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恒生医疗ETF(51306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交投活跃,礼来orforglipron三期临床成功
go
lg
...
(02192)领涨4.31%,讯飞医疗
科技
(02506)上涨3.46%,晶泰控股(02228)上涨3.00%;科伦博泰生物-B(06990)领跌6.71%,康诺亚-B(02162)下跌4.81%,信达生物(01801)下跌3.97%。恒生医疗ETF(513060)下跌0.83%,最新报价0.7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ETF近1周累计上涨0.28%,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14.51%,成交11.28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4.2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截至2025年8月27日 11:03,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下跌2.04%。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晶泰控股(02228)领涨3.00%,复星医药(02196)上涨1.96%,药明生物(02269)上涨0.37%;科伦博泰生物-B(06990)领跌6.71%,康诺亚-B(02162)下跌4.81%,信达生物(01801)下跌3.97%。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0.88%,最新报价1.0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2周累计上涨6.8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5.85%,成交4917.02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日均成交8045.18万元。 【事件/资讯】 1、礼来orforglipron三期临床成功:礼来宣布,其口服GLP-1RA管线核心品种orforglipron在ATTAIN-2三期试验中达到所有主要与关键次要终点。试验覆盖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超重成人患者,72周显著降低体重和A1C,并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相比注射剂型,口服给药方式具备更高便利性,若顺利获批,有望改写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格局。 2、映恩生物火线入通并获多重指数纳入:映恩生物发布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12.29亿元,研发投入3.49亿元,调整后利润1.46亿元,现金储备充足。公司已于8月22日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港股通生物
科技
指数,9月8日正式生效,并于8月26日纳入MSCI小型股指数,显示资本市场对其IO+ADC全球管线布局的高度认可。 3、康方生物保持商业化扩张但亏损扩大:康方生物25H1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37.8%,商业化收入贡献主体,毛利率维持高位但有所下滑。公司研发与销售费用持续增加,导致期内亏损扩大至5.9亿元。在手现金65.9亿元,支撑后续管线研发及市场开拓。整体看,康方在收入端展现成长性,但费用压力仍需时间消化。 【机构解读】 港股医药板块在“创新管线进展+资本市场认可+业绩兑现”三重因素下呈现结构性机会:礼来orforglipron三期临床成功,突显口服GLP-1RA在肥胖合并糖尿病赛道的潜在颠覆性,或带动相关产业链与跟随研发公司的估值提升;映恩生物凭借IO+ADC全球化布局及扎实的现金储备,火线纳入多项重要指数,强化了海外与南下资金的配置逻辑;康方生物则展现出商业化收入的强劲增长,但亏损扩大反映出管线投入与市场开拓压力。整体来看,港股创新药板块正处于国际巨头临床进展、国内龙头纳入指数与本土Biotech业绩分化的交织阶段,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国际合作资源和资本市场认可度的优质公司。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及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百济神州为第一大权重,占比15.61%。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1.8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76.6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51亿元。 截至8月26日,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54.94%,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5/93,居于前16.1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6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79.4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42%。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61%。 截至2025年8月22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41。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63%,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回撤后修复天数为43天。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06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医疗ETF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2.1倍,处于近3年18.87%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1.13%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阿里健康(00241),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67%。 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自成立以来,月盈利概率为100.0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最大回撤5.45%,相对基准回撤0.13%。回撤后修复天数为3天。 费率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093%,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6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科伦博泰生物-B(0699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82%。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一件捕捉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机遇。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31
十年新高!两融突破2.2万亿引爆AI狂潮,寒武纪市值站上6000亿,“人工智能+”新政催动科创AIETF(588790)飙涨5%
go
lg
...
