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力源科技信披违规两收罚单再被立案 上市后业绩变脸股价已破发近12%
go
lg
...
批评,并记入公司诚信档案。 转型氢
燃料电池
净利仍持续下滑 短期内两次收到监管罚单,力源科技的基本面表现也颇为糟糕。 资料显示,力源科技专注于环保领域,主要从事环保水处理系统设备和氢
燃料电池
发动机系统的研发、设计和集成业务。 申报IPO时期,力源科技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力源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3.08亿元、3.33亿元,同比增长5.59%、44.48%、8.28%;净利润分别为2534.78万元、4713.26万元、5217.17万元,同比增长24.28%、85.94%、10.69%。 但在上市前一年,力源科技业绩开始走下坡路,且上市后业绩降幅明显扩大。2020年和2021年,力源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3.32亿元,同比变动-18.79%、22.59%;净利润分别为4406.45万元、1724.56万元,同比减少15.54%、60.86%。 对于上市首年业绩下降,力源科技解释称,主要是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2021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2191.68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609.55万元。 不过,即便2021年力源科技组建氢
燃料电池
业务团队,发力新兴业务,并在2022年一季度交付氢
燃料电池
发动机系统形成收入,但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依旧同比减少21.16%至1.38亿元,当期净利润1423.81万元,同比减少31.15%。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5月,力源科技曾计划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3.3亿元,投资于年产5000套氢
燃料电池
发动机系统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而在收到浙江证监局开出的警示函后不久,当年11月力源科技主动终止了此次募资,公司在氢
燃料电池
行业的转型计划遭到搁置。 而力源科技IPO募投项目也未见实质进展。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主要的IPO募投项目水处理系统集成中心及PTFE膜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进度分别为48.69%、2.27%。 二级市场上,力源科技以9.39元/股的价格首发上市,上市初期最高峰冲至28.4元/股。被立案消息发布后,1月5日力源科技盘中大跌近11%,尾盘收跌10.68%,报8.28元/股,已破发近12%。
lg
...
金融界
2023-01-06
1月5日佛燃能源涨停分析: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氢能源/
燃料电池
概念热股
go
lg
...
: 该股为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氢能源/
燃料电池
概念热股,当日充电桩概念上涨2.14%,新能源汽车概念上涨1.99%,氢能源/
燃料电池
概念上涨0.93%。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1-05
港股11新股:中国最大的水果零售经营商来了
go
lg
...
3、亿华通:A股上市公司。亿华通在我国
燃料电池
系统市场的市场份额占27.8%,与第二名25.5%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不大。公司已与北汽福田、宇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国内厂商以及丰田、福田等国际厂商建立稳定合作。目前公司已有30kW到150kW的不同功率型号电池系统,2021年12月还发布了首套240kW
燃料电池
系统。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公交车等商用车型中,国内销售量已超过2900套。 2019-2021营收分别为5.54亿、5.72亿、6.29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为4589.9万、-976.2万、-18538.4万元。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9461.11万元。2021年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和票据减值亏损净额达到了1.65亿;同时主要几个大客户的业务较为集中,坏账计提比例不小,导致了整体业绩不佳。 氢
燃料电池
公司,氢燃料从技术上看肯定是比锂电池更好的新能源车,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份额是没问题,问题就在于行业盈利遥遥无期,成本一直降不下来,下游需求难有起色,公司也连年亏损,A股上市后也不断下跌,可以适当关注,不过A股已经上市的公司,打新就没太大意义了。 4、望尘科技控股:手机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运营商,侧重全球市场的手机运动模拟游戏。按手机运动游戏收益计在中国手机运动游戏市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约为7.9%。 2013年成立至今,望尘科技共自主研发了四款手游,分别是成立一年后推出的足球管理模拟主题游戏《足球大师》、2017年推出的《NBA篮球大师》,2020年推出的《最佳11人-冠军球会》以及2022年7月最新推出的《最佳球会》 2019 年-2022 年上半年,望尘科技实现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05亿元、4.60亿元及2.95亿元;净利润分别4568万元、4072.6万元、3939万元及2032.6万元。 小型游戏公司,毫无亮点,增收不增利,IPO市值9亿,市盈率20倍,打新都没必要了。 5、乐华娱乐:公司业务包括艺人管理、音乐IP制作及运营以及泛娱乐业务。以2021年艺人管理收入计算,乐华娱乐于中国艺人管理公司之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9%。旗下拥有王一博、孟美崎、韩庚和范丞丞等艺人。其中王一博为乐华娱乐贡献的营收占到同期总营收的58.8% 2019年至2022年前9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收入6.31亿元、9.22亿元,12.9亿元以及7.53亿元,2022年前9月收入同比下滑15.92%;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9亿元、2.96亿元、3.95亿元和2.30亿元。前9月利润同比下滑15.81%。 过于依赖单一明星的娱乐公司,IPO市盈率10倍,倒不贵,但个人不看好这类公司,不关注了。 6、昇能集团: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全球制造商,客户基础遍布全球超过25个国家,包括美洲、EMEA、亚太区及中国的全球主要电弧炉钢制造商, 2021 年中国排行第四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石墨电极下游有钢铁,金属硅,黄磷,电石等领域,其中钢铁行业占比达50%,是石墨电极最大的消费领域。 2018至2021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8亿美元、1.51亿美元、1.09亿美元、1.09亿美元及5970万美元。期间净利润分别为7201万美元、516万美元、419万美元、439万美元及653万美元。受价格波动影响,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报告期内,升能集团的产品售价分别为1.53万美元/吨、0.77万美元/吨、0.42万美元/吨、0.39万美元/吨及0.48万美元/吨。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2.5%、22.7%、15.2%、21.0%及26.1%。 周期行业公司,主要是钢铁行业上游,夕阳行业,虽然国内有供给侧改革和碳中和,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供给太大,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导致公司收入下滑,利润大幅下滑。周期股肯定会有周期景气的时候,但个人就不关注了,IPO市盈率约20倍(2022H1动态估算)。 7、润华服务:医院后勤服务的物业管理公司。2021年,润华生活服务共有39家在管医院及104个在管公共物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山东省物业管理服务供货商中,润华生活服务在医院及非住宅(包括医院、公共物业及商业物业)板块分别位列第二及第三。 2019年-2022年前六个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4.86亿元、6.01亿元和3.21亿元。期内溢利分别为2710.8万元、4869.2万元、4445.1万元、2018.0万元。期内,医院物管毛利率仅为10.9%、15.6%、13.3%、16.3%,虽有逐年升高之势,但与商业物业管理、住宅物业管理对比来看,仍旧处于低位。 物管公司,医院物管其实不算好生意,毛利率比住宅物业低得多,公司主要是在山东区域活动,虽然收入还有增长,但利润原地踏步,鸡肋,IPO市盈率12倍。 8、淮北绿金股份:建筑材料供应商,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骨料产品及混凝土产品。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收入4.93亿元、5.06亿元和3.7亿元,2021年收入同比减少约26.87%。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13亿元,受2021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实现同比增长11.59%。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69亿元、1.83亿元以及0.99亿元,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约45.8%;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0.78亿元,受2021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减少缩小至2.08%。 建材公司,21年业绩下滑明显,未来地产和基建仍不会有大的起色,没有关注的价值。 9、众安智慧生活:众安集团分拆的物业公司。共有116个合约项目,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7.1百万平米,涵盖我国17个城市及七个省份;合共管理79个项目,在管总建筑面积约为11.8百万平方米,涵盖我国八个城市及三个省份。八成收入来自于浙江省,比较依赖众安集团,70%以上的物业收入来自于母公司。 2019-2022H1,营收分别为1.8亿元、2.31亿元、2.96亿元和1.52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2871.5万元、4704.9万元、4179万元、2080.9万元。 浙江省物管公司,在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间管理面积复合增长速度仅11.3%:是同期上市的物业企业中倒数的,公司业绩增长也很慢,没太大亮点,不过公司业绩未来应该会比较稳定,毕竟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浙江。股息率够高的话可以关注。IPO市盈率19倍。 10、正味集团:生产干货食品及零食,此外还进行相关产品的贸易。大本营在江西省,同时其也将业务拓展至了四川省、湖北省等26个省、自治区及3个直辖市。