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国联塑(02128)上涨5.07%,报3.94元/股
go
lg
...
产业集团,主营业务包括管道、建材家居、
环保
、供应链服务平台、光伏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320.58亿元人民币,已在全球建立超过30个生产基地,覆盖全国18个省份及海外国家。 截至2023年中报,中国联塑营业总收入152.97亿元、净利润14.94亿元。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天洋新材上涨5.0%,报7.56元/股
go
lg
...
05号,公司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热塑性
环保
粘接材料和反应型
环保
粘接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服装、汽车、光能源、家用纺织、电子电器、工业过滤、印刷包装、室内装饰、涂料等领域。公司拥有四座现代化工厂,厂区面积逾20万平方米,年产能6万吨,拥有60余项产品、设备、技术相关专利。 截至12月20日,天洋新材股东户数2.14万,人均流通股1.99万股。 2023年1月-9月,天洋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同比减少6.71%;归属净利润-2268.11万元,同比减少186.04%。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唯赛勃上涨5.05%,报14.55元/股
go
lg
...
25.28亿元。 资料显示,上海唯赛勃
环保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899号,公司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压力罐、膜元件压力容器、反渗透膜及膜元件和纳滤膜及膜元件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物料浓缩分离领域、水处理领域以及人居消费升级领域,通过多元化产品策略,巩固了公司在膜产业链上游的地位。 截至9月30日,唯赛勃股东户数6515,人均流通股8690股。 2023年1月-9月,唯赛勃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3.20%;归属净利润3796.78万元,同比增长69.45%。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力王股份上涨5.02%,报11.93元/股
go
lg
...
市塘厦镇连塘角二路10号,公司主要从事
环保
碱性锌锰电池、
环保
碳性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玩具、智能家居用品、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52项专利,产品性能优异,主要电性能超过IEC及国家标准50%以上,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远销海内外。 截至9月30日,力王股份股东户数3498,人均流通股7003股。 2023年1月-9月,力王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33%;归属净利润2561.35万元,同比增长3.92%。
lg
...
金融界
2023-12-28
英杰电气上涨5.04%,报56.25元/股
go
lg
...
建材等传统行业以及光伏、核电、半导体、
环保
等新兴行业。公司于202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300820,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四川省首批百家优秀民营企业之一。 截至9月30日,英杰电气股东户数1.46万,人均流通股7197股。 2023年1月-9月,英杰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1.32亿元,同比增长46.79%;归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4.39%。
lg
...
金融界
2023-12-28
旭杰科技上涨5.33%,报7.9元/股
go
lg
...
两家控股公司,致力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
环保
、节水、节电、节能、节地的优势,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截至9月30日,旭杰科技股东户数4866,人均流通股9838股。 2023年1月-9月,旭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29.56%;归属净利润621.71万元,同比增长183.98%。
lg
...
金融界
2023-12-28
雅博股份9.95%涨停,总市值46.87亿元
go
lg
...
块定位中高端公共建筑领域,提供建筑节能
环保
、大跨度复杂结构设计、智能屋面系统、智能建筑信息化等服务。 截至9月30日,雅博股份股东户数4.38万,人均流通股4.84万股。 2023年1月-9月,雅博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减少7.05%;归属净利润-927.21万元,同比减少117.79%。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引热议,A股烟花概念率先“绽放”
go
lg
...
性、涉宪性问题审查研究,还有的涉及生态
环保
地方性法规、民生地方性法规、有关单行条例、地方司法规范性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其中的一个案例中指出,有的地方性法规规定,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有公民和企业对全面禁止性规定提出审查建议。法工委经审查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制定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于销售、燃放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未作全面禁止性规定,同时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划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和区域;有关地方性法规关于全面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关于全面禁售、禁燃的问题,认识上有分歧,实践中也较难执行,应当按照上位法规定的精神予以修改。经沟通,制定机关已同意对相关规定尽快作出修改。 另外,央视网文章称,地方禁放烟花爆竹,无非是出于
环保
压力和安全隐患,但我国在
环保
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而划定可燃放的时段和区域、做好安全措施,也已是各地的成熟经验。中国人辛劳了一年,应该享受过年的喜悦,应该有仰望绚烂烟花的权利。如今,在2024年春节来临前,各地应以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声音为契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是时候终结了。
lg
...
金融界
2023-12-28
飞南资源上涨5.55%,报21.5元/股
go
lg
...