价,买盘强烈。成分股中近全数上涨,乐鑫
科技大
涨超15%;云天励飞-U涨超10%;复旦微电涨超6%;晶晨股份、萤石网络涨超5%;星环
科技
-U、恒玄
科技
、金山办公等个股跟涨,涨幅均超4%。 消息面上,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金证券表示,AI政策从大规模基础建设向产业化应用落地进行演进,应用端的政策出台有望加速新业态的发展。在AI发展布局前期,我国的政策更多以大框架、大构想为主要的方向指引,呈现体系化、自上而下的特点,通过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专项部署,整合全国的算力、数据和人才资源,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在选定的关键领域实现快速突破。 《意见》针对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着重提了几大应用方向,而化工行业看,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和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这两大应用方向息息相关:①人工智能的应用在传统制造业“各自攻坚”,高校院细分方向深度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多维度资源,有望带动一批具有先期研发布局基础和经验,具有高质量数据累计或者合作来源,能够高效成熟使用细分专业化工具的企业逐步构建出创新的研发平台,形成“多模态大模型+自动化实验”的发展模式,为合作企业或者关联企业做平台型技术服务。而从未来的发展空间看,中国化工市场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中国化工研发投入占全球化工研发投入的1/3,我国未来AI落地化研发应用具有非常广大的市场空间;②化工作为材料生产环节,生产涉及的参数相对较多,生产的安全性要求也明显较高,很多生产环节设计到高温、高压、有毒、易爆等危险环境,无论是在材料储备、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检查维修等多个环节都更倾向于做高度智能化替代,构建更好的生产链条。 AI垂类应用正加速向化工全链条渗透:设备端聚焦“AI+机器人”高危巡检;研发端看好“AI+自动化实验”驱动的分子发现及工艺优化;产品端关注AI辅助配方升级与新材料迭代。 平安证券则表示,《行动意见》的发布,彰显了国家对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全球AI大模型领域竞争依然白热化,将带来对AI算力在训练端及推理端的持续旺盛需求,从而拉动全球AI算力市场持续高景气。 以DeepSeek-V3.1等为代表的我国国产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国产大模型从“可用”到“好用”,加快我国国产大模型在应用端的落地普及,推动我国AI算力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同时,DeepSeek-V3.1与国产AI芯片的协同进一步加深,将加快推动我国大模型产业链软硬件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国产AI芯片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认为,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AI产业未来将加速发展,我们坚定看好我国AI产业的发展前景,建议关注AI主题的投资机会。 科创AI ETF(588790)是聚焦科创板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的ETF,独家覆盖科创板AI硬
科技
龙头(如寒武纪、中芯国际、金山办公),成分股研发投入占比超15%,国产算力替代核心载体。 其深度绑定国家AI战略,受益芯片自主化与行业大模型爆发红利;年内收益超59%,管理费仅0.15%,显著优于主动基金;DeepSeek V3.1等国产大模型落地,带动AI芯片、服务器、行业应用需求激增,ETF净值弹性持续释放。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30
科创200ETF指数(588240)涨1.19%,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议上发言释放鸽派信号
go
lg
...
.57%,德科立上涨12.57%,炬芯
科技
上涨14.15%,长阳
科技
上涨11.97%,聚辰股份上涨5.85%。 消息面上,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8月25日表示,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表态合理,美联储降息将是适当之举。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可能提振
科技
成长股风险偏好,部分成分股如仕佳光子、德科立等显著上涨或受此催化。 有机构人士指出,展望后市,第一,宏观流动性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Jackson Hole会议上发言释放鸽派信号,直言关税价格效应属短暂现象,并强调需警惕就业市场下行风险需警惕,市场预期美联储9.18降息的概率提升至83%,美债和美元走弱,全球风险资产有望迎来风险偏好上升;第二,微观流动性方面,A股增量资金充裕,一方面,居民存款搬家加速,通过理财和保险等渠道间接入市,同时居民炒股热度有所提升,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高盛交易台调研数据显示,外资对冲基金正在加速做多中国,有望进一步对行情形成支撑;第三,结构上,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半导体芯片自主可控行情反复演绎,叠加FP8概念爆发,半导体芯片板块有望持续重估。 关联产品: 科创200ETF指数(588240),联接基金(A类 023926,C类 023927) 关联个股: 仕佳光子(688313)、益方生物-U(688382)、热景生物(688068)、电气风电(688660)、微芯生物(688321)、臻镭
科技
(688270)、赛诺医疗(688108)、优刻得-W(688158)、芯碁微装(688630)、炬光
科技
(68816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30
明略
科技
高级副总裁刘静:真洞察 · 好策略 · 有行动,AI Agent落地正当时 | 中国快消品大会
go
lg
...
