片永不塌陷的天的官司;这是一个把美国的新闻自由暴露到极端的官司;这是一个真正体现了美国是一个法制社会的官司。” 今天的哈佛,难道不是正处于当初时报的境地吗?哈佛校长加博说不知道能不能赢这场官司,“但事关重大,我们别无选择。”54 年前时报面临的选择不也是“发此新闻后果可能相当严重,但不发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 我一直说,有资源的要照顾资源较贫乏的。不说撑起一片天,至少也给打一把伞。今天的哈佛,任重而道远。 几点反思 1)团结起来才可能赢 当年的官司,时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其它媒体也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看过电影 The Post 的都会记得,《华盛顿邮报》在时报被迫停止这个系列报道后,成为第二家发表《五角大楼文件》的媒体。法院停止了华邮的出版后,其它媒体又接力开始发表相关文章。在高院的判决前,总共有 19 家报纸参与。(只有 19 家,不是其余媒体不敢加入,而是吹哨人艾尔斯伯格只来得及给这 19 家。) 所有的新闻人都关注着这个案子,所有的新闻人也都在做自己能够做的。没有人因为时报吃了官司而退缩。相反,大家像跑接力一样,一家一家在努力完成这个赛跑。一个又一个媒体的泄密如决堤的洪水,不可阻挡。这次官司是时报的胜利,同时,所有媒体人也都是赢家。 反观今天,在川普政府只是惩罚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几乎没有别的大学站出来为其助阵。等到哈佛也成为受害者时,才开始有一个联合阵营的出现,包括全国很多大学校长联名签署声明,谴责川普政府试图控制大学的作为等。这份声明从最初的 200 多校长签名到现在的 658 个签名,已经走过了一段长长的克服恐惧的路。人们已经越来越看清楚了,一旦妥协,川普政府的要求是没有底线的,也是没有任何逻辑和道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起来共同抗争。 团结的作用在律所、律师的抗争中特别有道理。律所最害怕的就是被政府制裁后,明星律师选择带着客户离开。这样律所就难以生存了。 但是,如果律所和律师以及客户都团结起来,就不会发生律师带着客户离开的情况。事实上,这时候律师、律所和客户的利益还真的都是一致的,必须团结。试想,如果不团结的话,只能一个个律所跪下,那么等到那些客户需要敢于与政府博弈的律师、律所时,谁还能做他们的律师呢? 2)拥抱正义、守住价值观永远是正道 还是拿律所来说话。当初有些律所选择跪下是因为害怕失去明星律师和大客户。我当时就想,你不跪就一定会失去吗?为什么我倒是认为你跪了也会失去呢? 果然!最近这些日子的相关新闻包括这两个:微软放弃了一家与政府达成和解的律师事务所,转而选择了一家与政府对抗的律师事务所(见上图);与川普达成协议的律所 Paul Weiss 的四个明星律师宣布,他们将离开该律师事务所(见下图)。 看见这些消息时,我脑海里出现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德不孤必有邻。 有一个消息很鼓舞人:哈佛选择不跪后,学校获得的捐款忽然激增。不少从来没给母校捐过款的校友,选择在这个时候慷慨解囊。 3)现在是放下一切为民主而战的时候 正如哈佛校长加博所说,哈佛的官司是比哈佛更大的事情,关系到美国高等教育是否还能维持其卓越性,甚至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美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所以,哈佛“别无选择”。 就好像当初《纽约时报》是为整个媒体界争取生存一样,今天哈佛也是在为美国的整体高等教育而战,为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而战。打赢这场官司,也是让美国卓越的高等教育成为“一列政府无法阻止的火车”。 就好像纽约时报远不够完美一样,哈佛也很不完美。我以前就经常批评哈佛。但是,现在这个时刻,我们需要所有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支持哈佛。昨天看见一篇报道,说川普对哈佛的攻击,让校园内一些曾因巴以冲突和言论自由问题而产生分歧的人,找到了团结起来的理由。周二傍晚,一名支持巴勒斯坦的主要学生示威者带领聚集在 Harvard Yard 大门前的数百名群众高呼“哈佛万岁”;一位曾经批评过支持巴勒斯坦的校园活动的前犹太领袖则首先在这个活动中发表了讲话;随后,哈佛大学最著名的批评者之一、一位教授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呼吁人们捍卫哈佛大学。 这就体现了顾大局的胸襟,也说明大家都看明白了哈佛和美国面临的危机。 最后,我想用时报《五角大楼文件》案一审法官的部分判词来结束此文,因为我觉得这段判词既适合媒体的情况,也适合大学的情况,既适合当年,也适合现在。 审理该案的法官是纽约南区地区法院刚被尼克松任命的默里·古尔芬(Murray Gurfein),这是他走马上任后受理的第一个案子。古尔芬二战期间在军方担任情报工作,故他在案前是同情原告的。鉴于原告缺乏证据,古尔芬还一再启发原告,可以用文件原件来证明重要军事机密被泄露。遗憾的是,原告自始自终无法提供哪怕一个这样的例子。这彻底改变了古尔芬的立场。古尔芬只有一个晚上来写他的观点,但他写得如此之好: 国家的安全并不仅仅取决于城墙堡垒。它还依赖于我们自由制度的价值。为了维护具更高价值的言论自由和民众的知情权,当权者必须承受一个暴躁易怒、固执、无处不在的新闻媒体。 我们正处在乱世。要保持我们对政府事务表示不满及嘲讽的权力,各种形式的言论自由是最高形式的保障。