试验基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并获得多项
环保
与科技创新荣誉。 截至9月30日,飞南资源股东户数2.86万,人均流通股1313股。 2023年1月-9月,飞南资源实现营业收入63.43亿元,同比减少1.82%;归属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减少17.52%。
lg
...
金融界
2023-12-28
徐向春: 躺平思维不可取,控产量是钢铁行业摆脱困境优选路径
go
lg
...
理的利润,财务状况大大改善,有能力进行
环保
改造,才使得超低排放大面积快速推进。 因此说,如果以躺平的态度,单纯等待以市场方式出清钢铁产能,无所作为,行业将陷入长期低迷期,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三、产能过剩不等于长期低迷,控产量是摆脱困境优选路径 Q4:产能过剩必然导致行业长期低迷么?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丨徐向春:一个成熟行业,在需求见顶后,如果产能过剩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往往使得行业经历一个漫长的调整过程。但是这是否是必然趋势,其实也不尽然,我国水泥行业应对产能过剩的经验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样版。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程度与钢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这两张图显示,水泥产能利用率长期在75%以下,2015年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3.7%,与钢铁业共属“难兄难弟”,更何况水泥需求在2014年见顶,较钢铁早了6年,饱受产能过剩困扰,应该说比钢铁业前景还要惨淡。为了应对产能过剩,水泥企业、行业协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痛定思痛,形成共识,2014年,水泥行业首先在北方地区尝试冬季采暖季错峰生产,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10月,工信部、
环保部
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部署2016年至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由此推动了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自2015年以来,水泥行业经营情况与钢铁业拉开差距,最好时销售利润率达到18.5%,把钢铁业远远甩在后后。即使同为2022年困难时期,水泥利润率还能够维持在6%。 实践证明,供给端的有效调控减轻了产能严重过剩压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减少水泥价格波动幅度,有助于稳定和强化市场长期和理性预期的管理,弱化市场非理性预期。同为基础原料行业,水泥行业应对产能过剩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钢铁行业学习借鉴。 Q5:对压减产量或者产量平控,有观点认为钢铁与水泥行业不同,控产量没有多大效果,而且行政干预不可行,真的是这样吗? 丨徐向春:我们还是用事实证明有没有效果吧。实际上,近几年钢铁行业已经进行了几次控产量的试验,对稳定和改善行业运行情况发挥明显作用。 第一次,在“蓝天保卫战”期间,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实施秋冬季错峰生产方案,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分别限产20-50%,钢铁产量得到有效抑制。2017-2019年期间,螺纹、热轧卷价格分别在3200-4900元/吨、2900-4400元/吨区间波动,铁矿价格55-127美元,这三年钢铁业利润分别为3419亿元、4137亿元、2677亿元,钢厂经营情况不仅没有因限产恶化,反而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第二次,在2022年年初冬奥会期间,京津冀地区产量同比压减30%,使得全国一季度钢产量同比下降10.5%。房地产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剧烈调整,严重拖累钢材需求,导致钢材价格在下半年大跌16%。到了2022年上半年,虽然继续面临房地产猛烈收缩并叠加上海疫情双重影响,但是该年上半年钢材价格并未继续下滑,反而企稳反弹,钢铁行业上半年利润826亿。究其缘由,主要是一季度产量大幅下降,实现了供需动态平衡。然而,冬奥会结束后,二季度钢铁生产不受限制,产量迅速恢复,一度产量接近至历史最高水平,供需关系不断恶化,6月底钢价再次大跌,下半全行业亏损400多亿元。2022年的正反两方面例子充分说明限产对行业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 Q6:但对于控产量也有许多很多不同的看法。钢厂认为会增加固定成本,就业岗位减少,职人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则担心,控产量会影响工业增加值、影响经济增长。您怎么看这些分歧点? 丨徐向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控产量,并不是大规模长期减产。尽管产能产量过剩,但中国毕竟有9亿多吨的市场需求规模。根据我们研究,最近几年市场供应过剩不足5%,也就是说如果产量下降5%,相当于年产量减5000万吨,就会对钢材价格产生支撑,市场信心得以稳定,同时也会显著抑制原料价格,一升一降,钢厂盈利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说,只要安排得当,事先统一筹划,产量并不是集中在某时间段集中减少,而是放在一年的时间周期里按计划逐步推进,既不会对钢厂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减少工作岗位,而钢厂利润增亦会使得职工的收入增长。 