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显著收入。该产品的量产,标志着我们在新能源车的主驱应用领域完成了关键产品拼图。此外,去年年底推出的高集成度SoC芯片,应用于热管理领域的水泵与水阀控制,出货量已突破400万颗。在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今年上半年推出了Class D音频功放和SerDes芯片,分别针对音频放大和视频接口需求;目前45W与75W音频功放即将进入量产,150W产品正处于送样阶段;SerDes芯片也已进入客户验证及DV阶段。在车灯照明方面,我们于上半年推出了头灯照明控制芯片,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初期,进展顺利。此外,公司的实时控制MCU系列产品在汽车电子中主要应用于OBC系统,该产品不仅适用于汽车领域,还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电源及光伏等领域。问:请分享一下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公司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情况?答:我们认为机器人并不局限于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形机器人,尽管人形机器人是热点,但从终端市场来看,具备机器人形态的应用远不止于此。我们想讨论一下“泛机器人”这一概念,将一切具备智能感知、智能分析计算、智能判断以及智能执行器三大核心能力的终端产品,均纳入这个范畴,诸如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和3D打印机等产品。从这一视角出发,首先,我们在相关应用市场中已布局了完整的产品组合。该领域对传感器类产品存在大量需求,尤其在并购麦歌恩之后,我们磁传感器技术在电机角度检测和位置检测方面拥有扎实的应用基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其在国内头部无人机、3D打印机和扫地机客户中,均有较好的身位,这为我们带来了显著机遇。此外,公司原本应用于车载领域的马达驱动芯片,目前也正在规划拓展至泛机器人行业。产品类型既包括分立式电机驱动芯片,也包括小型SoC级马达驱动芯片。在这一技术路径上,我们可以顺利实现从汽车电子到泛机器人市场的应用延伸。同时,泛机器人领域也存在大量对于电源供电与接口类产品的需求,这类需求与车载应用场景高度相似,因此我们能够快速将现有车规级接口与电源产品导入泛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在大型机器人应用中,48V供电架构预计将成为主流电气方案,这一趋势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当前面向车载48V系统所定义和开发的芯片产品,未来也具备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潜力。 纳芯微(688052)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公司。公司以『“感知”“驱动”未来,共建绿色、智能、互联互通的“芯”世界』为使命,坚持『可靠、可信赖、持续学习、坚持长期价值』企业价值观,致力于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围绕下游应用场景组织产品开发,聚焦传感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三大产品方向,提供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泛能源及消费电子领域。 纳芯微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5.24亿元,同比上升79.49%;归母净利润-7801.0万元,同比上升70.59%;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上升63.1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07亿元,同比上升65.8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667.17万元,同比上升76.8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127.9万元,同比上升67.56%;负债率22.23%,投资收益1473.72万元,财务费用847.28万元,毛利率35.2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40.24。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99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64.86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