在江西省食品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0.4%。收入全部来源于“声耀”和“赣味坊”两大自主品牌。据了解,正味集团主要以“声耀”品牌销售带包装干制山珍(如黑木耳)、香菇、干制水产品(如墨鱼干)及蔬菜和肉类零食产品,而“赣味坊”品牌则销售蜜饯(如葡萄干和枣乾)以及坚果等。超市及促销专柜仍是正味集团最为主要的销售渠道。2022H1期间,该两大渠道的收入占比高达76.5%。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正味集团电商渠道的收入近乎可忽略不计。 2019-2022年上半年期间,正味集团分别实现收入2.97亿元、2.83亿元、3.42亿元及1.67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94.5万元、4093.9万元、4829.2万元、2086.9万元。 规模很小的地方食品公司,业绩增长比较慢,产品具有明显的口味区域特性,难以突破到其他省份,未来成长空间有限,但消费股还算稳定,股息高的话还是可以关注的,IPO市盈率12倍多。 11、特海国际:海底捞海外餐厅分拆上市。特海国际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的11个国家拥有103家餐厅,其中61家分布在东南亚地区,17家分布在日本与韩国,13家位于美国。公司称,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是国际市场上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也是国际市场上源自中国的最大中式餐饮品牌。 2019年至2021年,特海国际分别实现营收2.32亿美元、2.09亿美元与2.96亿美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3301.9万美元、5376.0万美元与1.51亿美元。 之前漏掉了忘记写,没什么好说的,海外餐厅连年亏损,还要分拆上市,毫无吸引力,纯粹为了多一笔融资,就不关注了。
lg
...
金融界
2023-01-05
1月5日A股盘前公告淘金
go
lg
...
内动力(000903)设合资公司开展氢
燃料电池
系统研发 国机汽车(600335)中标吉利商用车全新智能LCV湘潭基地基建技改涂装总承包项目 绿地控股(600606)拟与明宇商旅就酒店管理业务开展战略合作 高乐股份(002348)拟投建纳米固态电池项目 中贝通信(603220)拟获得浙储能源股权 江丰电子(300666)拟认购中科同芯合伙份额 鑫铂股份(003038)拟定增募资加码主业
lg
...
金融界
2023-01-05
A股头条:中概股创史上最佳开年,微软股价大跌!国常会要求千方百计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能力
go
lg
...
内动力 000903:设合资公司开展氢
燃料电池
系统研发 太阳能 000591:2022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5.01亿元 微光股份 002801:子公司获得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汇宇制药 688553: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获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吉宏股份 002803:回报股东特别分红方案:拟10派现金红利2.63元 龙元建设 600491:联合中标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工程SGCX03标段施工项目 密尔克卫 603713:GDR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 浙江交科 002061:下属公司预中标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 江铃汽车 000550:12月销量28610辆 同比降20.77% 上海临港 600848: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高乐股份 002348:拟20亿元投建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 天禄科技 301045:股东精晟利远拟协议转让公司5%股份 宇通客车 600066:12月客车销售量为4769辆 同比减少27.98% 劲嘉股份 002191:继续将宏声印务20%表决权委托给宏声集团行使 长源电力 000966:国能长源汉川四期扩建工程8号机组项目获得核准 天坛生物 600161:所属浆站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贝达药业 300558:BPI-460372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鸿路钢构 002541:2022年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51.26亿元 同比增10.05% 国机汽车 600335:全资子公司中标3.65亿元涂装总承包项目 宁波港 601018:2022年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72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7.3% 四川美丰 000731:拟6000万元投建井口天然气试采回收项目 鸿达兴业 002002:控股股东申请破产清算 江丰电子 300666:拟以3000万元认购中科同芯合伙份额 华友钴业 603799:拟向浦华公司、浦项化学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17.5万吨 韩建河山 603616:中标2.03亿元管材采购项目 中贝通信 603220: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方式获得浙储能源不低于35%的股权 中通客车 000957:2022年销量8957辆 同比下降10.88% 中国电建 601669:中标合计109.47亿元项目 龙软科技 688078:中标5018.7万元智能地质保障系统项目 博世科 300422:与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美凯龙 601828: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经营94家自营商场 传艺科技 002866:控股孙公司拟与德博新能源合作开发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 *ST奇信 002781:股东叶家豪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力源科技 688565: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遭证监会立案 透景生命 300642:子公司拟中选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 亚星客车 600213:2022年累计销量2306辆 同比增长14% 绿地控股 600606:控股子公司拟转让上海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2%股权 中南建设 000961: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649.2亿元 同比减少67.1% 青龙管业 002457:预中标2.58亿元设备采购项目 赫美集团 002356:认定时代榕光及孝义富源拥有公司控制权 北新路桥 002307:子公司中标6.1亿元工程 交易提示 【新股申购】 欧福蛋业(北交所) 申购代码:889918 股票代码:839371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2023-01-05
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1.5)
go
lg
...
77% 云内动力:设合资公司开展氢
燃料电池
系统研发 太阳能:2022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5.01亿元 微光股份:子公司获得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汇宇制药: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获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吉宏股份回报股东特别分红方案:拟10派现金红利2.63元 龙元建设:联合中标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工程SGCX03标段施工项目 密尔克卫:GDR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 浙江交科:下属公司预中标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 江铃汽车:12月销量28610辆 同比降20.77% 上海临港: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高乐股份:拟20亿元投建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 天禄科技:股东精晟利远拟协议转让公司5%股份 宇通客车:12月客车销售量为4769辆 同比减少27.98% 劲嘉股份:继续将宏声印务20%表决权委托给宏声集团行使 长源电力:国能长源汉川四期扩建工程8号机组项目获得核准 天坛生物:所属浆站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贝达药业:BPI-460372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鸿路钢构:2022年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51.26亿元 同比增10.05% 国机汽车:全资子公司中标3.65亿元涂装总承包项目 宁波港:2022年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72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7.3% 四川美丰:拟6000万元投建井口天然气试采回收项目 鸿达兴业:控股股东申请破产清算 江丰电子:拟以3000万元认购中科同芯合伙份额 华友钴业:拟向浦华公司、浦项化学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17.5万吨 韩建河山:中标2.03亿元管材采购项目 中贝通信: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方式获得浙储能源不低于35%的股权 中通客车:2022年销量8957辆 同比下降10.88% 中国电建:中标合计109.47亿元项目 龙软科技:中标5018.7万元智能地质保障系统项目 博世科:与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美凯龙: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经营94家自营商场 传艺科技:控股孙公司拟与德博新能源合作开发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 *ST奇信:股东叶家豪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力源科技: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遭证监会立案 透景生命:子公司拟中选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 亚星客车:2022年累计销量2306辆 同比增长14% 绿地控股:控股子公司拟转让上海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2%股权 中南建设: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649.2亿元 同比减少67.1% 青龙管业:预中标2.58亿元设备采购项目 赫美集团:认定时代榕光及孝义富源拥有公司控制权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6.1亿元工程
lg
...