聚了快消品牌方、经销商、营销服务机构及
科技
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消费市场变化下的行业转型路径。 作为连接“
科技
与营销”的重要力量,明略
科技
高级副总裁、品牌与市场部负责人刘静受邀出席大会,发表《真洞察· 好策略 · 有行动,AI Agent从概念照进现实》主题演讲,现场分享了明略
科技
在AI驱动营销落地的实践经验,为快消行业破解“新需求如何匹配新供给”提供了AI视角下的新思路。以下为演讲全文: 明略
科技
高级副总裁、品牌与市场部负责人 刘静;图片来源:明略
科技
今天非常荣幸接受新经销的邀请,和大家一同分享明略
科技
这两三年在AI与营销结合领域的实践与落地成果。 先简单介绍一下明略
科技
。我们是当前中国市场上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厂商,2006年由创始人吴明辉先生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创立。早年,大数据分析是我们一直辛勤耕耘的领域。如今,中国市场上95%以上的广告营销效果监测都由我们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这一块是我们的主营业务,核心产品线就是大家熟知的“秒针系统”。目前,我们还是中国覆盖平台数量最多的社媒数据分析提供者,并为客户提供私域运营管理、连锁店面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同时拥有SCRM、数据表单等智能应用产品。 2019年,明略
科技
有幸与BAT并肩,成为中国
科技部
认定的“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者。2018、2020年先后两次荣获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项吴文俊奖。在服务客户方面,我们覆盖了13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核心大客户领域——尤其是广告监测、社媒数据分析、私域运营管理、连锁智能店面解决方案等板块,服务了2000多家核心大客户,同时为2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营销与营运智能化解决方案。 这次的大会主题是“新需求、新供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是在“新需求、新供给”之下,作为一家数据智能公司,我们观察到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一、新视角:AI重构消费决策,面向AI的营销成新机遇 首先谈新视角。2025年年初,DeepSeek到底颠覆了什么?我们认为,DeepSeek真正的颠覆,是让全球所有企业都拥有了“用AI做好自身业务”的机会。如果没有DeepSeek,AI领域可能还是海外几家
科技
巨头、少数闭源AI的“专属领地”。而DeepSeek的两大核心优势——开源与低成本,给了明略
科技
,以及在座每一家快消企业一个机会:利用AI Agent提升效率、颠覆自身商业模式。也正因如此,我们后续基于大模型的所有尝试,都离不开这个核心视角的转变:AI不再是“少数人的工具”,而是“所有人的效率伙伴”。 在营销领域,过去我们做内容策略、内容创作,都是“面向人”——面向目标消费者去设计;今天,我们要构建一个新视角——面向AI的营销。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咨询出行建议、产品推荐时,现在还有多少人只用传统搜索引擎?其实不止元宝、豆包这些AI应用,大家常用的百度、小红书,现在都已经有大模型问答功能。凯捷咨询《2025消费者行为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68%的消费者根据AI推荐完成购买,较前一年增长了16%。中国消费者的应用率在全球领先,72%的中国用户根据AI的建议辅助购买决策。 再给大家看一组更直观的数据: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目前中国有2.49亿人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其中,77.6%的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行问答。中国搜索引擎总用户是8.78亿,这意味着大模型问答已经占据了约22%的搜索市场——这波红利的规模,大家可以想象其可观程度。 在新的问答场景,消费者行为已经产生了“质的改变”。 举一个快消品的例子:过去,运动鞋品牌的营销关键词可能是“防震”“耐磨”“性能优”,现在大模型已经能直接用“问答”来回应,用户在大模型里的提问变成“脚受伤了,上体育课该选什么鞋?”“3天徒步和9天徒步,对鞋的要求有什么不同?”这种场景化的完整表达。GEO(生成引擎优化)的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企业的关注。品牌不能再只关注“关键词”,还要注重“问答的完整性”,甚至是“多轮对话的连贯性”。 另一个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变化,叫“零点击即搜索”。