这是我们整个历史上制度中最天才的一部分。 国家的安全不仅仅在于城墙。安全还在于我们自由制度的价值。为了维护言论自由和人民了解…..的权利等更崇高的价值,当权者必须容忍顽固不化的新闻媒体和无处不在的新闻媒体。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没有比任何形式的言论自由更能消除对政府事务的不满和嘲讽的安全阀了。在历史上,这一直是我们制度的天才所在。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ducation/2025/05/29/harvard-international-students-hearing/ https://www.nbcnews.com/media/abc-news-pay-15-million-legal-settlement-trump-george-stephanopoulos-rcna184269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style/2025/01/06/melania-trump-amazon-documentary/ https://www.cnbc.com/2024/01/12/trump-ordered-to-pay-new-york-times-reporters-over-lawsuit.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7/business/media/npr-trump-lawsuit-executive-order-funding.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7/us/harvard-trump-federal-fund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3/us/trump-harvard-international-student-record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2/us/politics/trump-harvard-international-student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3/business/karen-dunn-paul-weiss-partner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01/business/microsoft-drops-trump-compliant-law-firm.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mar/21/columbia-university-funding-trump-demands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7/us/politics/trump-student-visas-interviews.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3/us/harvard-sues-trump-international-students-garber.html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harvards-president-says-school-will-not-compromise-trump-admin-rcna202564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5/05/27/us/trump-news#trump-law-firms-wilmerhale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7/us/trump-attacks-unify-divided-harvard.html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6-01 00:00
华尔街日报:这些图表清楚的显示,美国军工实力衰退和中国军工力量壮大有多明显
go
lg
...
焦点,但是美国却正逐渐失去优势。 现代
战争
比拼的是工业实力,正如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所显示的那样。冲突双方不断消耗大量炮弹、火箭和军用车辆。自动化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无人机。 即使是传统的榴弹炮,也需要高精度制造。 美国之所以能赢得二战,部分原因在于生产能力远超敌人,从子弹到食物无所不包。 1942年,加利福尼亚的一家造船厂在不到五天内就组装出一艘补给船。美国如今已经不具备那样的制造能力。 现在,最有能力大量生产各种产品的国家是中国。中国的产品涵盖了从基础化学品到先进机械的各个领域。 随着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两国的工业能力成为未来任何冲突中的关键因素。 中国经济增长,使其能够建设出可与美国匹敌的军队。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表示,去年,仅中国一家造船企业生产的商船总吨位,就超过了自二战以来整个美国造船业的产量。 中国商船建造的规模也在支持军舰制造,如果发生
战争