金融界
2023-01-04
晚间公告全知道:麦趣尔股东昌吉州国投减持1.98%股份 浪莎股份取消与郎朗、吉娜的形象代言人合作
go
lg
...
8%。 云内动力:设合资公司开展氢
燃料电池
系统研发 云内动力(000903)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煦和商贸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云南合原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氢
燃料电池
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合原新能源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3350万元,持有合原新能源67%的股权。 太阳能:2022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5.01亿元 太阳能(000591)1月4日晚间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6.26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35.01亿元。 微光股份:子公司获得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微光股份(002801)1月4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微光技术于近日收到北京天一正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的《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表明微光技术在伺服电机的设计、生产方面的质量管理已符合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军用标准。 汇宇制药: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获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汇宇制药(688553)1月4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四川汇宇悦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获得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吉宏股份回报股东特别分红方案:拟10派现金红利2.63元 吉宏股份(002803)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定2022年前三季度回报股东特别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3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9952.16万元。另外,凡是以优惠价格购买贵势品牌产品的股东,公司将附赠新春大礼包一份。 龙元建设:联合中标宁波至象山市域(郊)铁路工程SGCX03标段施工项目 龙元建设(60049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十一局”)联合体为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工程SGCX03标段施工项目的中标单位,公司(牵头人)负责总产值的50%,水电十一局(成员方)负责总产值的50%。该项目中标价为10.52亿元。 密尔克卫:GDR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 密尔克卫(603713)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12月30日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受理序号:223141)。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关于公司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所有材料齐全,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浙江交科:下属公司预中标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 浙江交科(002061)1月4日晚间公告,下属公司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交工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分别预中标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SG01标段、SG03标段,拟中标金额分别为15.04亿元、18.97亿元。 江铃汽车:12月销量28610辆 同比降20.77% 江铃汽车(000550)1月4日晚间披露12月产销情况,12月销量28610辆,同比降20.77%;2022年累计销量282008辆,同比降17.30%。 上海临港: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上海临港(600848)1月4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了交易商协会出具的《接受注册通知书》,接受公司本次6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及3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 高乐股份:拟20亿元投建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 高乐股份(002348)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2月31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2GWH纳米固态电池项目,投资总额约为20亿元。 天禄科技:股东精晟利远拟协议转让公司5%股份 天禄科技(301045)1月4日晚间公告,股东精晟利远拟将其持有的515.77万股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转让给王家庚,占公司总股本的5%,股份转让价格为14.3元/股,转让价款共计7375.54万元。此次协议转让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宇通客车:12月客车销售量为4769辆 同比减少27.98% 宇通客车(60006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2022年12月客车销售量为4769辆,同比减少27.98%;本年累计销售量为3.02万辆,同比减少27.8%。 劲嘉股份:继续将宏声印务20%表决权委托给宏声集团行使 劲嘉股份(00219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宏声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同意将所持有宏声印务20%表决权继续委托予宏声集团行使,协议有效期为自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长源电力:国能长源汉川四期扩建工程8号机组项目获得核准 长源电力(00096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国电湖北电力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能长源汉川发电有限公司(简称汉川公司)四期扩建工程8号机组(1×1000MW)项目获得湖北省发改委核准。 天坛生物:所属浆站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 天坛生物(60016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所属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临城上升单采血浆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临城浆站实现采浆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原料血浆供应能力。 贝达药业:BPI-460372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贝达药业(300558)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申报的BPI-460372片药品临床试验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BPI-460372片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鸿路钢构:2022年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51.26亿元 同比增10.05% 鸿路钢构(00254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2022年1月-12月累计新签销售合同额约251.2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0.05%。其中第四季度新签销售合同额约55.59亿元,全部为材料订单。2022年1月-12月钢结构产品产量约349.54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3.21%。其中2022年第四季度钢结构产品产量约103.48万吨。 国机汽车:全资子公司中标3.65亿元涂装总承包项目 国机汽车(600335)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汽工程”)于2022年12月30日收到中铁建投(湘潭)新能源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送达的《中标通知书》,确认中汽工程中标《吉利商用车全新智能LCV湘潭基地基建技改项目涂装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为3.65亿元。 