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上深入实践,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一方面,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投入,构建分层研发体系,依托远光研究院进行前沿技术预研、攻关,加快AI 中台研发,围绕企业财务、审计、供应链等业务场景,通过"智能体应用+嵌入式智能"推出系列化智能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将持续秉持自研创新与生态合作并重的策略,联合头部企业、高校、客户技术团队等更多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为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体验。 3.公司的人员规模会有变化吗? 答:公司今年整体人员规模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对于关键核心人才依然会积极引进,以全面支撑重点项目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公司会持续重视控本增效,着力于提高人均效率、效益,将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员工的价值回报,全面打造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 4.2024 年利润下滑的原因,未来是否会持续下滑? 答:2024年公司受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利润有所下滑。公司将进一步夯实能源电力行业市场的基本盘,并积极开拓非能源电力市场业务,以有效降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5.2025 年电力交易、绿电入市政策都有比较大的推进,对智慧能源业务有什么影响? 答:在电力现货市场加速建设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有序推进的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的 136 号文件和 262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建立新能源机制电量与机制电价差价结算机制,并加快绿证市场建设进程。随着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新能源市场主体将面临跨区域、多品种、高频次的复杂交易环境。在机制电价政策叠加影响下,新能源企业亟需通过 AI 技术、数字化手段提升交易运营能力。同时,新能源全面入市将催生大量新型市场主体,有利于公司电力交易辅助决策信息化产品的市场推广。 6.应收账款比较多,是否会有风险?如何控制? 答: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能源电力集团,客户商业信用良好。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建立了多部门联合专项工作小组,优化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清理工作,以进一步控制应收账款规模。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