,这种产能可以从货船转向军舰。 防务情报公司简氏指出,自2000年以来,中国建造的海军舰艇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 虽然许多美军装备被认为比中方更先进,但中国空军和海军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海军火力是最明显的例子。中国在海上发射巡航导弹和其他火箭的能力,正在迅速缩小与美国之间的战斗差距。 许多中国制造商并不属于军事领域,但很容易被重新用于制造武器或支持
战争
。 中国不仅拥有更多工厂,而且在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现代化,采用了如5G专用网络等自动化技术。 这意味着,中国能够更快速高效地将制造设备与设计者和使用者连接起来,以传统制造难以达到的速度更新产品。就像在乌克兰,前线部队与无人机制造商之间持续互动,使乌克兰在机器人飞机方面实现了快速进步。 这也意味着中国可以更轻松地加快生产速度。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也远超其他国家,进一步增强了庞大的劳动力优势。
战争
不仅关乎军事装备。每一架飞机、每一艘舰船、每一辆坦克都需要燃料、备件和弹药。士兵也需要食物、水和医疗支持。 这些保障功能需要庞大的后勤网络,大多数依赖船运,而中国拥有更多用于支撑部队的船只。 即使美国能够扩充商用货船船队,也缺乏足够的水手来操作。据一些估算,美国目前的商船水手不到1万人——这一数字并不确定,因为美国政府多年前就已停止统计。 相比之下,中国的商船水手人数几乎是美国的200倍。 中国还掌握着更多现代
战争
所需的原材料。中国控制着全球稀土矿和加工厂,而这些资源是制造导弹、飞机和潜艇所必需的,这使得中国在持久
战争
中更容易补充损耗。 中国企业基本无视了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对全球关键矿产控制的努力。 如果美国面临一场大规模冲突,将需要像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那样,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而中国的劳动力已经就位,庞大的制造业工人数量远超其他国家。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6-01 00:00
黄金市场分析行情走势分析及布局策略,知行合一,远离爆仓
go
lg
...
危机,又或者是“美元信誉危机”,还是说
战争
的影响和冲突,暂时都未能推动金价持续上升;所以,我们只能一边等待,一边观察趋势,伺机而动; 下周盘面展望: 1:周末会发生什么基本面,我们暂时不清楚,因此,周一是低开,高开,我们暂时都不清楚; 2:技术面之中: A:4小时,随机指标死叉向下,偏空信号;MACD贴合0轴附近运行;4小时偏向持续性的整理,且偏向震荡向下;BOLL收缩,呈现震荡向下,4小时暂时是偏空信号;压力位置在3302以及3338附近位置; B:日K中,随机指标初步粘合死叉向下,偏空信号;形态上暂时在日K中轴位置上下穿刺,主打震荡;如果无外力基本面刺激,不排除日K震荡向下运行; C:周K,这个是趋势的重点,目前周K是典型的时间换空间的模式;随机指标死叉向下,但是形态抗跌,周K的分水岭位置已经逐步上移2950附近;从当前的周K的表现来看,后续这个位置还要上移;也就是分水岭的位置会改变; 综合起来:下周技术面先看4小时和日K是否形成共振,走日K的BOLL区间震荡向下运行,如果走势成立,下周我们一方面按照日K震荡区间处理,一方面按照区间中震荡向下运行处理;如果周末的消息面发生变化,届时周一再重新定位;短线上压力位置3302和3338的两个压力位置; 免责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控,不做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方位指导时间:早7:00┄次日凌晨2:00(周末也从不停歇,可供随时咨询)
lg
...
金油控盘大师
05-31 23:47
老李:黄金市场价格结构行情走势分析,下周如何布局
go
lg
...
危机,又或者是“美元信誉危机”,还是说
战争
的影响和冲突,暂时都未能推动金价持续上升;所以,我们只能一边等待,一边观察趋势,伺机而动; 下周盘面展望: 1:周末会发生什么基本面,我们暂时不清楚,因此,周一是低开,高开,我们暂时都不清楚; 2:技术面之中: A:4小时,随机指标死叉向下,偏空信号;MACD贴合0轴附近运行;4小时偏向持续性的整理,且偏向震荡向下;BOLL收缩,呈现震荡向下,4小时暂时是偏空信号;压力位置在3302以及3338附近位置; B:日K中,随机指标初步粘合死叉向下,偏空信号;形态上暂时在日K中轴位置上下穿刺,主打震荡;如果无外力基本面刺激,不排除日K震荡向下运行; C:周K,这个是趋势的重点,目前周K是典型的时间换空间的模式;随机指标死叉向下,但是形态抗跌,周K的分水岭位置已经逐步上移2950附近;从当前的周K的表现来看,后续这个位置还要上移;也就是分水岭的位置会改变; 综合起来:下周技术面先看4小时和日K是否形成共振,走日K的BOLL区间震荡向下运行,如果走势成立,下周我们一方面按照日K震荡区间处理,一方面按照区间中震荡向下运行处理;如果周末的消息面发生变化,届时周一再重新定位;短线上压力位置3302和3338的两个压力位置; 免责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控,不做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方位指导时间:早7:00┄次日凌晨2:00(周末也从不停歇,可供随时咨询)
lg
...