宁波港:2022年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72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7.3% 宁波港(601018)1月4日晚间公告,2022年12月份,公司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9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4%;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292万吨,同比下降4.2%。2022年度,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7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3%;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0.4亿吨,同比增长3.5%。 四川美丰:拟6000万元投建井口天然气试采回收项目 四川美丰(00073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四川双瑞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井口天然气试采回收项目”,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6000万元。 鸿达兴业:控股股东申请破产清算 鸿达兴业(002002)1月4日晚间公告,由于第三方债权人主张债权,公司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缺乏清偿能力,鸿达兴业集团为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向广州中院申请破产清算,广州中院尚未正式受理。鸿达兴业集团申请破产清算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江丰电子:拟以3000万元认购中科同芯合伙份额 江丰电子(30066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现金出资3000万元认购广州中科同芯半导体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中科同芯”)的合伙份额,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中科同芯不超过6.67%的合伙份额。中科同芯预计规模4.5亿元。 华友钴业:拟向浦华公司、浦项化学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17.5万吨 华友钴业(603799)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浦华公司、浦项化学分别签订了三元前驱体《购买协议》。协议约定,华友钴业及其子公司拟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浦华公司、浦项化学分别供应电池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1.5万吨以及16万吨。 韩建河山:中标2.03亿元管材采购项目 韩建河山(60361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为“引绰济辽二期工程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一标(PCCP管)”管材采购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预中标金额为2.03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3.35%。 中贝通信: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方式获得浙储能源不低于35%的股权 中贝通信(603220)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贵州为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安徽赫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贵州奇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李昱、深圳傅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浙储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储能源”)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公司拟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方式获得浙储能源不低于35%的股权,并拟向浙储能源支付3300万元交易意向金,以获得一定期间排他期,排他期为自意向投资协议生效日起至2023年2月10日止。预计本次交易价格为2.4亿元-3.2亿元。 中通客车:2022年销量8957辆 同比下降10.88% 中通客车(000957)1月4日晚间披露2022年12月份产销数据,公司12月销量1655辆;2022年累计销量8957辆,同比下降10.88%。 中国电建:中标合计109.47亿元项目 中国电建(601669)1月4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了通辽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项目EPC总承包项目A标段以及通辽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域高质量零碳清洁能源装备100万千瓦荒漠治理风电工程EPC总承包项目,中标金额分别约为51.39亿元和58.08亿元。 龙软科技:中标5018.7万元智能地质保障系统项目 龙软科技(688078)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中标神东矿区智能化煤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课题3子课题神东矿区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设项目,中标金额为5018.7万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7.25%。 博世科:与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博世科(300422)1月4日晚间公告,近日,公司与柳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就柳州市环保产业发展、水污染防治、土壤修复和治理、城市智慧环卫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提高柳州市环保治理项目的效率、建设标准和运营水平,助力柳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美凯龙: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经营94家自营商场 美凯龙(601828)1月4日晚间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了94家自营商场,284家委管商场,通过战略合作经营8家家居商场,此外,公司以特许经营方式授权57家特许经营家居建材项目,共包括476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 传艺科技:控股孙公司拟与德博新能源合作开发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 传艺科技(00286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德博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开发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传艺钠电和德博新能源通过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在电力储能领域,两方共同合作,开发性价比高的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 *ST奇信:股东叶家豪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ST奇信(002781)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叶家豪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叶家豪立案。该立案调查事项系对叶家豪的调查,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力源科技: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 遭证监会立案 力源科技(688565)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目前公司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透景生命:子公司拟中选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采 透景生命(300642)1月4日晚间公告,根据江西省医疗保障局于2022年12月30日发布的《关于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的通知》,公司全资子公司透景诊断和湖南透景共计22个产品拟中选此次集中带量采购。 亚星客车:2022年累计销量2306辆 同比增长14% 亚星客车(600213)1月4日晚间发布2022年12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公司2022年12月销量562辆,同比增长66%,2022年累计销量2306辆,同比增长14%。 绿地控股:控股子公司拟转让上海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2%股权 绿地控股(600606)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明宇商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宇商旅”)就酒店管理业务开展战略合作。根据上述战略合作意向,公司控股子公司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拟将其所持有的上海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2%股权转让给明宇商旅,股权转让对价为6.24亿元。