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原银监会农金部主任姜丽明被开除党籍 曾任恒大集团副总裁
go
lg
...
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
犯罪
。 姜丽明在担任金融监管部门党员领导干部期间,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利用监管权力和职务影响力大肆插手干预农金机构审批设立和经营管理,接受巨额利益输送;为逃避纪法惩处,处心积虑谋划离职,离职后继续利用原职务影响谋取私利,是“逃逸式辞职”和政商“旋转门”的典型。姜丽明的行为已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受贿
犯罪
,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国银保监会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姜丽明开除党籍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经佳木斯市监委研究决定,将姜丽明涉嫌
犯罪
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姜丽明简历 姜丽明,女,汉族,1962年7月生,山东乳山人,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5月至2003年9月,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信贷管理司、银行监管一司干部、副处长、处长; 2003年9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一部中国建设银行监管处处长; 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 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
lg
...
金融界
2023-04-04
币圈院士:4.4比特币(BTC)以太坊(ETH)行情分析及操作建议参考
go
lg
...
当了六天,深刻的演绎了弹性中立。以前看
犯罪
片都知道,高端的绑匪往往会说把钱打到我瑞士银行的账户上,很多全球顶级富豪,会把财产存放在瑞士银行当中,只因为钱到了那边就意味着高枕无忧。这种安全感让瑞士成了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但这两年来,瑞士却把他几百年才建起了安全招牌,亲手砸了个稀巴烂,一步步丢掉了资本的信任。 今日崩盘的起点,是在去年老俄老乌刚开始打架的时候,瑞士迫于老美的压力,居然让瑞信等几个大型银行。冻结了俄罗斯在那边资产,说好的永久中立,你居然去拉天价,而且这个天价一拉就停下来。 今年二月份,瑞士把这个资产冻结的范围给扩大冻结了,老俄在瑞士300亿美元,选择性中立,这样美国硅谷银行带来的金融风暴影响,然后瑞士各大银行资金严重外流,像百年大行,瑞士信贷每一天流失的存款超过700个亿直接。直接被干崩了,就让瑞士进一步信任破产。 而可笑的是,最近为了稳住资金的信心,3月23号,瑞士又宣布我要恢复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不冻结大额的资产了。结果,老美那边立马就给了压力,说要调查瑞信和瑞银有没有帮助俄罗斯的寡头逃避制裁,于是短短六天之后, 3月29号,瑞士又恢复了对大额的制裁,还真是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意外,你说如果瑞士银行没有了保密性和独立性,那人家为什么不把钱存在利率更高,管理费更低、存取款更加方便的地方?信任的崩塌只需要一瞬间,而信任的重建或许需要新的几百年? 比特币 看样子大盘的震荡周期还在增长,截止发稿前大饼日K线最高28200,最低27550,由此可以看到上方箱体的顶部在28700和29200区间,箱体底部在26500和26800区间,中间盘整区间在28000和27000区间 日K线目前站立EMA移动平滑指数以后就开始回弹,短线支撑点27500虽然不强,但是徘徊几次还是有可能的,MACD顶部背离向下缩量,KDJ开始向下扩散,K线也跌破了布林带中轨,整体趋势开始收口,多空趋势上看,空头占优一些 四小时短线趋势更加明显一些,目前K线一直在EMA均线内,开始收口,,下方27000的支撑,27500的防守,整体趋势偏空,MACD缩量横盘,KDJ上行受阻,布林带高位横盘持续时间太久,整体思路上建议空为主,多为辅 建议: 上方28500-28700不破,空,目标28200-27900-27600,破位看27300,止损300点 下方26800-27000不破,多,目标27300-27600-27900,破位看28200,止损300点 行情瞬息万变,勿贪,具体操作以实时策略为主,分析主做参考,风险自担 以太坊 截止发稿前姨太日K线最高点1822,最低点1763,怎么说呢,有部分激进者都以为在1820破了以后以太回过1900,破年内新高,也有一部分激进者觉得会跌破1700,不管追多还是追空的现在都在受着煎熬,这是近半个月遇到的激进者,稳健一些,顺势而为 目前日K线一直都在EMA均线上方盘整,K线今日跌破了一次均线,整体趋势上看1770均线支撑并不像,下方关注点还是1710附近,MACD顶部背离开始缩量下行,KDJ向上受阻,K线也开始收小口,上方压力位变低关注1850,,下方支撑点关注1750和1680两个位置, 短线趋势四小时K线已经回到了EMA均线内,下方支撑点1750,MACD缩量上行,K线确出现背离向下,KDJ上行扩散受阻,布林带横盘K线位于下行通道盘整,整体趋势上偏空,思路上建议回调空,低多为辅 建议: 上方1830-1840不破,空,目标1800-1770-1740,破位看1710,止损30点 下方1680-1690不破,多,目标1720-1750-1780,破位看1820,止损30点 行情瞬息万变,勿贪,具体操作以实时策略为主,分析主做参考,风险自担 本文由币圈院士独家供稿,仅代表院士独家观点。