过去用户看到关键词后会点击链接看详情;如今,AI直接给出答案,用户不用点击链接,就能获取信息。2025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60%的Google用户搜索后已经不再点击网站。 今年4月,依托于AI大模型能力和独有的海量营销数据优势,明略率先推出了行业首个“品牌AI认知榜“,为品牌开展面向AI的营销提供参考。通过持续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AI搜索场景中,细分领域品牌已经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比如,在电吹风品类中,“初扉”“徕芬”等新品牌近两个月在AI认知中表现亮眼,不仅彰显了出海品牌的强劲实力,更显现出对AI营销的快速响应。对于细分领域品牌,做好差异化定位,让产品在对话中更精准、更生动地传递价值,品牌就有机会抓住“首拨红利”。这也是每一位营销从业者在“从面向人营销,到面向AI营销”的关键转型期最需要关注的课题。 二、新方法:以“可信数据+Agent”破局,落地业务实效 讲完新视角,再和大家聊聊“新方法”。前面几位老师分享得都很好,不管是对组织内部,还是连锁店面数据的关注,本质上都是在谈“数据价值”——只有用可信的数据源,才能解决大模型的“幻觉”问题,让AI真正落地到业务里。 幻觉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实性幻觉”,另一种是“推理性幻觉”。“事实性幻觉”,是大模型在没有事实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靠早期训练语料给出的答案,大概率不符合实际;“推理性幻觉”相对复杂,指大模型的每一步推理都是“最高概率选择”,经过一次次最高概率相乘后,最终的幻觉率会变得非常高。如果不解决这两种幻觉,AI就无法在实际业务落地。 明略
科技
创始人吴明辉先生曾提出一个核心公式:y = F(x),用以说明“企业的理性决策=强大的模型+准确的数据”的道理。今天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大模型的技术能力,而企业能做且必须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数据用好”。 “事实性幻觉”可以靠“可信的准确数据”解决,而“推理性幻觉”,要靠“AI Agent”来破局。Agent 背后有“具体的代码和程序”,能把任务分解成步骤,再准确执行每一步。简单说,就是不让大模型“瞎想”,让它按步骤做事。 大家今天来新经销大会聊AI,最终都是想用AI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作为一家深耕垂类大模型与智能体的数据智能公司,今天结合几个常见的业务场景,我和大家分享下明略的AI实践: DeepMiner——全球商业数据智能分析平台:以出海企业选品场景为例,智能体驱动的分析平台能实时抓取海外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评价,生成分析报告即时反哺,大幅提升效率。企业只要有海外电商平台的销量数据,结合自身产品数据,再借助平台联网搜索能力,就能完成精准的市场调研和差异化定位。目前,DeepMiner已接入全球 6 大数据源,从早期主要服务出海商家,到现在也接入了国内电商数据,无论选品、定价还是推广,都能帮企业做好智能决策。 AdEff——全球化广告测试与优化平台:去年,明略的超图多模态大模型成果在全球技术顶会ACMMM获得了最佳论文奖,在“让机器模拟人类主观情感,测试广告素材效果”上实现开创性突破。基于近20年的数据积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脑电图、眼动追踪、情感交互等维度,模拟消费者观看广告的反应。过去大品牌要找线下调研公司测试广告,现在把广告素材上传到Adeff,在线上就能拿到快速、准确的反馈,进而优化广告创意和内容策略。 妙啊——爆款投流素材一站式创作工具:品牌常问如何快速做出有网感的带货短视频,用“妙啊”就能帮上忙。它能快速了解短视频平台最火的带货短视频及其内容模式,结合企业产品数据,两分钟就能生成符合平台调性的短视频。当前基础大模型在图片、视频生成上已经日趋成熟,企业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能力“放大百倍”用到业务里。 我们欢迎企业多多试用这些AI产品,为业务提效增质。 今天中国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已经改变,无论是内容策略、内容创作,还是结果展示的逻辑,都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倡议企业拥抱AI,充分信任大模型能力,用AI Agent将“大模型能力+准确数据”接入组织内部,让AI真正成为“提升效率、解决问题”的新工具。明略
科技
将秉持“通过链接数据,打造可信智能,让企业高效运转,加速创新”的使命,帮助更多企业在Agentic AI时代把握发展红利。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20
AI重磅行动方案发布!芯片股集体走强,芯片ETF龙头(159801)盘中最高涨超2.5%,寒武纪+中芯国际权重近20%
go
lg
...