经初步核算,本次交易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投资收益共计约11.7亿元。 中南建设:2022年合同销售金额649.2亿元 同比减少67.1% 中南建设(000961)1月4日晚间公告,2022年12月房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金额76.9亿元,销售面积57.5万平方米。1-12月房地产业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649.2亿元,销售面积543.2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67.1%和63.0%。 青龙管业:预中标2.58亿元设备采购项目 青龙管业(002457)1月4日晚间公告,公司在引绰济辽二期工程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二标(PCCP管)评标活动中,被评为引绰济辽二期工程重要材料设备采购二标(PCCP管)中标候选人第一名。预计中标金额为2.58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10.57%。 赫美集团:认定时代榕光及孝义富源拥有公司控制权 赫美集团(002356)1月4日晚间公告,1月4日,公司董事会完成换届选举,公司第一大股东时代榕光推荐和决定了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时代榕光及其一致行动人孝义市富源金来热源有限公司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控股股东由无控股股东变更为时代榕光及其一致行动人孝义富源,实际控制人由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郑梓豪。 北新路桥:子公司中标6.1亿元工程 北新路桥(002307)1月4日晚间公告,子公司北新融建中标湖北安博制药有限公司医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中标金额6.1亿元。另外,公司近日与汉中物流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为4.2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01-04
储能技术路线选择:锂电、钠电、氢能、钒电产业链谁将胜出
go
lg
...
和钒的提纯工艺。另外,由于液流体系和氢
燃料电池
在结构上的相似性,氢能产业的发展速度、
燃料电池
的产业链能力也同样影响了液流体系的产业化进程。
燃料电池
产业链尤其是材料环节和龙头竞争力将大部分传承给液流体系,我们更关注在电堆中,氢
燃料电池
和液流电池的共用组件部分,比如双极板、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单一技术路线的应用空间不应该是上游材料的估值天花板。 我们的结论:钠锂求异,氢钒求同,寻找上游材料的投资机会。我们以钠电和锂电的负极为例,寻找在原材料端的差异,酚醛树脂、生物质均是钠电不同于锂电的负极原料;我们以氢能电堆和液流电池的双极板为例,对于共用组件石墨双极板来讲,长期来看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很可能远远大于氢能电堆。 (三)乘新能源之风、寻材料类平台 国内目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赛道,可以类比1970-2000年电子产业在日本的地位。强大的政策扶持、技术推动的变革和成本下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驱动、在全球没有竞争对手的行业,光伏和锂电的崛起就是典型的案例,因为新能源市场的机会和增速被市场认可,资本投入下一代技术导致的变革也最为迅猛,比如电池环节的锂电-钠电-钒电甚至氢能,比如光伏领域的PERC-TOPCon-HJT-钙钛矿。 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认为,电池和光伏龙头企业由于资金、人才、规模等因素具备天然的优势,但依然没办法完全避免新技术带来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上游优秀的材料龙头,面对技术路线之争带来的下游集中度走向分散,将在整条产业链的话语权增强。新能源领域单一技术路线的需求和应用空间,不应该是上游材料龙头估值的天花板,我们看好在新能源高速成长和快速技术迭代的长周期里,出现具备中国特色的材料类平台企业。 日本国内电子行业的崛起和完整的纵向产业链,带动了一系列上游材料集团的产生。日本电子产业2000年前后的繁荣和衰落,对日本电子材料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至今,日本依然在电子上游的元器件、材料和精密设备市场实力强劲,依然保持全球的领先地位。材料和设备由于认证周期、规模效应、产品一致性等等属性,可以在更长周期上保持龙头的领先地位和壁垒。 日本电子材料企业长周期的财务表现稳健。21世纪以来日材料企业ROE中枢维持在8%合理水平。住友金属矿山及信越化工这净利率呈上升趋势明显,二者业务中起拉动作用的分别是资源业务及半导体硅业务。日本企业逐步明确全球产业链中的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定位。虽然,2000年以后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开始急剧减少,但是企业电子材料相关业务营收却呈上升趋势,增速与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速基本匹配,同时,经营利润率亦有小幅提升。 本期作者:肖洁、鲍雁辛 本文数据和图表参考于国泰君安的系列产业深度报告: 《钠离子电池系列报告(一)(二)(三)(四)》 《氢能专题系列报告(一)(二)(三)》 《全钒液流电池专题:沿流溯源,超“钒”脱俗》 感谢支持,后台留言可加入产业研究交流群! 以下正文 引言: 储能的技术路线选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6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十二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指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火电的灵活性改造,给了储能市场更多“性价比”的约束。国内储能的未来:一定是市场化竞争、多技术路线并存。储能的下游是电网、电站运营、户用等,与车用锂电(认证周期长、一致性要求高)进入壁垒高、集中度高不同,很难出现寡头的格局,更多是以经济性和成本优势为核心的充分竞争,从产业史上来看和光伏产业更为相似。 放在产业大背景里去看技术路线的差异、演变和未来,我们希望完成系列报告之后可以回答以下类似的细节问题: 1、氢能领域丰田选择金属双极板,巴拉德选择石墨及复合板,作为双极板厂商哪个才更有未来? 2、钠电负极厂商,面对性能强成本高的硬碳、性能弱成本低的软碳,更优的选择是什么? 3、钒电体系承袭于氢能,除一致的材料降本之外,叠加了钒的提纯。如果储能的终极是液流体系(全钒、锌溴、铁铬、有机),钒的上游资源企业是否具备在提纯领域快速降成本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研究储能的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投资机会,必须以“长时储能需求和经济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储能时长才真正意义上代表了储能的市场空间。 1. 万亿储能市场:电化学储能迎来机遇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测,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17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达到12700千瓦时,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达90%以上。随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为克服风光电的间歇性、波动性,整个电力系统正从“源-网-荷”到“源-网-荷-储”转化,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第四大基本要素。 市场格局:电化学储能占比迅速提升,锂电仍为主流。储能目前主要集中在抽水蓄能和锂离子电池储能两种形式。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仍占据最大比重,主要得益于较低的成本和满足长时储能的需求,但其份额持续下降;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占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增速稳定在50%,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同比增长91%,预计“十四五”时期市场将稳步、快速增长。 按照IEA公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的指引,要求到2030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到630GW,风力发电的年新增装机达到390GW,这是2020年创纪录新增装机数据的4倍。我们按照中国光伏/风电装机全球占比40%简单测算(252GW、156GW)。 假设1:我们以2021-2025年复合增速5%,2026-2030年复合增速3%作为用电量的测算,2025年同比2020年累计新增发电量2万亿度电都需要由清洁能源来提供,约占全社会总发电量的20%以上。 假设2:我们按照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252GW倒算,2021-2030光伏新增装机的复合增速在17.56%,累计装机复合增速20.42%。如果以更合理的制造业生产逻辑拟合,2021-2025年假设新增装机复合增速25%,2026-2030年新增装机复合增速依然有10%。 假设3:我们按照2030年风电新增装机156GW倒算,2021-2030年风电新增装机的复合增速在8.04%,累计装机复合增速17.54%。 基于碳达峰测算:如果光伏风电发电量占比在2025年达到25-30%的临界上(2020年仅占比5-7%),间歇性能源对于电网的冲击下,储能成为解决电网消纳问题的必然选择。面对2021年国内1.87GW的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量来讲,需求增速弹性巨大。 2. 经济性考量:借鉴海外光伏储能发展史 2020年风光发电占比最高的国家包括瑞典(19%)、德国(18%)、葡萄牙(18%)、英国(17%)和芬兰(17%)等,欧洲平均占比在12-13%(国内的数据5-7%)。