对BTC,ETH,DOGE,DOT,FIL,EOS等有深入的研究,因文章推送时间的关系,以上观点及建议不具实时性,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做单合理控制好仓位,切勿重仓或满仓操作。院士也希望各位投资者明白,市场永远是对的,你自己错了该总结自身问题在哪,不要让本应到手的利润飞走。投资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明日的成功,源于今日的选择,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艺道酬心。得失都在不经意间。养成每单严格带好止损止盈的习惯,币圈院士祝你投资愉快!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4
埃隆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看法是正确的
go
lg
...
计算机代码,它可能成为制造用于各种网络
犯罪
的恶意软件的有力工具。 公平地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还有助于抓捕网络罪犯,修复有缺陷的计算机代码,检测乳腺癌,推进科学研究,并提供更准确的语言翻译。它还可能使现有的在线搜索方法黯然失色——尽管该领域的霸主谷歌坚持不这么认为。 换句话说,这是潜在的好与坏的混合。公开信并没有呼吁禁止gpt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人工智能。它并没有呼吁停止人工智能研究。相反,它呼吁相对短暂地暂停一项活动——“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便行业和独立专家有机会“共同开发和实施一套先进人工智能设计和开发的共享安全协议”。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可能不会。有太多的钱可以赚。微软估计,通过gpt -涡轮增压其疲软的必应搜索引擎,从谷歌那里每夺走一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就能获得每年20亿美元的广告收入。 但即使只是象征性的姿态,停下来思考如何设计和应用可生成人工智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许多潜在危险的贡献,也将是当前军备竞赛升级的一个受欢迎的替代方案。它还可以让硅谷在另一个必要的讨论中获得信任,即政府在监管科技方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些科技曾经看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东西,但现在似乎更加真实。
lg
...
金融界
2023-04-04
报道称瑞银将裁员多达30% 瑞士调查收购瑞信的交易
go
lg
...
收购瑞信的交易启动调查,以查明是否存在
犯罪行为
。公告称,联邦总检察长下令国家和地区当局进行调查。 两家银行合计雇员约12.5万人。 调查 “鉴于事件的重要性”,最高联邦检察官“打算积极履行其使命和职责,为纯净的瑞士金融中心做出贡献,并建立了一个监控系统,以便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任何情况下立即采取行动,”联邦总检察长办公室在周日发送给媒体的声明中说。 声明称,总检察长命令国家和地区当局“调查和收集信息”,以便“分析和识别可能存在的
犯罪行为
”。 检察当局没有明说是在调查政府官员,银行高管,还是报道收购交易闭门谈判的记者,是否存在违法情节。瑞士报纸NZZ am Sonntag此前猜测,调查可能集中在谁在完成收购之前,把有关收购的信息传了出去。 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一周前曾表示,瑞信的管理层涉嫌疏于管控风险,导致瑞信近乎倒闭,该局正在研究如何对这些人问责。 影响 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购瑞信之前,瑞银已经着手裁员9000人。前述周日报透露的裁员人数,远高于这个数字。 瑞银曾公开表示将尽快明确可能裁员的情况。虽然很明显大举裁员在所难免,但该行认为留住人才正是收购交易执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瑞银收购瑞信之时,瑞士政府动用了紧急情况法律,而无须寻求股东批准。因此,这两家银行本周召开年度股东大会时,虽然许多投资者会表达愤怒,但股东的影响料将有限。 重要股东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这是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已宣布将投票反对几位瑞信董事连任,包括董事长Axel Lehmann。
lg
...
