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以性能为导向,需求多定制化且性能指标要求高,服务深度大,交付与服务周期长。 据了解,公司在企业级产品方面实现快速破局,前期吸纳人才搭建团队,聚焦客户需求提升服务,结合定制化开发能力,重视产品测试与供应链管理。同时,为保障企业级业务发展,公司正结合外协和自有产线提升产能,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 据了解,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增长由产品矩阵拓展和关键业务拓展带动。存储价格在 2025 年一季度趋于稳定并回暖,下游新兴需求是核心增长动力。公司坚持研发创新,未来仍将持续聚焦研发,且库存保持中性策略并适时优化。 调研详情如下: 问:企业级存储产品和消费级产品有什么区别? 答:企业级存储合作模式更多是联合定制开发,通常是性能导向型, 并以项目合作方式开展业务,与消费级的差异体现在需求定义、服务深度、 交付和服务周期等多个方面。需求定义方面,企业级主要为定制化的性能 指标和规格类型,同时性能指标要求更高、覆盖更广,消费级产品多为标 准化参数,不同客户差异较小;服务深度方面,企业级产品多为深度技术 协同,与客户长期战略绑定共享性能技术演进路线,同时在技术、供应链、 采购、售后多个方面协同流程管控;在交付与服务周期方面,企业级产品 需要从产品定义到退役全周期绑定,保障定制化硬件版本长期供货,进而 导致议价周期方面,企业级客户要长于消费级客户。 问:企业级产品在各方面都要求更高,公司是如何实现快速破局的? 答:企业级产品研发是技术密集型任务,而国内企业级存储人才稀缺, 公司前期持续吸纳优秀人才,搭建成熟研发与业务团队,截止 2024年底, 公司企业级团队规模已超百人。同时,公司企业级业务开展始终聚焦客户 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从具体细分产品出发,结合定制化 开发能力,保障产品的高性能、高稳定性。此外,公司还重视产品测试环 节与供应链管理,建设高规格的自有企业级产品测试线,聚焦客户对产品 可靠、供应稳定的核心诉求,最终实现公司企业级业务的顺利拓展。 问:随着未来公司企业级业务发展,如何保障产能稳定和原材料供应? 答:公司正结合外协厂商和自有产线加快提升企业级存储产能,保障 相关业务正常开展。原材料方面,依托多年行业积淀,公司构建了动态供 应链管理体系,与存储原厂建立深度战略合作,通过多元化采购、深化产 业链协同等方式,不断强化供应链稳定性与国产化率,为企业级业务长远 发展筑牢基础。 问: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公司产品矩阵快速拓展和关键业务拓展顺利,带动公司固态硬盘、 嵌入式以及内存条销售规模提升,推动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问:多个原厂发布了涨价函,目前存储价格是否有所反应,怎么看待下游需求情况? 答:存储原厂自 2024 年底逐步调控产能,下游库存加速去化,存储 价格在 2025 年一季度趋于稳定,并在 3 月底逐步回暖,预计全年有望呈 现温和复苏态势。同时原厂停产、大幅减产了部分成熟产品,例如小容量 的NAND晶圆,以及 DDR3等,并将部分 DDR4产能转为DDR5产能或企业级 产能,导致相关产品供应偏紧,下游相关产品涨价幅度也高于整体。 下游需求方面 AI、车载电子等新兴需求仍是核心增长动力。服务器、 消费端以及其他智能终端随着 AI技术发展与应用落地,将持续向高性能、 高容量方向发展,持续推动存储市场规模增长。同时,存储产品国产化趋 势下,国内具备自主可控核心竞争力的存储企业也将持续受益,更好地把 握此轮周期红利与发展机遇。 问:公司 25 年是否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答:公司 2024 年研发投入 2.03 亿元,同比增长 88.14%,2025 年一 季度研发投入 5875.95 万元,同比增长 97.77%。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研 发创新,不断强化自主可控,通过自研主控构建核心竞争力,持续研发拓 展产品矩阵,目前已经成长为一家专业的存储控制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 商。未来,公司仍将持续聚焦主控芯片研发,加速技术创新升级,推动公 司高质量发展。 问:公司目前的库存策略是怎么样的? 答:公司库存整体保持中性策略,供应链交付中心根据前端业务反馈, 结合市场价格制定采购计划,提升库存周转。随着业务规模增长、产品线 不断拓展,公司不断调整、优化库存结构,适当增加了包括企业级颗粒、 优质闪存颗粒、内存颗粒的采购,保障新客户、新业务、新产品的良好发 展势头。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