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周末重磅要闻出炉!数家光伏企业接到通知,参与下周二举办的座谈会 OpenAI筹划万亿级AI基建
go
lg
...
大利总理梅洛尼、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
斯
塔
默
、芬兰总统斯图布以及波兰总理图斯克的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称,当天稍早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后,向欧洲领导人以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汇报。各国领导人欢迎特朗普为结束俄乌冲突、以及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所做的努力。欧洲也准备与美国和乌克兰合作,推进筹备三方会晤。 道指、标普创盘中历史新高,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8月15日,纳指与标普均创盘中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0.08%;标普500跌0.29%;纳指跌0.4%。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英特尔涨近3%,特斯拉跌超1%,微软、苹果、英伟达小幅下跌。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74%。迅雷涨超26%,蔚来涨近8%,小马智行、哔哩哔哩、爱奇艺涨逾4%。光伏板块迎利好,大全新能源涨逾8%,阿特斯太阳能涨超7%,晶科能源涨逾6%。
lg
...
金融界
08-17 18:34
每日电讯报:泽连斯基软化立场,乌克兰可能同意土地换和平方案
go
lg
...
克兰大约20%的领土。 周一,英国首相
斯
塔
默
与加拿大总理卡尼通电话时,欢迎和平努力,但警告不要将协议“强加”给乌克兰。 唐宁街发言人说:“他们讨论了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以及为阻止杀戮和结束俄罗斯侵略战争所做的持续努力。两位领导人强调,乌克兰的未来必须是自由、主权和自决的。他们欢迎由特朗普主导的持续国际努力来促成和平,并同意和平必须与乌克兰共同构建,而不是强加于它。两位领导人一致同意,未来几天将继续与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密切合作,并保持联系。”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13 00:00
【直击亚市】特朗普-普京会晤成头等大事!中美贸易等明日消息,比特币直逼历史高位
go
lg
...
是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英国首相基尔·
斯
塔
默
通话,以及泽连斯基与其他欧洲领导人密集外交互动之后进行的。 Lombard Odier亚洲首席投资官兼投资解决方案主管John Woods表示:“如果有积极结果,我认为市场情绪会改善。如果欧洲出现和平,那么油价等资产的风险溢价很可能被重新定价,甚至下调。” 本周投资者将关注关键经济数据,以及美国对中国出口关税延长期限的最后期限,重点包括美国CPI通胀报告。 中国零售销售和工业产出数据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公布,此前周末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数据表明需求依然疲弱。交易员还在等待确认原定于8月12日进行的美中关税谈判期限是否会延长。 墨尔本Pepperstone Group研究主管 Chris Weston 表示:“市场已基本认同关税休战极有可能再延长90天。” 高盛分析师则指出,美国企业迄今已承担大部分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成本,但这一负担正日益转嫁给消费者。 与此同时,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货币以太坊在周末的表现优于其他币种,引领数字资产普涨,机构投资者和企业财务部门的买盘需求不断增强。
lg
...
云涌
08-11 13:38
纽约时报观点: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努力是一种进步,但仍然空洞而且充满不公
go
lg
...