金融界
2023-04-03
瑞士联邦检察官对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案展开调查
go
lg
...
检察官正在调查瑞士信贷和瑞银高管的潜在
犯罪
,尽管该办公室没有具体说明将调查协议的哪些部分。 检察官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总检察长办公室希望积极履行其任务和责任,为建立一个清洁的瑞士金融中心做出贡献,并建立了一个监测系统,以便能够立即对其职责范围内的任何问题采取行动。”。 就在瑞士政府向CS提供540亿美元救助一周后,瑞银和瑞士信贷上月就合并达成协议。 Hargreaves Lansdown的货币和市场主管斯特里特在谈到这笔交易时表示,“瑞士信贷正在艰难求生,瑞士当局认为,只有将银行部门完全移植到瑞银,才能恢复银行系统的稳定。” 如果瑞银集团的交易继续进行,该公司将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信,同时还将承担解除衍生品和其他风险资产带来的首批54亿美元损失。 斯特里特表示:“瑞银不仅必须接受瑞信业务中更健康的部分,还必须接受其失败的部分,尤其是其投资部门,该部门已陷入一场又一场危机。鉴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是瑞士经济规模的两倍,瑞银现在将寻求分拆和出售大量业务,以缩小规模。”。 检察官办公室尚未表示预计调查将持续多久。
lg
...
金融界
2023-04-03
瑞士总检察长宣布对瑞银收购瑞信展开调查,“为建立廉洁金融中心做出贡献”
go
lg
...
e Group AG)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犯罪
展开调查,与此同时,瑞士两家最大银行的紧急合并计划开始成形。 据瑞士媒体《周日日报》(SonntagsZeitung)周日(4月2日)援引瑞银一位未透露姓名的高级经理的话报道,上个月签署的协议可能会使整体员工减少多达30%,其中瑞士裁员多达1.1万人,全球裁员2.5万人。这家瑞士银行的高管上周表示,他们希望尽快明确裁员计划,但现在给出确切数字还为时过早。 瑞士总检察长办公室周日表示,正在努力收集与此次收购有关的“许多方面”的信息,但没有进一步说明他们在寻找什么。根据一份声明,最高联邦检察官下令国家和地区政府进行调查。 瑞信多年的丑闻加剧了人们对瑞信的信心在上个月加速崩溃,最终在政府的撮合下,这家长期竞争对手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信。瑞银曾表示,估计裁员可能节省约60亿美元。 截至下午2点10分,瑞银股价下跌3.1%,至18.68瑞士法郎。 总检察长办公室表示,“鉴于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这位最高联邦检察官“打算积极履行其职责,为建立一个廉洁的瑞士金融中心做出贡献,并建立了一个监测系统,以便在其管辖范围内发生任何情况时立即采取行动。” 根据声明,司法部长命令国家和地区当局“调查和汇编信息”,以“分析和确定可能的
犯罪行为
”。瑞士报纸NZZ am Sonntag此前曾猜测,调查的重点可能是谁在收购完成前传递了有关信息。 瑞士政府求助于紧急状态法,以便在无需获得股东批准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尽管两家银行本周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预计将成为愤怒投资者的发泄渠道,但除此之外,影响交易的机会有限。 股东顾问建议投资者投票反对解除瑞信高管职务,此举可能会让该行成员面临法律诉讼。大股东、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宣布,将投票反对瑞信几位董事的连任,其中包括董事长Axel Lehmann。 英国《金融时报》上周六报道,瑞银已拟定了四名管理顾问的入围名单,为整合瑞信提供建议。该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话称,该行很快将在贝恩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麦肯锡公司和奥纬咨询之间做出选择。 报告称,由于两家银行的合并过程复杂而漫长,预计这将是多年来提供金融服务建议的最有利可图的合同之一。
lg
...