金油控盘大师
05-31 23:44
68%客服将被AI替代?Snorter Bot预售火爆,或成百倍潜力币新机会
go
lg
...
AI代理不只是趋势,是下一场数字主权的
战争
Snorter Bot 的诞生,其实正反映了整体AI代理浪潮的扩展轨迹。思科报告聚焦于企业内部的服务自动化,而Snorter Bot则把这套自动化推进到资产管理、币圈操作、甚至跨链部署的层次。从蜜罐识别到极速下单,从自主策略运行到社群治理机制,这些都不是单一功能堆栈,而是一个完整的AI交易主权体系。 特别是当Snorter与迷因文化结合后,降低了进入门坎,让更多散户也能体验AI代理交易的乐趣与效率。再加上现在预售期间还提供早鸟空投,对于想尝试AI交易却又苦无入场时机的小资投资者来说,正是一个几乎无痛的试水机会。 购买SNORTER代币 结论:下一波AI战场,不在硅谷,而在链上 AI代理人不只是客服工具,也不再只是程序设计助手。从Snorter Bot的火热预售可以看出,这种能自我行动、策略思考的「智能代理」正进一步踏入链上世界,重新定义投资者与市场的互动方式。未来几年,AI将不只是处理客服票据的冷冰机器,而是可以帮你做决策、下单交易、甚至参与DAO治理的链上合作者。 AI代理的
战争
,才刚开始。真正的胜负,将不在于谁做出最聪明的AI,而是谁能让AI真正落地、与人共舞。在这个脉络下,Snorter Bot 不是一个产品,而是这场未来赛局的一个缩影。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高,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DYOR)并谨慎决策。
lg
...
Business2Community
05-31 21:33
日本巨变
go
lg
...
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1950年。 半岛
战争
爆发后,日本顺势成为美军补给基地,被勒令提供海量工业、军事物资。 突如其来的巨大需求就像伟哥,数以亿美元计的特需订单带来大量外汇,使本已痿掉的日本制造业一下子支棱了起来。 同时,因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发生,日本迅速完成再工业化。 其二次崛起的速度之快、力度之猛,均远超世界预计。 以最具说服力的汽车工业为例。 1955年,日本汽车工业体量几乎为0;1961年,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五;1966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三;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198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量突破1000万辆,全球占比超过30%。 彼时,美国汽车基本被赶出了日本市场。而在太平洋另一边,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却超过20%。 正如上面所说,出口扩大、外汇越赚越多,对海外的投资额也必然越来越大,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下图所示,1970-1985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3.6亿美元增长至64.4亿美元,投资流量占全球比重从2.5%增长至10.4%。 如果说这段时间的增长是正常的,那么1985-1990年,5年内对外投资突然翻了8倍以上达到507.7亿美元,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肯定就不正常。 原因现在所有人都能说上一些。 广场协议后,日元疯狂升值,日本人突然变得空前富裕,在全世界疯狂烧钱、到处买买买,日本对外投资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 1985-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 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 曾经,日本扩大海外资产规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消耗外汇;而1985年后,日本对外出口额明显缩减,即便考虑到日元兑美元升值的影响,明显也不可能单凭外汇把对外投资扩大那么多。 更关键的是,2011年后,日本的贸易差额转负,已经不再是一个出口型国家。 那么作为一个进口型国家,在2011-2023年的这十余年里,凭什么能保持对外资产不断提高、并一直保持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呢? 这不仅不合逻辑,也正是日元不正常的地方。 02 不正常的货币 还是那个经典的问题。 近20余年,全球绝大部分经济体都在大量印钞,各国物价也都有明显的上涨。 