由于葡萄牙、瑞典、芬兰装机规模过小不具备参考意义,我们主要关注德国和英国,其中以德国作为表后储能装机参考、以英国作为表前储能装机参考。 2.1 德国户用光伏与储能的发展依赖经济性 光伏发电景气度与政策导向高度同频,对补贴依赖度较高。德国于1990年制定“1000户屋顶计划”,拉开其光伏产业发展的序幕;1998年,政府进一步提出“10万屋顶计划”;2000年,德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4年、2008年、2012年对该法案进行了三次修订,明确光伏发电强制上网电价,使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成为世界光伏标杆国家。2010-2012年,德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连续三年超7GW。随着光伏电站装机成本的下降,德国政府也逐渐削减上网电价补贴,装机容量增速逐渐趋于稳定。2018年,政府提出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电力需求中的份额增加到80%的目标,2021年,该目标被提前至2030年。伴随着愈发激进的政策目标的提出,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逐年提升。截至2021年底,德国光伏装机量达59.9GW,2021年新增装机5.3GW,新增装机以分布式为主,户用光伏装机占比呈上升趋势。 储能装机方面,用电侧储能占比持续提升,结构特征显著。储能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带来的投资成本下降,叠加逐年上涨的高昂电费,推动了德国表后储能市场的蓬勃发展。据Energie Consulting统计,至2020年底,近70%的德国户用光伏发电项目都附带电池储能系统,户用储能装机已超30万个,单户规模约为8.5kWh。 随用电侧储能占比提升,德国电化学储能装机功率与容量的配比趋向1kW/2kWh。综合近年光伏和储能系统新增装机数据来看,德国户用光伏装机倾向于配置10%、2h储能,和当前我国政策中对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所要求的配比相似。 单户光伏与储能装机并无必然联系。以户用屋顶光伏200W/平米,100平米/户的屋顶面积测算,单户光伏系统装机规模约20kW。单户储能装机平均8.5kWh,和非光伏发电时段的单户用电量基本匹配,户用储能系统占用空间较小,用户接受度高。 储能系统成本呈下降趋势,已具备良好经济效益。依据派能科技招股书披露数据,除2020年上半年略有回升外,2017-2019年储能电池系统销售单价逐年下降,销量增势强劲。经测算,德国500?/kWh系统成本下的户用储能系统静态投资回收期6.22年,获利能力较强。 2.2 英国领跑欧洲表前储能市场,主要基于光伏装机的高速成长 光伏发电装机于2014-2016年经历高速成长期。2014年,英国发布“光伏发电战略”,重点扶持分布式(屋顶式)光伏系统。2016年4月,再生能源义务法案(RO)对所有光伏项目的补贴终止;2018年,英国终止支持屋顶太阳能项目计划。 随全社会光伏发电量占比大幅提升,英国的电化学储能装机于2016-2019年出现显著增长。截至2020年底英国表前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近570MW,占欧洲储能表前装机规模的47%。英国储能表前装机平均配置时长近1小时,主要起提升并网灵活性(能量时移)与电网稳定性(辅助服务)的作用,经济性考量相对较弱。2020年,能量时移和辅助服务储能新增装机分别为175MW和62MW,合计占同年新增装机的80.6%。 2.3国内:经济性促使分布式光伏配套更高比例的储能 经济性驱动下,分布式储能装机空间可观。2017年以前,集中式光伏IRR高于分布式光伏,主要基于补贴因素;2018年以后,分布式光伏IRR实现反超,装机热情高涨。基于德国光伏及储能的发展历史,分布式储能装机量主要基于工业企业的用电量和峰谷电价差,体现经济性,最高可配比到光伏装机的4-5倍,想象空间巨大。 早期分布式装置90%以上的电量全部供给周边高用电密集度的工业,后期随着组件成本的持续下降,分布式光伏IRR进一步提升,则低用电密度的工商业,利用分布式+大储能的模式也将体现经济性。 政策催化推动行业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行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集中式光伏上网指导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都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初期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2018年补贴退坡,装机量也相应下降。 截至2020年,国内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7.5%,对电网的冲击并不大。根据我们的测算,风光电发电量占比将在2025年达到25-30%的临界上,政策推动电网侧和发电侧配套储能比例的提升。 国内用电侧储能经济性已现。我们以10MW/40MWh储能系统为例进行测算,在未考虑税收优惠时,储能IRR达8.60%,在考虑税收优惠的情况下IRR已达10.46%。 3. 国内储能的空间:短期看政策波动、长期看经济性 储能政策缺乏统领性的、可量化计算的国家政策,多为各省市依据自身情况制定。 发电侧:各地依据本地情况出台配储比例政策,常见要求配储10%、2h。 电网侧:各地依据本地情况出台政策,通过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的价格机制完善来促进储能发展。 用电侧:1)分布式光伏配储:2022年起,部分地方分布式光伏也开始要求配储,依照目前整县推进的模式,其实类似集中式光伏的配储要求。部分地方对分布式光伏配储能项目提供额外补贴,但更多还是作为必须的配储要求发布。2)峰谷价差套利:部分地方出台配置储能用户的峰谷电价优惠,但主要还是通过加大峰谷价差,以此鼓励工商业用户配储。暂未见针对户用(家庭)的储能优惠政策。3)5G基站:未明确配储要求,部分地方对配储基站的峰谷电价做出调整(2020年山东:降低低谷电价)。 3.1 发电侧:政策性配储规模的核心是合理的IRR 目前,各地依据本地情况出台配储比例政策,常见要求配储10%、2h(0.2wh)。长期来看,配储规模的增长弹性取决于光伏和储能装置成本的持续下价,理论上是维持光储一体化资产的合理IRR。我们按照2030年光伏和储能的成本测算,配储0.6wh的IRR可以达到6%。 3.2 用户侧:峰谷电价差套利 国内用户侧的峰谷电价差套利,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小工业和商业。按照地区分布,主要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储能装置的经济性体现在两峰两谷(平),每天可以有效充放电两次的区域,比如广东、浙江、江苏等。 我们可以以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第二产业的30%和第三产业的合计用电量,作为峰谷电价差套利的储能市场规模。 国内储能的未来:市场化竞争、多技术路线并存。我们的结论:钠锂求异,氢钒求同,寻找上游材料的投资机会。 储能的下游是电网、电站运营、户用等,与车用锂电(认证周期长、一致性要求高)进入壁垒高、集中度高不同,很难出现寡头的格局,更多是以经济性和成本优势为核心的竞争格局,更像是光伏产业。 4. 钠锂求异:产业链重合度高,关注上游原材料 4.1 锂电钠电原理相同,钠电产业化道路平坦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摇椅式”原理相同,利用钠离子(Na+)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可逆脱嵌实现充放电。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和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设备基本可实现兼容,降低了产业化难度。 钠电产业链布局承袭锂电,利于产业化快速导入。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尚不成熟。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结构与锂电类似,包括上游资源企业、中游电池材料及电芯企业。 4.2 钠锂求异:以负极材料为例 硬碳占据负极主流,改善首周循环效率为商业化关键。硬碳材料由于高比容量(300 mAh/g左右)、低储钠电压(平台段电压在0.1V左右)、长循环寿命、来源广而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最具商业化潜力的负极材料。目前,商业化的钠离子电池所使用的负极几乎都是硬碳,硬碳比石墨更易合成。 在商业化应用过程中,硬碳面临着首周库伦效率较低的问题,其在酯基电解液中首周库伦效率大多在50-80%左右。因此,需要通过改进前驱体、改善合成条件等方法减少其内部缺陷,制备出孔隙率低且缺陷少的硬碳。 规模化后生产成本的决定因素:原料价格、残碳率(单耗)、电费(温度和时间)。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硬碳成本应该低于人造石墨,软碳成本使用无烟煤之后则更低。 原料价格:过去优质负极材料主要采用进口原料(主要指进口针状焦),2019-2020年原料国产化替代加速,产品成本显著下降。2021年以来,国内负极材料主要原料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供需博弈下原料价格的上涨已成定局,负极材料厂商成本承压,而压力能否传导至下游电池厂商,取决企业基于技术壁垒和客户资源所构筑的议价能力。 残碳率(单耗):石墨负极材料中,天然石墨单耗相对确定,人造石墨单耗波动较大,依据负极材料厂商披露的数据计算,单耗在1.21-2.28区间内。单耗可能随石油焦和针状焦用量的占比差异而有所变化,除高端人造石墨主要采用针状焦为主外,其余不同品质的负极材料原料用量的具体配比未知。硬碳/软碳负极中,酚醛树脂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环,残碳率高于其它高分子聚合物,理论值在55~70%,产业化后可能低于50%,原料单耗2以上;生物质原料的残碳率可能只有20%;无烟煤的残碳率大概50-80%,但软碳性能弱于硬碳。 加工费用:无论是软碳还是硬碳,由于其温度和时长要求远远低于人造石墨,成本结构可参考天然石墨,大规模产业化后制造费用(含电费能耗等)可能略高于天然石墨。 5. 钒氢求同:降本之路方向一致,关注共用组件 5.1 液流电池为储能“量身打造” 液流电池具备两大核心优势:1)安全:从根本上避免爆燃,2)耐用:活性物质衰减缓慢,工作寿命长达15-20年,加之储能系统一般是静态设施,对重量、体积的要求不高,能量密度并非关键指标,使得其尤其适合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 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已成熟、综合性能好,是目前所有液流电池技术中最成熟、最可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其除液流电池的普遍优点外,还有三项优势:1)环境友好:全封闭运行,几乎零排放;2)残值较高:电解液钒元素不发生损耗,残值约70%;3)回收方便:电解液只含单一过渡金属,容易提取。虽然钒电体积相对锂电更大,但是户用储能钒电产品体积仍有一定竞争性,叠加其安全、高生命周期性价比两大优势,除大规模储能系统外,小型化全钒液流电池同样能与家用光伏配套使用。 5.2 钒氢同体系,模块化结构中电堆为核心 全钒液流电池与氢