些承认仍可耻地附带了前提条件。英国首相
斯
塔
默
将承认为一种威胁手段: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实质性步骤”缓解加沙“可怕局势”、同意停火并承诺和平,他将承认巴勒斯坦。加拿大总理卡尼则将承认条件设定为巴勒斯坦政治改革、哈马斯不得参与选举,以及建立一个非军事化国家。法国总统马克龙虽然没有明言设置条件,但在承诺承认的同时,也提醒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阿巴斯履行改革承诺。 与此同时,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定以色列违反人权并实施犯罪行为,以色列在获得数十亿美元军事援助方面,几乎没有面临任何限制或附带条件。 这三国的声明,恰逢上周由法国和沙特主办的联合国大会“两国方案”会议。会议包括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代表,最终形成了所谓的《纽约宣言》,提出了解决冲突的若干步骤。宣言要求结束加沙战争、立即提供人道援助、统一加沙与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建立巴勒斯坦国,以及停止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定居和吞并行为。 主办方希望,在九月联合国大会年会上,绝大多数成员国能支持这一计划,并呼吁所有尚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尽快承认。 这一宣言,加上可能到来的高调承认行动以及不断壮大的民间社会运动,正使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愈加孤立。 但这一声明同样清楚地揭示出,主权的游戏对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规则:对一个人口和基础设施正被系统性摧毁的民族,国际社会提出一系列技术性和体制性要求,却对策划这场摧毁行动的一方要求少得可怜。 根据宣言内容,巴勒斯坦人被要求放弃暴力,承诺建立一个非军事化国家,维护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安全体系,举行选举,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良好治理、透明度、财政可持续性”,以及“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和发展”。 相比之下,以色列仅被要求遵守基本的国际规则,公开支持“两国方案”,并从加沙撤军。 这套几十年前的“两国方案”剧本,几乎没有随着这一时代的“种族灭绝”升级而有任何实质变化。1993年,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一封信中承认了“以色列在和平与安全中存在的权利”,并承诺巴解组织会进行和平谈判,放弃恐怖主义,并修改巴勒斯坦宪章以体现这些承诺。作为交换,以色列仅在“考虑到”阿拉法特承诺的前提下,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 但巴勒斯坦主权依旧遥不可及,而以色列的占领继续推进。 这种根本性的不公,贯穿了之后的所有外交努力。在奥斯陆协议规定的极其有限的框架内,巴勒斯坦残存的政府建立起允许的部分制度,与以色列安全部队合作,并继续表态支持一个早已被以色列破坏的和平进程。在前总理法耶兹领导下,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2000年代的建国运动,完全遵循以色列及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制定的规则。 然而承认依然停滞,美国阻止了巴勒斯坦获得联合国正式会员国身份——而以色列作为占领方却始终未被附加任何条件。 如今,西方国家却仍要求巴勒斯坦人重复那一套繁复的体制表演,而与此同时,以色列官员则公然谈论让加沙居民“自愿迁移”以及永久吞并约旦河西岸。 宣布支持《纽约宣言》和承认巴勒斯坦建国计划的国家,面临两个直接考验。第一,他们是否会就以色列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地面上的严重违反国际法行为采取措施?这些行为包括种族灭绝、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等指控。 当然,以色列否认这些指控,也否认它正在导致加沙的饥荒。 联合国会议的参与国拥有相关手段:保障人道通道、因阻止援助而制裁以色列、暂停贸易关系。如果他们无法在当下拯救那些最危在旦夕的生命,又如何为未来提供任何希望? 第二个考验是,是否会追究以色列的责任。 宣言中提到“人道灾难”和饥荒时使用了被动语态,仿佛加沙的饥荒是自然发生,而非人为造成——正如许多观察者所指出的那样。宣言中“问责”仅出现一次,“正义”一词则完全没有出现。 这同样令人想起奥斯陆体制,以牺牲问责、正义和真相为前提来推进谈判。 在过去近两年的严重通行限制以及以军事化粮食分发系统取代联合国主导援助机制,已导致13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的背景下,签署宣言的15个国家,至今仍不肯集体承认“以色列要为加沙饥荒负责”。 若连问题都无法指出,又何谈解决? 如今,改革乃至“解决”的语言听起来越来越空洞。宣言承诺迈出“不可逆转”的建国步伐,但对正在挨饿的人来说,唯一不可逆转的就是死亡。 如果承认巴勒斯坦国不能带来实际行动——如武器禁运、制裁、执行国际法,那么将仍是空洞的承诺,更多地是转移视线,使西方国家在加沙毁灭中的共谋角色得以掩盖。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8 00:01
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但暗示行动或将结束?
go
lg
...
径。停止降息进程对财政大臣里夫斯和首相
斯
塔
默
来说将是一个打击,他们一直在努力实现对选民的承诺,加快英国缓慢的经济增长。贝利表示,自去年8月以来第五次降息的决定是“非常平衡的”,尽管他认为利率仍在下行道路上。 智能理财平台Plu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维克多·特罗库德斯(Victor Trokoudes)表示:“此次降息虽在预期之内,但考虑到最新通胀数据高达3.6%(远超央行2%目标),以及此前货币政策委员会曾以6:3的投票通过降息,仍令部分市场人士感到意外。” Trokoudes补充称:“尤其是食品价格成为通胀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英行最担忧的部分。此外,尽管英国在全球关税波动中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但美国征收新一轮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存高度不确定性。”
lg
...