.00%,兆易创新上涨3.78%,拓荆
科技
上涨3.20%,格科微,寒武纪等个股跟涨。 ETF方面,芯片ETF龙头(159801)盘中涨超2%,拉长时间看,该基金近1周累计上涨16.84%,近3年净值上涨36.10%,排名居同类榜首。 芯片ETF龙头(159801)密跟踪国证芯片指数,该指数在半导体相关指数中表现突出。国证芯片产品的总规模已超过400亿元,成为市场上同类主题中规模最大的指数。与其他指数相比,国证芯片指数具有配置集中、更为稳健的特点。 对比市场上另一只主流芯片指数——科创芯片指数,国证芯片指数成分股仅有30支,主要分布于信息技术业、电信业务和工业,其中信息技术业占比高达98.9%。该指数主要投向A股上市的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前十大重仓股之和达67.23%,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其中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寒武纪权重占比近20%。 展望后市,华创证券指出AI算力需求激增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加速迭代,台积电CoWoS平台通过2.5D封装实现逻辑芯粒与高带宽存储(HBM)的超高密度互联,已成为英伟达、AMD等高端AI芯片的主流配置;同时强调Chiplet架构通过异构集成可降低制造成本约13%(传统方案398美元vsChiplet方案347美元),并提升良率至78%(传统方案43%)。 而华金证券则关注存储产业链与先进封测的协同效应,指出具备双线能力的企业在AI时代更具技术整合优势,尤其在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领域。两家机构均认为技术创新与国产化替代是驱动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因素。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20
美元獲得避險支撐
go
lg
...
普就“數字稅”的最新言論,再次引發跨境
科技
與服務貿易的不確定性。市場對海外企業盈利模式和全球結算鏈條的預期被迫收窄,這為美元帶來了一種“被動支撐”。當權益市場承壓、資金流動性趨緊時,這類政策噪音往往轉化為美元的短期避險需求,從而推高其吸引力。 宏觀數據層面,美國7月耐用品訂單環比下滑2.8%,雖然較前值9.3%的大幅增長和市場預估的-4%收縮溫和得多,仍顯示出製造業需求在降溫但尚未進入“硬著陸”區間。相比之下,歐元缺乏新的基本面驅動,利差與經濟增長差距仍然傾向美元,使歐元短線難以積聚持續上行動能。 至於歐洲央行公佈的工資數據,第二季度協商工資增速加快至3.95%,遠高於前一季度的2.46%。雖然仍低於2024年創下的5.4%峰值,但足以表明薪資成本壓力尚未消散。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漲幅受一次性支付影響較大,或許只是暫時現象。然而在服務業通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央行已將存款利率降至2.00%,進一步加速寬鬆的空間極其有限。 技術面分析: 在小時圖的觀察中,近期自1.1742的快速下跌伴隨布林帶帶寬急劇擴張,但隨著波動逐漸減弱,布林上軌回落至1.1692、中軌在1.1641、下軌在1.1590,價格目前徘徊在中軌附近的1.1645一線。前高1.1742與前低1.1582構成了更大的區間框架,而8月26日盤中的1.1602低點及隨後的反抽則強化了下沿支撐的重要性。 從指標表現來看,MACD在零軸下方擴散走低後,柱狀圖雖已轉負收窄,最近出現兩根紅柱,但DIFF與DEA仍黏附在零軸附近,動能恢復尚不充分。RSI(14)徘徊在50一帶,整體為中性偏弱,並未釋放出明顯的背離信號,反映出市場仍在均值附近來回拉鋸。 形態上,右側1.1610—1.1692的箱體結構相當突出,小K線實體頻繁交替,夾雜下影線測試下沿,說明低位買盤雖不強但仍在維持;與此同時,箱體上沿拋壓明顯,缺乏持續突破的量能。若價格假突破刺破1.1692後收盤仍回到1.1654下方,意味著震盪區間將繼續維持。 因此,支撐集中在1.1610—1.1602與布林下軌1.1590,極端支撐為1.1582;阻力則依次在1.1692、1.1708及前高1.1742。唯有堅實站上1.1692,並伴隨MACD柱狀圖擴張、RSI突破60,才能確認自1.1602以來的反彈升級為更具結構性的上行。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歐元/美元 #美元避險 #央行獨立性 #特朗普數字稅
lg
...