主要经济体中,只有日本的物价几乎没有变化。 比如吉野家的牛肉盖饭,1990年一碗卖400元。到2024年,同样一碗盖饭,三十多年过去,售价也不过是423日元。 甚至,这还是涨价后的结果,2022年的售价反而只有362日元,比30年前还低。 …… 问题是,日本长期维持着超低利率,放水力度几乎冠绝全球。 按照最简单的逻辑关系:商品价格=货币量/商品数量。 日本人口这些年变化不大,可以视为商品数量基本不变。 既然商品价格也没变,只能说明,流通在日本社会的货币总量也几乎没有变化。 那这么多年印的这么多日元,都去哪了? 最直接的一点,很可能就是上面所说的,拿去对外投资了。 当然,也正如上文所说。外汇不能直接用于投资国内,日元同样不能直接投资海外。 中间必须经历的一道环节,就是经典的全民炒汇。 日本外汇市场,创造了全世界35%-40%的零售外汇交易量,无数人通过0利率、甚至负利率拼命借出日元,用这些钱买入美元。 到手的这些美元,可以等着美元升值、日元继续贬值,再换回日元,以此完成套利。 也可以拿去投资海外资产。 泡沫经济破裂后,由于日本股市进入长达20年的熊市,日本人在国内的投资渠道锐减。 在这样的背景中,日本人对海外投资的热情虽然不如1991年之前,但增长依然非常可观。 1996-2023年,日本对外投资规模翻了8倍以上,连续33年成为“全球最大对外净资产国”,也因此有“海外再造一个日本”的说法。 更关键的是,在此期间,日元相对美元长期贬值,使得他们在海外的资产估值,换算成日元就长期上涨。 所以,所谓失去的三十年,其实也是日本人在海外大赚的三十年。 这套玩法的前提,是日元的利率足够低,日本国内乃至全世界的投机者,才有足够的热情去无风险套利。 这也是日元为什么被公认为避险货币的重要原因。 但是,如果长期的低利率环境无法维持了,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日本民间非常富有;但日本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宽裕。 下面这张图,是日本银行的资金循环统计,以及各个部门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结余。 民间非金融法人企业负债1695万亿日元,资产1176万亿日元,净负债519万亿日元。 一般政府部门,负债1316万亿日元,资产579万亿日元,净负债737万亿日元。 中央银行持有523万亿日元证券,基本都是国债。 仅仅只看这三部分,民间企业和政府的净负债就接近1800万亿日元,远远超出533万亿美元的净资产。 以这个角度看,日本海外资产虽然庞大、冠绝全球三十多年,但流入其中的日元其实只是一小部分。 债务才是大头。 如果非要选一个,保大还是保小? 据IMF的数据,2024年日本国债占GDP的比重为234.9%;而按照日本财务省的测算,则高达260%。 虽然迄今为止,日本还没有出现类似希腊的债务危机,日本主权债务评级稳定,在国际市场上也很受欢迎。 同时,日债的海外持有者占比仅为13%,优于法国的55%、德国48%、美国的35%、英国的29%……更不必说曾经希腊的71%。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忽视其潜在风险。 随着国债规模不断扩大,日本已经深陷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 从2012年开始,借换债占年度国债发行额的比例一直为止在60%以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赤字率太高,挣的钱远远不够花。 从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的支出就长期高于税收收入。 尤其在长达8年的安倍经济学时代,日本主张大规模投资公共事业,重点关注社会保障和人才教育。 问题是,对社会的投资短期内很难收回成本,乃至根本收不回成本。 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同时、收入却没有明显上升,这一增一减,完全靠国债来弥补。 更关键的是,这种趋势,近年来越来越恶化。 在庞大的财政支出中,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占比非常重。 作为全世界最典型的深度老龄化、少子化国家,1990-2015年,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7.5%飙升至32.7%。 二与此同时,少子化带来的劳动力萎缩,也使得在没有重大技术变革的情况下,日本国内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 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糟糕的财政状况大概率无法扭转,只会越来越差。 换句话说,即对债务的依赖越来越高。 虽然目前为止的观点是,内债不是债,靠印钞就能解决。 那这句话的前提有两个,第一,日本人还愿意继续买债;第二,以债养债的比例不能过高。 