燃料电池
结构与原理类似,电堆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发生电化学反应和产生电能的场所,电解液或氢气储存在外部储罐中。 鉴于单个电池单元输出功率较小,实践中通常通过将多个单元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构成电堆来提高整体输出功率。以氢
燃料电池
为例,电堆是由双极板与膜电极交替叠合,各单体之间嵌入密封件,经前、后端板压紧后用螺杆拴牢,构成的复合组件。 从成本构成看,电堆是电池系统的价值量核心,国内电堆在核心材料缺乏与关键技术方面存在短板。钒氢共用材料中,目前石墨双极板基本实现国产化,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仍主要依赖进口。 电堆的降本之路:据GGII统计,电堆近年的降价幅度约为每年30%。与此同时,氢
燃料电池
系统的平均降价幅度约为每年15%。2021年,批量采购的电堆价格已降至2000元/kW以下,这也使得
燃料电池
系统价格低于5000元/kW成为可能。 5.3 钒氢尚处产业化初期,共用组件更具高确定性未来 气体扩散层(GDL):位于气体流场层和催化层之间,主要由碳纸/碳布经疏水处理和微孔层涂覆形成。气体扩散层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碳纸基材,而基材的质量则取决于上游碳纤维。碳纸的制备中,体现技术难度的主要在打浆环节,该环节需要控制打浆度以确保碳纤维的切断的长度适中,粘合剂、分散剂等溶液的材料选择与配比均会影响碳纸的性能。竞争格局方面,龙头包括日本Toray、德国SGL以及美国AvCarb等,其中Toray、SGL均布局碳纤维全产业链。 质子交换膜(PEM):目前主流技术是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PEM逐渐趋于薄型化,由几十微米降低到十几微米,降低质子传递的欧姆极化,以达到更高的性能。竞争格局方面,美国的科慕和戈尔领先市场,后者产品系列最为丰富、产品实际应用案例最多,是车用
燃料电池
市场的主导者 。国内研制能力强、已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主要是东岳未来,其以完整的含氟精细化工产业链为特点。 双极板(BP):依材质可分为石墨双极板、金属双极板和复合双极板。氢
燃料电池
目前主要采用石墨板或金属板,钒液流电池倾向复合板。国产化进程方面,石墨板基本已实现国产化,金属板已有部分企业实现量产,复合板尚处研发阶段。 5.4 钒氢求同:以双极板为例 石墨板适应需求趋于薄型化,乘用车为金属板带来机遇。石墨板:由于其高耐腐蚀性、高耐久性,以及相对较低的技术壁垒,率先实现国产化,在对体积较不敏感而对耐久性敏感的特种车、商用车领域示范应用。然而,石墨双极板的制作周期长、机械性能差、加工难度大、制作成本高等劣势也不可忽视。市场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开发出超薄超精细石墨双极板,提前突破了国家制定2025年前单组石墨双极板厚度1.5mm的要求,功率密度开始接近丰田第一代金属双极板的水平。金属板:抗腐蚀性差,寿命过短是其应用的阻碍,然而随着涂层工艺的持续进步与突破,其有望实现和石墨板相同的使用寿命。丰田汽车公司率先在旗下Mirai
燃料电池
汽车上使用金属双极板和涂层,解决了腐蚀、成本和导电等一系列问题。凭借其机械性能优异、高体积功率密度、成本低廉且易批量生产等优势,金属双极板将在乘用车规模化应用的进程中实现突破。 市场格局:仍以石墨板为主,金属板或后来居上。氢
燃料电池
方面,2020年我国氢
燃料电池
双极板市场规模达3.1亿元,石墨板(包含碳塑复合板)和金属板的市场占比分别为65%和35%,2021年石墨双极板与金属双极板趋于平分秋色。GGII数据显示,2021年H1金属双极板出货量在双极板总出货量的占比已达45.0%(2020年同期为36.0%)。钒液流电池方面,基本不考虑金属板,即使是涂层处理后的金属板,在酸性液体环境中也难以长期稳定工作。石墨双极板(机加工)不被看好,因为其机加工过程复杂且成本高。钒液流电池主要采用碳塑复合板,因为其热塑或模压工艺相对机加工简单,但是混合高分子树脂所带来的电阻率增加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趋势:细密化程度、流道深宽比更高,版型更小,能够使单板能够支撑的功率密度更高,每kW所需板数下降,从而降低电堆集成的难度以及成本。目前100kW电堆一般需要350-400节单芯,而Ballard已经实现140kW高功率电堆仅需309节,大幅减少双极板数量,提升电堆功率密度。 国内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据GGII统计,2021年期间,国内主流双极板企业出货量增长显著,金属双极板领域已出现单个企业单个客户出货达百万片级别的现象;石墨板市场各家出货也均有较大增长,表现明显的是原万片级出货企业的出货量级达到10万片以上,头部企业的出货更是达到了50万片/年以上。 6. 乘新能源之风、寻材料类平台 国内目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赛道,可以类比1970-2000年电子产业在日本的地位。强大的政策扶持、技术推动的变革和成本下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驱动、在全球没有竞争对手的行业,光伏和锂电的崛起就是典型的案例,因为新能源市场的机会和增速被市场认可,资本投入下一代技术导致的变革也最为迅猛,比如电池环节的锂电-钠电-钒电,甚至氢能,比如光伏领域的PERC-TOPCon-HJT-钙钛矿。 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认为,电池和光伏龙头企业由于资金、人才、规模等因素具备天然的优势,但依然没办法完全避免新技术带来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上游优秀的材料龙头,面对技术路线之争带来的下游集中度走向分散,将在整条产业链的话语权增强。以电池为例,负极材料龙头企业一直以宁德时代为主要的客户,未来很可能拓展给钠电龙头提供硬碳、给氢能和钒电龙头提供石墨双极板等等,这个我们在《储能的技术路线选择(二)》有详细的举例。 新能源领域单一技术路线的需求和应用空间,不应该是上游材料龙头估值的天花板,我们看好在新能源高速成长和快速技术迭代的长周期里,出现具备中国特色的材料类平台企业。 7. 日本电子产业的繁荣带动上游材料集团的产生 1970-1985 年为日本电子行业的黄金时代,电子产业产值增加了5倍,内需增加了3倍,出口增加了11倍,出口是绝对的行业增长拉动主力。根据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统计, 1978 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总收入中占比 46%,超过美国占比 30%,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均领跑世界水平。 由于日本国内完整的纵向产业链,带动了一系列上游材料集团的产生。21世纪开始日本电子产业衰落,从2000年占据GDP的5%到2018年占GDP的2%。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主要是错过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事实证明,持续站在技术变革的时代前沿并保持领先在长周期上非常困难。 与此相反,日本电子产业衰落20年过去了,日本依然在电子上游的元器件、材料和精密设备市场实力强劲,依然保持全球的领先地位。材料和设备由于认证周期、规模效应、产品一致性等等属性,可以在更长周期上保持龙头的领先地位和壁垒。 7.1 日本在主流半导体材料领域市占率仍超过50% 全球半导体大硅片前五家企业市场份额93%,日本占据一半以上。全球半导体掩膜版主要被美国Photronics、日本DNP以及日本Toppan三家公司所垄断。 全球化学机械抛光液市场主要被美国和日本企业所垄断,包括美国的Cabot、Versum和日本的Fujimi和日立。其中,Cabot全球抛光液市场占有率最高,但是已经从2000年约80%下降至2017年约35%。 光刻胶行业具有极高的行业壁垒,长期为美日公司所垄断,CR5高达87%,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日本四巨头JSR、东京应化、日本信越与富士电子市占率加和达到72%。 7.2 显示领域,日本材料企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FPC上游的材料PI膜目前全球市场由国外少数美日韩企业所垄断,包括美国杜邦,韩国SKC、Kolon PI,日本住友化学、宇部兴产株式会社(UBE)、钟渊化学(Kaneka)和东丽等。 即便在2017年,国内面板产能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上游的核心材料,日本依然占据了重要地位。显示用偏光片领域,住友化学、日东电工占据了全球产能的40%。 偏光片上游主要原料PVA膜、TAC膜基本垄断在日本企业,尤其是TAC膜至今国内没有实现规模化的产能。同样,PET、COP等保护膜的主要厂商均在日本。 8. 日本电子材料企业长周期财务表现稳健 21世纪以来日材料企业ROE中枢维持在8%合理水平。住友金属矿山及信越化工这净利率呈上升趋势明显,二者业务中起拉动作用的分别是资源业务及半导体硅业务,其余厂商净利率均维持在5%以下。 日本企业逐步明确全球产业链中的材料及零部件供应商定位。虽然,2000年以后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开始急剧减少,但是企业电子材料相关业务营收却呈上升趋势,增速与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速基本匹配,同时,经营利润率亦有小幅提升。 以信越化工为例,其电子及功能材料业务营收2001-2009年、2010-2021年(业务分类调整)均呈上升趋势,2001-2009年经营利润率由14%增长至24%,目前稳定在28.5%左右;半导体硅业务近年量利齐升,营收经历2010-2013年波动后,2014年之后稳步提升;经营利润率由9%(2010年)增长至39%(2021年),盈利能力强劲。
lg
...
金融界
2023-01-04
一周IPO观察:星空华文、澳亚、特海国际年末上市,乐华、大麦重新递表,软云科技赴美上市
go
lg
...