Moneta_Markets
08-27 11:12
寒武纪半年报营收暴涨4347.82%!国产算力爆发,科创50ETF龙头(588060)盘中涨超2%,科创成长ETF(588110)一度涨超3%,借道ETF布局相关龙头
go
lg
...
.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澜起
科技
上半年预计营收约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归母净利润11亿–12亿元,同比增幅85.5%–102.36%;中芯国际上半年营收4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94亿元),同比增长39%。 消息面上,近期算力芯片领域热点频出,国产技术在多维度实现突破。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首次线下展示昇腾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真机,通过MatrixLink技术实现384颗昇腾NPU与192颗鲲鹏CPU全对等互联,算力达300 PFlops,通信带宽提升15倍,千亿级模型性能提升2.5倍以上。算力大会上,工信部更明确提出加快GPU芯片技术攻坚,推动国产算力从“技术追赶”迈向“全球新基建”。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8月27日早盘,科创50ETF龙头(588060)涨超2%。成份艾力斯20CM涨停,传音控股,晶晨股份等个股跟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07%,其中寒武纪、金山办公一度上涨5%,澜起
科技
、芯原股份等跟涨。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50ETF龙头近1周累计上涨14.23%。跟踪指数成份股中,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澜起
科技
分列前四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33.81% 科创成长ETF(588110)一度涨超3%。成份股艾力斯20CM涨停,仕佳光子涨超15%,炬芯
科技
涨超1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近60%,除艾力斯外,恒玄
科技
、石头
科技
、澜起
科技
、寒武纪等跟涨。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成长ETF近1周累计上涨13.43%。跟踪指数成份股中,寒武纪、海光信息、澜起
科技
分列前三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29.67%。 近期,科创成长主题持续升温,机械板块中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AIDC配套设备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中原证券指出,8月机械板块整体涨幅靠前,科创成长主线特征明显,建议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AIDC基建等方向的投资机会。随着牛市氛围逐步形成,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科技
创新类资产有望持续受到资金青睐。 华泰证券研报称,DeepSeek-V3.1发布,国产算力链迎来高景气。DeepSeek官方发布DeepSeek-V3.1版本,采用UE8M0 FP8精度参数,能效高、动态范围大、能避免信息损失。该精度参数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国产软硬件协同成果显著,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GPU供应受阻背景下,国产算力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维持高景气,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其配套产业链(光模块、AIDC、交换机、铜连接等)。 关于科创板块ETF,市场普遍认为,这类资产1)打包投资一篮子科创板龙头股票;2)当日涨跌幅限制±20%;3)开户就能投,对账户资产和投资年限没有要求;4)盘中交易便利,可以像股票一样交易。 相关ETF: 1、科创50ETF龙头(58806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强的50只证券组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反映科创板核心资产表现的旗舰指数。Wind数据显示,该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为半导体(60.6%)、医疗器械(6.6%)、软件开发(5.2%),“硬
科技
”属性突出,代表国内
科技
自立自强的标杆力量。场外联接(A类:013810;C类:013811;F类:021768)。 2、科创成长ETF(58811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具有高成长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聚焦科创板“业绩高增长”的优质标的。场外联接(A类:019785;C类:019786)。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11
稀土龙头半年净利同比增超1900%!稀土ETF嘉实(516150)盘中上涨2.36%,成分股北矿
科技
10cm涨停
go
lg
...