但从2022年至今,日本国债多次出现零成交的现象,很明显民众对持债的热情大幅降低。 同时,早在2012年,日本政府以债养债的比例就超过了60%。 如果这个比例继续提高,极端一点达到100%……那么,日元这种货币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真的还能代表财富吗? 不论是为了提高税收,还是缓解债务压力,似乎都很有必要给日元来一刀。 03 好死不如赖活着 5月27日,植田和男发表公开讲话,明确表示若经济数据持续改善,日本央行将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 官员们的讲话一向都比较委婉,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接下来加息的概率很大。 市场也因此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升温。 但是,与其余货币加息对应上涨不同。日元加息预期升温,迎来的是汇率短线暴跌。 5月27-29日,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上涨超过2.9%。 这正是日元的不正常,所必然导致的不正常结果。 海外债权的持续扩大,依靠的是长年低利率维持的无风险套利环境。 一旦日元加息,日元与其他货币的利差变小,将直接导致日本国内、乃至全世界的投机者们再也无法躺着赚钱。 比如外汇市场的神秘组织渡边太太们,她们借贷日元的热情将大幅下降,甚至还会争先外汇兑换成日元还给银行。 同时,和汇市的性质类似,大家是借日元债兑换成美元、再去投资海外。日元加息后,海外资产相对以日元计算的估计,不一定能继续维持长期上涨的趋势。 一个长期做无风险买卖的人,一旦他的生意突然变得有风险,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及时收手、保住本金观望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所以更多人会和渡边太太们一样,加速抛售海外资产兑换成本币,把日元还给银行。 …… 虽然这两大市场里的日元,只占过去这么多年印出的小部分。但相比现如今在社会上流通的日元体量,足以造成巨大的冲击。 随着海量货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回到日本社会,流动性陡然增加,物价将会加速上涨,货币加速贬值。 对日本政府以及大量企业而言,持有日元债务的成本实际上会降低,相当于赖掉一部分账。 同时,货币短期贬值,对缺乏活力的日本经济而言,同样是利大于弊。 过去20多年,日本其实是发达国家中去工业化最不明显的国家。 在很多高端制造领域,日本依然是全球最强,这一点众所周知。 这意味着,虽然日本现在是逆差国,但日本企业、日本市场,依然很依赖出口。 日元越便宜,日本货就更便宜,有利于出口。 此外,以日元计价日本土地、房产乃至任何资产,都将变得更便宜,以吸引本国以及全世界的投资者抄底。 过去日本股市为什么这么被外资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产被低估。 现在,日本加息后,货币在短时间内加速贬值,就是在加强这个逻辑。 而企业的收入增加,代表日本政府的税收也将增长。 也就是说,短期的贬值,不仅能赖掉部分债务,还能缓解爆表的赤字率。 当然,这是有代价的。 对日本民众而言,他们该如何面对几十年不曾经历过的物价上涨周期呢? 站在宏观视角,民生问题或许只算是疥癣之疾,可以不必从源头去解决,替代手法有很多。 比如:直接发钱。 从2023年开始,日本政府不仅推出能源补贴政策,如对每升汽油补贴42日元,对每家的电费也进行补贴…… 还明确要求企业大幅涨薪。 看下图,2023年,日本平均涨薪幅度3.6%,2024年达到5.08%,已经回到90年代初期的水平。 2025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据日本工会中央组织联合公布的2025年春斗第4次加薪统计结果,目前3115个工会的平均涨薪5.37%。 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预期的6%。 不论怀着怎样的心思,至少表面上,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整个日本社会确实在齐心协力对冲现在、以及未来日元贬值将对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对冲日元贬值对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 很明显,减轻债务压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而作为代价的民生和汇率压力,似乎仍在掌控之内。 这是一颗毒药丸,但至少现在很甜。(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5-31 18:17
马克龙警告,如果中国不阻止朝鲜军队进入欧洲,北约也将进入东南亚
go
lg
...