培训服务商$粉笔(02469)$ 中国
燃料电池
系统市场排名第一的$亿华通(02402)$ 休闲食品市场排名第五的$正味集团(02147)$ 分拆自众安集团的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众安智慧生活(02271)$ 手机运动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营运商$望尘科技控股(02458)$ 最大的水果零售企业$百果园集团(02411)$ 主要定位医院及公共板块的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商$润华服务(02455)$ 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升能集团(02459)$ 中国最大的艺人管理公司$乐华娱乐(02306)$ 淮北的建筑材料供货商$淮北绿金股份(02450)$ 通过聆讯 淮北的建筑材料供货商淮北绿金股份 全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制造商昇能集团 手机运动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营运商望尘科技控股 分拆自众安集团的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众安智慧生活 递表公司 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大麦植发 最大的数字货运平台维天运通 东北最大的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生产商中宝新材 中国ICV仿真测试工具及平台的第四大市场参与者赛目科技 此外, $阿里健康(00241)$ 等投资的德生堂医药拟近期递表 一、乐华娱乐重启招股 乐华娱乐于9月份招股后延迟上市,于12月30日起至2023年1月12日再次招股,预计2023年1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公司计划发售1.2006亿股,每股招股价介乎3.91港元至5.06港元,最多募资6.08亿港元,较上次招股时最高募资11.27亿港元下调约46%。 此次IPO引入4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990万美元(约1.548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其中中国儒意(00136.HK)全资附属公司Sun Mass Energy、猫眼娱乐(01896.HK)旗下猫眼香港、安踏(02020.HK)副主席丁世家先生、好赞资产分别认购790万美元、500万美元、500万美元、20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 公司已打造包括艺人管理、音乐IP制作及运营、泛娱乐业务三大互补业务板块在内的文化娱乐平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1年艺人管理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艺人管理公司,市场份额为1.9%。招股书显示,乐华娱乐有69名签约艺人、62名训练生。其中包括韩庚、王一博、孟美岐、范丞丞、黄明昊、吴宣仪、朱正廷、李汶翰、程潇、毕雯珺、黄新淳、胡春杨、周艺轩、王晰、唐九洲、徐雅婷、金子涵等。 公司主要由艺人管理、音乐IP制作及运营、泛娱乐三块业务组成,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前十名艺人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4.8%、83.0%、85.6%及87.2%。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排名第一艺人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6.8%、36.7%、49.5%及58.8%。前十名艺人大部分于2014年至2018年期间出道 业绩方面,公司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6.31亿元、9.22亿元、12.9亿元、7.53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分别约为1.19亿元、2.92亿元、3.35亿元及13.45亿元。 二、大麦植发再次递交招股书 大麦植发医疗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继2022年6月29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中信建投国际独家保荐。 公司是中国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公司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大麦植发依托规划的互联网问诊平台和慢病管理系统,致力成为一家为毛发健康问题提供医师主导、智能医疗解决方案的全球企业。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1年收入计,大麦植发是中国一线城市最大的提供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市场份额为5.2%,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公司经营33家医疗机构,拥有176名注册医师及619名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业绩方面,公司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6个月,营收7.47亿、7.64亿、10.21亿和4.69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501.4万、6955.8万、6611.6万和1171.4万元。 三、维天运通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发行H股上市。这是继其于2021年11月12日、2022年6月29日先后两次递表失效之后的再一次递表。海通国际作为独家保荐人。 公司作为数字货运平台,主要为物流公司和货主企业等托运方及货车司机提供全链路数字货运服务及解决方案。公司运营着中国最大数字货运平台,也运营着中国最大的货车司机职业小区和物流行业职业社区。旗下的好运宝、管车宝、快路宝、新大陆,提高沿线行业价值链的运力资源的协同性,为客户管理运力资源赋能。 截至2022年9月30日,维天运通已为超过1.16万家托运方、270万名货车司机提供了服务,其于公司的平台上完成了总计超过3620万份托运订单;2022年前九个月,于公司平台上结算的运费(公司的在线GTV)总额(包括增值税)为人民币273亿元 公司在过去的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61亿、46.65亿、62.97亿和47.1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29.8万、2,607.0万、5074.4万和 369.9万元。 美股IPO观察 当周新股上市 Coya Therapeutics($(COYA)$) (首日-8.7%) 下周上市: 恒光保险$(HGIA)$ 聪链集团($(ICG)$) Lucy Scientific Discovery($(LSDI)$) 中进医疗($(ZJYL)$) 盛德财富($(PWM)$) MGO Global Inc.($(MGOL)$) 其余递表公司: 杂货和家庭必需品暗店基础设施公司Merqueo Holdings($(MERQ)$) LiveOne分拆出来的播客制作和出版商Courtside Group (PodcastOne)($(PODC)$) 香港薪资外包和其他商业服务提供商迦里仕人才Galaxy Payroll Group($(GLXG)$) 新加坡教育和软件公司IMMRSIV($(IMSV)$) 中国教育软件供应商软云科技 Ruanyun Edai Technology($(RYET)$) 日本区块链技术公司Earlyworks($(ELWS)$) 美国石油天然气公司Bounty Minerals($(BNTY)$) 一、软云科技拟纳斯达克上市 江西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uanyun Edai Technology Inc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申请,拟以RYET为股票代码,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早于2021年8月31日向SEC递交秘密文件。公司计划以5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500万股股票,募资范围在2500万-3000万美元。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江西南昌,是一家教育软件提供商,专注于K-12教育,创建了一个旨在增强学习和测试环境的人工智能平台。通过其智能作业解决方案,教师可以使用收集到的数据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调整教学 业绩方面,在过去的2021财年和2022财年(截止至3月31日),软云的营收为1150万美元、1280万美元,这期间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7万美元、-74万美元。 二、新加坡教育和软件公司IMMRSIV递交招股书 新加坡教育和软件公司IMMRSIV(IMSV.US)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的申请,公司计划筹集至多1700万美元, Prime Number Capital是唯一账簿管理人。 这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地理空间沉浸式媒体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教育、培训和旅游,寻求利用AR/VR/MR解决方案的开发。公司旗下的订阅平台LearnAR,面向教育和培训行业,LocoMole是一款基于位置的体验式发现旅行移动应用程序,让旅行者能够发现、体验和了解 新加坡。IMMRSIV还为教育工作者和旅游供应商提供两个发布平台,以创建他们自己的独家内容和教育游戏。 业绩方面,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12个月收入为100万美元
lg
...
老虎证券
2023-01-03
威孚高科:电机轴产品已实现国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项目量产
go
lg
...
2、绿色氢能板块:公司氢能事业部及氢
燃料电池
合资公司已相继成立,“一膜两板”产品国产化能力建设正稳步推进。 今年公司氢
燃料电池
零部件业务稳步上升,新客户项目进展顺利。 3、其他板块:公司与博世力士乐关于液压业务的合资公司已注册成立,正积极开展业务计划、产品规划等各项工作,目前推进顺利。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2-12-30
上一页
1
•••
109
110
111
112
113
•••
12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大信号!美国财长贝森特:美中已经具备达成协议的条件
lg
...
中国突然祭出意外举动!中国将对债券利息收入征税 此前数十年一直免税
lg
...
中国突传重磅!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正在掐断对西方国防公司的关键矿产供应
lg
...
“美国恐迎史上最严重经济危机”!传奇投资人罗杰斯清空美股 已显著增持这一贵金属
lg
...
非农成特朗普一大“痛点”:全球市场趁势逢低买入!美联储降息几率疯狂飙升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