第二个问题,至于控产量影响工业增加值,这实际是一个误解。表面上看,工业增加值与产出(通常理解为产量)成正比,如果减产,工业增加值就下降。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以收入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而今年钢铁行业形势大家看的很清楚,一稳三降:固定资产折旧基本稳定,职工收入普遍缩水,上交税金减少,钢厂利润下降。由此推算,虽然今年产量增长,但并未带来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反而可能是下降的。 进一步来讲,盲目追求产量不符合高质量发展内涵。高质量发展是居民有就业、职工有收入、企业有利润、政府有税收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一味要求保持高产稳产,供需严重失衡,一方面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导致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结果是钢厂经营普遍陷入困境,政府税收下降,职工收入减少。因此说目前追求高产量所得到的结果没有一条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是货真价实的低质量增长。 四、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作为,发出明确市场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Q7:目前钢厂在自律限产方面进展怎么样? 丨徐向春:近几年部分钢厂尝试联合减产。如西北地区钢厂多次协商联合减产,对稳定区域市场价格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区域范围小,其它主要市场的钢厂没有响应,因此效果非常有限。 钢铁行业自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二十多年钢铁行业发展历程,市场也曾出现过几次低迷,钢厂获得的经验是在阶段性困难时期咬牙挺去就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因此普遍形成了谁减产谁吃亏的习惯性思维。市场低迷时,不约而同地采取囚徒困境策略,恶性竞争难以避免,价格一轮接一轮往下跌,尤以2012-2015年为甚,最低跌至1800元,市场戏谑钢价不如白菜价,全行业陷入亏损。 在本轮市场低迷,中钢协去年提出了“三定三不要”原则,其中一条“不要为了保持生产规模而产生现金净流出”,大家纷纷说好,但就是迟迟不能落地执行。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淡薄的行业自律意识无法促成全行业主动减产。 Q8:行业自律意识薄弱,如何才能推进限产机制落地? 丨徐向春: 2022年,仅力拓集团一家的净利润就折合人民币达到856亿元,是中国钢铁全行业的近3倍。上下游产业链利润分配严重不合理引发广泛议论。这的确不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扪心自问,这也是行业不自律、无序竞争引发的后果,说明了市场机制不能在钢铁市场正常发挥配置资源作用。在此情况下,需要主管部门发挥政府作用,主动作为,纠正市场机制失灵现象,继续实施产量调整政策,引导市场预期。 当然,在产量压减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困难、面临各方利益博弈,阻力较大,同时也可能本该淘汰的钢厂存活下来。但是,如果犹豫徘徊,坐视供需失衡无所作为,可能导致行业陷入螺旋式低迷,重蹈2015年全行业亏损、钢厂大面积停产的覆辙。两权相害取其轻,主动调控产量是摆脱行业困境最有效的措施,更符合行业利益。 各方应尽早形成共识,充分发挥我们制度体制优势,借鉴水泥行业成功经验,钢厂承担部分限产损失,地方政府走出追求高产量误区,主管部门统一筹划,先立后破,通过
环保
、安全、能耗、碳排放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完善钢铁产量约束机制,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使行业尽快摆脱亏损困境,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退焉进焉,考验各方智慧。 Q9:展望明年钢铁市场,钢铁业是否有望走出困境? 丨徐向春:展望2024年,钢材市场的结构性冲击将进入尾声,而周期因素有望改善。具体来看,需求方面,房地产的剧烈调整或至均衡水平以下,后期有望均值回归,近几个月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放缓,触底迹象明显,而制造业用钢继续增长;供应方面,推进行业自律、行政调控,控产量依然是重要的政策选项。预计2024年钢铁需求同比增长2%,出口坯材约7500万吨,同比降14%,粗钢产量仍维持在10.3亿吨,钢材价格触底反弹,年均价格上涨3-5%,经过各方面努力,钢铁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困境。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12-28
上一页
1
•••
978
979
980
981
98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发重磅!央行主管媒体:加强个人境外收入监管 境外买卖股票收入须缴税
lg
...
特朗普祭出39%重税,“这个国家举国目瞪口呆” 都是黄金“惹的祸”?
lg
...
中国军方罕见一幕!美国新闻周刊:中国披露核导弹试验细节
lg
...
中日突发!苏州再现日籍母子遇袭事件 日本高官要求中国政府严惩嫌犯
lg
...
美联储突然唱“鸽”几乎坐实9月降息!黄金小幅回落至3365,技术面释放看涨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