迪星妮
2023-04-03
3月区块链安全报告:典型事件超21起 损失总金额约2.18亿美元
go
lg
...
pull,获利约400万美元。 加密
犯罪
/案件监管方面,共发生『2』起典型安全事件 No.1 3月,印度执法局在洗钱案件中已缴获了超过1.15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No.2 3月23日消息,江苏省新沂市检察院对Ubank“炒币”骗局提起公诉,涉及传销交易量超100亿元。 其他方面,共发生『1』起典型安全事件 No.1 3月17日,比特币 ATM 制造商 General Bytes 透露,黑客利用其 BATM 管理平台中的零日漏洞从该公司及其客户窃取了价值18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鉴于当前区块链安全领域的新形势,『Beosin』在此总结: 从总体上看,2023年3月各类区块链安全事件涉及金额较2月大幅增加。3月各类攻击事件损失总金额达到了2.18亿美元,较2月上涨约283%。 本月诈骗跑路事件和金额均较上月大幅增加,建议用户提高警惕,做好项目背景调查。钓鱼事件在本月依然是危害用户安全的主要原因,建议用户在签名或授权之前仔细阅读内容,转账之前逐字验证收款人全部地址。本月有60%的攻击事件源于合约漏洞利用,建议项目方上线前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公司进行审计,用户在与项目交互前也应仔细查看审计报告,避免资金受到损失。 分享至微信 作者:成都链安 本文为PANews入驻专栏作者的观点,不代表PANews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 图片来源:成都链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加密货币调查NFT主网智能合约审计Tornado CashETH黑客报告安全 推荐阅读 雾海 2023-04-03 一文读懂Magic Eden的钻石奖励,是否值得赚取及如何获得? 活动集 2023-04-03 FOMO Asia 参会人次近二千,团队宣布于下半年再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 区块律动BlockBeats 2023-04-03 从白宫要员到加密先锋,回顾Arbitrum创始人Ed Felten的技术生涯 bfrenz DAO 2023-04-03 买NFT要交税了?速览美国国税局关于NFT税的新提案 PA一线 2023-04-03 MEV机器人遭攻击损失达2000万美元,系bundle交易过程中资金被替换 雨中狂睡 2023-04-03 4月加密叙事展望:上海升级赛道、Layer2、NFTFi、香港概念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3
曼昆研究|挖矿合同无效投资款能否追回?
go
lg
...
汇管理秩序、金融秩序,甚至容易引发违法
犯罪活动
、影响社会稳定。 (3)在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宣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优化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双方本应对此有警惕,但双方仍继续就购买“矿机”达成交易,对于出现目前情形,双方均有过错,由此引发的损失双方应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但是,法院在判决双方承担相应责任时,认定合同无效的说理理由,其实与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说理理由也基本一致。 二、合同无效,对于买卖双方会产生什么后果? 若法院对于该类纠纷进行实体审理,那么案件处理结果可细分给三种: 情形一:驳回诉讼请求 认为双方均应自担风险,那么对于买方来说,就应当承担已支付款项全部无法追回的风险。对于卖方来说,比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为买方挖币,但买方不支付矿机运行所产生的电费,卖方已付出的垫付电费的成本,同样无法追回。 情形二:认为合同无效即自始无效,不就过错责任进行划分 该情形下,法院认为,在93通知出台的背景之下,合同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法院不去审查合同的履行情况,若双方因履行合同产生损失,也应自行负担。【13304】 情形三:认为即使合同无效,进一步的按照双方过错比例,承担相应责任 相较于情形二,情形三是对双方当事人更为公平合理的。跟情形之下,法院审查的会更加仔细,查明双方对于合同的履行过程,无法继续履行的原因(国家政策原因以及双方当事人个人原因),双方的过错程度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等因素。但遗憾的是,此种情形的案例较少见。在判决(认定合同无效的前提下)各自承担相应责任的10例判决文书中,仅占3例。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三】合同无效,但不审查合同履行情况所对应的过错责任[i] 基本案情:2018年5月16日,原告向被告购买矿机,双方签订《销售合同》,原告支付12万余元。