埃尔瓦
08-07 19:25
特朗普列出四位鲍威尔候选人名单!关税威胁仍在持续,英镑的超级周四来了
go
lg
...
这将对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和首相基尔·
斯
塔
默
构成打击,因为他们承诺要加快英国当前缓慢的经济增长。 离开英国,市场的广泛关注点转向另一个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的央行:美联储。 过去一周,美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而这一切正发生在美联储决定暂停降息的几天之后。 不过,由于特朗普总统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也开始在数据中显现,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观望态度”也得到部分支持。 这场利率争论背后还笼罩着另一层压力:特朗普总统持续而激进地呼吁降息,并时常伴随着对鲍威尔的辱骂及威胁要在其主席任期于明年5月结束前将其罢免。 市场正紧盯特朗普列出的四位可能接替鲍威尔的候选人名单,以及更近期为填补库格勒(Adriana Kugler)意外空缺的理事职位人选。 与此同时,特朗普持续不断的关税威胁仍在继续,最新举措包括对芯片进口征收100%关税,以及针对印度因购买俄罗斯原油而追加的新关税。 特朗普计划下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讨论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可能性。这一消息提振了欧元,同时也为原油市场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不过总体来看,市场似乎已逐渐适应这种不断的关税威胁。日本东证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台湾加权指数也跃升超过2%,达到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泛欧STOXX 50指数期货上涨0.2%,华尔街股指期货涨幅相近。 美国强劲的财报季是市场表现良好的一个原因。接下来将公布财报的公司包括礼来制药、康菲石油以及华纳兄弟探索频道等。 欧洲也迎来一轮财报高峰,包括安联保险、西门子和默克制药等企业。 在经济数据方面,德国将发布贸易、进出口和工业产出数据(均为6月数据),英国将公布7月Halifax房价指数。 可能影响周四市场走向的关键事项包括: 英国央行政策决议 英国Halifax房价(7月) 德国出口、进口及工业产出数据(6月)
lg
...
风起
08-07 15:07
俄罗斯前总统一句话、特朗普突然部署两艘核潜艇!究竟怎么回事?
go
lg
...
。 上周一,特朗普在苏格兰会见英国首相
斯
塔
默
(Keir Starmer)时对记者表示,他将给予俄罗斯10到12天的时间,让俄罗斯同意在针对乌克兰持续三年的全面战争中停火。 特朗普的新最后通牒将缩短了他7月中旬给予俄罗斯的50天期限,将截至日期提前到至8月8日,否则将面临美国的新制裁。
lg
...
tqttier
08-04 09:28
他曾预言了美国民主崩溃,现在他说有一个“好消息”……
go
lg
...
在在英国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施凯尔·
斯
塔
默
(Keir Starmer)也是这样。 你刚才用了“拼拼凑凑”这个词,说得太准确了。那么为什么在英语世界的国家中,进步党派都没有真正推动你所说的FDR式议程?到底是什么在阻碍他们? 斯蒂格利茨:我想可以从1980年代和1990年代说起,那时我们经历了一个大缓和时期。你可以说,那是一个“温和”的年代,人们试图达成共识。也可以说,我不想用反弹这个词,但认为FDR太过尖锐了。 人们当时说:“我们现在都是中产阶级了,别再提‘阶级斗争’这种东西,那是过去的事,是旧的共产主义语言,我们把那些留在过去吧。我们是一大家子,过得挺好。” 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我们并不是“一大家子”,美国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处于极度不满之中,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是一样。但那种信念、那种意识形态、那种对“我们是一家人”的希望,限制了政治家们敢于采取的行动。他们不愿意显得太激进。 而FDR当时面对现实,说:“我别无选择。如果我不激进,我们就无法走出大萧条。”他看清了这一点,于是他必须做出抉择。 这需要一种胆识。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些有魄力的领导人的,比如美国的AOC(亚历山大·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还有一些州长,我认为他们有能力提出一套新的、进步的议程。这与过去的做法不同,因为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正经历着数字化与绿色转型,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我们不需要复制19世纪的斗争,而是需要一种新的策略。这需要一种明确而坚定的立场,要认识到我们正处于剧烈变革的时刻,这需要强有力的集体行动。 而很不幸,我们现在的现实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变革。 巴斯塔尼:是啊,这是政客不能轻易说出口的,对吧?那我接下来就带着点怀疑主义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虽然我基本上同意你刚才说的所有观点。 但对那些看福克斯新闻(Fox News)或者在英国看GB News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说:斯蒂格利茨先生,斯蒂格利茨教授,你对FDR的分析是合理的,其实我也同意你说的,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个人债务比过去高得多,主权债务也比以前高得多。