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59%,成分股北矿
科技
10cm涨停,铂科新材上涨6.97%,金力永磁上涨6.74%,格林美、卧龙电驱等个股跟涨。稀土ETF嘉实(516150)上涨2.36%。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稀土ETF嘉实近1周累计上涨6.06%,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流动性方面,稀土ETF嘉实盘中换手6.6%,成交4.50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稀土ETF嘉实近1周日均成交5.8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规模方面,稀土ETF嘉实最新规模达67.16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稀土ETF嘉实最新份额达39.70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稀土ETF嘉实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35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1.00亿元。 截至8月26日,稀土ETF嘉实近1年净值上涨110.07%,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99/2977,居于前3.33%。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稀土ETF嘉实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41.25%,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83.8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02%。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稀土、包钢股份、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卧龙电驱、中国铝业、领益智造、格林美、厦门钨业、金风
科技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32%。 消息面上,2025年8月22日盘后,稀土板块北方稀土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超1900%和5600%,进一步验证了行业基本面的积极改善。同时该龙头在半年度业绩报告中指出,稀土市场整体活跃度好于上年同期,并随着生产企业订单的持续恢复,带动主流稀土产品价格上行。 中信建投表示,日前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公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办法将此前市场最为关注的进口矿纳入指标管理予以落地,使得行业集中度再提升,国家对稀土供给和价格控制力进一步增强。2025下半年海外补库需求下稀土磁材消费提升,有望使上游稀土价格保持强势上涨态势。 场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011036)把握稀土投资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11
业绩超预期驱动板块情绪,半导体产业ETF(159582)近5日净流入超1100万元,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最新规模创近半年新高
go
lg
...
865)强势上涨1.61%,成分股长川
科技
(300604)上涨7.58%,华海诚科(688535)上涨4.18%,安集
科技
(688019)上涨3.34%,中芯国际(688981),寒武纪(688256)等个股跟涨。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1.77%,最新价报1.84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累计上涨15.46%。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11.16%,成交2319.8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日均成交5626.99万元。 截至2025年8月27日 10:30,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000685)强势上涨2.22%,成分股乐鑫
科技
(688018)上涨17.07%,中科蓝讯(688332)上涨9.26%,晶晨股份(688099)上涨6.73%,复旦微电(688385),恒玄
科技
(688608)等个股跟涨。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上涨2.32%,最新价报2.2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周累计上涨16.14%。 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18.33%,成交5454.55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年日均成交3727.51万元。 截至2025年8月27日 10:30,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000689)上涨0.49%,成分股长阳
科技
(688299)上涨4.25%,统联精密(688210)上涨3.50%,华海诚科(688535)上涨3.34%,安集
科技
(688019)上涨3.27%,容百
科技
(688005)上涨3.07%。科创新材料ETF(588010)上涨0.40%,最新价报0.7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周累计上涨3.73%,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3。 流动性方面,科创新材料ETF盘中换手3.73%,成交1131.3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周日均成交3142.68万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资讯】 1、业绩超预期驱动板块情绪:8 月 26 日,寒武纪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 28.81 亿元,同比大增 4347.82%,净利润 10.38 亿元实现扭亏,高盛同步将目标价上调 50%至 1835 元,带动市场情绪。同期,胜宏
科技
和中际旭创亦交出亮眼成绩单,业绩大幅增长凸显产业链高景气。 2、政策持续加码人工智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 2027 年实现 AI 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并加快 AI 与元宇宙、低空飞行、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的结合,预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产业规模将迎来快速扩张。 3、华为重磅活动接连登场:华为将于 8 月 27 日在沪发布 AI SSD 新品,满足 AI 训练推理的高容量需求;8 月 29-31 日鸿蒙生态大会将在深圳召开,涵盖智能家居、智慧出行等全场景;9 月智界 R7/S7 将批量交付并搭载 ADS4 辅助驾驶系统,同时华为云重组业务架构,全面加码盘古大模型与昇腾云,事件驱动效应持续发酵。 【机构解读】 情绪锚与政策脉冲共振,持续看好国产算力自主化进程加速。一方面,寒武纪、胜宏
科技
、中际旭创等龙头企业半年报大幅超预期,印证了 AI 相关算力与高速互联需求的爆发,产业链高景气度延续;另一方面,国务院出台“人工智能+”行动意见,从智能终端到前沿应用全面加码,为半导体需求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同时,华为即将密集发布 AI SSD、鸿蒙生态大会等重磅事件,叠加智能汽车、云业务加速推进,进一步强化国产算力与存储产业链的市场关注度。 【相关ETF】半导体 “产业+芯片+新材料”组合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覆盖A股半导体材料、设备及相关应用等核心环节,行业纯度高、代表性强。博时半导体主题混合A(012650)、博时半导体主题混合C(012651)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及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022725;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022726):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样本来自科创板芯片生态(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且成份不超过50只,科创属性与成长弹性更突出。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 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成分集中在科创板的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锂电材料与高性能聚合物/膜等细分方向,赛道纯度高。 规模方面,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规模增长3290.85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资金流入方面,半导体产业ETF最新资金净流出540.83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109.13万元。 