被告将原告所购矿机交由案外人托管并签署《设备托管服务协议》。原告因后续(仅签订合同时的前3个月能够查看)无法在app上查看矿机挖矿所获得的积分,认为无法实现合同目的,要求被告返还货款。 法院审理情况:一审驳回原告诉请,二审判决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返还12万余元货款。 律师解读:该案例中两审法院的判决思路即对应了上述情形一和情形二。 此案历经两审,有关认定合同无效,两审法院意见均一致。但由此产生的后果,两审法院的判法却截然不同:一审认为原告应自担风险,驳回了原告诉请;二审认为被告应当将货款返还。 根据我们的大数据案例检索,简单粗暴的直接驳回原告诉请确实是法院判决方式的一种,但毕竟矿机类案件属于新型案件,各地、各级法院对此的认识程度并不相同,对买方而言,若诉请被驳回,考虑上诉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二审法院均未载明合同的实际履行状况,以及也未评判因合同履行,双方(尤其是对于被告而言)已付出的成本。根据判决书,双方对于矿机运行过一段时间是不持异议的,那么这段时间,被告为此必然付出了相应的成本(和案外人签署《设备托管服务协议》),这部分成本为多少?双方应该按照怎样的比例负担?设备后续因为什么原因停止运行?因停止运行又导致被告产生了什么成本?被告是否对于设备停止运行有过错?若法院进一步的考虑各方按照过错比例负担相应责任,那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 【案例四】合同无效,法院按照双方过错程度,判定责任分担[ii] 基本案情:2021年6月21日,双方签署《服务器托管服务协议》,约定:原告向被告购买一台矿机并让被告托管三年,并支付费用19.8万。被告应在21年7月13日开始运行并提供BZZ挖矿服务。被告虽然为原告的服务器做好了机房上架、系统调试等前期准备工作,但至今未实际产出过BZZ币。被告也未将案涉设备交付给原告。 原告要求被告返还上述19.8万款项及设备中断运行损失。 法院审理情况: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双方依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对应原告主张的设备运营损失,因合同无效,原告主张没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关于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应当根据双方过错承担责任。法院认定因履行合同产生的损失为3万,考虑矿机仍由被告控制(据此划分双方过错程序),故被告承担2万,原告承担1万,因此被告应向原告返还18.8万元。 律师解读:本案虽然仅签署了一个合同,但实际存在矿机买卖及托管合同两个法律关系。在【案例一】中,法院对于两个法律关系的效力进行了分别认定,但绝大部分案例都不会进行详情区分,本案也是。法院认为,《服务器托管服务协议》的目的是双方企图通过虚拟货币“挖矿”获利,违背公序良俗,因而合同无效。 法院裁判的思路分三步走。第一步,为履行合同,已产生的损失有多少;第二步,双方的过错责任比例如何划分;第三步,根据双方过错比例,计算各方应承担的损失数额。但是第一步中,法院一般不会按照实际损失的情况来认定,而是考虑各项合理性因素后(这也是实务中法院的通常做法)进行综合认定,(例如本案例中,原被告实际损失远不止3万),同样,第二步也是法官根据案件事实的审理情况,酌定两方的过错比例。 总体上来看,在检索到的19份有效案例当中,该案例的裁判结果是较为公平合理的。 四、相关法律依据 虚拟货币挖矿类纠纷的合同类型以买卖合同和(设备托管)服务合同为主。合同纠纷对应我国《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的二级案由,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对应在三级案由。换句话说,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作为《民法典》中的有名合同,有其特别的,更为细致的规定。 但是,若此类合同被认定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则不会进一步适用有名合同的特别规定,而是直接适用《民法典》的一般性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应虚拟货币挖矿类纠纷合同无效的案件而言,(1)若法院认为合同未履行、或者合同已履行但当事人自身有过错,应自担风险,则判决驳回原告诉请;(2)若法院认为合同无效即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无论履行情况如何),应当恢复原状,则判决支持原告(买方)返还全部货款;(3)若法院认为合同无效且各方均有过错,应按比例分担过错责任,则判决部分返还原告(买方)货款。 但目前比较尴尬的处境是,即使对于同样的案情,不同的审理法院可能会有以上三种不同的判决结果。我国司法实践对虚拟货币挖矿类纠纷的认识,可能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i] (2021)粤01民终22072号 [ii] (2022)湘0104民初1613号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3
那些年遭遇监管的加密项目 都怎么样了?
go
lg
...