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真正的增长了,只是靠债务驱动的杠杆式增长——基本上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就是这样。 美国和英国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增长模式。人们谈论川普时期的经济增长,但你看看财政赤字,那也不是靠私营部门带动的真正繁荣。 在英国也是这样,尤其是如果你把大科技企业排除在外的话。所以,这和1930年代的情况完全不同。面对如今的高债务、零增长,甚至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我们是老龄化更严重的社会,老年护理和医疗成本都更高了,你会怎么回应这些质疑? 斯蒂格利茨:我首先会说,我们现在是一个更具创新力的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为什么比250年前高这么多?根本原因是科学进步,以及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集体合作。 我们创造了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比如大型企业,还有更广义上的社会制度,比如制衡机制、法治制度、如何让民主运作起来。而且我们也从失败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良治(good governance)的原则,什么是劣治(bad governance)的表现。所以从基本面来看,我们实际上比100年前处于更好的位置。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并引导这些知识,为社会大多数人(而不仅是少数人)创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 我认为,我们其实被困在一个长达45年的失败实验之中。对我来说,解决方案就是从这个实验中挣脱出来,承认它的失败。这个实验当然指的是新自由主义实验,也就是“自由市场会带来更高的增长”,“通过涓滴效应让所有人受益”,以及“市场本身是稳定的”。 我们已经对这些假设做了充分的尝试,而且不只是一个国家,而是一国接一国地失败了。所以对我来说,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我们其实站在一个更有利的位置,可以开始构建一种替代性的经济体系。我并不认为这会容易,因为在民主制度下,你必须说服大量民众。 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但我不得不说,很多人其实几十年来都被“洗脑”了。他们被灌输了这样一种信念:只要再多给它一点时间,这个制度——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终将奏效。但最终,他们开始失望了。 而这种失望正在把他们推向威权民粹主义。你甚至可以说,在这个非常黑暗的时刻,有一个“好消息”是:川普正在让大家看到,威权民粹主义可能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好答案。 巴斯塔尼:是啊,很有意思的是,新自由主义的崩溃,以及新自由主义“自我”的崩溃,甚至在社交媒体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可能会指出一个市场失灵的例子,或者是一个负外部性的问题——这些都是像你这样的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而人们的反应却是:“这是社会主义”,或者“这是因为移民”。 因为当然不可能是我们所处的经济制度本身的问题嘛——这个制度是会自我纠正的,是会自然达到均衡的。这就是我们这个文化长期以来一直呼吸的“新鲜空气”。 我觉得你说得对。这正是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最终的答案却变成了右翼威权主义。我还是继续站在怀疑者的立场说话。 特别是在英国语境下,比如GB News的观众可能会说:好吧,斯蒂格利茨先生,斯蒂格利茨教授,我们确实想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但我们现在债务与GDP的比率已经接近100%了。我的个人税负也很高。 我孩子上大学就背了5万英镑的债。我们去年财政赤字是1200亿英镑,利息支出高达1000亿英镑,这在英国是非常高的。 那你说我们要加大投资,比如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请问这笔钱要从哪来? 你是主张加税吗?还是你会削减其他领域的开支? 斯蒂格利茨:首先,我想把这个问题放到一个历史背景中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债务与GDP比率比现在还要高,远远高于现在。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 接下来的几十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时期,那个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30%以上降到了45%以下。只要经济增长,债务与GDP的比率就会下降,因为GDP在增长。英国的债务与GDP比率当时甚至更高,但后来也降下来了。 你们的情况更困难一些,战争对你们打击更大,破坏更严重。我们只是推迟了一些投资,而你们遭受了很多实际的损失。但这证明,即使在高债务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定出增长战略。现在你进一步追问我具体措施,我认为,增加税收有很大的空间。 我在美国对此研究得很深入。我知道我们在十年期内(我们通常以十年为窗口衡量)确实有能力提高税收,数以万亿计的美元。部分原因是我们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差距——我们设定的税率与我们实际征收的税收之间有巨大鸿沟。 