截至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净值上涨85.59%,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77/2977,居于前12.66%。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8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5.46%,涨跌月数比为9/6,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30%,月盈利百分比为60.00%,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34%。 截至2025年8月22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53。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61%。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32天。 费率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半导体产业ETF近2月跟踪误差为0.021%,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从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半导体核心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中微公司(688012)、北方华创(002371)、中芯国际(688981)、寒武纪(688256)、海光信息(688041)、华海清科(688120)、拓荆
科技
(688072)、南大光电(300346)、中科飞测(688361)、长川
科技
(300604),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6.16%。 规模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最新规模达2.92亿元,创近半年新高。 份额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最新份额达1.36亿份,创近1月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科创芯片ETF博时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626.54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8447.37万元,日均净流入达2111.84万元。 截至8月26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年净值上涨126.16%,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0/2977,居于前1.01%。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77%,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56.55%,涨跌月数比为7/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57%,月盈利百分比为63.64%,月盈利概率为60.5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 截至2025年8月22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1年夏普比率为1.91,排名可比基金1/4,同等风险下收益最高。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芯片ETF博时成立以来相对基准回撤3.52%。回撤后修复天数为129天,在可比基金中回撤后修复较快。 费率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科创芯片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相关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代表性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00068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海光信息(688041)、澜起
科技
(688008)、中微公司(688012)、芯原股份(688521)、沪硅产业(688126)、恒玄
科技
(688608)、华海清科(688120)、思特威(688213),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9%。 规模方面,科创新材料ETF最新规模达3.04亿元,创近3月新高。 份额方面,科创新材料ETF最新份额达4.05亿份,创近1月新高,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科创新材料ETF最新资金净流入563.78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756.57万元,日均净流入达551.31万元。 截至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年净值上涨78.36%。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6.66%,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1.6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03%。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67%。 截至2025年8月22日,科创新材料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61。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26日,科创新材料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7%。回撤后修复天数为85天。 费率方面,科创新材料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科创新材料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化工、先进无机非金属等基础材料以及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00068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沪硅产业(688126)、西部超导(688122)、安集
科技
(688019)、凯赛生物(688065)、天奈
科技
(688116)、容百
科技
(688005)、天岳先进(688234)、厦钨新能(688778)、聚和材料(688503)、广钢气体(68854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8.35%。 相关产品: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博时半导体主题混合A(012650)、博时半导体主题混合C(012651) 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场外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A:022725;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022726)。 科创新材料ETF(588010)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11
人工智能或将迎来核心拐点,科创人工智能ETF鹏华(589090)今日重磅上市!
go
lg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金山办公、澜起
科技
、石头
科技
、芯原股份、恒玄
科技
、晶晨股份、道通
科技
、复旦微电、乐鑫
科技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36%,其中寒武纪占比超10%! 消息方面,英伟达新品即将发布,引发市场关注。8月24日,英伟达机器人官方账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黑色礼盒的照片,附着一张带着创始人黄仁勋签名、配文为“好好享受”的贺卡。据了解,此次预热的产品,是一款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在打开礼盒环节,视频中出现了多款不同型号的手臂,或暗示这款“新大脑”已经适配了多款人形机器人。 有券商指出,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国产算力在模型侧和算力芯片方面或将持续突破,有望维持较好景气度,展望中期,国产算力有望获得领先于海外算力的增长弹性。此外,推理与训练算力需求爆发拉动AI芯片市场规模扩张,随着厂商加大研发及行业政策刺激,以寒武纪为代表的本土AI芯片品牌的国产化替代正全面提速 ,2025年份额有望升至4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27 11:10
上一页
1
•••
221
222
223
224
22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美联储政策前瞻】摩根士丹利预言四连降 德银紧急修正预测 美联储逼近关键转折点
lg
...
【美股收评】美股在历史高位附近震荡收盘 纳指连创收盘新高 投资者聚焦美联储降息决议
lg
...
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之后,黄金能否守住纪录高位?
lg
...
币圈“风向标”!Tether将在美国推出本土稳定币,前白宫官员出任CEO
lg
...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20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