品期货贸易委员会 (CFTC) 及金融
犯罪
执法网 (FinCEN) 两家机构的达成和解,BitMEX 同意支付 1 亿美元解决有关指控。 但作为一家中心化的交易平台,这次处罚对 BitMEX 的影响远高于前文所述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作为曾经交易量最大的衍生品交易平台,在 CFTC 处罚后,BitMEX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受到了限制。包括Arthur Hayes 在内的管理团队被迫离职,且关闭了在美国的交易服务,这对 BitMEX 的营收和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彻底关停,项目宣布死亡 处罚时间: 2019 年 10 月 监管机构:SEC 项目:Telegram Open Network 结果:关停退款 2017 年 12 月,Telegram 宣布了自己的区块链项目 Telegram Open Network(TON)。并公布了流通于 TON 上的加密货币 GRAM,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对标以太坊的区块链网络。2018 年 2 月,Telegram 宣布完成 8.5 亿美元的代币融资。同年 3 月,又宣布完成 8.5 亿美元的第二轮募资。两轮融资合计 17 亿美元,刷新了代目募资的融资记录。 2019 年 10 月,SEC 突然宣布将对 TON 网络背后的两家实体采取“紧急行动并获得了临时限制令”。并指控 GRAM 是未经注册的证券,且违规销售给了美国投资者。 至此,TON 开启了漫长的司法流程。TON 的主网上线时间也几经推迟。202 年 4 月,TON 宣布将向投资者退款,退款金额共计 12.24 亿美元。5 月,TON 宣布项目终止,“今天对于 Telegram 和我们来说都是令人难过的一天。我们宣布将终止我们的区块链项目”。 有趣的是,这一项目宣告终结,但 TON 并未销声匿迹,反而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复活。 The Open Network(TON)是 Telegram Open Network(TON)的另类继承者。基于与Telegram Open Network 同样的技术,社区启动了另一条网络The Open Network。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 TON。 Coingecko 数据显示,目前 TON 市值 33 亿美元,市值排名第 23 名。在关停之后,TON 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得以继承下来,并且存活的似乎相当不错。 其他案例: 2023 年 2 月,SEC 对 BUSD 发行商 Paxos 提起诉讼,称该稳定币为未注册证券。NYDFS 随后也做出跟进,表示 Paxos 无法以“安全可靠”的方式管理该稳定币。NYDFS命令 Paxos 停止发行 BUSD,仅允许赎回。此后,BUSD 在数日内市值迅速下降,这一曾经有望于 USDT 角逐稳定币霸主位置的头部稳定币,迅速消逝。 目前,BUSD 市值已腰斩,尽管尚有代币仍在流通,但监管部门的处罚无疑已宣告了这一项目的终结。 漫长拉扯,结果悬而未决 处罚时间: 2020 年 12 月 监管机构:SEC 项目:Ripple 结果:悬而未决 2020 年 12 月,SEC正式发布了针对 Ripple 及其创始人 Bradley Garlinghouse 和 Christian A.Larsen 的起诉书。SEC 控诉,Ripple 通过出售 XRP 获得了超过 13.8 亿美元的资金,违反了证券法的注册规定。 而瑞波的鲜明表态,则为加密世界带来了一场旷日持久且引人关注的法律纠纷,Ripple CEO 公开表示:“我们将在法庭上积极进行这场斗争并取得胜利,以明确美国的规则。” 次年 1 月,Binance.US、Bittrex、Coinbase 等美国交易所纷纷对 XRP 暂停交易,对 XRP 币价产生了重大打击。 时至今日,这场司法纠纷仍未落下帷幕,Ripple 的最终结果仍未可知。 Coingecko 数据显示,目前 XRP 仍未市值第六大加密货币。 (XRP 价格走势) 尽管多年来,XRP 币价停滞不前,但从走势来看, 2020 年的司法纠纷并未阻止 XRP 在 2021 年的牛市快速上涨。 而 XRP 币价的停滞,我们很难断言 SEC 究竟在其中起到了多重要的因素。