尤其是企业,逃税避税现象非常严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它为通过避税天堂和保密制度进行逃税和避税提供了“绝佳平台”。但我们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实施环境税,通过减少污染来改善社会。 还有其他负外部性问题。例如,金融交易,尤其是短期交易,会造成巨大波动,扰乱经济。所以,在金融交易税方面,我们也有很大空间。 在美国,资本所有者的税率比一名水管工的工薪税率还要低。如果我们仅仅对资本进行公平征税,就可以筹集几万亿美元。而如果我们实施累进税制、资本利得税的合理实现,以及诸如此类的很多细节性改革,我们将再次能够筹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 所以在美国,我们毫无疑问地拥有充分的机会来增加公共财政收入,用于对研发、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技术的公共投资。这些投资将带来一项增长议程,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引领我们迈入一个新的时代。 西方可以向中国取经吗? 巴斯塔尼:你在书中谈到中国。我想把两个问题合并成一个:中国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 过去35年来,中国是如何管理其经济的?西方能从中学到什么? 斯蒂格利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sui generis)。它自我定义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把这些词连起来的意思就是:中国跟任何其他经济体都不一样。 有些人称其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但它也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小企业部门。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任何西方国家都要深远得多。因此它确实在经济中扮演了非常大的角色。 我认为,从中国作为经济体取得的成功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里我们不谈民主等其他方面,仅仅谈经济上的成功。 首先,中国有一个愿景。它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没有任何理由我们的生活水平要低于最先进的国家。”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是大多数国家从未认真自问过的问题。而中国人有一种自豪感,他们说:“没有理由我们不能拥有与任何国家同等的生活水平。” 这就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门,让他们开始思考: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他们与各方面的人交流,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我第一次与中国方面会面是在1980年。 我第一次访问是在1981年,从那之后就一直持续进行对话。他们希望从一切可能的来源学习。 他们听取不同的观点,然后将其整合到自身的框架中。由此产生了很多新的、创新性的理念。我现在没时间一一讲述。 其次,有一点很明显:他们重视对人的投资,也就是人力资本。他们派出数十万人前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去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工程师。现在你已经看到了这些投资的成果。 几周前我还在中国,参观了他们的一家新汽车工厂,机器人在组装汽车,几乎没有人类操作。非常惊人。 工厂里大多数员工并不是生产线工人,而是工程师。他们已经从一个依赖低技能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拥有工程与高技能劳动力优势的国家。这是过去45年来的惊人变化。 第三,他们进行了规划,做了前瞻性的思考:如何实现这个愿景?这就涉及到产业政策。 如今美国终于也开始接受某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在《芯片法案》(CHIPS Act)中,美国承认我们缺乏生产现代经济核心组件——芯片——的能力。 还有《通胀削减法案》(IRA),也承认我们尚未为绿色转型做好准备。 但我们并没有一个广泛的产业政策。川普正在做的,是将贸易作为产业政策的工具。他想把工作机会带回美国。这实际上就是产业政策在做的事。 但他执行的方式非常鲁莽、无知,并且具有破坏性,不仅对美国,对全球经济秩序都是如此。这使人质疑他是否真能取得什么成果。其代价对全球经济来说是巨大的。 对美国经济本身来说,也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至少有三点,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从中国身上学习和研究的。当然,中国拥有一些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比如规模——如果你有13亿人口,你的国内市场就是一个大市场。 这个没有边界的大市场带来了很多优势。 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来衡量,也就是经济学家在比较不同价格结构的国家时所使用的方法,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使得他们有了巨大的机会,继续推进他们的发展战略。 巴斯塔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对话。感谢你参加“Downstream”节目。 斯蒂格利茨:谢谢你。 *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4 00:01
纽约时报:加沙饥荒引发全球愤怒,内塔尼亚胡的政策让人们对以色列越来越厌恶
go
lg
...