不加大力度阻止朝鲜参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
战争
,北约就可能会进一步加深介入亚洲。 Kremlin.ru, CC BY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朝鲜参与乌克兰
战争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中国不希望北约介入东南亚,就应该阻止朝鲜介入欧洲战场。”马克龙星期五在新加坡一次重要防务峰会上的演讲中表示。 法国长期以来坚持跨大西洋军事联盟不应扩大至亚洲,并在2023年主导反对在日本设立北约联络处的行动。 “我当时反对北约在亚洲发挥作用,因为我不认同被卷入他人的战略对抗。”马克龙表示,并暗示巴黎可能会重新考虑这一立场。 朝鲜军队依据两国之间的军事协议支持克里姆林宫对乌克兰的
战争
,莫斯科利用朝鲜的支援,将乌克兰军队赶出俄罗斯西南部的库尔斯克地区。 马克龙此番演讲正值他在亚洲访问的尾声。此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居然是他被太太掌掴。 随后他前往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法国在这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防务合作。 他的行程最后一站是新加坡,应邀在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这场会议通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国防部长参加。今年的与会者包括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欧盟最高外交官卡娅·卡拉斯。 法国总统还警告核扩散风险以及二战后建立的全球秩序可能崩溃。 他重申法国一贯立场,呼吁亚洲国家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保持“独立”。 “法国坚持战略自主、主权自由。我们为欧洲和印太地区捍卫这种理念。”马克龙表示。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5-31 00:00
特朗普关税风暴拖累美元!五大关键信号预示全球经济格局巨变
go
lg
...
不是贸易争端的终结,而是一场更持久经济
战争
的开端。”数据显示,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攀升至26.8万人,一季度GDP修正值也被下调至1.1%,这些都在印证经济学家对“特朗普衰退”的担忧。 更令人忧心的是全球债务市场发出的危险信号。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历史性冷遇,得标利率飙升至4.85%,而日本央行被迫介入压制10年期日债收益率。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美日两国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已分别突破135%和265%,这种不可持续的财政状况正在动摇美元根基。 东京都5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2%的数据公布后,日元瞬间跳涨0.3%。三菱UFJ银行外汇策略师指出:“市场正在押注日本央行7月加息,这与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不过美元/日元月线仍勉强维持0.5%的跌幅,这主要得益于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引发的避险需求。 决战倒计时 随着7月9日特朗普关税大限临近,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三个关键时点:今晚的PCE数据、下周OPEC+产量会议,以及6月中旬的G7财长峰会。摩根大通警告称,若核心PCE环比涨幅超过0.4%,美联储可能被迫在通胀与衰退间做出痛苦抉择。 这场由特朗普政策引发的金融海啸远未结束,当关税大棒遭遇债务天花板,当保护主义碰撞全球供应链,2025年的夏天注定载入金融史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建立在美元霸权之上的旧秩序,正在这场完美风暴中剧烈摇晃。
lg
...
金融界
05-30 13:47
【原油收评】市场聚焦OPEC+增产与对俄新制裁风险,油价承压下跌逾1%
go
lg
...
:“市场目前正受伊朗问题左右,投资者在
战争
与和解之间摇摆不定,技术和情绪双重牵动市场走势。” OPEC+政策走向引关注 供给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可能在本周六决定7月进一步增产。 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OPEC+将同意将日产量再增加41.1万桶。预计这一增幅将持续至第三季度末,反映出该组织捍卫市场份额的战略转向。” 与此同时,市场也在担忧美国可能推出新的针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措施。 供应风险亦在扩大。雪佛龙(Chevron)已暂停在委内瑞拉的石油生产和相关业务,因其关键运营许可在3月被特朗普政府撤销。委内瑞拉随后取消了原定出口给雪佛龙的货物,理由是制裁导致付款流程不确定。此前雪佛龙每天出口29万桶委内瑞拉原油,占其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Rystad Energy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主管穆凯什·萨赫德夫(Mukesh Sahdev)指出:“从5月至8月,市场面临结构性偏紧局面,预计液体燃料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供应,日均缺口在60万至70万桶之间。” 周四,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下降280万桶,至4.404亿桶,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8万桶增幅,缓解部分油价下行压力。 加拿大方面,阿尔伯塔省发生森林火灾,迫使部分城镇居民撤离,并导致部分油气设施短暂关闭,进一步压缩北美市场供给。
lg
...
Peng
05-30 04:45
上一页
1
•••
70
71
72
73
74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像极了2015年的疯狂!中国A股延续牛市行情,泡沫正在酝酿?
lg
...
中国突发重磅!鲍威尔讲话后 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幅度创1月份来最大
lg
...
中国房市重大突发!金融中心上海放宽购房限制 中国房地产股应声跳涨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