Odaily星球日报曾在《八年抛售即将结束,Ripple 前 CTO 套现了多少钱?》一文中作出分析,Ripple 第一任 CTO Jed McCaleb 的才是 XRP 最大的抛压,他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总共抛售了高达 90 亿枚的 XRP。且其抛售行为和 XRP 币价的市场表现存在相关性。 而在漫长的司法纠纷中,不断有加密企业站在 Ripple 一方,Coinbase 也对Ripple施以援手,帮助其正面对抗 SEC。 因为悬而未决的这场司法诉讼,除付出诉讼成本外,Ripple 似乎并未被动摇根基,而诉讼的金钱成本对Ripple 这只巨兽来说也不足为惧。其项目的发展和代币表现,更多来自于项目自身。 2022 年底,Ripple 更是公布了自己的 EVM 侧链,将进一步融入庞大的链上 EVM 生态。目前来看,这场诉讼对Ripple 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其对Ripple 的影响却并不是那么“显著”。 当我们复盘诸多案例之后,SEC 和 CFTC 对加密企业进行监管时,力度不一,遭遇监管也不意味着“宣判死刑”。多数案例以缴纳罚款了结。 虽然美监管机构的干预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行情动荡,但长远来说,这可能只是合规路上的必经阶段,无需过度恐慌。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4-03
瑞士传来两则重磅消息!瑞银恐将全球大裁员3.6万人 瑞士调查收购瑞信的交易
go
lg
...
收集信息”,以便“分析和识别可能存在的
犯罪行为
”。 检察当局未明确说明是在调查政府官员,银行高管,还是报道收购交易闭门谈判的记者,是否存在违法情节。瑞士媒体NZZ am Sonntag此前猜测,调查可能集中在谁在完成收购之前,把有关收购的信息传了出去。 瑞士政府在3月19日宣布,瑞士信贷将被其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瑞信以33亿美元的价格紧急收购。瑞士政府表示,鉴于当前形势,瑞银收购瑞信是“恢复金融市场信心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国家及其民众应对风险的最佳解决方案”。 瑞士财政部长表示,瑞信多年的丑闻导致大量存款外流,如果不采取行动,该行将倒闭。 不过,当时有媒体指出,这次收购可能对瑞士就业市场产生重大冲击,因为两家大行合并势必会导致数万人被裁员。 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收购瑞信之前,瑞银已经着手裁员9000人。《星期天报》透露的裁员人数,则远高于这个数字。 瑞士劳工联盟主席马亚尔曾表示,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后恐将引发大规模失业。他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以应对大规模裁员的风险。 马亚尔说道:“我们都对这一收购决定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感到震惊,虽然情况很严重,但这个决定还是过于仓促。政府缺乏与瑞银和瑞信数万名员工的沟通,而他们才是收购完成后,企业能够成功运作的关键。” 英国《金融时报》3月21日报道称,瑞银收购瑞士信贷预计将导致数万人被裁员。其中,雇用超过3万多名员工的瑞信国内业务和投资银行将首当其冲受到裁员冲击。
lg
...
tqttier
2023-04-03
上一页
1
•••
407
408
409
410
411
•••
49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鲍威尔引爆大行情后,亚洲市场股票和货币将如何走?分析师最新评论来了
lg
...
像极了2015年的疯狂!中国A股延续牛市行情,泡沫正在酝酿?
lg
...
中国突传大消息!路透独家:中国融资停滞 亚行将支持巴基斯坦铁路升级
lg
...
中国突发重磅!鲍威尔讲话后 中国央行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幅度创1月份来最大
lg
...
鲍威尔引发黄金大涨后,接下来如何走?FXStreet分析师金价技术分析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