也表示,加拿大将做出同样决定。英国首相
斯
塔
默
虽表示承认条件尚未成熟,但这些表态已反映出西方国家对这场战争及以色列立场的看法正在迅速转变。 承认尚未实际存在的巴勒斯坦国,更多是一种象征性姿态——已有147个国家承认。但如果英国和法国也加入,将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未承认的国家,届时华盛顿很可能不得不动用否决权。 尽管特朗普仍将停火破裂归咎于哈马斯,但他现在似乎明白,内塔尼亚胡并无结束战争的意愿。要实现持久停火,内塔尼亚胡将被迫对加沙未来作出政治选择,这可能导致他的执政联盟瓦解,这个联盟依赖极右翼政客的支持,而这些人主张吞并加沙并赶走巴勒斯坦人。 为了回应外界批评,哪怕只是短暂停止敌对行动、允许更多援助进入加沙,内塔尼亚胡上周也不得不在安息日召开安全内阁会议,因为极右翼部长在那天无法出席。 马里兰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杰弗里·赫夫表示,学术界和社会整体正转向反犹太复国主义,他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他指责内塔尼亚胡没有意识到,这场与哈马斯的战争也是一场叙事上的政治较量。 “如今的反弹,说明以色列操作失误,落入了哈马斯长期以来利用加沙人苦难获取政治利益的陷阱,”他说。 赫夫指出,二战后,同盟国向德国平民提供援助,宣称他们从疯狂的独裁政权手中解救了德国人。 “以色列本应像当年同盟国解放德国人一样,帮助加沙人民脱离哈马斯,”他说,“但现在,全世界都在憎恨以色列。”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01 00:00
Moneta每日新聞:特朗普訪英抨擊能源與移民政策
go
lg
...
在特朗普訪問蘇格蘭期間,英國首相基爾·
斯
塔
默
與他共同出席了一場長達72分鐘的記者會,暴露出雙方在多項政策上的明顯分歧。尤其在移民、稅收和能源議題上,特朗普毫不掩飾地向
斯
塔
默
提出批評。他直言,若
斯
塔
默想
在下屆大選中戰勝民粹主義領導人奈傑爾·法拉奇,就必須在減少移民、降低稅收和打擊犯罪方面採取更強硬立場。 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上呼籲英國政府立即重啟北海石油的全面開採,並直斥當前對化石燃料行業的高額稅負“毫無意義”。他表示:“英國的北海石油是國家財富的象徵,而你們卻讓鑽探公司望而卻步,這太荒謬了。”他強調,加快鑽探步伐不僅能帶來大量財政收入,也有助於降低英國民眾的生活成本。
斯
塔
默
則在現場回應稱,英國目前正在進行能源結構轉型,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他指出,儘管政府已經停止發放新的北海油氣勘探許可證,但現有的開發權仍然保留,石油與天然氣仍將在未來幾十年中扮演關鍵角色。 事實上,自上臺以來,
斯
塔
默
領導的工党政府一直在強化對油氣行業的稅收政策。自去年起,該行業的暴利稅稅率從原來的35%上調至38%,總稅負水準達到了78%。這一政策旨在引導資本流向更可持續的能源項目,但也引發了部分行業人士與保守派政治人物的不滿。 除了政策分歧外,特朗普還借機抨擊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對風力發電的支持。他稱風能“既昂貴又難看”,並質疑其對英國能源戰略的實際貢獻,場面一度略顯尷尬。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lg
...
Moneta Markets亿汇
07-30 16:48
上一页
1
2
3
4
5
6
•••
3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与习近平周五通话时间定了 特朗普刚刚就中美协议表态
lg
...
贸易战越打越聪明了:中国放弃谷歌,打击英伟达!为了重新布局?
lg
...
中美突传重磅!美媒独家:为与习近平举行峰会 特朗普拒批对台4亿美元军援
lg
...
特朗普-习近平通话倒计时!“三巫日”超5万亿美元到期,美联储打响降息第一枪
lg
...
大行情突袭!日本央行决议惊现令人意外的一幕 美元/日元短线大跌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